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抗日战争爆发,华北
沿海地区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中央大学从首都南京西迁至陪都重庆西南
大后方,主校区设在陪都沙坪坝
松林坡,医学院及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建在成都
华西坝,实验中学设在
贵阳。时称
重庆中央大学。
重庆办学
举校西迁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向上海进攻。
南京危在旦夕,
中央大学接到内迁的指令。15日,敌机轰炸南京,学校图书馆和实验中学被炸。在迁校重庆的计划取得四川省政府和
重庆大学的支持后,校长
罗家伦于8月下旬在教授会上提出迁校重庆的方案并获一致通过。
1937年9月23日,教育部“准迁重庆”的批复下达,学校教职工的迁徙于10月上旬开始。搬迁工作得到了爱国实业家
卢作孚等人的大力支持。最后一批学生11月中旬到达重庆,医学院和牙医专科学校抵达成都后借用
华西大学校舍先期开学上课。
复员东还
1945年9月底,中央大学复员委员会成立。
吴有训任主任,江良规、胡家健任副主任。江良规负责重庆方面的复员事宜,胡家健负责南京方面校产的接收和修缮。中央大学的复员经费为法币81亿元。成都的医学院和畜牧兽医系的复员工作独立进行。一万二千多名师生分八批返回南京,1946年5月第一批师生返回,最后一批师生于7月底回到南京。图书、仪器设备大多由
民生公司承运,10月中旬陆续到达。
南京方面的接收工作。三牌楼、文昌桥、大石桥等地附属建筑可直接接收,四牌楼校园为日军军事医院所占,胜利后被国防部接管改作陆军医院,接收工作延至1947年2月。战前南京中华门外石子岗征购的8000余亩土地重建已不可能,校产接收委员会决定在此建立“中华农村福利试验区”,由农经系主办。
重庆方面的移交工作。沙坪坝校舍由毗邻的
重庆大学和中央工业专科学校接管;柏溪分校和小龙坎校舍由重庆青民中学接管;医学院在成都开办的公立医院由四川省政府卫生实验处接收,改名为四川省立医院,并留用医学院教授黄克雄担任院长。 日本投降后,汪伪政府利用
金陵大学原址开办的南京中央大学停办。该校校产的接收工作由
中央大学、
金陵大学等单位协商进行。商定汪伪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艺术系(绘画、音乐组)、医学院等院系的图书设备归中央大学接收,其余归金陵大学。至此,中央大学的接收工作暂告结束。
重庆校址
重庆新校址选定在沙坪坝松林坡,是
重庆大学东北面的一个小山丘,属该校土地,占地不足200亩。因山坡上长着稀稀疏疏的松树而得名,
嘉陵江从山坡下绕过。
1937年10月下旬,中央大学医学院和牙医专科学校、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的师生以及部分图书仪器抵达成都华西坝,随即筹备开学事宜。当时的医学院只有三个年级(1935年重建的)学生,一年级新生在重庆就读。抗战时期,中央大学医学院、
金陵大学、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齐鲁大学和
燕京大学先后迁入成都华西坝,都借用
华西大学校舍和实验室等。畜牧兽医系借住成都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的血清厂。抗战八年,医学院和畜牧兽医系远离校本部,只得半独立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艰苦创业,为国家培养了急需的医学和农业人才。
入川后的第二年春天,在松林坡顶端,修建了图书馆、阅览室,站在图书馆门口,可以俯瞰学校全景,坡上的主要通道是一条环山公路,也是运动员的跑道。后来,又陆续修建了专用教室、实验室和学生俱乐部等。此时的松林坡房舍相连,层层叠叠,再也无法插足了,学校规模逐日扩大,不得不向校外谋求发展。于是在沙坪坝镇上修建了小龙坎男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又在松林坡对岸的磐溪(隔嘉陵江)修建工学院的大型实验室等,将航空工程系和艺术系迁至磐溪,这样校舍的紧张状况得到暂时的缓解。
随着战火的蔓延,大片国土的沦陷,涌入大后方的人员越来越多,中央大学在校人数激增,学校筹划建立分校案。经教育部批准,决定在离重庆市60华里,从沙坪坝沿嘉陵江而上25华里的
柏溪建立分校。
柏溪,原是江北县的一个小山村,四面环山,岗峦起伏,清澈的溪水从长满翠柏的河边流过,依山傍水,恬静幽雅,校长
