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子
刘义真,先于哥哥被废为庶人,同为
徐羡之等人所杀。公元424年,宋文帝
刘义隆即位,他在位三十年,励精图治,国家生产经济终于有所恢复,遂有
元嘉之治。
纪年
甲子(鼠年)
南朝宋元嘉元年
北魏始光元年
北燕太平十六年
胡夏真兴六年
北凉玄始十三年
西秦建弘五年
本年年表
公元424年
8月,
宋国顾命四臣另立
刘义隆为帝,后人称为宋文帝。北魏击败柔然于云中,射杀柔然大将于涉斤。
12月,胡夏赫连勃勃杀死太子赫连璝,另立
赫连昌为太子。
寇谦之(365~448)为北魏著名道士和天师道的改革者。
始光元年(公元424年),至魏都
平城(今山西大同),献道书于太武帝。
药王山药王山位于
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存有北魏到唐代造像碑一百余通,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刻于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的《魏文良造像碑》集佛道于一碑,是所知此类造像碑中最早者,堪称海内珍石,国中一绝。
历史上最早赞美桂林山水的文章出自南北朝时的大学者
颜延之。宋文帝元嘉初年(公元424年),他来到
桂林独秀峰游玩,感悟山水之际,挥笔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诗句。
智猛,西行朝圣、求法的僧人。于宋元嘉元年(公元424年)自印度回国。同行中有四人,皆死于途中,仅剩智猛与昙纂二人回到凉州,译出《泥洹经》二十卷。
刘宋噩良耶舍译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公元424年)。
刘宋元嘉元年(公元424年),慧觉建钟山定林寺,位于蒋山(钟山)宝公塔西北,今
紫霞湖附近。有高僧法达。僧佑年14,为避婚事,到定林寺投
法达为师。
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在
崔浩的大力引荐下,
寇谦之被召进皇宫,向皇帝敬献了一本由他亲自著述的道书。最初,朝野上下,没有人真正相信道书中的内容。
崔浩便开始协助寇道士大做普及工作,他向皇帝上奏,将道术与古代的《河图》、《洛书》相提并论,劝说皇帝顺应天命,履行道家“清净无为”之法。不久,皇帝诏谕,奉
寇谦之为“天师”,同时将他的40多名弟子一并请到
平城供养,特许在平城东南敕建天师道场,并鼓励开展各类道教活动。寇道士终于达成了自己从政的愿望,成为帝国决策机构的重要成员。在皇帝陛下的关注下,道教开始逐渐在宫廷内部受到重视,在帝国政府的鼓励下,民间也开始大力弘扬道教。此后,太武帝策划和亲自指挥的几场战争,都因道士
寇谦之的预测取得了胜利,这位道士不失时机地将皇帝陛下称作“真君御世”,这与太武帝的祖父道武帝被佛教徒们比喻成当今“如来”的说法非常类似。
在江西华林山东南,有一座古村叫周岭。相传古代名士浮邱公曾在这里隐居,故又称“浮邱岭”。公元424年,南朝刘宋名将
胡藩,见这里山水秀丽,遂筑室为家,始成为华林胡氏发源和生息之地。千百年来,华林胡氏人丁繁衍、簪缨累世,尤其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
公元424至428年,大月氏生产琉璃的技术传入中国,琉璃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嫘祖庙自
南朝宋元嘉(公元424年)以来,历代
封建王朝设立农坛,皆祀嫘祖为先蚕。当地人称嫘祖为“蚕姑”,立庙祀之。
太武帝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年初岁首,北魏皇帝下令在
平城东南建天师道场。自此,道教势力开始崛起,并相应地在以后对佛教的竞争中占居了上风。
