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山
安徽省淮北市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龙脊山,又称老龙脊、龙背墙,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与宿州市五柳风景区相连,最高峰海拔363米,为淮北海拔之最。龙脊山在宿州大方寺省级自然保护区内。
地理环境
龙脊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境内。东、南连宿州市的符离镇、夹沟五柳风景区,西、北接淮北市烈山区,整个风景区呈椭圆形。
地形地貌
龙脊山在宿州大方寺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龙脊山海拨363米,为淮北地区最高峰,山势由东南向西北绵延,象一条卧伏的老龙朝着古老的化家湖伸展,当地人们习惯地称作“老龙脊”。山势绵延起伏,雄奇险峻。
气候特征
生物资源
龙脊山拥有原始森林植被七千余亩,树木浓荫遮天蔽日,湖泊清泉,风光宜人。
许多传奇景观就分布在这里。
这里四面环山,林木遮天蔽日。
周围自然山林约900余亩,人造林木7000多亩,有1700多年的珍贵树木青檀古树,800多年的橡树,少见的菩提树铁木树、柏粟树、黄杨树银杏红叶树五角枫、松、柏等100多种树木。
林中有鹰、白头翁金鸡画眉猫头鹰啄木鸟等,鸟类近百种。
有人参、灵芝等名贵中草药千余种。
过去这里飞禽走兽,出入频繁,今已多被人猎食。
龙脊山风景区项目计划区平面或者物体表面的大2177公顷,焦点风景游赏区占地5400亩。
主要景点
龙脊山崇峦叠嶂,三山错落,中夹小山,延绵迂回,变幻神奇。
是块风水宝地,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就诞生于此。当地流传着“三山夹一山,不出皇帝出神仙”的民谣。
藏仙洞
位于塔山顶西侧,这里岩壁陡峭,涧壑幽深,洞前一片茂密的果林,遮掩洞口。
传说张果老食参成仙后,仍惧普善妖术,因此躲藏此洞内苦修,故名“藏仙洞”。
仙人石
位于藏仙洞下西南山坡,有一2米多高、底精顶细的大石,可蹲一人。
据说神仙张果老曾在这块巨石上端坐清修。当地人称“仙人石”。
神驴滚地
在仙人石上坡,有一片三十多平方米的不毛之地,这里草木绝生,四周林木丰茂。
传说神仙张果老骑的神驴常在这里打滚,所以不长草木,因此叫做“神驴滚地”。
天梯
在神驴滚地上坡,几十块巨石从下至上排垒到山顶,形似阶梯通天,故名“天梯”。
传说神仙张果老倒骑毛驴,就是从“天梯上行走上天”。每块巨石平面上都凹有“驴蹄印”,形象逼真。
龙吟湖
传说王母当年在瑶池,举行蟠桃盛会,各路神仙都带着奇珍异宝奉献,东海老龙王也兴致勃勃地携带海鲜和两个仙参,从东南游向西北,将至瑶池前,发现两个仙参不见了。
一时尴尬,以为愧对王母,遂至长跪不起,化成一座青山。传说明朝刘伯温斩龙脉时,“一剑斫掉龙须嘴,呻吟抓出一潭水”(龙吟湖),“二剑斫掉老龙头断脉伏扁泉流”(滴水泉)。
龙吟湖在龙脊山北麓,水色清如明镜,三面环山,特别是万木峥嵘的老龙脊,山入明硝,湖中有仙,风景秀丽,堪称一绝。
扁泉
即老龙脊下滴水泉,终年泉水“叮咚”,传为老龙经脉滴注。
老龙脊南端有百亩面积的山寨,由于日久风化,寨墙发黑,当地人称“黑寨墙”,又称“老龙寨”,相传五代时韩小雨曾在此据寨所王。
观日台
在老龙脊山上,有一片平台,人称:“观日台”。清晨在这里观看红日,象是从东海底升上天空,霞光艳艳,绮丽壮观,相传张果老食参后曾在此静坐清修,道行与日俱增,而后乘神驴腾空而去,故此又名“升仙台”。
仙人洞
在老龙脊南端岩石峭壁间有一山洞,相传为八仙聚会之所。这里奇花瑶草古柏苍岩,俯瞰田原村落,风景如画。
在大方寺东北五十余米处,有一石长3米,围2.5米,形似一头卧牛,故名“卧牛石”。
仙人灶
在卧牛石下坡,有一方圆十多平方米,中间凹陷的土堆,淤土已平,深度不测。
传说这是八仙聚会宴请龙王的炊灶,后人称作“仙人灶”。
俗名下窑窝。这里涧溪明月,泉流淙淙,峰回路转,环境清幽,难怪八仙会在这里宴请东海龙王
山杏出石
大方寺西北的子山坡,有一凳大的石头缝里长出5米高的杏树,精细均匀,约有碗口粗,花果累累,真是奇石怪树,人称“山杏出石”。
在这里可以尽赏绵延雄奇蒸腾入云的老龙脊。
位于大方寺西北,约一华里处。观龙台是龙脊山风景区中心点,四周山谷,中间为一座孤峰,峰上有一巨石,石上用繁体字刻有“观龙台”三个大字,旁边有一行小字曰“辛巳年杏月”。