罗家伦把这个没有地名的村子,取名柏溪。总面积为148亩,呈西南东北走向,中部较为平整,辟作饭厅和运动场,围绕运动场修筑16尺宽的马路,为校内主干道,分设教学区和生活区。校舍建筑也采用松林坡建校经验,包工包料,不分昼夜,突击施工,历时两个月,建屋44栋,耗资13万元。后来又相继增建了游泳池、工场和防空洞,设施逐步趋于完善。
中央大学实验中学原设三牌楼,因两次遭敌机轰炸,提前迁出南京,1935年10月10日在安徽
屯溪开学。南京沦陷后,安徽形势吃紧,又迁至长沙,最后内迁至
贵阳。因与重庆校本部相距甚远,交通不畅,于师范学院实习不便,后划归
贵阳市属。
1941年罗家伦在谈及筹建南京
中华门外新校址未成而西迁时说:“造化的安排,真是富于讽刺性。我在南京没有建成大规模的新校址,但这点领到局部而未用完的余款,竟使我在兵荒马乱的年头,免除了许多困难的手续,在重庆沙坪坝和柏溪两处,造成两个小规模的新校舍,使数千学生没有耽误学业。”
办学规模
1938年底奉行政院令,改教育学院为师范学院。继1939年增设6年制牙科之后又办牙医专科学校、护士师资专修课 、高级医师检验职业科、司法检验员训练班等。1941年恢复社会学系,隶属法学院。1942年农学院农艺系农业经济组扩建为农业经济系,隶属农学院。1943年理学院地理系气象组独立建制,成为中国第一个气象系。1944年成立边政系,隶属法学院。1945年成立俄文专修科,隶属文学院。
(一)改教育学院为师范学院
为培养高深学术研究人才和健全的中等学校师资,行政院决定,1938年夏,在全国六所大学增(改)设师范教育,学制五年,最后一年为教学实习。师范生一律享受公费教育,毕业后,由教育部分发各省充任中学教员或教育行政人员。在完成服务年限(一般为五年)后,可以继续深造,也可以离开教育机构,从事自己愿意的工作。同年秋,中央大学奉令改教育学院为师范学院,除原教育学院的教育、艺术(音乐、绘画)、体育系外,新增设国文、英语、公民训育、史地、数学、理化、博物系和童子军专修科。
(二) 扩充医学院
西迁时,中央大学医学院和牙医专科学校借用华西大学校舍和实验室开学。不久,山东齐鲁大学迁入,三大学医学院联合办学。
1939年秋,增设牙本科(6年制)。为快速培养牙医专门师资和研究人才,将牙医专科学校的在校生全部转入牙本科,并于联合医院内开办牙医门诊部。
1941年夏,中大医学院脱离三大学联合医院,独立开办四川省公立医院。年底,接管了成都市步后街志成商高校舍,牙医专科学校和医学院师生从华西大学迁出。1942年,省公立医院开办分院。同年秋,医学院增设护士师资专修科。1943年秋,增设法医科,并于法医科内附设高级医事检验职业科。同年,又接受司法行政部委托,举办司法检验员训练班,为期两年。
医学院分医科和牙科,学制六年。前三年共同开设医学基础课,四、五年级医、牙科分开授课,六年级全年在医院进行全面实习。医学院开设的课程均为必修,并须依次修习。一年级新生在柏溪分校学习基础课。
(三) 新增系科
1、水利工程系
1937年夏,水利工程系正式成立,系主任
原素欣。“八一三”以后,随校迁往重庆沙坪坝,在磐溪修造了较大规模的“水力实验室”和“土壤实验室”。由于获得水利部门的拨款和补助,师资充实,设备先进,实验完善。该系专任教授有:原素欣、黄文熙、顾兆勋、严恺、谢家泽、姜国宝、李士豪等。
2、航空工程系
1935年,工学院接受国家航空委员会委托,聘请航空界著名专家
罗荣安主持机械特别研究班。招收大学机械、电机、土木工程系毕业生,通过18个月航空业务的进修和两个月的实习,完成学业。前后结业两届四班,共33人。两年后,在此基础上,延聘师资,扩充设备,成立航空工程系,系主任罗荣安。因获得航空委员会巨额资助,致使该系发展迅速,西迁时已初具规模。1938年秋,航空工程系正式招生,并在磐溪修建大型棚场,可存放数架飞机、多具发动机。设有结构、风洞、发动机和仪表四个实验室,配有修配工厂和小型图书室,供师生研究实习。
3、社会学系
该系创建于1928年,1936年奉令暂行停办。1941年秋,恢复社会学系,隶属法学院,系主任
孙本文。该系课程开设整齐,尤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课堂教学外,延请社会名流,开设系列学术讲座,社会实践活动也较多,还在《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上,开辟了社会学研究专栏,由该系师生编辑。专任教授有:孙本文、王政、傅尚霖、张少征、朱约庵等。
4、农业经济系
1939年秋,农艺系设立农业经济组。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加,选习农业经济的学生超过全系总人数的一半。经教育部批准,1942年改农业经济组为农业经济系,专门培养农业经济建设人才。系主任
张德粹。该系虽创办于抗战时期,经费拮据,图书设备有限,但学术研究气氛极浓。1944年,独立创刊《农经学》,每年两期,大多刊载学校教师的科研论文。专任教授有:张德粹、刘庆云、潘学德、刘世超、张之毅。
5、气象系
早在
