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郡
古代郡名
上郡,古代郡名。据传最早为战国时期魏文侯所置(即公元前446-公元前396年间)。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魏献上郡15县于秦,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肤施县(今绥德县)。西汉、东汉时沿置,曹魏时与其他郡县并为新兴郡。隋朝时鄜城郡改名为“上郡”,唐朝以后成为历史名词。
史载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市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翟族境内,周代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两汉沿置。
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归降内附的南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
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
公元427年,北魏大夏,设立统万镇。
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设夏(治统万城)、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榆林市横山区境内)四州;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朔方、雕阴二郡。
隋末唐初,本地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自称梁国,僭皇帝位。贞观二年,梁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本区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朔四州。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后唐庄宗李存勖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
秦朝
综述
秦惠文君十年(前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北部)于秦。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上郡治肤施县。辖地约今陕西省中北部毗邻内蒙古部分,具体辖县不详,据《秦代政区地理》考证21县:肤施县、阳周县、圜阳县、高奴县漆垣县广衍县、洛都县、定阳县、雕阴县、原都县、平都县、徒泾县、平周县、中阳县、西都县、武库县、平陆县、饶县、博陵县、白土县、富昌县。
区划
王蘧常先生的考证,秦上郡辖县可考者有:阳周县、榆中县、高奴县。
郡守
□闲,秦昭襄王七年(前300年)见在任。(见《秦本纪》)
□寿(或为向寿),秦昭襄王十二年(前295年)见在任。(见《十二年上郡守寿戈》铭文)
□历,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前282年)见在任。(见《廿五年上郡守历戈》铭文)
□趞,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见在任。(见《廿七年上郡守趞戈》铭文)
□水,秦庄襄王二年(前248年)见在任。(见《二年上郡守水戈》铭文)
□宪,秦始皇三年(前244年)见在任。(见《上郡守宪戈》铭文)
□疾,战国末期。(见《贞松堂集古遗文》)
西汉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三分关中,封秦朝的降将董翳于上郡为翟王,都高奴(延安市百米大道)。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翟王降汉高祖,汉又置上郡,治肤施县(今陕西榆林榆阳区鱼河堡附近)。
区划
据《汉书》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时,有户103683,人口606658。领县23:
肤施县、独乐县、阳周县、木禾县、平都县、浅水县、京室县、洛都县、白土县、襄洛县、原都县、
漆垣县、奢延县、雕阴县、推邪县、桢林县、雕阴道、高奴县、冝都县。
高望县,北部都尉治。
望松县,北部都尉治。
郡守
□襄,汉高祖时。
李广,汉景帝时。
冯野王(前32年─?),由大鸿胪贬为郡守。
冯立汉成帝建始中任。
王□,西汉末任。
东汉
新莽时(公元8-23年),改上郡为增山郡。
东汉初增山郡复为上郡。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前后,羌胡大掠上郡,上郡郡治又徒迁到洛阳,属于侨治了。
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上郡改入冀州管。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废上郡。
区划
据《后汉书》记载,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有户5169,人口28599。
领县10:肤施县、白土县、漆垣县、奢延县、雕阴县、桢林县、定阳县、高奴县龟兹县、候官县
郡守
马员,王莽时任,东汉建武年初留任。
王旻,汉桓帝延熹年未卒于任上。
邸杜。
勉昂。
扈育。
免乙。
秦两汉上郡辖境约今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行政区域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等地区。
隋唐
大业二年(606),改敷州为鄜城郡,大业三年,鄜城自杏城(陕西黄陵县侯庄乡故城村)迁至五交城(陕西富县城),改称上郡,领中部、敷城、洛川、三川洛交五县。
唐代武德元年(618),改上郡为鄜州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陕西绥德地区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
乾元元载(公元753年)撤郡,复设绥、夏、银、麟四州。
此后“上郡”成为历史名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1 12:35
目录
概述
史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