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
陕西省榆林市辖县
府谷县,隶属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地处秦、晋、蒙接壤地带,与山西省河曲县保德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南与神木市毗邻,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全县总面积3229平方千米。2022年末,府谷县常住人口25.6万人,城镇化率67.4%。
建置沿革
据考古资料,远古时期,府谷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有据今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遗址。新庄子遗址(位于庙沟门镇新庄子村)属于仰韶文化(前5000年~3000年),连城峁遗址(位于庙沟门镇连城峁村)属于仰韶龙山文化(前2800年~2300年),朱家湾、桥沟北盖峁、大、小石堡遗址属于龙山文化
、商时期(约前21年~前11年),为要服地,在雍州翟族境内。
西周(前11年~前770年),属固阳榆中地,为荒服,属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5年),仍为白翟地,属晋国。(一说为林胡族地)。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为固阳榆中地,属魏国,后属赵国
(前221年~前206年),为上郡地。
西汉(前206年~23年),设富昌县(府谷县东北部及准格尔旗南部),属西河郡王莽,改名富成县。东汉(25年~220年),撤销,辖地并入平定县(准格尔旗南部及府谷县西部)。
魏晋时期(220年~420年),为匈奴地。东晋,属赫连氏大夏国(都城在今靖边县白城子)。
北魏(386年~534年),为五原郡固阳并永安郡地。北周(557年~581年),为银城县(今神木市北部及府谷县地)地。
隋(581年~618年),为银城县地。开皇十年(590年),在北部复设富昌县,南部仍属银城县。
唐(618年~907年),属麟州。初为府谷镇,开元以后,县地分属银城、新秦县二县。
五代后唐天佑七年(910年),升镇为县,八年(911年),升府州领府谷县。不久,因辽国侵扰迁到留得人堡,即今府谷县城。后汉初,升设永安军,乾佑元年(948年),仍设府州,周显德元年(954年),复设永安军。
宋(960年~1279年),仍为府州,领府谷县。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改为靖康军。政和五年(1115年),赐郡名荣河,又改为保成军,置麟府路军马司,以太原府代州路钤辖领,属河东路,以其地处河西,便于控扼西夏。靖康元年(1126年),割让麟、府、丰三州与西夏。绍兴九年(1139年),夏人陷府州。
金贞元(1153年~1155年)以后,从西夏收复。正大三年(1226年),复设府谷县,增设建宁县(故城在府谷县西北七十里)。
(1206年~1368年)初,复建府州,领府谷县。至元六年(1269年),州废,并建宁县入府谷县,隶葭州(道光本《榆林府志》);一说州、县俱废(雍正本《陕西通志》)。
明(1368年~1644年),为府谷县,属葭州。洪武六年(1373年),废。十三年(1380年),复置县,属延安府葭州。
清(1644年~1911年),仍为府谷县,初属延安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葭州。乾隆元年(1736年年),改属榆林府
民国时期,为府谷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制归省直属。民国二年(1913年),设陕北观察使,因属陕北观察区。民国三年(1914年),改属榆林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制,复归省直属。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归陕西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33年,开始建立神府革命根据地,逐渐扩大到原国民党县政府统治的大堡、镇羌、天平等联堡。1935年3月,成立府谷县革命委员会,归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领导。1936年2月,成立神府东北办事处。4月15日,撤销神府东北办事处,成立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统辖府谷县城以南及神木县、榆林县、佳县的部分地区,与国民党统治的府谷县并存。1937年1月28日,神府特区抗日人民革命委员会改为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属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领导。7月,神府特区苏维埃政府改为神府县政府(属于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与国民党统治的府谷县并存。1941年9月,神府县由陕甘宁边区改属晋绥边区代管。1947年11月,成立府谷县人民政府,属晋绥边区政府领导。1948年1月,麻地沟解放后,府谷县黄甫川以东地区,内蒙古十里长滩一带及山西省河曲县部分地区于3月合并,组成河府县(县府设在麻地沟),归晋绥边区政府领导。9月,河府县撤销,归还府谷原属地。1949年6月,改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榆林分区。