刻字日期为:蛇年二月,但距今有多少年,不得而知。
大方寺
景区内的大方寺据记载始建于汉朝,已有2000多年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多次扩建重修,规模越来越大。寺院环境清幽古朴,树木参天,风景秀丽。
每到盛夏,更是清凉宜人,实为皖北少有的旅游佳所。  
据考,该寺院在其盛时,有房屋50多间,僧人达40多人。
前有大雄宝殿、内有五百罗汉堂,佛像俱全。
民国时期,寺院一度被土匪占据,寺院中的文物以及所属亭、台、楼、阁遭到破坏,十分可惜。
解放后,寺院交宿县地区林场管理,后经“文革”破四旧,大部分庙舍、钟、鼓文物被毁坏殆尽,令人痛心。
则今仅存北厢房三间,南厢房四间,残破碑文两块,石桌一面,石鼓两个,占地面积仅约12亩地。
后经地方热爱家乡人士捐助,修复了简陋的殿堂三间,佛像三座。
寺院后有龙云洞,寺院南有60米高的陡石崖,崖石中有小房一间,供武僧打坐练功。
小房旁边存有“大佛”字样,陡石崖顶端有练武台,陡石下有仙人洞一个,洞前60米处有小寺一座,寺院西边约150米有老龙山,龙脊背长约800米,登龙脊可尽览龙体山脉。
寺院右侧有山泉一处,清泉潺潺,长流不断。
典故传说
张果老
相传此地为神仙张果老故里。其修行、食参精成仙等种种传奇遗迹多达十余处,令人匪夷所思,叹为观止。
尤其是自然风光优美的老龙脊山,宛如神龙昂首援臂,直冲霄汉。
若然登临,或绿水青山,奇松拱卫。远眺遐思,直令人超然物外,飘飘欲仙。
有《老龙脊仿仙游》一诗云:“龙吟湖畔喜闻莺,水映青山绘丹青。云径通玄生幻象,神游霄汉跨飞龙。群山奔涌连沧海,古洞飘霞绕险峰。不是松涛长啸吼,升仙台上道已成”。
老龙脊风景区不仅自然山水风光优美,更有美妙的传奇故事,令人神往。美景共欣赏,传奇相与析。
相传张果老青年出家修行,拜塔山寺妖僧普善为师,普善偷了东海老龙王的两个仙参逃匿,常出向担水的张果老要水喝,一喝半筲,张果老常因挑水不满筲被普善惩罚交接班说出真相,普善暗察知是二仙参饮水所致,便嘱咐张果老用钢针穿上红线乘参童饮水之际刺中男参娃屁股,顺线索挖出,而女参娃却趁机沈了。
道人命把男参煮了,熟后香气扑鼻,着实让人垂涎,张果老忍耐不住,不觉便吃了精光,才觉后怕,索性把剩下的参汤也喝了。
锅水给寺中的黑驴喝了,张果老不料自己却成了神仙,黑驴也成了神驴。
便骑上驴逃走,又怕老僧追赶,不时回头观看,后来便转向倒骑,不慎右靴子掉了,顾不得拾,怆惶而逃,从此遨游四海。
所经山岩因此为名为天梯,在塔山古化石榴园北山“天梯”上还留有“靴子岩”和“驴蹄印”。
这里已是满山满坡的石榴树,为塔仙牌万亩石榴园基地,每年五月,榴花盛开,姹紫嫣红,一望无际,直如仙境,游客络绎不绝,赶赴“榴花节”盛会。
如在果熟之际,果压塌山,粒粒丹珠,采摘品尝,品感极佳,再乘驴访仙,的确是人生快事。
传说男仙参被挖出后,留下一个缸口大、深数米的坑,涌出清泉,人们自在地称作“参井”。水味清甜,无碱,长饮此水,体健身轻,益寿延年。
原县政协主席禹大成先生有诗叹曰:“山色四时云开端,清溪明月出井栏
借问此间参根水,如何烹饮成八仙?果老担筲朝夕过,普善袖手却称贤。
参仙女童逃难去,此处沉冤一祭潭。”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相传为神仙张果老故里。
龙背墙
传说中的龙背墙又名龙脊山、龙背山。远古的南海龙王老来得子,所以对小龙王宠爱有加,但小龙王淘气任性,到处惹祸。
直到有一天,他真的闯出了大祸,失手烧掉了天庭神龛,慌乱中的小龙王回到家里,天庭自然不会放过他,南海龙王为了救儿子,他冒替小龙王,趴在盘龙山下,接受雷电的击打。
眼看父亲被烧的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小龙王悔恨愧疚,他一下冲出来,要承担这个惩罚,龙王为了阻止儿子,便一头撞向身旁的金刚壁,当场死去。
养不教,父之过“,南海龙王认为自己死得其所,死后,他的尸体便化作龙背山,经过这场灾难之后,小龙王幡然醒悟,终生恪守本分,与人为善。
后人将龙背山改称为龙背墙,是因为这面墙,挡住了小龙王所有的罪行,故此,后人称为龙背墙。
参考资料
龙脊山.百度地图.
龙脊山自然景区.淮北市烈山区人民政府.2022-02-2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6 17:42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