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2年是
北凉玄始十一年;北燕
太平十四年;夏国
真兴四年;西秦
建弘三年;南朝宋
永初三年。
《资治通鉴》记载
春,正月,甲辰朔,魏主自云中西巡,至屋窦城。
癸丑,以
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刺史如故;江州刺史王弘为卫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
谢晦为领军将军兼散骑常侍,入直殿省,总统宿卫。
徐羡之起自
布衣,又无术学,直以志力局度。一旦居廓庙,朝野推服,咸谓有宰臣之望。
沈密寡言,不以忧喜见色。颇工弈棋,观戏常若未解,当世倍以此推之。
傅亮、
蔡廓常言:“徐公晓万事,安异同。”尝与
傅亮、
谢晦宴聚,亮、晦才学辩博,羡之风度详整,时然后言。
郑鲜之叹曰:“观徐、傅言论,不复以学问为长。”
秦征西将军孔子等大破契汗秃真,获男女二万口,牛羊五十馀万头。秃真帅骑数千西走,其别部树奚帅户五千降秦。
二月,丁丑,诏分豫州淮以东为
南豫州,治历阳,以
彭城王义康为刺史。又分荆州十郡置湘州,治临湘,以左卫将军张邵为刺史。
丙戌,魏主还宫。
三月,上不豫,太尉长沙王道怜、司空
徐羡之、尚书仆射
傅亮、领军将军
谢晦、护军将军
檀道济并入侍医药。群臣请祈祷神祇,上不许,唯使侍中
谢方明以疾告宗庙而已。上性不信奇怪,微时多
符瑞,及贵,史官审以所闻,上拒而不答。
檀道济出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广陵,悉监淮南诸军。
皇太子多狎群小,
谢晦言于上曰:“陛下春秋既高,宜思存万世,神器至重,不可使负荷非才。”上曰:“庐陵何如?”晦曰:“臣请观焉。”出造庐陵王义真,义真盛欲与谈,晦不甚答。还曰:“德轻于才,非人主也。”丁未,出义真为都督南豫、豫、雍、司、秦、并六州诸军事、车骑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
南豫州刺史。是后,大州率加都督,多者或至五十州,不可复详载矣。
帝疾瘳,己未,大赦。
秦、雍流民南入梁州;庚申,遣使送绢万匹,且漕荆、雍之谷以赈之。
刁逵之诛也,其子弥亡命。辛酉,弥帅数十人入京口城,太尉留府司马陆仲元击斩之。
乙丑,魏河南王曜卒。
夏,四月,甲戌,魏立皇子焘为
太平王,拜相国,加大将军;丕为乐平王,弥为
安定王,范为乐安王,健为永昌王,崇为
建宁王,俊为新兴王。
乙亥,诏封仇池公杨盛为武都王。
秦王炽磐以折冲将军乞伏是辰为西胡校尉。筑列浑城于汁罗以镇之。
五月,帝疾甚,召太子诫之曰:“
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
徐羡之、
傅亮,当无异图。
谢晦数从
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又为手诏曰:“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司空
徐羡之、中书令
傅亮、领军将军
谢晦、镇北将军
檀道济同被
顾命。癸亥,帝殂于西殿。
帝
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被服居处,俭于布素,游宴甚稀,嫔御至少。尝得后秦高祖从女,有
盛宠,颇以
废事;
谢晦微谏,即时遣出。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岭南尝献入筒细布,一端八丈,帝恶其精丽劳人,即付有司弹太守,以布还之,并制岭南禁作此布。公主出适,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之物。内外奉禁,莫敢为侈靡。
太子即皇帝位,年十七,大赦,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立妃司马氏为皇后。后,晋恭帝女
海盐公主也。
魏主服
寒食散,频年药发,灾异屡见,颇以自忧。遣中使密问白马公
崔浩曰:“属者日食赵、代之分。朕疾弥年不愈,恐一旦不讳,诸子并少,将若之何?其为我思身后之计。”浩曰:“陛下春秋富盛,行就平愈;必不得已,请陈瞽言。自圣代龙兴,不崇储贰,是以
永兴之始,社稷几危。今宜早建东宫。选贤公卿以为师傅,左右信臣以为宾友;入总万机,出抚戎政。如此,则陛下可以优游无为,
颐神养寿。万岁之后。国有成主,民有所归,奸宄
息望,祸无自生矣。皇子焘年将周星,明睿温和,立子以长,礼之大经,若必待成人然后择之,倒错天伦,则召乱之道也。”魏主复以问南平公
长孙嵩。对曰:“立长则顺,置贤则人服;焘长且贤,天所命也。”帝从之,立