1950年5月,整编时,撤销神府县,其辖地分别划归府谷、神木两县。府谷县归属陕西省榆林专区
1958年12月,府谷县撤销,其辖地划归神木县。县委、县人委设在神木县城关,隶属仍旧。
1961年9月,恢复府谷县建置,隶属仍旧。
1968年3月,府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属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
1981年12月,恢复府谷县人民政府,隶属榆林地区行政公署。
2014年6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升格府谷县为省直管试点县。
行政区划
2015年6月28日,撤销麻镇,并入黄甫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东北角。东经110°22′~111°14′,北纬38°42′~39°35′。东部隔黄河与山西省河曲保德两县相望,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接壤,西、南与神木市毗连。长城横贯县境北部。县城与各地的距离是:北至准格尔旗121千米,西北至伊金霍洛旗158千米,西南至神木83千米,至榆林219千米,南至省城西安895千米,东南至太原370千米。全县总面积322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府谷县处于内蒙古高原与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的接壤地带。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主要由西北至东南流向的黄甫川河、清水川河、孤山川河、石马川河四条大川和相应的五道梁峁为骨架,海拔高度在780~1426.5米间,相对高差为646.5米。自第四世纪以来,由于受外力地质作用和几千年来人为活动的影响,区内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形成特有的半干旱黄土——风沙地貌。
气候
府谷县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温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期;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年差与日差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年际变化大;自然灾害旱、涝、霜、雹。年平均气温9.1℃;最热7月,月平均气温23.9℃;最冷1月,月平均气温零下8.4℃;气温年较差32.3℃。全年县太阳辐射总量为144.94千卡/平方厘米;可供作物利用的光能约占总辐射量的一半。多年平均日照为2894.9小时;日照率65%;农业活动主要季节的4至10月每月日照数都在230小时以上。初霜为10月5日;终霜为4月27日;无霜期177天。年平均降水量453.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至9月,占年降水量的67%。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县城东部的黄河天桥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2.8万千瓦,年发电量为6.07亿度。府谷县14个乡镇全部通电。府谷县水资源,地表水年径流量为5.911亿立方米;地下水2.32亿立方米/年,可采量为每年1.15亿立方米。孤山川水能资源储量为7070千瓦。
生物资源
府谷县有大牲畜3.14万头,主要为蒙古牛、奶牛、滚沙驴、佳米驴、蒙古马、骡子等。羊存栏达22.59万只,品种有蒙古羊、陕北细毛羊、林肯羊、边菜羊、德拉斯代羊、陕北黑山羊、白绒山羊、沙能奶山羊。府谷县有草场198.5万亩,可载畜40万只绵羊单位,有野生牧草400种。
府谷县有造林保存面积84万亩,其中防护林46万亩,经济林13万亩,用材林25万亩,覆盖率为17.34%;种属有18科、28属、49种,为松、柏、杨、柳、榆、槐、文冠果、柠条、沙棘等。府谷是稀有树种海红果的主产区,省级“杜松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
府谷自然资源富集,拥有各类矿藏20多种,特别是水丰煤富。区域年水资源总量5.91亿立方米,煤炭已探明储量200亿吨,高岭土探明储量3.59亿吨、居中国之首。其中,府谷煤属世界优质煤,平均发热量为每公斤6900至7200大卡,灰分仅占5~10%,硫仅占0.31至0.86%,磷仅占0.002至0.0025%,属特低硫、特低磷、特低灰、中高发热量,不粘和弱粘长焰优质动力煤和化工用煤。陕西省最大的铝矾土矿床就在府谷县,储藏面积为80平方千米,总储量为6.4亿立方米;属高品位大型富矿。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府谷县常住人口为255397人。
2022年末,府谷县总户数100384户,较上年末增加655户。总人口为249950人,其中:男性131798人,占52.7%;女性118152人,占47.3%。全县常住人口25.6万人,城镇化率67.4%。