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八月,郁久闾大檀率六万蠕蠕骑兵大举进犯
云中郡(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攻陷北魏故宫盛乐。后来魏军中的神射手射死了
大檀的侄子陟斤,蠕蠕军阵脚大乱,大檀不敢大意,撤军回去了。
浙江有关外科医疗活动大约出现于南北朝之际,最早的外科医生当推上虞人孙溪叟。孙氏初为家奴,
南朝宋文帝元嘉初生(公元424年)逃入
建安,后行医民间。孙氏对疮疡有独特疗法,凡疮疡流血不止者,应手即止,疮疡敛口而愈。
大事
(1)春,正月,魏改元始光。
(1)春季,正月,北魏改年号为始光。
(2)丙寅,魏安定殇王弥卒。
(2)丙寅(初四),北魏安定殇王拓跋弥去世。
(3)营阳王居丧无礼,好与左右狎昵,游戏无度。特进致仕
范泰上封事曰:伏闻陛下时在后园,颇习武备,鼓在宫,声闻于外。黩武
掖庭之内,喧哗省闼之间,非徒不足以威四夷,祗生远近之怪。陛下践阼,委政宰臣,实同高宗谅暗之美;而更亲狎小人,惧非社稷至计,经世之道也。”不听。泰,宁之子也。
(3)营阳王
刘义符在为其父宋武帝刘裕服丧期间,喜欢与左右侍从亲昵轻佻,嬉戏游乐,不能自我节制。以
特进衔退休的
范泰呈上一本用皂囊封板的奏章,说:“我听说陛下常常在后花园习武练功,鼓虽在宫中,鼓声却远传宫外,在禁宫深院,打闹砍杀,又在朝廷各部公堂之间,喧哗嘶喊。如此,则不但不能威服四方夷族,而只能使远近各邦觉得怪诞不经。陛下即位以来,把政务都交给了宰相大臣,实际上同商朝的高宗武丁一样,有着服丧期间闭口不言的美誉。想不到您却与小人亲近,恐怕这不是治理国家的好办法和维持世风的好策略。”
刘义符没有理会
范泰的劝告。
范泰是
范宁的儿子。
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警悟爱文义,而性轻易,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
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常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
都督。”灵运,玄之孙也,性褊傲,不遵法度;朝廷但以文义处之,不以为有实用。灵运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愤邑。延之,含之曾孙也,嗜酒放纵。
刘宋南豫州刺史庐陵王
刘义真,聪睿敏捷,喜爱文学,但是性情轻浮,常与太子左卫率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以及慧琳道人等情投意合,过从甚密。
刘义真曾经说:“有朝一日我当上皇帝,就任命谢灵运、
颜延之任宰相,慧琳道人为西豫州都督。”谢灵运是
谢玄的孙子,性情傲慢偏激,不遵守法令及世俗的约束。当时朝廷只把他放在文学侍从之臣的位置上,却不认为他有从事实际工作的才干。而谢灵运却自认为他的才能应该参与朝廷机要,因而常常愤愤不平。颜延之是
颜含的曾孙,喜爱饮酒,放荡不羁。
徐羡之等恶义真与灵运等游,义真故吏范晏从容戒之,义真曰:“灵运空疏,延之隘薄,魏文帝所谓‘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者也;但性情所得,未能忘言于悟赏耳。”于是羡之等以为灵运、延之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出灵运为永嘉太守,延之为始安太守。
司空
徐羡之等对
刘义真与谢灵运的交游,十分厌恶。
刘义真的旧部范晏曾婉言规劝刘义真,刘义真说:“谢灵运思想空疏不切实际,
颜延之心胸狭窄,见识浅薄,正如魏文帝
曹丕所说的‘古今文人,多不拘小节’呀!然而,我们几人性情相投,不能象古人说的互相理解而忘了言语那样。”于是,
徐羡之等认为谢灵运、
颜延之挑拨是非,离间亲王与朝廷的关系,诽谤朝廷要臣,贬谢灵运为永嘉太守,颜延之为始安太守。