太平王焘为皇太子,使之居正殿临朝,为国副主。以
长孙嵩及
山阳公奚斤、北新公安同为
左辅,坐东厢,西面;
崔浩与太尉
穆观、散骑常侍代人丘堆为右弼,坐西厢,东面;百官总己以焉”帝避居西宫,时隐而窥之,听其决断,大悦,谓会议臣曰:“嵩宿德旧臣,历事四世,功存社稷;斤辩捷智谋,名闻遐迩;同
晓解俗情,明练于事;观达于政要,识吾旨趣;浩
博闻强识,精察天人;霍虽无大用,然在公专谨。以此六人辅相太子,吾与
汝曹巡行四境,伐叛柔服,足以得志于天下矣。”
嵩实姓拔拔,斤姓达奚,观姓丘穆陵,堆姓丘敦。是时,魏之群臣出于代北者,姓多重复,及高祖迁洛,始皆改之。旧史患其烦杂难知,故皆从后姓以就简易,今从之。
魏主又以典东西部刘絜、门下奏事代人古弼、直郎徒河卢鲁元忠谨恭勤,使之给侍东宫,分典机要,宣纳辞令。太子聪明,有大度。群臣时奏所疑,帝曰:“此非我所知,当决之汝曹国主也。”
六月,壬申,以尚书仆射
傅亮为中书监、尚书令,以领军将军
谢晦领中书令,侍中
谢方明为丹阳尹。方明善治郡,所至有能名;承代前人,不易其政,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可寻。
魏建义将军
刁雍寇青州,州兵击破之。雍收散卒。走保大乡山。
秋,七月,己酉,葬武皇帝于初宁陵,庙号高祖。
河西王蒙逊遣前将军
沮渠成都帅众一万,耀兵岭南,遂屯五涧。九月,秦王炽磐遣征北将军出连虔等骑六千击之。
初,魏主闻高祖克长安,大惧,遣使请和,自是每岁交聘不绝。及高祖殂,殿中将军沈范等奉使在魏,还,及河,魏主遣人追执之,议发兵取洛阳、
虎牢、滑台。
崔浩谏曰:“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遽乘丧伐之,虽得之,不足为美。且国家今日亦未能一举取江南也,而徒有伐丧之名,窃为陛下不取。臣谓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使义声布于天下,则江南不攻自服矣。况裕新死,党与未离,兵临其境,必相帅拒战,功不可必。不如缓之,待其强臣争权,变难必起,然后命将出帅,可以兵不疲劳,坐收淮北也。”魏主曰:“刘裕乘姚兴之死而灭之,今我乘裕丧而伐之,何为不可!”浩曰:“不然。
姚兴死,诸子交争,故裕乘衅伐之。今江南无衅,不可比也。”魏主不从,假司空奚斤节,加晋兵大将军、行扬州刺史,使督宋兵将军、交州刺史周几、吴兵将军、广州刺史
公孙表同
入寇。
乙巳,魏主如A212南宫,遂如广宁。
辛亥,魏人筑平城外郭,周围三十二里。
魏主如乔山,遂东如幽州。冬,十月,甲戌,还宫。魏军将发,公卿集议于监国之前,以先攻城与先略地。
奚斤欲先攻城,
崔浩曰:“南人长于守城,昔苻氏攻襄阳,经年不拔。今以
大兵坐攻小城,若不时克,挫伤
军势,敌得徐严而来,我怠彼锐,此危道也。不如分军抡地,至淮为限,列置守宰,收敛租谷,则洛阳、
滑台、虎牢更在军北,绝望南救,必沿
河东走;不则为囿中之物,何忧其不获也!”
公孙表固请攻城,魏主从之。于是奚斤等帅步骑二万,济河,营于
滑台之东。
时司州刺史毛德祖戍虎牢,东郡太守王景度告急于德祖,德祖遣司马翟广等将步骑三千救之。
先是,
司马楚之聚众在
陈留之境,闻魏兵济河,遣使迎降。魏以楚之为征南将军、荆州刺史,使侵扰北境。德祖遣长社令王法政将五百人戍邵陵,将军刘怜将二百骑戍雍丘以备之。楚之引兵袭怜,不克。会台送军资,怜出迎之,酸枣民王玉驰以告魏。丁酉,魏尚书滑稽引兵袭仓垣,兵吏悉逾城走,陈留太守冯翊严稜诣斤降。魏以
王玉为陈留太守,给兵守仓垣。
奚斤等攻滑台,不拔,求益兵。魏主怒,切责之;壬辰,自将诸国兵五万馀人南出天关,逾恒岭,为斤等声援。
十一月,魏太子焘将兵出屯塞上,使安定王弥与安同居守。
庚戌,奚斤等急攻滑台,拔之。王景度出走;景度司马阳瓒为魏所执,不降而死。魏主以成皋侯苟儿为兖州刺史,镇滑台。
斤等进击翟广等于土楼,破之,乘胜进逼虎牢;毛德祖与战,屡破之。魏主别遣黑槊将军
于栗磾将三千人屯河阳,谋取
金墉,德祖遣振威将军窦晃等缘河拒之。十二月,丙戌,魏主至冀州,遣楚兵将军、徐州刺史
叔孙建将兵自平原济河,徇青、兖。豫州刺史
刘粹遣治中高道瑾将步骑五百据
项城,徐州刺史
王仲德将兵屯湖陆。于栗磾济河,与
奚斤并力攻窦晃等,破之。
魏主遣中领军代人
娥清、期思侯
柔然闾大肥将兵七千人会周几、叔孙建南渡河,军于碻磝。癸未,兖州刺史
徐琰弃尹卯南走,于是泰山、
高平、金乡等郡皆没于魏。
叔孙建等东入青州,司马爱之、季之先聚众于济东,皆降于魏。
戊子,魏兵逼虎牢,青州刺史东莞竺夔镇东阳城,遣使告急。
己丑,诏南兖州刺史
檀道济监征讨诸军事,与
王仲德共救之。庐陵王义真遣龙骧将军沈叔狸将三千人就
刘粹,量宜赴援。秦王炽磐征秦州牧昙达为左丞相、征东大将军。
营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