经济
综合
2022年,府谷县地区生产总值901亿元,同比增长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1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8亿元,增长5.1%,占比1.3%;第二产业增加值703.24亿元,增长4.9%,占比78.1%;第三产业增加值185.68亿元,增长5.1%,占比20.6%。
2022年,府谷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7.09亿元,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9.01亿元,增长2%;第二产业投资158.32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投资109.76亿元,增长30.3%。
2022年,府谷县民间投资159.15亿元,增长21.4%;工业投资158.32亿元,增长20.8%;工业技改投资75.31亿元,增长124.2%;房地产投资12.23亿元,下降2%。
2022年,府谷县财政总收入266.85亿元,增长29.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83亿元,增长29.5%。其中:税收收入56.83亿元,增长49.7%;非税收入6亿元,下降4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45亿元,增长32.5%。
2022年,府谷县总税收收入249.67亿元,比上年增加102.73亿元,增长69.9%。
2023年,府谷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0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786.11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03.92亿元,增长6.4%。
第一产业
2022年,府谷县农业总产值21.17亿元,增长5.6%。其中:种植业 12.12亿元,增长6.5%;林业0.82亿元,增长15.7%;畜牧业7.63亿元,增长3%;渔业0.018亿元,增长8.9%;农林牧渔服务业0.57亿元,增长6.5%。
2022年,府谷县农业增加值12.4亿元,增长5.1%。其中:种植业 7.33亿元,增长5.1%;林业0.47亿元,增长15.7%;畜牧业4.27亿元,增长3.9%;渔业0.009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0.3亿元,增长4.2%。
2022年,府谷县粮食播种面积46.1万亩,增长0.04%,粮食总产量75864吨,增长31.4%。油料播种面积0.86万亩,增长4.4%,油料总产量1832吨,增长14.6%。
2023年,府谷县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12.4亿元,增长4.1%,其中,种植业7.61亿元,增长4.3%,畜牧业4亿元,增长4.3%。粮食总产量7.7万吨,增长1.6%。全年生猪出栏5.84万头,增长10.4%,猪肉产量4677吨,增长10.4%;牛出栏0.34万头,增长11.5%,牛肉产量469吨,增长15.6%;羊出栏15.7万只,增长9.1%,羊肉产量2433吨,增长38%;家禽出栏31.53万只,增长6.5%,禽肉产量476.7吨,增长6.3%;年末生猪存栏3.19万头,增长1.6%,牛存栏0.98万头,增长57.6%,羊存栏24.19万只,增长36.2%,家禽存栏49.18万只,增长1.4%。
第二产业
2022年,府谷县工业增加值691亿元,增长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3.75亿元,增长4.8%。
2022年,府谷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48.17亿元,增长15.7%。
2023年,府谷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6.2%,制造业下降22.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8%。从能源和非能源行业看,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16.4%。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增加值增长18.3%;非能源工业增加值下降28.3%。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来看,全县10种主要工业产品“五升五降”,其中,原煤产量9930.91万吨,增长6.5%;洗煤1457.69万吨,增长12.5%;兰炭899.56万吨,下降19.4%;电石36.87万吨,下降56.2%;铁合金67.84万吨,下降22.6%;金属镁36.55万吨,下降23.3%;发电399.94亿度,增长0.5%;甲醇10.94万吨,增长1.9%,尿素27.38万吨,增长5.2%;轻质化煤焦油32.97万吨,下降38.6%。
第三产业
