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仲
中国越剧男编剧
吕仲(1906—1973) 男,越剧编剧。别名次维,江苏省武进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
生平简介
出身于铁路职员家庭,毕业于苏州工程学院土木系建筑专业。
学生时代喜爱文艺,对戏剧、书法、绘画均有所好,尤擅素描。
抗日战争时期携全家避难到沪,进入南洋烟草公司任职员,业余票京剧。
1942年秋,袁雪芬在大来剧场革新越剧,筹组剧务部,他应聘参加,任编剧和宣传工作,一度主持剧务部。
1943年春上演于大来剧场。继而为雪声剧团编导。
1947年春,袁雪芬辍演,傅全香加入,雪声剧团易名东山越艺社,他出任剧务部主任。为多加剧团编写剧本。
1950年初,参加集体创作的现代剧《万户更新》获得上海市首届春节戏曲曲艺竞赛荣誉奖。
随后参加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改处工作。
1951年3月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任院属大众剧场经理。
1955年转入上海京剧院任艺术室主任,参与周信芳舞台艺术的记录整理。
艺术成就
《侠骨柔肠》是其为越剧编写的处女作,1943年春上演于大来剧场。继而为雪声剧团编导了《家庭怨》《孝女心》《燕归巢》《儿女英雄》《情涛》《王昭君》《林黛玉》《夫唱妇随》《生离死别》《琵琶记》《洛神》等新戏。1947年春,他出任东山越艺社剧务部主任,编写了《真假夫人》《绿珠》《无双传》《宝玉与晴雯》《水泊梁山》《长陵怨》《文懿公主》、《养媳妇回娘家》等剧目。此外,为芳华剧团编写了《桃花扇》《乱世春秋》《碧海丹心》等剧;为玉兰剧团编写了《侠奴娇妻》《琴瑟恋》等剧;还为其他越剧团编写了《女伶受辱记》《孽海情潮》《恨海》《桃源艳迹》《浪淘沙》《再会吧上海》等多部剧作。
参考资料
吕仲.中国越剧百年——纪念活动官方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2 21:15
目录
概述
生平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