义真至历阳,多所求索,执政每裁量不尽与;义真深怨之,数有不平之言,又表求还都,谘议参军庐江
何尚之屡谏,不听。时羡之等已密谋废帝,而次立者应在义真;乃因义真与帝有隙,先奏列其罪恶,废为庶人,徙新安郡。前吉阳令堂邑
张约之上疏曰:“庐陵王少蒙先皇优慈之遇,长受陛下睦爱之恩,故在心必言,所怀必亮,容犯臣子之道,致招骄恣之愆。至于天姿夙成,实有卓然之美,宜在容养,录善掩瑕,训尽义方,进退以渐。今猥加剥辱,幽徙远郡,上伤陛下常棣之笃,下令远近然失图。臣伏思大宋开基造次,根条未繁,宜广树藩戚,敦睦以道。人谁无过,贵能自新;以武皇之爱子,陛下之懿弟,岂可以其一眚,长致沦弃哉!”书奏,以约之为梁州府参军,寻杀之。
刘义真来到历阳之后,不断向朝廷索要供应,掌权的朝臣每次都裁减,不完全听命。
刘义真深怀怨恨,经常有愤懑不平的言论,又上书朝廷请求回到京师
建康。谘议参军庐江人
何尚之多次进言劝阻,
刘义真拒不接受。此时,
徐羡之等已经在密谋策划废黜
少帝刘义符,但废黜
刘义符后,身为次子的
刘义真依照顺序,应当继位。于是,
徐羡之等便利用
刘义真与刘义符之间早已存在的宿怨,先上疏弹劾刘义真的种种罪行,将刘义真贬为平民,放逐到新安郡。前吉阳县令堂邑人
张约之上疏说:“庐陵王从小就得到先帝优厚慈爱的待遇,长大后又受到陛下和睦友爱的恩宠,所以心里有什么话,一定要说出来,内心想什么,一定会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或许在某些地方违背了为臣之道,招致骄傲放纵而带来的灾祸。但他聪明早熟,确有过人的才华,应该对他宽容教养,发挥他的长处,宽恕他的缺点,以恰当的方法训戒引导,升降都不应该过急。如今朝廷突然剥夺了他的爵位,把他放逐并幽禁到边远的地方。对上伤害了陛下手足之情,对下使远近民心仓皇失措。我认为,我们
大宋刚刚建立,宗室枝叶未繁,应该广泛树立藩属屏障,互相之间,敦厚和睦。人谁能无过,可贵的是能够改过自新。刘义真是武皇帝的爱子,是陛下的品德美好的弟弟,怎么可以因为他一时之过,就长期地舍弃放逐!”奏疏呈上后,朝廷任命
张约之为梁州府参军,不久,便把他杀了。
(4)夏季,四月,甲辰(十四日),北魏国主拓跋焘向东巡视,抵达
大宁。
(5)
秦王炽磐遣镇南将军吉毗等帅步骑一万南伐白苟、车孚、崔提、旁为四国,皆降之。
(5)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镇南将军乞伏吉毗等,率领步、骑兵共一万人,向南讨伐白苟、车孚、崔提、旁为等四个部族,全部降服。
(6)
徐羡之等以南兖州刺史
檀道济先朝旧将,威服殿省,且有兵众,乃召道济及江州刺史
王弘入朝;五月,皆至
建康,以废立之谋告之。
(6)刘宋司空
徐羡之等因南兖州刺史
檀道济是刘宋武帝时代的大将,威望震慑朝廷内外,而且掌握强大的军队,于是,便征召
檀道济及江州刺史
王弘入朝。五月,二人先后抵达京师
建康,
徐羡之等就把废立皇帝的计划告诉了他们。
甲申,
谢晦以领军府屋败,悉令家人出外,聚将士于府内;又使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为内应。夜,邀
檀道济同宿,晦悚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
甲申(二十四日),
领军将军谢晦声称:
领军将军府第破败,于是将家人全部迁到别的地方,而在府中聚集了将士,又派中书舍人刑安泰、潘盛为内应。这天夜里,
谢晦邀请
檀道济同居一室,
谢晦又紧张又激动,不能合眼,檀道济却倒头便睡,十分酣畅,谢晦不由得大为敬服。
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亲自沽卖;又与左右引船为乐,夕,游天渊池,即龙舟而寝。乙酉诘旦,道济引兵居前,羡之等继其后,入自云龙门;安泰等先诫宿卫,莫有御者。帝未兴,军士进杀二侍者,伤帝指,扶出东阁,收玺绶,群臣拜辞,卫送故太子宫。
当时,
少帝刘义符在皇家华林园造了一排商店,亲自买入卖出,讨价还价;又跟左右佞臣一起,划船取乐。傍晚,