2022年,府谷县邮电业务收入3.32亿元,增长8.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52亿元,增长34.1%,电信业务收入2.8亿元,增长4.4%。
2022年,府谷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52亿元,增长5.5%。
2022年,府谷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不包含中石油、中石化反馈数)13.49亿元,增长6.8%。
2022年,府谷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60.15亿元,增长31.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74.8亿元,增长25.8%。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2.34亿元,下降6.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5.18亿元,下降35.2%,中长期贷款余额176.81亿元,增长3.1%。
交通
2022年末,府谷县公路通车总里程35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公里,一级公路133公里,二级公路42公里,三级公路258公里,四级公路242公里,等外公路(含通村水泥路)2811公里。
2022年,府谷县客运量88.6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557.59万人公里。货运量14479万吨,货运周转量210.47亿吨公里。
府谷县地处山区,历来交通不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内没有一条公路,航道运输也不发达,货物运输主要靠人背畜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积极修路、开河、建桥,使府谷县交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水运
黄河航运始于秦汉时代。现境内所辖航道总里程为108千米,拥有钢质机船2艘,挂桨机船37只,手摇木船7只。1989年黄河客运量达3.898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49.4万人千米,货运量达0.7526万吨,货物周转量29.6691万吨千米。
公路
公路建设始于1956年。1989年,府谷县通车里程已达715.5千米,比1956年增长11.4倍。建成跨越黄河、孤山川、清水川、黄甫川、木瓜川、新城川、阳湾川的钢筋混凝土或石结构大中小型公路桥梁60座。总长度3059.68米。县内有府榆、府新、府孤、府古、府大等37条公路通过。府谷县23个乡镇都通公路,形成以府谷县城、孤山为交通枢纽。1989年,府谷县已拥有各类汽车642辆,大中小型拖拉机1979台,自行车38900余辆,各种型号摩托车270多辆,年货运量达58.6万吨,货物周转量4583万吨千米。
铁路
府谷县境内有神朔铁路穿过,神朔铁路是中国西煤东运第二条通道,是神华集团自有运煤铁路,在府谷设有孤山川、新城川两个煤炭集装站,其中新城川集装站是府谷地方集装站,主要运输府谷地方煤炭。此外还在新城川站、府谷站办理客运服务,截止2016年2月14日,府谷境界共有两对旅客列车,都需要走神朔铁路,这两对列车为大同至神木北4629/4630次,在府谷停靠府谷站、新城川站;府谷至安康K8203/K8204次幸福府谷号旅客列车,在府谷停靠府谷站。
民航
府谷府州机场是中国民航“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建的23个机场之一,是陕西省首个县级机场项目,计划2025年10月实现通航目标。该机场位于府谷县府谷镇桑园梁村,项目主体用地2686亩,拟建一条长2800米、宽45米的跑道和5000平方米的航站楼,设6个站坪机位,配套建设助航灯光、空管、导航、通信、供电、供水、消防等设施,可满足B737、A320等系列机型起降。截至目前,府谷府州机场建设项目土方开挖931万立方米,土方回填碾压659万立方米,占挖填方总量的61%,完成投资5.18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末,府谷县有高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小学26所(含教学点)、幼儿园4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36660人,在园幼儿(包括民办幼儿园)10531人。全县教职工4062人(不含民办幼儿园教职工)。
2022年,府谷县普通高中招生1710人,比上年增加159人;高中毕业学生1169人,比上年减少383人;高中在校学生4782人,比上年增加42人。职业中学招生716人,职业中学毕业学生461人,在校学生2267人。2022年参加高考考生2019人,二本以上上线考生1401人。初中招生3502人,比上年增加249人,初中毕业学生3065人,比上年增加281人,初中毕业升学率达98.7%;初中在校学生9887人,比上年增加410人。小学在校学生21864人,比上年减少1148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39人。
科学技术
