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渡(Ancient crossing the Yellow River)是位于
银川市东三十余里的
黄河东岸的景点。
地理位置
奔腾咆哮的
黄河,一出龙门,被秦岭山脉阻拦,于是掉头向东,浩浩荡荡,蜿蜒于宽达10多公里的河道上,穿中原,过齐鲁,驰骋千里,汇入渤海。沿途山川险要,良田万顷,车马如潮,景色宜人。
三大渡口
在黄河北岸的山西省境内,从上流到下流,相继有
风陵渡、
大禹渡和
茅津渡三大著名渡口。自古到今,为晋陕豫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风陵渡位于
黄河从北到南,继而从西折东的转折处,
南同蒲铁路的终点,即今
芮城县西南35公里的
风陵渡镇。这里,相传是黄帝贤相风后发明
指南针战败
蚩尤的地方。大禹渡在芮城县东南的
神柏峪。相传大禹治水时,休息于
柏树之下俯察河势,并乘船东下,凿开三门,导河入海。后人将此树称为神柏,并建庙以祀,其地则称“大禹渡”。茅津渡在
平陆县城南四公里处。据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说“陕城北对
茅城,故名茅亭,茅戍邑也,津亦取名”。故名茅津渡,又叫
陕津渡。
未解之谜
万里
黄河渡口多“九曲黄河万里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往今来,大量有关黄河的诗歌,为我们记录了黄河的兴衰,作为曾经承载中华民族兴衰的大河,今天它留给我们的依然是无尽的未解之谜。 长达万里的黄河究竟有多少个古渡口呢?这些古渡口究竟有什么样的传说呢?它们是怎样来的呢?这些问题,无疑是值得人们追寻的。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说,黄河是一条巨龙,那么黄河沿岸的古渡口就是龙身上的鳞甲。其实,这句话还应该这样说,古渡口,跨越大河的基石。如果没有黄河上难以数计的渡口,黄河充其量不过是一渠死水,没有太大的生命。
黄河割断两岸,渡口让天堑近在咫尺。从青藏高原上奔腾而来的黄河究竟要经过多少古渡口,谁也说不清。渡口,作为连接两岸、
沟通不同人群的支点,它给人们带来的作用是无法形容的。
第一个
黄河渡口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一个人们都想知道、但又无法说清楚的问题。它或许是
原始人群之间因为放牧的需要,或许是战争的缘由。实际上自古以来,万物起源就是一个无法说清楚的问题。
人们通常认为:黄河上的第一个渡口在
鄂陵湖和
扎陵湖的交界处。我曾经到过那里,那里的河水极浅,藏族同胞的牛羊能轻而易举地踏过黄河。看着自由自在的牛羊漫不经心地来往于黄河两岸,不由得就想起中下游人们过河的情形,两者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交界处的渡口也不是黄河的第一个渡口。万里黄河第一渡究竟在何处?谁也说不清楚,既然说不清楚,就没有说的必要了。
说起
黄河上的古渡口,不能不说青海省
玛多县,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地方,因为有黄河源标志的
牛头碑。这里也被一些人称之为黄河第一县。黄河上游的第一个大型渡口就在玛多县城边上。只不过过去的渡口,如今已变成了一座公路桥。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桥,稳稳地跨过了黄河,南下
果洛,北上西宁的车辆都由此经过。然而,在
黄河上没有修建桥梁之前,人们过黄河就只有靠摆渡,或者用木船,或者用皮筏,将各种货物,将走亲访友的路人,运过了黄河。所以也有人将这个地方称之为“黄河第一渡”。
“万里黄河万里沙”。不同的渡口,留下了不同的故事。虽然许多渡口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公路和桥梁取代,但这并不影响民间故事和传说的流传。黄河上渡口的名字也充满了浪漫色彩,莲花渡缘自那个地方如同莲花的地形;青石渡则是因为那里的青色石头而得名;君子渡则缘自于那个地方流传的民间传说;索桥渡则是因为那个地方曾经修过一座
铁索桥。
不同的古渡口流传着不同的故事,在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域文化。