国立东南大学地理系内,就一直并存着地理、气象两个专业组。气象学是一门新兴亟待发展的科学,1943年初,教育部令中央大学气象组独立建制为气象系,这在中国高校还属第一。系主任
朱炳海。西迁时,地理系的仪器设备是保存最完好的,这也为气象系的独立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专任教授有:涂长望、黄厦千、朱炳海等。
6、边政系
国民政府西迁,大批机关人员涌入内地,西北和西南边疆的地位益形重要。为“开发西北”,“建设西南”,急需培养边政建设人才。1944年秋,教育部令中央大学和西北大学创设边政系,隶属法学院,并于当年招生。该系学生一律享受师范生同等待遇。课程设置也从边疆特殊的政治制度、社会、民族、宗教、历史、地理、语言等方面着眼,有些课程涉及文学院或法学院,接触面比较广。
7、俄文专修科
1945年初,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中、苏将签定友好同盟条约。为承担沟通中苏文化之使命,满足社会对俄文人才的需求,当年春,中央大学奉令创设俄文专修科,隶属文学院。
(四)研究院的创立和发展
1934年11月,理学院和农学院就分别创设数学研究部和农艺研究部。1935年1月,中央大学研究院筹备委员会成立,罗家伦、邹树文、陈剑修、艾伟等为筹备委员。1936年秋,数学、农艺研究部招生(各招一人)。西迁后,尽管环境、设备、经费等困难重重,学校仍然极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积极谋划研究部的发展,并于1938年12月创办了中央大学研究院。由校长兼任院长。行政上为独立机构,下设所、学部,所和学部的负责人由各院院长和系主任兼任,导师也由各系教授派任。
中央大学研究院于1939年秋正式招生。初创时设5所7个学部,后又相继成立文科、医科研究所。至复员前,中央大学研究院已拥有7所23学部。
文科研究所设:哲学部、历史学部、外国文学部、中文学部
理科研究所设:数学部、物理学部、化学部、地理学部、生物学部
法科研究所设:政治经济学部、法律学部
师范研究所设:教育心理学部、教育学部
农科研究所设:农艺学部、森林学部、畜牧兽医学部、农经学部
工科研究所设:土木工程学部、机械工程学部、电机工程学部
医科研究所设:生理学部、公共卫生学部、生化学部
师资力量
历任校长
抗战期间,中央大学按《中央大学组织大纲》规定,设校长一人,负责综理校务,由
国民政府任命。1941年8月,
罗家伦辞职后,继任校长依次为
顾孟余、
蒋介石、顾毓臔,任期都只有一年左右。抗战胜利后由
吴有训接长中央大学。(图册图片来自
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西迁后,罗家伦校长扩大办学规模,延聘名流师资,增设新兴系科,创办研究院。到了1940年前后,重庆物价暴涨,学校经费拮据,难以维持,罗家伦实感“精疲力竭,再也不敢继续下去了”,加之国民党派系之间的倾轧,遂于1941年7月提出辞呈。8月,罗家伦辞职获准。由顾孟余继任。
顾孟余,北平人,1888年生。1941年8月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他为人态度严肃,不苟言笑。在
教育行政管理上比较宽容,对校务和师生生活极为重视,为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多方努力为学校筹集资金,以改善教学和生活设施。长校期间,重建了图书馆,新建了能容纳三千人的大礼堂,还有数栋宿舍,使学校面貌大有改观。后因与当局不合,1943年初提出辞呈,未待获准,旋即赴美。
顾孟余之后发生了以挽留顾(孟余)校长为由的1500多名学生向国民政府的请愿游行,挽留顾校长的标语、壁报贴满饭厅四周,这是抗战以来,重庆首次发生的最大的学生风潮。为了避免事态严重,行政院院长
蒋介石自兼中央大学校长。
蒋介石平时每周六下午来校巡视,巡视内容一般是学生伙食和宿舍卫生。在任期间复刊《中央大学校刊》等。1944年夏辞去中央大学校长,改任永久名誉校长。同时撤销了教育长一职。
蒋介石之后继任中央大学校长的是原教育部次长顾毓臔。顾毓臔,江苏无锡人,1902年生。曾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1938年出任教育部次长。1944年8月出长中央大学。他在向报界发表谈话论及教育方针时说:大学应注重学术研究,提高研究风气,改善研究人员待遇。盖尊重学术为教育人才、培植文化之根本原则。主张“教授为第一,尊重教授地位及其学术上之成就,以避免学术机关变为行政机关”等观点。顾毓臔长校期间,对系科的增设和调整归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顾毓臔辞职离校。
吴有训接任中央大学校长。
部聘教授
