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剧大典
2006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越剧大典》是2006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越剧大典》编委会、钱宏。
简介
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越剧文典,由《历史卷》《名人卷》《名剧卷》《机构卷》《名曲卷》共5卷组成,部分珍贵史料系首次披露,真实记述了越剧自19世纪中叶至21世纪前5年这段时期,历经成长演变、改革、繁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全貌;收入了越剧史上的演、编、导、曲、音、美等708位具代表性、社会影响广泛的艺术家的小传,同时记述了越剧具代表性的优秀剧目375个,并且择要记述了越剧诞生后各时期较著名的戏班、剧团、科班、戏校、训练班和社会团体等280余个,辑录了越剧691首名曲的唱词,系统地收集了全国各地250多位著名演员演唱的代表性唱段的唱词。
《历史卷》
它以丰富的史料,真实记述了越剧自19世纪中叶至21世纪前5年这段时期,历经成长演变、曲折成败到不断改革、发展、繁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历史全貌。本卷按年代分阶段叙述,如孕育时期、小歌班时期、绍兴文戏时期、越剧改良时期、新越剧时期、新中国建立后越剧大发展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新时期等,并对越剧男女合演的改革发展作了专章的记述。
《名人卷》
内容简介
记述了越剧史上的演、编、导、曲、音、美等约700余位名人的从艺小传。本卷入录者,皆为越剧各个发展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贡献较大、社会影响较为广泛的人员。
1850年前出生
金其炳,张国森。
1850-1909年出生
1910-1919年出生
1920-1929年出生
冯九经钱妙花于吟,浦菊初,筱丹桂石玉明邢月芳庄志商芳臣,薛岩,周宝奎石景山佘惠民陈呆呆陈疏莲马樟花南薇林黛英陈金莲钟泯,朱铿,姚素贞刘厚生,苏石风,邢竹琴小白玉梅竺水招,李卓云,金月楼魏梅照胡章灿徐玉兰,叶小宛,尹树春吴月森许瑞春筱灵凤筱湘麟支兰芳王水花杨理成容蓝流,张明,韩义袁雪芬,玉牡丹,史翠贞金艳芳,肖章,胡寿华,马田野,张桂凤钱鑫培吴梅珍魏兰芳,裘爱花,周大风,吴燕丽,魏银凤贝凡徐慧琴陈鹏罗梅影汪如亚竺菊香项彩莲傅全香徐进余彩琴鲁芳桂金香琴范瑞娟,胡汝慧,鲍玲贞屠桂飞许金彩,吴剑芳,朱凤卿周玲芳,吴桐,徐春凤,顾锡东,徐为焦月娥庞天华魏凤娟,金风,张骏声,筱少卿,幸熙,马良忠潘笑笑,卢炳容,杜玉琴金笳毛蝴蝶,王瑗,郁宗鉴,徐天红陈兰芳俞玉萍高剑琳江上青,王玉英,李光耀,胡桂珍吴小楼,刘思维,张云霞,高金花,邓翠云,陈少芳,章甫秋,张小巧,王一明,金宝花王文娟筱湘卿李子川,金月华,筱秀玲,丁赛君,谭伟,茅胜奎章飞飞,裘绿琴,张茵,红枫,陆锦花,陈捷,毕春芳,赵舜,贺仁忠,姚月红,谢小仙金雅楼,陈曼,王素琴,丁一,蒋鸿鳌梁燕燕郑忠梅陈少鹏,陈佩君,戚雅仙薛莺屠笑飞,言秋士,陈哈哈田振芳,沈根荣,黄湘娟杨琴芳计大为李慧琴葛少华沈祖安张琴娟,王艳霞,徐逸秋,陈静,邢爱芳陈佩卿张玉琴尹瑞芳(象山石浦籍),夏法明,毛玉棠,段一辉,周桂芳,郑采君。
