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冠椋鸟(学名:Sturnus pagodarum):中等体型的椋鸟,体长21厘米。
雄鸟前头为黑色并具金属光泽;头顶、颈项和羽冠亦为黑色;翅及翅上覆羽黑色;尾羽褐色,具白色端斑;上体灰色;下体淡黄褐色。雌鸟形态与雄鸟相似,但羽冠较雄鸟为短。
虹膜蓝白或乳黄色;嘴峰铅绿色;跗蹠及爪柠檬黄色。头具黑色
羽冠,与其他椋鸟易于区别。
黑冠椋鸟头顶及长冠羽黑色,下体栗黄,尾及初级飞羽近黑,上体余部浅灰褐色。额至枕,冠羽均呈有金属光泽的黑色,头侧、颈侧、背的两侧、颏、喉、胸及腹皮黄色,各羽均具淡色轴纹;上体余部、翅上
覆羽、
次级飞羽灰色,初级覆羽和
初级飞羽黑色,肩羽边缘白色。中央尾羽灰褐色,外侧尾羽暗褐色,白色的端斑,愈至外侧尾羽愈大。尾下覆羽白色。各种环境均可见。以昆虫和植物种实为食。雌鸟形态与雄鸟相似,但羽冠较雄鸟为短。
栖息于低山
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疏林
草甸、河谷阔叶林,散生有老林树的林缘灌丛和次生阔叶林,也栖息于农田、路边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中。主要栖息于开阔
落叶阔叶林和
灌木林中。
性喜成群,常4-8只结小群活动。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电柱上和树木枯枝上。平原地区常结群活动,在山区多活动于开阔地段,接近农田、水田的林缘。飞行迅速,整群飞行。鸣声清脆响亮。当一只受惊起飞,其他则纷纷响应,整群而起。
每年3-8月间繁殖,营巢于阔叶树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中,也在水泥电柱顶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营巢。通常成群到达繁殖地。有时在繁殖期间亦见有成小群在一起营巢繁殖。巢呈碗状,巢材由草茎、枯叶、羽毛、草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羽毛和细草茎。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通常3-4枚,1天产1枚卵。卵为长卵圆形,淡蓝色,卵平均大小为24.6毫米×19毫米。最后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