刘义符又率左右游逛天渊池,夜里就睡在龙舟上。乙酉(二十五日)凌晨,
檀道济引兵开路,
徐羡之等随后继进,从云龙门入宫。刑安泰等已先行说服了皇家禁卫军,所以没有人出来阻挡。
刘义符还没有起床,军士已经闯入,杀掉刘义符的两个侍从,砍伤刘义符的手指,将刘义符扶持出东阁,收缴了皇帝的玉玺和绶带。文武百官向他叩拜辞行,由军士把
刘义符送回到他的故居太子宫。
侍中程道惠劝羡之等立皇弟南豫州刺史义恭。羡之等以
宜都王义隆素有令望,又多符瑞,乃称
皇太后令,数帝过恶,废为营阳王,以
宜都王纂承大统,赦死罪以下。又称
皇太后令,奉还玺绂;并废
皇后为营阳王妃,迁营阳王于吴。使
檀道济入守朝堂。王至吴,止金昌亭;六月,癸丑,羡之等使邢安泰就弑之。王多力,突走出昌门,追者以门关踣而弑之。
侍中程道惠劝
徐羡之等人拥立皇弟、南豫州刺史
刘义恭。
徐羡之等却认为
宜都王刘义隆一向有很高的声望,又多有祥瑞之兆出现,于是,就宣称奉
皇太后张氏之命,列举
刘义符过失罪恶,废为营阳王,而由
宜都王刘义隆继承皇帝之位,赦免死罪以下人犯。又声称奉
皇太后之命,收回皇帝印信,贬
皇后司马茂英为营阳王妃,把
刘义符送到吴郡,由
檀道济入宫守卫朝堂。
刘义符抵达吴郡后,被软禁在金昌亭。六月,癸丑(二十四日),
徐羡之等派刑安泰,前去刺杀
刘义符。
刘义符年轻力壮,奋战突围,逃出昌门,追兵用门闩捶击,将刘义符打翻在地杀死。
裴子野论曰:古者人君养子,能言而师授之辞,能行而傅相之礼。宋之教晦,雅异于斯,居中则任仆妾,处处则近趋走。太子、皇子,有帅,有侍,是二职者,皆台皂也。制其行止,授其法则,导达臧否,罔弗由之;言不及于礼义,识不达于今古,谨敕者能劝之以吝啬,狂愚者或诱之以凶慝。虽有师傅,多以耆艾大夫为之;虽有友及文学,多以膏粱年少为之;具位而已,亦弗与游。幼王临州,长史行事;宣传教命,又有
典签;往往专恣,窃弄威权,是以本根虽茂而端良甚寡。嗣君冲幼,世继奸回,虽恶物丑类,天然自出,然习则生常,其流远矣。降及太宗,举天下而弃之,亦昵比之为也。呜呼!有国有家,其鉴之矣!
裴子野论曰:古代君王养育儿子,儿子会说话的时候,由师傅教他文辞;会走路的时候,由师傅教他礼仪,刘宋国的皇家教育,一向与此不同;皇子在宫里的时候,交给奴仆婢女;在宫外,则依靠左右跟班。不论是太子,还是皇子,都有所属的“帅”和“侍”,但是,担任这二种职务的人,都是等级低下的臣仆。太子、皇子们的言谈举止,教育修养,以及行善行恶都由他们诱导。而他们口中从不谈论礼义,见识不知古今。因此,拘束谨慎的人,能把太子和皇子引向小气鄙俗,而狂妄粗暴的人,则可能把太子和皇子引向凶暴与邪恶。太子、皇上们虽然也有师傅,多由年迈力衰的大臣充任,虽然也有“友”和《文学》这些设置,但多是些纨子弟充当,徒有其名而已。何况,皇子们也不愿跟这些人来往。年幼的亲王,赴州就任,而负实际责任的,却是
长史,并由长史推广教化,执行政务,又设有
典签一职。他们也往往窃弄权柄,恣意横行。所以,皇族根部虽然很茂盛,优良的枝叶却很少。继位的小皇帝年纪幼小,邪恶奸佞之人世代不断。虽然恶物丑类,出自上天,然而习惯已成,流毒久远呵!直到刘宋太宗皇帝刘,更是无道,连整个国家都丢弃了他,也是由于亲近奸佞小人的缘故呀!呜呼!有国有家的人,应当以此为鉴。
(7)
傅亮帅行台百官奉法驾迎
宜都王于江陵。祠部尚书
蔡廓至寻阳,遇疾不堪前;亮与之别。廓曰:“营阳在吴,宜厚加供奉;一旦不幸,卿诸人有弑主之名,欲立于世,将可得邪!”时亮已与羡之议害营阳王,乃驰信止之,不及。羡之大怒曰:“与人共计议,如何旋背即卖恶于人邪!”羡之等又遣使者杀前庐陵王义真于新安。
(7)刘宋尚书令
傅亮率领行台的文武百官,携带皇帝专用的法驾,前往江陵迎接
宜都王刘义隆。随行的祠部尚书
蔡廓走到寻阳,患病不能继续前进。
傅亮与
蔡廓辞别时,
蔡廓说:“如今营阳王刘义符在
吴郡,朝廷的供奉应十分优厚。万一发生不幸,你们几人有弑君之罪名,到那时候,仍想活在世上就难了!”当时,
傅亮已经与
徐羡之商量好,决定谋害营阳王刘义符,听了
蔡廓这番话后,便急忙写信给
徐羡之,阻止这次行动,但已来不及。
徐羡之大怒,说:“与人共同商议的计划,怎么能够转过身就改变主意,而把恶名加给别人呢!”
