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芝堂 (1860—约1904) ,男,原名永知,字和林,浙江嵊县马塘村人,
落地唱书(即
越剧前身)艺人,名列《
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
简介
金芝堂,家境贫困,幼时弃学从业补鞋。生性喜爱文娱,山歌小调、宣卷佛曲均能歌唱。拜本村
金其炳为师学“落地唱书”,挑着鞋担,边补鞋边唱书,人称“唱书鞋匠”。金为人聪颖,改四句八对的彩头话书目为有一两个人物和故事情节简单的小书目,如《懒惰嫂》、《卖婆记》等,致使“落地唱书”前阶段的“沿门唱书”起了质的变化。清光绪年间,他开创了向杭嘉湖地区唱书的先声,改短小篇书为长篇大书,从传书卷本中创造了《双珠凤》、《玉蜻蜓》、《珠蟒袍》、《玉连环》、《金龙鞭》等许多新书目,并首创进茶馆唱“走台书”,
改变了“落地唱书”沿门卖唱的局面。金为“落地唱书”唱长篇大书和唱“走台书”的创造者。在1889年又创造新曲[呤哦调],同时开创运用唱书道具“三跳板”,从而使“落地唱书”从书目内容到音乐唱腔和表演形式都趋向
完整。金芝堂成为“落地唱书”的祖师,富有创造性的革新家。金唱书艺技精湛,以细腻生动、花而噱著称,在妙趣横生的情节中把人物刻划得
栩栩如生,被杭嘉湖地区听众誉为“三个月不唱回头书”的“草木才子”。金终身未婚,约在1904年左右病逝于浙江临安县青山里村。
金芝堂和“落地唱书” 如果说“沿门卖唱”还是一种求乞手段,那么“落地唱书”(包括“沿门唱书”)则是一种新型的曲艺样式。两者在演唱的内容、曲调、形式及演唱人的职业化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我们的考察,真正创造并发展“落地唱书”的,应该是起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马塘村金芝堂为代表的一代艺人。据《刘金氏宗谱》记载,他们生于清道光末年到咸丰年间,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金芝堂的二哥金和忠(1849—1908),金水清(1855—1903),金传高(1855—?),
金荣水的哥哥金水老(1859—1918),以及同他们有密切联系的升高乡下相传的相来鑫(又名相金堂,1858—1902)、
相来炳(1868—1921)等人。
金芝堂其人
金芝堂,族系中讳永知,字和林。马塘村的许多老人还知道他是“庚申猴”,即生于清咸丰庚申年,属猴。据说他幼时聪敏,记性好,能随口编唱见闻。他小时学鞋匠手艺,学成后不久去杭、嘉、湖一带补鞋,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其时补鞋生意清淡,他常设摊于茶楼前,闲时便听唱书,与唱书艺人结为朋友。他见补鞋收入不及唱书,出于兴趣,遂改行从艺。他肯动脑,肯钻研,很快显出才华,名声大振。以后,金芝堂一直在杭、嘉、湖唱书,只偶尔回乡。未闻其有妻室子女,据传后来死在监安,安葬在“居市甚盛”的青山里镇。
金芝堂唱书的造诣较高,在同辈艺人中斐然居首。他创造性的劳动成果,至少有四个方面。
其一
金芝堂编演了一大批深受人们喜爱的新书目。金芝堂记性极好,人们说他“无书不晓”,能够“三个月不唱回头书“。马塘村老人听他们父辈说,金芝堂回到马塘村背后拖一根长辫子,穿马褂子,拎着小箱子,像个唱书先生。他对乡亲们说:“只要借一本书(指宣卷、宝卷之类)来,限我三日,一句不少唱给你们听还。”
然而金芝堂不仅仅是“背书”,而且创造性地发挥,改书、编书。据他的徒弟们说,金芝堂开始时编的是“小书”,对一些
民间说唱、生活故事他能“添上花子”。如人家唱《童养媳归娘家》,只能唱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想归归不成;但到金芝堂手里,又发生了童养媳妇回到娘家,其哥要杀鸡给她吃,遭到嫂嫂忌恨,童养媳妇被气回娘家等情节,故事更为曲折、细节更为生动。《蚕姑娘》初时情节很简单,蚕姑娘盼望蚕花好(丰收),到灵隐天竺去烧香;金芝堂又增加了爱人、哥哥等人物,情节丰富多了。连《王小二过年》这样简单的生活小故事,经金芝堂扩充细节后可唱四五夜。后来,随着唱书活动的发展,这样的小书远远不能适应演出的需要了。金芝堂这一代艺人又从宣卷等材料中吸收题材,创编了《双珠凤》、《玉连环》、《双金花》、《三仙炉》等长书,每一本可唱十夜以上。据说最长的《金龙鞭》可唱数十夜。到走台书开始后,金芝堂等艺人从其他曲艺中引进了数量可观的长篇书目,有的还作了加工提高,很吸引听众。
其二