黄河沿岸每个古渡都和战争密切相关,甚至有些与少数民族相关。可见,黄河渡口不仅为汉民族所独有,它也是所有生活在黄河两岸人的渡口。
其实,一般而言
黄河古渡口都比较平静,尽管黄河水面很宽,但很少有波涛汹涌的激流。惟有如此,才能够方便人们渡河。比如位于甘肃靖远境内的小口渡虽然在红山峡内,但是人们将渡口选择在黄河的拐弯处,这里河道狭窄,水深且缓,是置舟渡河的好地方。
今天黄河上还保存着大量的古渡口遗址,
临津渡、金城渡、
横城渡、
风陵渡、孙口渡、
大禹渡、
茅津渡等大批古渡,都是延续使用了几千年的古渡口。“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古人笔下的古渡景象。其实,黄河上的不少古渡自古已经就是交通要道,很少存在清冷的景象。
渡口是人们跨越大河的基石,它和大河相互依存。河造就了渡口,渡口带活了大河。
古渡见证了烽火硝烟在今天的青海、宁夏、内蒙、陕北、山西等地保留了大量的
黄河古渡口遗迹。仅是在宁夏境内
黄河河段上就有16处古代渡口遗址,而在青海境内黄河上的渡口遗址则达到30多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许多生活在内蒙古、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就是通过这些黄河古渡口而“南下牧马”的。
许多时候,黄河上往往实行关津并存的情况,官渡设有木船、皮筏之类的运输工具,有的渡口还配有水手或船夫,并有管理渡口的士兵和水手、船夫等人员。一切工薪和费用由官府拨专款发放。 据记载,明清时期宁夏境内的古渡有
横城、高崖、李祥、马头、临河、永康、常乐、新墩、宁安堡、广武、老鼠嘴、张义、青铜峡、冰沟、泉眼山和田家滩南等16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横城渡口。
横城渡口位于银川市东30余里的
黄河东岸,这里登高东望,是浩瀚无垠的黄沙,隔河西眺,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有专家考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的就是这个地方。横城渡口是一处古老的黄河渡口,这里有个宁河台是明代为了保护这个渡口畅通无阻而修筑的防卫设施。这个台高5.5丈,上面建亭3楹,四面建成厢房。台外有一道城墙,周长90余丈,高2.4丈。城墙四面各有重门。管理渡口的官员和保卫渡口的士兵,都住在宁河台上。记载说“
横城之津危,则灵州之道梗。”
位于今天甘肃永靖县城莲花寨炳灵寺附近的莲花渡,又名黄河下渡。唐代这里被称为凤林渡,北宋时易名为安乡关渡。明初,这里设置千户一名常年驻守,明嘉靖年间,知州刘卓奏请清朝廷批准允许动用官银,选官工只设水夫名,并更名莲花寨渡口。
在几千年的烽火岁月中,这些古渡见证了一次次的战争。尽管它们沉默无语,但是在
黄河一圈涟漪背后,就是一个民族的兴亡历史。古渡
君子津的故事这是一个黄河岸边的市镇,在市镇外面就是黄河古渡君子津。小镇的名字叫做河口镇,滚滚黄河在这个地方掉头南下进入
晋陕峡谷区。
君子津的名称来自于一个古老的故事。《资治通鉴》记载:东汉
桓帝刘志(公元147至167年)到西部榆中(今鄂尔多斯市
准格尔旗一带)去巡视,而后又转向东行到代地(今河北省北部)。随行队伍中有一名来自洛阳的商人,因为迷了路,就投奔君子津渡口,津长于是安排他住宿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津长推门叫他起来赶路的时候,他已经直挺挺地死在了炕上。
没有办法,津长只好将他就地掩埋。后来,这个人的儿子从洛阳赶到这里寻找父亲,得知父亲去世,便决定运遗骸回乡,打开棺木后发现他父亲带的金银货物原封不动,没有丝毫损失。于是桓帝将这个地方命名为
君子津。
阴口渡口这是丝绸之路上最早、最重要的渡口之一。这个渡口位于
靖远县城东,
祖厉河入
黄河的河段上。据传说,在汉武帝时,当时这里就有渡口存在,叫做?阴口。由于其交通位置重要,所以几千年来,这里一直兴盛不衰。先后有匈奴、鲜卑、羌、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在这里放牧。在《三国志》和《
资治通鉴》中均有提及,但只寥寥数笔。其中《三国志·魏志》中记载,东汉后期,凉州的
卢水胡(匈奴的一支)起兵骚扰河西,曹操命令