1930-1939年出生
顾大良,罗志摩,郑一文,陈少春金采风明道宣,胡小孩,尤文贵,唐月萍,项管森,尹瑞芳(浙江嵊县籍),江涛,顾振遐,樊润河,郑瑞棠,王少辰,陈利华,方海如,魏峨傅骏邢桂芬,连波,尹小芳王爱勤,庞祥生,丁苗芬姚桂芳,吴玉霞,贺孝忠,叶文之,孟庆德,李民雄,陈文君,杨海泉,周鹏奎,王媛,钱法成陆锦娟,幼素娥,安素芳,阮敏,戴忠桂筱月英,汤学楚,陈雪渊,陈献玉,陈琦,陈必华,应丽芬吕瑞英,谢宇,王国炎,周水荷,陆贞芳,筱宝奎,余乐,黄世钰,高鸣,何占豪筱水招周柏龄田成效胡梦桥陶瑞娟,曹玉珍,曾昭弘,张雪君,许诺,筱湘芝,郑嘉琴,潘祖德,黄苗娟,阮东英,高爱娟吴昌年,董荣富,李香琴朱东韵,曹蓉芳,卢时俊,孟莉英尉少秋,吴美华,王水庚,何贤芬,李金凤,张明芬,纪乃咸,陈正国,王金萍夏雯君赵碧云张金月,贺世忠,洪金哈,王凤兴,张光楣,张武翰,唐惠良,谢光宁,邵文娟梁永璋,孙明昌,陈宝发,何雅,胡越,罗守信,吴兆芬,朱训正,吴伯英,王季纯,高佩胡榕珍,朱国柱,张国华,张波,张文华,包朝赞,赵金麟,苏鄂生,何仁山,童昌元,郭福英薛允璜,王灵南,黄越刘丽华,张丽琳,谢秀娟,乔谷凡,陆梅瑛陈书君沈嘉麟,周健尔,金美芳张蓉桦姚剑英曹银娣,柯靖难,王颐玲,杨轲,姜佩东,顾嘉华,凌复初,金钦夫,王凤鸣
1940-1949年出生
史济华,郭兵,何直伟,吴红霞,龚景充,沈申儿,秦光耀,徐瑞发,乐国庆,周宛琴,刘觉王承国,夏仁彪,姚博初,戚天法,高瑾,高义龙,张亚萍,杨同时,田纬钤,蒋信如徐霞英,翁兆武,胡其娴,苏进邹,张烈,陈信华,杨楚之,顾达昌,章嗣五,周纪洪,王少楼,吴尚义,陈梅芳,杨文蔚,朱柳庄冯媛光,王宗泽,朱敏,张思聪,朱吉庆,薛桂珍,戴晓云,许希稷,李如森,杨小青,李梅云,孙志贤,顾颂恩,朱祝芬,周瑞民,张月芳,杨东标,谈声贤,张海豹,许朝榜,张金海,周弥弥,刘关根,骆介礼,汪文耀,俞珍珠,李培珍,陈明水,杜永秀,阮逊,水小燕,薛宝根,袁开祥,陈钧,白怀喜,张亚蓉,赵雪海,卢竹音,何占永,王牛宝,周雅琴,周妙根,胡佩娣丁萼华,李园,李珍珍,陆祖鹤,汤丽芳,朱荆冶,谢同妙,刘永珍,郁尚校,谭均华,沈于兰,陈云雄,吕国光,翁荔英,蓝玲,张志明,马明义,耿如盈,周云卿,陈天贶,袁东,袁小云,陶根德,陈秋月,汪秀月,张秋萍,朱长生,李凡,张涛,虞秀玲,韩林根,王晓刚,何娟娟,朱心敏,陈露依,尹钦阳,詹敏,宋顺发,陈志伟,童薇薇张腊娇孙虹江吕建华,陈国良,钱爱玉
1950-1959年出生
赵时莺,陈坚,贾小萍竺小招,周正,陈茂兴,杨学梅,陈伟龙,邵龙,周云娟,吴惠国,李伟勇展敏洪芬飞,余芳,钱林森裘伟刚,李莉,龚光亮,徐延安,冯洁,练成,陈岚,张豫美,欧阳敏文,倪东海,张薇,张伟忠,李海明,王庆跃。
1960-1969年出生
杨冲霄,郑朝阳,俞辉,王鲁杭,董柯娣,傅幸文,刘建宽,朱晓平,应国英吴明娟,周正平,徐爱武何英舒锦霞单仰萍,钱丽亚,茅威涛,李丽,张承好,洪瑛,赵志刚,陈雪萍,许杰,郑曼莉,钱惠丽何赛飞,江瑶,陶琪华怡青,施小琴,章瑞虹,黄晓萍,谢群英,何江,张弓,陈颖,萧雅孙智君,林再民,毛戈平,韩婷婷,俞建华,宗富梅(2人),邵雁方亚芬陈娜君华渭强,何炯华,陈辉玲黄慧王玲英方雪雯陶慧敏廖琪瑛郑国凤孟科娟陈伊娜王志萍夏赛丽吴素英,杨慧月,刘圣美黄依群叶惟钧,李敏,张学芬,陈晓红,荆芳章海灵张永梅叶庞星王天宏,王晓聪,杨丽芳,周伟君,陈飞,汤小东。