2022年末,府谷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447人,其中: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7980人,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467人。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人员1574人,中级技术人员3836人,初级技术人员2570人。
文化事业
2022年,府谷县图书馆接待读者139670人次,借阅量54633册次,办证读者15913人,新增图书20000册。其中:古籍图书239册。总馆藏图书现有266383册,辞海网络版数字资源库8.5TB,收录128900条书目,字数2350万字。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壮大,全年旅游人数180万人次,旅游收入5.2亿元,增长15%。
2022年,府谷县电视综合覆盖人口24.93万人,电视人口覆盖率99. 95%,有线电视入户率52%。广播综合覆盖人口24.93万人,广播人口覆盖率99.95%。
医疗卫生
2022年末,府谷县的县级公立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24个,民营医院6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58个。住院床位1403张,卫生技术人员2140人(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医生825人。
文化艺术
秧歌
秧歌历史悠久,形式和内容多样,群众性强,是府谷县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府谷县的秧歌起源元明,形成于清末民初。秧歌有文武之别。文者,即为二人台;武秧歌,则为组织数十人妆扮成古典戏剧中的武士,手执大刀、花枪,踏着鼓点,做武打动作前行。常和旱船、竹马、狮子、高跷、跑驴、大头人、担灯、推车、拉碌碡以及二人台等组成秧歌队,穿插组织在一块表演,群众称其为“闹秧歌”。县境流行的秧歌有:大场子秧歌、小场子秧歌。盛行的有拜年秧歌、九曲秧歌和彩灯秧歌。
社火
府谷县民间社火源于西汉,兴盛于唐宋,一直沿习。开始的民间社火,仅有“放河灯”或“放朝灯”,后渐渐有龙灯、狮子、高跷、抬阁、挠阁、旱船、竹马、大头人、拉碌碡、独龙杠、二鬼打架、哑老背妻、担灯、送闺女、太平车、霸王鞭、西洋游千、垒火笼、转九曲等。社火活动以元宵节最盛。
二人台
是一种民间演唱形式,在府谷县流传颇广。起初演唱形式简单:不化妆、不表演、也不需要舞台,多在农闲时节,农民或小手工业者三五人不等坐在一起,借助于一两件乐器伴奏,单个人演唱一些民间小调歌曲。这种自娱性质的坐唱形式,群众把它叫做“打坐腔”、“打玩意儿”、“闹红火”等。在长期演变中,在原来纯民歌小调清唱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叙事和说唱的因素,故事情节复杂化,人数由单人清唱发展成二人对唱。伴奏乐器也固定为笛子(俗称“梅”)、四弦、扬琴、板胡和四页瓦。
风景名胜
府州城
府州城为陕北著名的古代军事要塞,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镇东部,历史上曾为、辽、西夏的鏖战之地。城墙始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北宋曾多次修葺,一直沿用。
文庙
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修,光绪二年(1876)至八年(1882)续修。有大成殿5间,门前横额上曾悬康熙帝亲书“万世师表”四字。东西各有店堂7间,前为戟门,门前畔池跨石桥,桥前为棂星门,门上为大牌楼,东南角门各一。文革期间遭破坏,现已修葺一新。1981年被府谷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洞
千佛洞,位于旧县城南门外控远门内东石崖。有窑5孔,3孔供诸佛,或尺许或五六寸,石刻古鳅璀璨满目,2孔系僧人住室,外列栏杆,内有回廊。原修筑时代不详,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李逢春等重修。1981年列为陕西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庙
七星庙,又名昊天宫,也叫无梁殿,位于孤山镇孤山堡北门外约1千米处的山梁上,距县城约20千米。原庙宇的始建年代和规模,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据民间流传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一说建于宋代初)。明万历五年(1577)开工重修,六年(1578)完工,重修后,其风格、规模与原来大不相同,建筑规模大为缩小,建筑风格显为明代风格。保存下来的有大殿、前庭两处主体建筑。大殿屋顶为九脊歇山式,殿前过道为卷棚式,单檐斗拱,磨砖对缝,从底到顶,以砖砌成。室内墙壁底部四周直立,后变为八面收缩,一砖盖顶,无梁无柱,故又称“无梁殿”。前庭建筑与大殿基本相同。1981年被府谷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陕西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