徐羡之等又派人杀死了流放在新安的庐陵王刘义真。
羡之以荆州地重,恐宜都王至,或别用人,乃亟以录命除
领军将军谢晦行都督荆·湘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欲令居外为援,精兵旧将,悉以配之。
徐羡之认为荆州之地十分重要,恐怕
宜都王刘义隆抵达京师后,或许任命别人继任,于是他以
录尚书事、总领朝政的名义,任命
领军将军谢晦代理都督荆、湘等七州诸军事,兼荆州刺史,希望谢晦居外地作为声援。于是,为
谢晦配备了精锐军队和能征善战的将领。
秋,七月,行台至江陵,立行门于城南,题曰“大司马门”。
傅亮帅百僚诣门上表,进玺绂,仪物甚盛。
宜都王时年十八,下教曰:“猥以不德,谬降大命,顾己兢悸,何以克堪!辄当暂归朝廷,展哀陵寝,并与贤彦申写所怀。望体其心,勿为辞费。”府州佐史并称臣,请题榜诸门,一依宫省;王皆不许。教州、府、国纲纪宥所统内见刑,原逋责。
秋季,七月,行台到江陵,把象征性的宫城城门立在城南,题名“大司马门”。
傅亮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大司马门”,呈上奏章和皇帝玉玺和服装,仪式盛大隆重。
宜都王刘义隆当时年仅十八岁,发布文告说:“我无才无德,蒙上天错爱降下大命。我实在惶恐惊悸,怎么能够担负起如此大任!现在暂且回到京师,哀祭祖先陵墓,并与朝中贤能的大臣陈述我的意见,希望诸位大臣体谅我的用心,不要再说别的。”荆州府州长史及其他辅助官员一律称臣,并请求仿效国都宫城,更改各门名称。刘义隆一概不许。而且命令荆州、都督府和宜都国的官署宽怒管辖地区内已叛决的罪人,和无力偿还的债务。
诸将佐闻营阳、庐陵王死,皆以为疑,劝王不可东下。司马
王华曰:“先帝有大功于天下,四海所服;虽嗣主不纲,人望未改。
徐羡之中才寒士,
傅亮布衣诸生,非有晋宣帝、王大将军之心明矣;受寄崇重,未容遽敢背德。畏庐陵严断,将来必不自容。以殿下宽睿慈仁,远近所知,且越次奉迎,冀以见德;悠悠之论,殆必不然。又,羡之等五人,同功并位,孰肯相让!就怀不轨,势必不行。废主若存,虑其将来受祸,致此杀害;盖由贪生
过深,宁敢一朝顿怀逆志!不过欲握权自固,以少主仰待耳。殿下但当长驱六辔,以副天人之心。”王曰:“卿复欲为
宋昌邪!”长史
王昙首、
南蛮校尉到彦之皆劝王行,昙首仍陈天人符应,王乃曰:“诸公受遗,不容背义。且劳臣旧将,内外充满,今兵力又足以制物,夫何所疑!”乃命王华总后任,留镇荆州。王欲使
到彦之将兵前驱,彦之曰:“了彼不反,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非所以副远迩之望也。”会
雍州刺史
褚叔度卒,乃遣彦之权镇襄阳。
刘义隆左右将领和亲信闻知营阳王刘义符、庐陵王刘义真二人被杀身死,都认为可疑,劝刘义隆不要东下。司马王华说:“先帝功盖天下,四海威服;虽然继承人违法犯纪,皇家的威望却没有改变。
徐羡之才能中等、出身寒士;
傅亮也是由平民起家的书生。他们并没有晋宣帝司马懿、
王敦那样的野心,这一点是很明显的。他们接受托孤的重任,享有崇高的地位,一时不会背叛。只是害怕庐陵王刘义真下肯宽宥,将来无地自容,才痛下毒手。殿下聪睿机敏,仁慈宽厚,远近闻名。他们这次破格率众前来奉迎,是希望殿下感激他们。毫无根据的谣言,一定不是真的。另外,
徐羡之等五人,功劳地位相同,谁肯服谁?即使他们中有人心怀不轨,企图背叛,也势必不成。被废黜的君主如果活着,他们担心将来遭到报复,所以才起杀机,是因为他们过于贪生怕死的缘故,他们怎么敢一朝之间突然谋反呢!只不过想牢牢地掌握大权,巩固地位,奉立年轻的君主使自己得到重视而已!殿下只管坐上六匹马拉的车驾,长驱直入,才能不辜负上天及百姓的希望。”宜都王