1970年后出生
《名剧卷》
基本信息
记述了越剧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剧目380余个,其中传统戏与古代剧260余个,时装戏与现代剧120余个。详尽介绍了创编者、编创年代、剧目来源、剧情介绍、首演单位、艺术人员、表演特色、获奖情况等。
传统戏与古代剧
《一鸟九命》,《十件头》,《十一郎》,《九斤姑娘》,《二堂放子》,《二度梅》,《三门街》,《三官堂》,《三看御妹》,《马寡妇开店》,《马兰花》,《山河恋》,《小忽雷》,《小刀会》,《于谦》,《大义夫人》,《大观园》,《飞来姻缘》,《女儿红》,《女皇与公主》,《双金花》,《双狮图》,《双珠凤》,《双凤冤》,《双贵图》,《双玉蝉》,《仁义缘》,《孔雀东南飞》,《孔乙己》,《五姑娘》,《五女拜寿》,《天雨花》,《天之骄女》,《天方夜谭》,《王老虎抢亲》,《王子复仇记》,《毛子佩闯宫》,《文姬归汉》,《文成公主》,《云中落绣鞋》,《长相思》,《长乐宫》,《仇家姑娘》,《月亮湖》,《月光谣》,《风月秦淮》,《风雪渔樵》,《玉蜻蜓》,《玉堂春》,《玉鹅恋》,《玉簪记》,《叶香盗印》,《龙凤花烛》,《龙凤锁》,《龙凤怨》,《白蛇传》,《白头吟》,《白兔记》,《打金枝》,《北地王》,《汉宫怨》,《汉文皇后》,《汉武之恋》,《汉武迎姐》,《汉武兴邦》,《古墓香魂》,《主奴联姻》,《石钟缘》,《圣塘桥》,《出宫回宫》,《讨饭国舅》,《东施传奇》,《西厢记》,《西楼记》,《西园记》,《西施归越》,《西施断缆》,《血手印》,《血染深宫》,《血溅清风石》,《灰阑记》,《红楼梦》,《红梅记》,《红丝错》,《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则天皇帝》,《则天外传》,《光绪皇帝》,《竹外桃花》,《贞娘恨》,《问君能有几多愁》,《回春缘》,《戏》,《安乐王》,《何文秀》,《沉香扇》,《花木兰》,《花中君子》,《沙漠王子》,《杏花村》,《沈清传》,《沈园绝唱》,《李翠英》,《李娃传》(《绣襦记》),《李商隐》,《李清照》,《汤天池》,《状元打更》,《金山战鼓》,《金殿让子》,《金殿拒婚》,《金殿赐鸩》,《阿倍仲麻吕》,《冷月照秦宫》,《张羽煮海》,《秀才过年》,《陆游与唐琬》,《陆文龙》,《吴王悲歌》,《沁公主》,《严兰贞》,《抓阄养父》,《卖青炭》,《卖婆记》,《卖油郎》,《孟丽君》,《孟姜女》,《妻党同恶报》,《泪洒相思地》,《雨夜惊梦》,《明月重圆夜》,《屈原》,《周仁献嫂》,《宝刀歌》,《范进中举》,《范蠡救子》,《画眉》,《怡红院的丫环》,《杨乃武》,《贤母宝璧记》,《贤德女杀狗劝夫记》,《珍珠塔》,《送花楼会》,《恒娘》,《香妃》,《香罗带》,《是我错》,《珊瑚引》,《相思树》,《信陵公子》,《柳毅传书》,《柳玉娘》,《南冠草》,《南唐遗事》,《春香传》,《春留人间》,《春草》,《春江月》,《追鱼》,《秋瑾》,《秋瑾》,《侯门之女》,《哑女恨》,《莲花女》,《皇后易嫁》,《临安梦》,《宫墙柳》,《洞房文武错》,《将门之子》,《荆钗记》,《洪涛奇情》,《赵孟頫与管仲姬》,《拜月记》,《洗马桥》,《借红灯》,《借纱帽》,《狸猫换太子》,《凄凉辽宫月》,《桃花人面》,《桃溪雪》,《桃花梦》,《秦香莲》,《秦楼月》,《秦淮梦》,《高机与吴三春》,《胭脂》,《胭脂河》,《诺桑王子》,《莫愁女》,《莫问奴归处》,《鸳鸯锁》,《鸳鸯曲》,《唐伯虎》,《唐伯虎落第》,《海国公主》,《浮生恨》,《桐江雨》,《真假驸马》,《胯下将军》,《倾国佳人》,《盘夫索夫》,《盘妻索妻》,《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情梦》,《情天恨》,《情探》,《情洒罗山》,《芳草魂》,《情缘难了》,《庵堂认母》,《彩楼记》,《戚军令》,《第十二夜》,《康王告状》,《乾嘉巨案》,《铁面皇帝》,《游龙飞凤》
