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烷醇(triacontanol),是一种
有机物,分子式为C30H62O,分子量为438.81268,白色至灰白色粉末。
外观为白色鳞片状结晶体,熔点范围85.5-86.5℃,不溶于水,难溶于冷甲醇、乙醇、
丙酮,易溶于乙醚、
氯仿、
四氯化碳。
产品性能稳定,在常温可以长期安全保存。
纯三十烷醇熔点85-86℃,(有的报导为85.5~86.5或87℃)。根据测定结果表明,含有少量二十八碳醇和三十二碳醇的三十烷醇, 其熔点也可以达到85℃。因此,熔点不能作为纯度的主要指标。但是,含量低的三十烷醇产品其熔点也低,熔点低于85℃的产品,三十烷醇的含量一般低于 85%。故产品的熔点可作为纯度的参考指标。
红外光谱可以表征羟基(-OH)、末端甲基(-CH3),
次甲基(-CH2),以及(-CH2-)n特有的
吸收峰,证明是含饱和碳直链的
伯醇,但其
同系物(C28及C32醇)也有类似的吸收峰。故还需要结合
质谱分析,测其
分子离子峰,以及主要特征征碎片(如421,380,351,327,以后按-CH2-递减的碎片)。证明没有
侧链,确定其分子量,证明是
正三十烷醇。这方面需要专业的色谱分析知识。也可利用标准物的
谱图对照分析。
采用
气相色谱法分析三十烷醇的纯度是最有效而可靠的方法。一般是将
高级醇转化成
烷烃(用HI处理后还原)或将它转变成相应的
乙酸酯, 再用
气相色谱分析。这种
间接法手续麻烦,费时多。也可采用
直接法;
色谱柱采用1.5%OV—1及1.5%OV—17Chromosorb W80—100目,柱温160~280℃(每分钟8℃),用N2(99.9%)作载气(每分钟50ml),用
FID作鉴定器。本法可准确分析碳数C18—C34的
脂肪醇,其最低
检测极限为0.02%,
标准偏差为0.1%。本法手续简单,分析速度快。
精密度高,是一个优良的方法。
从天然蜡获得的三十烷醇常含有C26,C28及C32等杂质,它们很难用一般方法除去。为了获得高纯度的三十烷醇,也可采用
柱层析法分离提纯。
吸附剂用Al2O3,用苯洗脱或用
石油醚,
乙醇苯依次洗脱,若SiO2作吸附剂,则用1:1石油醚
乙醚洗脱。
1.中华
蜂蜡中三十烷醇含量高达30%,一般由
棕榈酸三十烷醇酯、
蜡酸三十烷醇酯和十六烯酸三十烷醇酯组成。这些酯与碱进行
皂化反应,生成
高级脂肪酸钠和三十烷醇。皂化后,加入溶剂(如苯、石油醚等)萃取,然后
脱溶可得到含三十烷醇等高级
一元醇和
烃类的产物,然后再经过脱烃提纯而得纯品三十烷醇。总收率10%~15%。有时,在皂化时加入
相转移催化剂(
季铵盐或
冠醚),可缩短皂化反应时间,三十烷醇的收率也略有提高。
2.将蜂蜡加热熔融,过滤除去
机械杂质,得干净的黄色透明蜂蜡。然后将干净的蜂蜡与
工业酒精加热至沸,倾出上层酒精溶液,重复萃取2次,合并酒精液,冷却,过滤得淡黄色固体,与热酒精不溶物合并。再将上述制得的固体与
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和苯加热回流,进行皂化,而后加入热水,搅拌洗涤,分去水层,脱去苯后,得淡黄色黏稠粗品。最后用
混合溶剂重结晶,制得三十烷醇白色结晶产品。
三十烷醇是一种天然的长
碳链植物生长调节剂,
化学名称正三十烷醇,结构式CH3(CH2)28CH2OH,又称蜂花醇,是从
蜜蜂蜡中纯化提取的天然生物产品。对人畜无害及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发达的农业国家,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全面喷施三十烷醇,做为农业丰产丰收,优化品质结构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我国由于技术不完善,没有充分的严谨态度,操之过急,走入误区。三十烷醇重新研制是
国家星火计划,于96年完成。焕发青春的三十烷醇与世界水平同步,它将与“WTO”相伴成为改革
农业结构,优化产品、保持
生态平衡、回归自然、提高产量,为绿色食品提供重要的技术物质。
2. 大豆、玉米、小麦、谷子 用1mg/kg药液浸种0.5-1天后播种,亦可提高发牙率,增强发芽势、增产5%-10%。
3. 叶菜类、薯类、苗木、
牧草、甘蔗等用0.5-1mg/kg药液喷洒茎叶,一般增产10%以上。
6. 海带 用0.5-1mg/kg药液浸泡长约14cm海带苗6h,可增产20%以上,并使海带叶片长、宽、厚生长加快,内含干物质提高7%,
褐藻胶和
甘露醇亦有明显提高。
3、 三十烷醇的
有效成分含量和加工制剂的质量对药效影响极大,注意择优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