刘义隆说:“你莫非想当
宋昌第二!”长史
王昙首、
南蛮校尉到彦之等都劝刘义隆动身东行。
王昙首又分析了天象和人间的种种祥瑞征兆。
刘义隆才说:“
徐羡之等接受先帝的遗命,不致于背义忘恩。而且功臣旧将,布满朝廷内外,现有的兵力又足以制服叛乱,如此,我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于是,刘义隆命令王华总管善后事务,留守荆州,又想派
到彦之率军作前锋,先行出发开道,
到彦之说:“如果肯定他们不反,就应该穿上官服,顺流而下,倘若万一发生不测,我的这支军队根本不能抵御,却使他们由此产生误会,不符合远近人民对我们的期望。”正好
雍州刺史
褚叔度去世,刘义隆就派遣
到彦之暂且镇守襄阳。
甲戌,王发江陵,引见
傅亮,号泣,哀动左右。既而问义真及少帝薨废本末,悲哭呜咽,侍侧者莫能仰视。亮流汗沾背,不能对;乃布腹心于
到彦之、
王华等,深自结纳。王以府州文武严兵自卫,台所遣百官众力不得近部伍。中兵参军朱容子抱刀处王所乘舟户外,不解带者累旬。
甲戌(十五日),
刘义隆一行从江陵出发,他接见了
傅亮,痛哭不已,悲哀的情绪感动了左右侍从人员。过了一会儿,
刘义隆又问及刘义真及
少帝刘义符被废及被杀的经过,不胜哀恸,悲哭不止,两旁侍从都不敢抬头。
傅亮汗流浃背,张口结舌不能应对。过后,
傅亮派心腹去结交到彦之、
王华这些人,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
刘义隆命令他的府州文武百官和军队加强保护,严密戒备。从
建康来的临时朝廷文武官员和军队则不能接近他的队伍。中兵参军朱容子,手抱佩刀,守卫在
刘义隆所乘船舱房门外,衣不解带地守卫长达几十天。
(8)魏主还宫。
(9)
秦王炽磐遣太子暮末帅
征北将军木弈干等步骑三万出貂渠谷,攻
河西白草岭、临松郡,皆破之,徙民二万余口而还。
(9)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太子
乞伏暮末率征北将军木弈干等以及步、骑兵三万人向貂渠谷出击,进攻北凉的白草岭和临松郡,秦军都攻破这几个地方,俘虏居民二万余人而还。(10)八月,丙申,宜都王至建康,群臣迎拜于新亭。徐羡之问
傅亮曰:“王可方谁?”亮曰:“晋文、景以上人。”羡之曰:“必能明我赤心。”亮曰:“不然。”
(10)八月,丙申(初八),宜都王
刘义隆抵达京师
建康,朝廷文武百官都赶赴新亭迎接叩拜。
徐羡之问
傅亮说:“
宜都王可以比历史上的谁?”傅亮说:“比
晋文帝,景帝还要高明。”
徐羡之说:“他一定明白我们的一片忠心。”
傅亮说:“未必。”
丁酉,王谒初宁陵,还,止中堂。百官奉玺绶,王辞让数四,乃受之,即皇帝位于中堂。备法驾入宫,御太极前殿,大赦,
改元,文武赐位二等。
丁酉(初九),
刘义隆拜谒了其父宋武帝的陵墓初宁陵,回来停留在中堂。朝廷的文武百官呈上皇帝的印信,
刘义隆推让了几次,才接受,在中堂继承了皇位。然后又乘坐皇帝专用的法驾入宫,登太极前殿,下令大赦,改年号为
元嘉,文武百官一律加官二等。
戊戌,谒太庙。诏复庐陵王先封,迎其柩及孙华、谢妃还
建康。
戊戌(初十),
刘义隆祭拜皇家祖庙。下诏恢复
刘义真庐陵王的封号,把刘义真的灵柩及刘义真的母亲孙修华、刘义真的正室谢妃,迎回
建康。
庚子,以行荆州刺史
谢晦为真。晦将行,与
蔡廓别,屏人问曰:”吾其免乎?”廓曰:“卿受先帝顾命,任以社稷,废昏立明,义无不可。但杀人二兄而以之北面,挟震主之威,据上流之重,以古推今,自免为难。”晦始惧不得去,既发,顾望石头城喜曰:“今得脱矣!”