张既率领几千人马过河去平叛,张既率领人马到达金城后,手下建议兵少道险不可深入,卢水胡知道消息后,就在阴口渡口埋伏了七千骑兵,张既知道后,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派遣了少数骑兵制造了在阴口渡口渡河的假象,结果却率领大军从金城过河直捣凉州卢水胡大本营,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靖远索桥渡这里位于
靖远县境内的
黄河上。据《靖远志》记载:“隆庆初创设船桥以通往来。”后来因河水上涨而冲走,仍然以船渡河,这里也被人们称之为小口子渡口,因为在距离
小口子村2公里的黄河岸边。公元1614年,人们又修了河西索桥,以缆索系舟在河面上,上面铺着木板,供人们通行。这里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在古代黄河上有不少桥梁,其中比较集中的在青海境内,当地甚至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黄河置渡,
湟水建桥。”可见,古代青海境内的桥梁不少。不论是桥梁,还是津渡,其目的是
沟通两岸,都是为了解决黄河上丝绸之路干线上交通问题而修建的。
相关景点
风陵渡
风陵渡位于
黄河从北到南,继而从西折东的转折处,
南同蒲铁路的终点,即今
芮城县西南35公里的
风陵渡镇。黄河流过河口镇后,为南北走向的
吕梁山所阻,折向南流,奔腾于陕西、山西两省边界的峡谷之间。河水从
壶口瀑布泻下后,出龙门继续向南流,到
潼关附近,因受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中一条支脉
华山所阻,折向东流。
这里,名字是因附近的风后陵而取的。
轩辕黄帝和
蚩尤战于琢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四方,不能作战。这时候,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制作的
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困境,终于战胜蚩尤。可惜风后在这场战争中被杀,埋葬在这里,后来建有风后陵。风后陵,在
赵村东南,高二米余,周围30米,故称风陵关。因唐代圣历元年(689)在此置关,又称风陵津,是黄河南泄转而东流之地。津即渡口,所以后称
风陵渡。。风后殁后,黄帝把他葬在他战斗过的地方,谓之风陵。旧址在今镇东里许,其地称风陵堆。由此,渡口称风陵渡,集镇则演变成风陵渡镇了。
风陵渡,古称风陵关,唐圣历元年( 689),于风陵堆南置关,叫风陵津。明清时在此设
巡检司和船政司,管理防守和运输事宜。这处“鸡鸣一声听三省”的渡口,历史上一直以摆船渡河,来连接陕豫二省。正是“挽输今正急,忙煞渡头部”。而今,一座铁路大桥将南同蒲路和
陇海路连接在一起,把黄河
天堑变为通途。1500米长的黄河大桥飞跨南北两岸,连接三省人民。
凤凰咀上的引黄电灌站,吞波吐浪,灌溉着万顷良田。古老的
风陵渡已增添了现代化的风韵,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四方客人。
千百年来,风陵渡作为
黄河的要津,不知有多少人是通过这里,走入秦晋。金人赵子贞《题风陵渡》就有一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大禹渡
大禹渡在
芮城县东南的
神柏峪。相传大禹治水时,休息于
柏树之下俯察河势,并乘船东下,凿开三门,导河入海。后人将此树称为神柏,并建庙以祀,其地则称“大禹渡”。七十年代这里修建了大禹渡电灌站,分两级扬水,提水为八个流量,总扬程为 214米。河岸的抽水泵房,能够根据水位涨落升降而上下滑动。建有四万立方米的
沉沙池,使泥沙排入黄河,清水抽上去浇灌良田,受益面积为 28.6万亩。电灌站周围,新建碑廊,新辟花团,增设待济亭、观河楼、望岳亭等仿古建筑,使游人增加游兴。还可以从二级站脚下的人行道拾级而上113级台阶,在神柏下翘首远望,滚滚黄水迎面扑来,
游船往来荡漾,诗情画意跃然大河之上;又可以登船游弋,参加“