龙兴寺,位于黄甫镇旧城黄甫镇龙兴寺,始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是府谷保留最为完整的古庙建筑群。庙内主体建筑和清代壁画保留完整。是榆林市十大佛教旅游寺院之一。
龙兴晚钟,龙兴指龙兴寺。原寺殿后山腰钟亭内悬挂大钟一口,为建寺时所铸。此钟是用合金材料铸成,高2.05米,重约4吨。钟的顶部铸有一对似龙非龙的奇兽,传为龙生九子之一,称蒲牢。明清时,每当红日西坠或旭日东升,“凤岭鸣钟”,其声响彻云霄,龙兴寺众僧随着钟声开始早晚佛课。特别是在夜晚,钟声格外幽清,远传数十里,俗有“改朝换代江河变,唯独钟声绕凤阳”之说。因此古人把“龙兴晚钟”,称为凤阳八景之三。建国后,钟亭毁于“文化大革命”,而钟幸存。后来钟被移上鼓楼,作为报警之用。1982年,县文物管理所收回龙兴寺内陈列。
高寒岭
高寒岭,地处府谷县城西南,距县城45千米、田家寨镇政府西北3.5千米处,海拔为1426米,山势傲然特立,百里外可见,是府谷境内海拔最高的名山,也是石马川河的发源地。据清代《府谷县志》记载,高寒岭松柏森然,冬夏常青,地势雄壮,峰壑遥对。登上此岭,万念俱消,百忧皆忘,一人言笑,群谷有声,当其上午山顶生云,每至晚间半岭腾烟。高寒岭因以得名。
高寒岭本是一片原始森林。山岭间保留的600余年以上树龄的古木就有几十株;那5000余亩数万株笔直的杜松,则是国内重点保护的稀有树种。山巅旧有五龙庙和戏楼。相传元末有一老僧埋宝物于该岭,插松枝为记,未几,宝物不见,满山却长出茂密的松林,壮丽非常。每年夏季,山上演戏三天,游人如织,风景殊佳。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山上到处是古柏巨松,神府并大县后,政府组织砍伐,将巨木运往神木盖了大礼堂等建筑,原始森林遂遭到毁坏。
高寒岭除有美妙的传说外,据《府谷县志》记载,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二月初六,康熙帝第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率军前往宁夏途中,二月二十九日从刘家古渡过黄河驻跸府州城,三月三日驾至孤山堡、三月四日经镇羌堡至高寒岭住一宿(康熙驻跸边家水口今田家寨镇高寒岭原水口遗址),并在高寒岭赋诗一首《晓寒念将士》:“长河冻结朔风攒,带甲横戈未即安。每见霜华侵晓月,最怜将士不胜寒”。诗中流露出对戍边和带甲出征将士在霜华侵月、朔风凛冽中安全和温饱的担忧。闰三月底康熙平定了噶尔丹。
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灾害,导致高寒岭杜松林地和原有古迹遭受破坏,现有杜松林主要在沟壑之处,面积达5000余亩,15万余株,千年古树十余株,可山上正地树木稀少。从2013年开始,府谷县委、县政府决策,全面恢复高寒岭植被,启动了高寒岭万亩杜松原始森林保护区暨生态恢复示范区项目、历史文化挖掘暨生态旅游项目,依靠市、县支持,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实施了以樟子松、油松为主的生态林、景观林5000亩;正在对古文化广场、古建筑进行修复;新建仿古森林消防站和管理室;新修10千米防火通道。同时,成立高寒岭陶瓷艺工作室,利用高寒岭特有的青陶泥,纯手工打造,发展和传承高寒岭陶瓷艺,保持原生态文化内涵,体现具有府谷特色的剪纸、刺绣、农耕等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将高寒岭打造成集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生态人文景观。
高寒岭地处神府接壤之间的田家寨镇,县委、县政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毅力,将高寒岭打造成森林茂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鸟语花香、雅俗共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景观。
五虎山
五虎山亦名五龙山,旧府州八景之一。宋时即有寺庙,清乾隆、道光年间有过大规模的扩建和重修,1927年曾在此地召开过中共府谷县委第一次党代会,是府谷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各界人士鼎力资助,北峰玉帝楼、云霞观等庙宇修缮一新,五虎山已打造成一个山清水秀、人文毓秀的民俗景点和生态旅游度假区,被称为北方的“小布达拉宫”和府州城“后花园”。
秀芳图书楼
秀芳图书楼民国33年(1944)由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督修,因马占山字为秀芳,故名。此楼为二层建筑,石条基础,坐北向南,4米见方。全楼皆用青砖砌成,一面开门三面开窗,顶端均为砖砌拱形,门首有砖刻匾额:“秀芳图书馆”。一楼内右南角有木梯通二楼,二楼为木阁,全木结构,形状为八角楼,青瓦双刹盖顶,顶中央砖雕宝葫芦,门外有花栏樯,栏孔为菱形。楼内燃机条横梁上分别雕刻:“提高地方文化”、“培育国家英才”、“保护公共建设”、“创造树人基础”。4条抱梁与4大梁交叉叠垒,上面分别刻有:“明礼义”、“知廉耻”、“守纪律”、“负责任”。现仍为学校图书楼。
香炉山森林公园神龙山
香炉山森林公园(神龙山)位于府谷县城盐沟附近,建成于2012年(一直不断修缮),近年相继建成滑雪场和水上乐园等娱乐设施。
地方特产