庚子(十二日),
刘义隆下诏,命代理荆州刺史
谢晦改为实任。
谢晦赴任前,向
祠部尚书蔡廓辞行,屏去左右侍从,问蔡廓:“你看我能够幸免吗?”蔡廓说:“你们接受先帝临终托孤大事,以社稷的兴衰为己任,废黜昏庸无道的君主而改立英明的皇帝,从道义上讲,没有什么不可。可是,杀害人家的两个哥哥,却又北面称臣,则有震主之威。你又镇守长江上流重镇,这样,以古推今,你恐怕在劫难逃。”
谢晦这才开始害怕无法得以逃脱,等到船只离岸,谢晦回首顾望石头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说:“今日终于得以脱险了!”
癸卯,
徐羡之进位司徒,
王弘进位司空,傅亮加
开府仪同三司,
谢晦进号卫将军,檀道济进号
征北将军。
癸卯(十五日),
刘义隆下诏,擢升司空
徐羡之为司徒,王弘进升为司空,傅亮加授
开府仪同三司,谢晦则加授卫将军,
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
有司奏车驾依故事临华林园听讼。诏曰:“政刑多所未悉;可如先者,二公推讯。”
有关部门上疏奏请文帝,依照惯例到华林园听取诉讼。
刘义隆下诏说:“我对于政务刑法很不熟悉,可以跟从前一样,仍请徐羡之、
王弘二公主持。”
帝以
王昙首、王华为
侍中,昙首领右卫将军,华领骁骑将军,朱容子为右军将军。
随后,
刘义隆又任命
王昙首、王华为
侍中,王昙首还兼任右卫将军,王华兼任骁骑将军,朱容子为右军将军。
(11)甲辰,追尊帝母胡婕妤曰章
皇后。封皇弟义恭为
江夏王,义宣为竟陵王,义季为衡阳王;仍以义宣为左将军,镇石头。
(11)甲辰(十六日),
刘义隆追尊生母胡婕妤为章
皇后。封皇弟
刘义恭为江夏王,
刘义宣为竟陵王,
刘义季为衡阳王。仍命刘义宣任左将军,镇守石头。
徐羡之等欲即以
到彦之为
雍州,帝不许;征彦之为中领军,委以戎政。彦之自襄阳南下,
谢晦已至镇,虑彦之不过己。彦之至杨口,步往江陵,深布诚款;晦亦厚自结纳。彦之留马及利剑、名刀以与晦,晦由此大安。
徐羡之等打算任命
到彦之为
雍州刺史,文帝不许;文帝征召到彦之来京,担任中领军,负责京师守卫。
到彦之于是从襄阳南下赴京,这时,领军将军
谢晦已经到荆州,担心到彦之不会来看自己。
到彦之一到杨口,就从陆路前往江陵探望
谢晦,真挚地表达自己的诚意。
谢晦也推心置腹,缔结友情。
到彦之留下自己的名马及利剑、名刀赠给
谢晦,谢晦至此才完全安定下来。
(12)柔然纥升盖可汗闻魏太宗殂,将六万骑入云中,杀掠吏民,攻拔盛乐宫。魏世祖自将轻骑讨之,三日二夜至云中。纥升盖引骑围魏主五十余重,骑逼马首,相次如堵;将士大惧,魏主颜色自若,众情乃安。纥升盖以弟子于陟斤为大将,魏人射杀之;纥升盖惧,遁去。
尚书令刘言于魏主曰:“
大檀自恃其众,必将复来,请俟收田毕,大发兵为二道,东西并进以讨之。”魏主然之。
(12)
柔然汗国纥升盖可汗郁久闾大檀闻知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的消息,率骑兵六万人攻入云中地区,屠杀掳掠吏民百姓,并且攻陷了盛乐宫。北魏国主
拓跋焘亲自率领轻骑兵前往讨伐,他们三天两夜,才抵达云中。纥升盖可汗率领柔然骑兵将
拓跋焘的轻骑队伍包围五十余重,铁骑紧逼拓跋焘的马首,依次排列,如同铁墙。北魏将士大为恐惧,
拓跋焘却神情自若,十分镇静,军心这才安定。纥升盖可汗任命他的侄儿
郁久闾于陟斤为大将。北魏用箭射杀了
郁久闾于陟斤;纥升盖可汗郁久闾大檀恐慌,率柔然大军逃走。尚书令刘对
拓跋焘说:“郁久闾大檀仗恃他的兵多将广,一定会卷土重来。请等秋天田里的庄稼收割以后,我们派遣大军分兵两路,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并进,加以讨伐
拓跋焘允准。
(13)九月,丙子,立妃袁氏为皇后;耽之曾孙也。
