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是
西晋医学家
王叔和撰写的
脉学著作,成书于公元3世纪,共10卷。该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
内经》《
难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及
扁鹊、
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
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脉经》系中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
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
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王叔和在《脉经·序》中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但当时尚无一本
脉学书籍供医者研读,《内经》《
难经》等书,文义深奥,多数人不能理解,更谈不上正确运用,致使“微疴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脉经·序》)。王叔和利用担任太医令的机会,博览群书,苦心钻研,总结《内经》《难经》以来逮于扁鹊、华佗、仲景等经论要旨,旁及古代有关说脉之篇,并结合自己的
临床实践,著成《脉经》十卷,九十七篇,首次对中医脉学从理论到临床运用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北宋熙宁元年(1086)校正医书局曾刊行《脉经》初刊
大字本,其后
绍圣三年(1096),国子监又刊行了
小字本。到了
南宋,又有多种版本,既知者有福建
建阳书坊刊本、广西漕司刊本,以及
太医院何大任刊本和其他未详本,但以上版本
均已失传。所幸元代
泰定四年(1327),河南龙兴道儒学
重刊了《脉经》广西漕司本。此后,又有何大任本《脉经》的
影刻本和复刻本出现。从而形成了所谓何大任本和龙兴本两大系统。约在明代
嘉靖年间,有一种佚名氏影刻本,是现存唯一接近宋版《脉经》原貌的刊本。其他如
万历时
吴勉学刊的《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天启时缪希雍氏刻本,以及清代
嘉庆年间
阮元《
宛委别藏》中的
影抄本等,均属何大任系统的影宋本。在元龙兴道本《脉经》之后,据以刊印的有明成化十七年(1474)的毕玉氏刊本和万历三年(1575)袁表氏刊本。后者又衍为明天启时的
沈际飞氏刊本,以及清嘉庆时的沈礼意《脉经真本》和
道光间的张柏刊本。在同治时,尚有姜国伊氏的《
姜氏医学丛书》本。此外,在道光年间有
钱熙祚氏校刻的《
守山阁丛书》本和黄鋐刊本。在1911年又有《
周氏医学丛书》本。近世通行的《脉经》刊本,有《
中国医学大成》本和
人民卫生出版社本。
北宋
熙宁元年(1086),
校正医书局根据《脉经》的不同早期传本,除其重复,补其脱漏,并将原书篇次依据内容类别而做了一定的改动,仍分为10卷,共97篇。
王叔和,西晋医学家。名熙,
高平(今属山东)人。生于
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性沉静,好著述”,曾为太医令。著有《脉经》,总结了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中国最早脉学专书。另对汉代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氏重新加以编次,将《伤寒杂病论》析为《
伤寒论》与《
金匮要略》,始于王氏,使之不可湮没。后世虽有人对他的整理加以非议,但多数人认为其功不可没,张仲景之学借王氏之编修整理才得以保存下来。另著有《论病》六卷,未见传世。
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
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问。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互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疴成
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今撰集
岐伯以来,逮于
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
《脉经》卷一载
医论15篇,将人体脉象归纳为24种,于每一脉象性状均有明确描述,并举相似之脉,分八组排列比较。以下各篇,脉理与
脉法互阐,备述诊脉时间、诊脉部位、辨阴阳脉大法及疾病将瘥、难愈之脉候。卷2~3共有医论9篇,论“关前”“关后”“关上”三关及
人迎、
神门、
气口等部位脉象变化、所主脏腑经络病变;寸、关、尺各部脉象所主病证及其治疗;奇经八脉之
脉象主病;脏腑
平脉、
病脉及死脉。卷4医论8篇,凡举
三部九候脉证与40余种
杂病脉候。并论四时相反脉证、百病死生之脉。卷5收扁鹊、
张仲景、
华佗有关诊法医论5篇。卷6为五脏六腑病证,共11篇。卷7~9分49篇讨论脉证、治疗,包括伤寒、杂病、妇儿病证。卷十为《手检图三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