黄河风情游”,两岸高山密林,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气象万千。如果再品尝一下黄河鲤鱼的美味,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它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一座规模宏大,结构新颖的集灌溉、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七十年代这里修建了
大禹渡电灌站,分两级扬水,提水为八个流量,总扬程为214米。河岸的抽水泵房,能够根据水位涨落升降而上下滑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传说古时
大禹治水曾在此拴马、憩息,故被人们称为“神柏”。在
神柏下翘首远望,滚滚黄水迎面扑来,游船往来荡漾,诗情画意跃然大河之上。
大禹像雕像置于望岳亭东的平台上,整个像高12.23米,用
中条山青石175方拼雕而成。 望岳亭位于沉沙池东南方,为仿古建筑,六角玲珑,拱式在花板上龙凤相戏,举目西眺,华乐在望,故取名“望岳亭”。风动亭仿伞状,全部采用10毫米厚的铁板制作,中心采用轴承技术,遇风转动,这时与其它亭子完全不同的奇思巧构。 在这里的山谷摩崖上刻有“舟于此,出水得”六个大字。由于船只往来于
黄河两岸,使
大禹渡更富诗情画意。大禹渡还建有动物园、神泉水、待济亭、迎曦亭、三晋第一狮等旅游景观,足使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此外,还可以登船游弋,参加“黄河风情游”。这里的客船,在黄河航行3个多小时,可达
三门峡会星渡,沿途,可领略到黄河粗犷、雄伟的奇丽风光,两岸高山密林,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气象万千;观赏沿途的名胜古迹,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再品尝一下
黄河鲤鱼的美味,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茅津渡
茅津渡在
平陆县城南四公里处。地形险要,历史悠久,是沟通晋豫两省的交通要津,也是万里
黄河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渡口。茅津渡,与
风陵渡、
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三大古渡之中,
茅津为最。 据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说“陕城北对
茅城,故名茅亭,茅戍邑也,津亦取名”。故名茅津渡,又叫
陕津渡。它北连运(城)茅(津)公路和太(原)茅(津)公路,南隔黄河与河南
三门峡隔河相望。“地当晋豫通衢,商旅之辐辏,三晋运盐之孔道”,历来是三晋出入河南及南方诸省的门户,又是“三晋屏藩”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渡口建设,相继建成防浪坝、防冲坝、码头、坡道,种植花草树木,购置大型轮渡船……使
茅津渡“旧貌变新颜”,焕发出新的风姿,终日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渡口风景秀丽,激浪江波,水天一色,“
茅津晚渡”是平陆古八景之一,又成了“
黄河一日游”的著名风景区。它西连
风陵渡和
大禹渡电灌站风景区,向东可达“一坝锁三门,高峡出平湖”的
三门峡大坝。正在兴建的“
茅津经济开发区”也将给它再添光辉。在改革开放的岁月里,茅津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茅津渡又叫“
陕津渡”,北魏
郦道元在
《水经注》云:“陕城北对
茅城,故名茅亭,茅戌邑也,津亦取名。”此为
茅津的由来。后因别于茅津村,人们才习称之为“茅津渡”。据
《平陆县志》载:“茅津地当水陆要冲,晋豫两省通衢,冠盖之络绎,商旅之辐辏,三晋运盐尤为孔道。”据载,茅津在春秋战国时,已形成渡口,且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655年,
晋献公假道于虞,伐灭
虢国,即由茅津渡河。公元前627年,
秦穆公伐郑,晋出奇兵从茅津渡河,以逸待劳,败
秦军于
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