时装戏与现代剧
《一缕麻》,《八女投江》,《十字路口》,《千军万马》,《山花烂熳》,《小保管上任》,《大路朝阳》,《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三月春潮》,《三千三》,《太阳旗下》,《父子争先》,《风雪摆渡》,《风雨同路人》,《风流姑娘》,《斗诗亭》,《双莲记》,《火椰村》,《五月潮》,《孔雀街新潮》,《未婚妻》,《代代红》,《半篮花生》,《闪光的爱》,《生死情》,《母子奇遇》,《瓜园曲》,《玉山家事》,《巧凤》,《她上了圈套》,《老八路》,《关不住的姑娘》,《红花村》,《红松站》,《争儿记》,《夺印》,《血泪荡》,《江姐》,《江南儿女情》,《刑场上的婚礼》,《光荣的减产主任》,《技术员来了》,《两兄弟》,《抢伞》,《杨立贝》(《血榜记》),《李双双》,《迎新曲》,《报童之歌》,《还心债》,《男人不在家》,《罗汉钱》,《金鹰》,《金沙江畔》,《金凤与银燕》,《雨前曲》,《英雄女儿》,《英雄桥》,《油城曲》,《忠魂曲》,《泪从笑中流》,《终身大事》,《明月何时圆》,《秋海棠》,《柳金妹翻身》,《亮眼哥》,《映山红》,《战斗的青春》,《春到草原》(《红色医生》),《春风送暖》,《春梅》,《南海长城》,《南方怒火》,《复婚记》,《相思曲》,《桥头烽火》,《祥林嫂》,《浪荡子》,《海上渔歌》,《海菊》,《党员登记表》,《凉亭会》,《蚕花娘子》,《豹子湾战斗》,《高歌太阳万万年》,《桃子风波》,《家》,课本剧——根据中学语文课本选篇改编(包括《孔乙己》,《连升三级》,《制台见洋人》,《项链》,《祥林嫂》,《第二次考试》,《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雪里红梅》,《梳妆打扮上北京》,《彩凤双飞》,《探山》,《梁》,《教师日记》,《情系断桥》,《啼笑因缘》,《蒋老五殉情记》,《黑暗家庭》,《强者之歌》,《鲁迅在广州》,《雷雨》,《雷雨夜》,《舞台姐妹》,《黛诺》。
《机构卷》
择要记述了越剧诞生后各个时期较为著名的戏班、剧团、科班、戏校、训练班和社会团体等单位280余个。全国除三省(山西、云南、广东)和三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之外,皆曾有越剧,皆予如实记载。
《名曲卷》
收录了越剧发展初期至20世纪末的近700首名曲的唱词,并记有作词、作曲、演唱者及录音年代等。此卷全面、系统地收集了全国各地250多位著名演员演唱的代表性唱段的唱词。全卷共分为以下七部分:越剧男班名伶;越剧三花一娟;越剧十姐妹;越剧流派创始人;越剧名角;越剧著名演员;越剧小百花。
参考资料
中国越剧大典.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31 11:08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