1941年,教育部实行“部聘教授”制,按学科评选出一批资深、有名望的教授,由教育部直接聘任(原则上每学科1名)。部聘教授每月薪金600元(相当校长待遇),另加发研究补助费400元。部聘教授还负有“辅导全国各院校对于学科之教学与研究事项”的重任,由教育部分派赴各地讲学。
1941年底,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部聘教授30名,中央大学有
梁希、
孙本文、艾伟、胡焕庸、蔡翘5位教授荣任。1943年,评审出第二批部聘教授15名,中央大学的
楼光来、
胡小石、柳诒徵、高济宇、常导直、徐悲鸿和戴修瓒7位教授荣任。
中央大学西迁时,随校入川的教师不足200人。师资严重缺乏,学校尽量吸纳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这一时期,延聘到校的著名教授有:东北史专家金毓黻,古希腊哲学家陈康,植棉专家冯植芳,建筑学家刘敦桢、杨廷宝、童隽,航空气象学家黄厦千,航空工程学家张创、柏实义,地质学家朱森、张更,法学家何联奎,医学家李廷安、胡懋廉、阴毓璋等。到1945年时,总数超过600人,其中教授(包括副教授)290人,讲师76人,助教224人,研究院助理(相当讲师)38人,和战前相比,数量翻了一番,大约是同期西南联大教师总数的一倍。
历届英才
抗战初期,大学招生均由教育部统一考试,然后各校录取。从1941年起,中央大学恢复到抗战前各校联合招生的做法。在重庆期间,中央大学常与西南联大、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联合招生,以利各地考生就近迎考,然后四校统一录取。当时在联合招生中,第一志愿填报中央大学的考生高达2/3。迁渝一年后,在校人数几乎翻了一番,并逐年上升,截止1943年度,在校学生数达3700人,为西迁时的三倍半。
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出国留学率较高。1940年5月,教育部为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采用自由参赛的形式,举行大专以上学校学业竞试,分甲、乙、丙三组。甲组为一年级基础知识竞试;乙组为二、三年级专业知识竞试;丙组为毕业生论文竞试。参赛结果,中央大学获得甲、乙、丙三组团体总分第一,受到教育部的嘉奖。优良的学业成绩也为出国深造提供保证。1943年,教育部主办第一次自费留学考试,录取329人,其中62人是中央大学毕业的,占到总数的1/5;1944年,庚款留英公费生考试,录取30人,8人为中央大学毕业生,著名经济学家
陶大镛就是这次出国深造的。在重庆期间一共毕业8届学生,约4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人。
科学研究
战时,因购买教材困难,中央大学各科都需自编教材,其中不少教材被审定为大学图书或“部订”教材而公开出版。如
孙本文的《中国社会问题》,缪风林的《
中国通史要略》,
李长之的《西洋哲学史》,
罗根泽的《周秦西汉文学批评史》,朱锲的《中国财政问题》,林振镛的《刑法学》,
朱伯康的《经济学纲要》,
许恪士的《中国教育思想史》,肖蓝嵘的《教育心理学》,
艾伟的《高级统计学》,
潘菽的《普通心理学》,
胡焕庸的《世界经济地理》、《气候学》、《国防地理》,
朱炳海的《普通气象学》、《军事气象学大纲》,
孙光远的《微积分学》,
邹钟琳的《普通昆虫学》,
罗清生的《家畜传染病学》,孙鼐的《岩石学》、《工程地质》等。
教授们的其他专著:余大缜的《英国文学史》,
唐君毅的《中国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集》,
常任侠的《汉唐之间西域乐舞百戏东渐史》,
许哲士的《工商管理》,
金善宝的《中国小麦区域》,
孟心如的《毒气与防御》、《化学战》,赵廷炳的《阳离子分析法》,
张德粹的《农业合作》等。据1944年《国立中央大学校刊》统计,当年中央大学教师公开出版的教材和专著就达40余种。
中央大学作为全国重要的文化学术中心,除公开发行的《文史哲》、《科学》和《社会科学》三种大型季刊外,还负责主编数十种全国性的学术刊物和丛书,如李寅恭主编的《林学》,艾伟主编的《心理研究季刊》,徐仲年主编的《文艺月刊》以及《中、法、比、瑞文化从书》等。
校园文化
校友档案查询
南京大学保留重庆中央大学历届所有院系毕业生的学籍资料、档案、成绩单等,“文革”期间出于档案资料安全方面的考虑以及鼓楼校区档案馆场地有限,部分历史档案移送到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存放,2012年移交南京大学。重庆中央大学
毕业生、
肄业生档案可通过
南京大学档案馆查询,官方查询地址:中央大学学籍,中央大学中途离校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