金芝堂创造了新腔[呤嗄调],从根本上解决了唱书需要叙述腔体的大难题。这是“落地唱书”时期一个极其重要的突破。它不但促使了“落地唱书”本身的完善、成熟,也为日后越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原先沿门卖唱时期的[四工合调]可以用来唱彩头话,但很难用来叙述故事情节。发展到“落地唱书”以后,这个矛盾更加突出。能否创造一种新的能叙述情节的调腔,是关系到“沿门卖唱”能否进入曲艺殿堂的大问题。金芝堂这一代艺人,为此作出了艰辛的探索。约在1889年左右,金芝堂首先采用“湖州三跳”中的[劝世调]为基础,糅合了[四工合调]的特点和唱法,创造了[呤嗄调],解决了没有叙述腔休难以唱长篇书的困难。这个新调很快在艺人中流传。艺人们又称之为[湖调]。
其三
金芝堂丰富了“落地唱书”的表演技巧,使“落地唱书”成为表演性很强的一种唱书,为过渡到戏曲形式作了较好的准备。“落地唱书”原为“文书”,艺人坐着表演。后来有的艺人站着表演,称为“武书”。金芝堂集文书、武书之长,不拘一格,表演时唱、白、表融为一体,坐、站、走有机结合。他还根据角色,用五色嗓音演唱,加上三跳板、惊堂木、扇子等道具,渲染气氛。在语言上则把一部分嵊县方言改成为嵊县官司话。金芝堂的表演给人一种新鲜感和立体感,赢得了许多听众,尤其是“短衫帮”(农民、船工)听众的喜爱。由于“落地唱书”表演能力的增强,原先杭帮唱书艺人的地盘很快为他们这些绍帮艺人所取代,出现了“听遍钱塘,不知金家一堂”的说法。
其四,金芝堂不但团结了同辈艺人,还带出了大批学徒,建立了一支职业化的“落地唱书”艺人队伍。据唱书艺人当年留下的回忆说,金芝堂非常注意团结同辈艺人,如与当时也颇有名气的相金堂等人,在技艺上互相竞争,但同时又互相交流。金芝堂在艺人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最主要的是他敢于为艺人们的利益义无反顾地进行斗争。如著名的“岳阳楼事件”,为保护绍帮艺人演出的正当权益,他主动出面争斗,结果蹲了大牢,是相金堂等艺人替他昭了雪。“落地唱书”艺人要在远离故土的杭、嘉、湖地区存身立业,拥有听众市场,没有一种群体力量的支持,实在是很难的。而要形成这种群体,没有一两个有威望的领头人物,也是不可能的,而金芝堂正是这样一个领头人。
金芝堂毫不保守地将自己的演唱技艺,传教给后人。据查,仅在马塘村,正式作过他弟子的就有
金世根、金阿炳、金锡昭、张伯海、张瑞丰、赵海潮、郑兰根、
马阿顺等等。这些人后来都有些名气,其中多数还是男小歌班时期的主要演员。
马塘村的艺辈
我们所以说金芝堂等一代艺人是“落地唱书”的创始人,还有一个佐证是:马塘村有一个表示唱书艺人师徒关系排行的“艺辈”,其顺序为:芝、羿、祥、窘。金芝堂为“芝”字辈,是第一代,与他同期的金水清的徒弟
金荣水艺名为羿郭,是第二代“羿”字辈。
近据马塘村村民金启雨提供的名单,解放前从事过唱书及演过戏的马塘村人就有男八十人、女五人。其中最早的为清道光甲辰年(1844)所生。据金启雨说,这个数字是据如今尚健在的老人回忆而统计出来的。因无其他依据,这个数字不一定确切,但马塘村从事“落地唱书”人员之多,可见一斑。
金芝堂本人在唱书艺术上有什么特色,已很难查明。但从两个方面看,他似乎最擅长表演机智、诙谐、心地善良而行为滑稽一类人物。一是从他的拿手书《双珠凤》看。这个书目后来改编成为男子小歌班时期的主要剧目之一,马塘人则称此剧为“吃饭戏”,每逢营业不佳,就开出《双珠观》,保管叫座。除剧情曲折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几个插科打诨的脚色,如倪卖婆、来富等,十分滑稽有趣,逗人喜爱。而这些人物和细节,早在金芝堂演唱时就已经有了。二是从他的徒弟看。他的徒弟中,最出色的是丑角,如
马阿顺、张瑞丰等。
马阿顺原姓金,马塘人,后其母改嫁到马家村,改姓马。村中老人还说起他学艺时一边读唱本一边车水,连
田水灌满也不知道的趣事。后来,
马阿顺成为男子小歌班时期著名的“梅朵阿顺班”的台柱,闯进上海后被列为男班“四大名丑”之榜首。张瑞丰其貌不扬,却很有能耐,他曾说他上台“不笑不要钞票”。他常在田头被人用轿子抬去演戏,初时人们多有詈言,等他演完无不惊服。
奠基与社会环境
当然,“落地唱书”所以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得以迅速发展,还因为当时正处在太平天国之后乱离初定,城市和农村市镇的商业急待繁荣的历史时期;同时他们活动的地区又正好处在民间文艺十分繁荣、曲艺听众面广人多的杭、嘉、湖一带。但是,如果没有以金芝堂为代表的这一代艺人创造性的开拓,“落地唱书”是不可能形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曲艺,自然更没有条件发展成越剧的。为此,在研究越剧起源时,我们首先不能忘记这位鞋匠出身、一生为平民百姓演唱、并对“落地唱书”做了奠基工作的金芝堂。
金芝堂作为“落地唱书”艺人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越剧发展史上应该有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