府谷县传统果树,属中国稀有树种,是陕晋蒙接壤地带所独有的特产,栽培历史悠久。海红果树属落叶小乔木,树冠呈圆形,冠高4~5米。冠径一般可达7米,一种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管理简单的高产果树,易栽培,寿命长,适宜在府谷生长海红果含钙量为水果之冠,每公斤含钙2780毫克,素有“钙王”之称。
红枣
府谷县传统经济林木,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以黄河沿岸的府谷镇、碛塄、武家庄、王家墩等乡镇最为集中,各乡镇均有栽培,已形成规模巨大的红枣林带。尤其是碛塄的红枣最为鲜美,色泽红润、个大、核小、肉厚、干鲜食均可,含糖量高,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具有养血安神、益脾和胃之功效。
又分粳黄米、糯黄米,有的地方称为大黄米。经2007年内蒙古农科院测试中心测定,府谷县黄米中蛋白质含量达10.5%,软黄米蛋白质含量达13.6%,最高可达17.9%。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尤其是蛋氨酸含量,每100g小麦、大米、玉米分别为140mg、147mg和149mg,而糜子为299mg,是小麦、大米和玉米的1倍多。
著名人物
折赛花(佘太君)为五代时的府谷县(府州)人,生在今碛塄农业园区折家山,后住今县城郊区花坞镇(花石峁村),佐杨业立过不少战功,惜古代重男轻女,正史无传,靠宋代县志相传。
折继闵:曾任麟府路驻泊兵马钤辖、知府州军州事,死后赠太尉,(折惟忠之子)。
折嗣伦:唐麟州府谷镇遇使。
折从阮(折从远):永安军节度使(佘太君祖父)。
折德扆:永安军节度使(佘太君之父)。
折御卿:永安军节度使赠太师,燕国公(折太君之弟)。
折惟忠:永安军节度使(折御卿之子)。
折克行:知府州(折继闵之子)。
折可大:知府州(折继闵之孙)。
折可存:忠训郎,閤门祇侯(折继闵之孙)。
折可求:右武大夫、知府州,兼麟府州管界都巡检使,兼河东第十二将同管勾麟府路军。
马公事:(折继闵之孙)。
折彦文:成忠郎,閤门祇侯(折继闵曾孙)。
王嘉胤:明末农民起义早期首领。崇祯四年(1631年)义军遭受曹文诏重兵围攻,转占到山西阳城一带,在阳城战役中,不幸被奸细杀害,时年40余岁。
赵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被国民党逮捕,英勇就义。1944年春,中央人民政府为永久纪念这位不幸遇难的烈士,决定将边联县改名为赵博县。
高克亭: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副书记,山东省、青海省副省长,中共青海省委副书记,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第四届政协主席(79.12-83.05),中共山东省顾委主任。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高仰贤:1927年参加革命,建国后曾任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
荣誉称号
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19年工业百强县(市)。
2019年8月,府谷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1月,府谷县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19年12月,府谷县入选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
2020年4月,府谷县入选2019年度平安县。
2020年7月28日,府谷县入选2020年赛迪中国百强县。
2020年7月29日,府谷县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9月,府谷县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
2020年11月,府谷县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县。
2020年12月,府谷县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1年8月,府谷县入选2021年赛迪百强县。
2021年9月,府谷县入选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
2022年12月,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第57。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99。
2023年9月,入选“新华指数·高质量发展百强县(2023)”,排名第68。
2023年12月,入选2023年稷夏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55。
2024年10月,入选壹城智库“2024中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87。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5:10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