(13)九月,丙子(十八日),刘宋皇帝
刘义隆封王妃
袁齐妫为皇后。
袁齐妫是
袁耽的曾孙女。
(14)冬,十月,吐谷浑威王阿柴卒。阿柴有子二十人。疾病,召诸子弟谓之曰:“先公车骑,以大业之故,舍其子拾虔而授孤;孤敢私于纬代而忘先君之志乎!我死,汝曹当奉慕为主。”纬代者,阿柴之长子;慕者,阿柴之母弟、叔父乌纥提之子也。
(14)冬季,十月,吐谷浑可汗慕容阿柴去世。慕容阿柴共有二十个儿子。病重时,慕容阿柴把他的子弟们召集到病榻前,对他们说:“先公车骑将军因维持汗国大业的缘故,不教他的儿子
慕容拾虔继承汗位,而把大任交给了我。我怎么敢用私心把汗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慕容纬代,而忘记先帝的伟大志向呢!我死后,你们要拥戴慕容慕为汗。”慕容纬代是慕容阿柴的长子;
慕容慕是慕容阿柴同母异父的弟弟、叔父慕容乌纥堤的儿子。
阿柴又命诸子各献一箭,取一箭授其弟慕利延使折之。慕利延折之。又取十九箭使折之,慕利延不能折。阿柴乃谕之曰:“汝曹知之乎?孤则易折,众则难摧。汝曹当戮力一心,然后可以保国宁家。”言终而卒。
慕容阿柴又命令所有的儿子,每人各拿出一箭,在其中抽出一支,叫他的弟弟慕容慕利延折断,慕容慕利延就把它折断。阿柴又把剩下的十九支箭合在一起,叫慕容慕利延折断,慕利延无法折断。慕容阿柴于是告诫大家说:“你们知道吗?一支箭容易折断,一把箭则难以摧折。你们应该同心合力,然后才可以保国保家。”说完就去世了。
慕亦有才略,扶秦、凉失业之民及氐、羌杂种至五六百落,部众转盛。
慕容慕也富有才干韬略,他妥善地安抚了来自
凉州、秦州失业的难民,以及羌族、氐族等各部族共五六百余部落,增加了部众人数和国家的实力。
(15)十二月,魏主命安集将军
长孙翰、安北将军
尉眷北击柔然,魏主自将屯柞山。柔然北遁,诸军追之,大获而还。翰,肥之子也。
(15)十二月,北魏国主
拓跋焘,派安集将军
长孙翰、安北将军
尉眷,北上进攻
柔然汗国。
拓跋焘亲自率兵,屯驻在柞山。
柔然汗国的部众闻讯北逃,北魏的几路大军紧紧追击,大获全胜而回。
长孙翰是
长孙肥的儿子。
(16)诏拜营阳王母张氏为营阳太妃。
(16)刘宋文帝下诏,封营阳王的母亲张氏为营阳太妃。
(17)林邑王范阳迈寇日南、九德诸郡。
(17)林邑王范阳迈,进犯刘宋日南、九德等郡。
(18)
宕昌王梁弥匆遣子弥黄入见于魏。
宕昌,羌之别种也。羌地东接中国,西通西域,长数千里,各有酋帅,部落分地,不相统摄;而
宕昌最强,有民二万馀落,诸种畏之。
(18)
宕昌王梁弥匆,派遣他的儿子梁弥黄,前往北魏朝见。
宕昌是羌族的一个支派。羌族所居住的地域,东与中原相接,西与西域相通,东西长数千里。羌族各支各有首领,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分地而居,不相管辖。其中,属
宕昌部的实力最强,共有二万多个部落,其他各部族都非常畏惧他们。
(19)夏主将废太子而立少子酒泉公伦。闻之,将兵七万北伐伦。伦将骑三万拒之,战于高平,伦败死。伦兄太原公昌将骑一万袭,杀之,并其众八万五千,归于
统万。夏主大悦,立昌为太子。
(19)夏王赫连勃勃,准备废黜太子赫连而改立幼子
酒泉公赫连伦。赫连听到这个消息,立即率兵七万人北上进攻赫连伦。赫连伦率兵三万人迎击,双方在高平大战。赫连伦兵败身死。赫连伦的同胞兄、太原公
赫连昌率骑兵一万人袭击赫连的大军,斩杀赫连,收服了他的部众八万五千人,回到国都
统万,夏王大喜,封赫连昌为太子。
夏主好自矜大,名其四门:东曰招魏,南曰朝宋,西曰服凉,北曰平朔。
夏王赫连勃勃一向妄自尊大,他给都城
统万的四个城门分别命名:东门为招魏门,南门为朝宋门,西门为服凉门,北门为平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