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古渡口
中国青海渡口
黄河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境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发源。先由西向东流入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再折向西流入青海省,又北折而后东流,在民和县官亭入甘肃省,此河段正好绕了一个很大的S形大弯。其间有许多黄河渡口。
总括
黄河在青海境内自上而下流经曲玛莱、玛多、甘德、达日、久治、玛沁、河南蒙旗、同德、贵南、兴海、共和、贵德、尖扎、化隆、循化、民和十六县,流程1455多公里,其间辟有许多黄河古渡口。
扎陵湖渡口
扎陵湖渡口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西部。
历史背景
据历史记载,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从长安西行,经天水、兰州、入青海民和到乐都县、西宁市,又过湟中县镇海堡,湟源县日月山,达共和县倒淌河、切吉草原、再由黄河北岸西上,来到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柏海),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相会,然后渡黄河经玉树地区,再西南行,过藏北黑河,迳达拉萨,开辟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唐蕃古道”。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会后过黄河的渡口就在扎陵湖附近,这是黄河源头所开辟的第一个古渡口。千百年来这个古渡口对青藏高原与中原的交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理位置
县境多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湖泊遍布。湖泊大小百余个,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鄂陵湖、扎陵湖、托索湖、星宿海、岗纳格玛湖、尕拉海和日格湖。鄂陵湖和扎陵湖是黄河流域最大的两个湖泊。鄂陵湖在东,扎陵湖在西,两湖相距约20公里。黄河水自扎陵湖南端流出,几经周折,又注入鄂陵湖,从近处山巅望去,这两个湖宛如一条白色飘带的两端系着两葫芦,故人们称它们为“姊妹湖”。“扎陵”、“鄂陵”均系藏语,其意为灰白和青蓝色。鄂陵湖面积为61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因进湖泥沙少,湖水是青蓝色。扎陵湖的面积为62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9米,黄河水从西南入湖,将泥沙掺入,风浪泛起,湖水便成了灰白色。“鄂陵”、“扎陵”两湖水产资源丰富。每当风和日丽,成群小鱼漫游岸边,游鱼清晰可数。据科学工作者调查,这里的鱼属高原冷水性肉类,都是无鳞肉,约有七、八种。主要有俗称湟鱼或大嘴鱼的花斑裸鲤和俗称小嘴鱼的扁咽齿鱼两种。这些鱼生长缓慢,要八九年时间才能长到1市斤重。两湖中均有小岛,每个面积约1平方公里左右。岛上聚居着10多种候鸟,如棕头鸥、斑头雁、玉带海鸥、赤麻鸭等。鸟群每年5月飞来,天冷时节离去。每当傍晚或暴风雨来临之前,遮天盖地的鸟群飞腾在湖的上空嘎嘎呼叫,声传数里。
扎陵湖渡,是黄河源头的第一个渡口。河运任务比较繁忙,是两岸人畜往来的唯一水道。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交通建设。于1970年在扎陵湖鱼场支线经过处建造了扎陵湖黄河木桥,使往来客商车辆,畅通无阻。
黄河沿渡口
继扎陵湖渡口之下,黄河上源的第二个渡口就是黄河沿渡口。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政府所在地黄河沿镇。它是自唐代开始,我国从内地通往西藏的重要驿站和古渡口,千百年来人们只靠牛、羊皮筏子过渡。
解放后,于1966年在此渡口处建造了黄河源头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黄河沿公路大桥。它把两岸的山川草原连接在一起。大桥北端,绵延的玛拉驿山在草原上宛如一只马蹄窝窝,黄河沿就居其间。
黄河沿是个重镇,一排排红瓦粉墙的平房从山脚下一直建到坡顶,鳞次栉比,巍巍壮观。镇中心的影剧院如鹤立鸡群,鸟瞰全城。宽阔的丁字形街道两旁有县城的机关、商店、银行、医院和学校等。县城常住人口1400人,而流动人口成倍增长,单是外地来此淘金的就逾常住人口的10倍。昔日人迹寥寥的黄河沿,如今已成了人声喧闹的小市镇。
每到新春佳节,当地藏族小伙子访亲寻友,聚在一起时有玩羊骨取乐的习俗。
羊是黄河沿镇畜牧业经济的基本支柱,也是往来渡运的主要货物。羊群繁衍的好坏,直接与牧民生活攸关,也是渡口运输兴衰的标志。因此,他们爱羊而及其骨,有些人家把巴郎骨用绳穿起,上面刻上文字,挂在屋檐下,作为羊群日趋发展的象征。当地青年专用羊膝盖骨来玩耍。这个骨头上下正反四个面,竖起叫马,反过叫驴,俯叫绵羊,仰叫山羊,凡参加者数一二三四掷次的,每人持两枚,用手掷出,出现两个都是马的,藏语叫“达反”,为赢家;一马一驴的叫“厥达”,为二家。一马的叫“达哇”为三家;一驴的叫“厥哩”为四家。掷的次序确定后,把所有参加的两枚骨头交给头家,由头家掷散开。而后,马对马,驴对驴,绵羊对绵羊,山羊对山羊,用指去弹,弹中者胜。依次类推,周而复始,以赢得骨头多者为胜。人们对胜者总是竖起大拇指称赞:“尕娃厉害,赢得这么多骨头,真是好彩头。”当地人们把赢得羊骨的多少,作为新的一年夺取畜牧业大丰收的征兆。
拉加寺渡口
是九曲黄河第一曲——玛沁县的一个文明古渡。它位于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乡黄河北岸,原属同德县。历史上同德县是青海南部的交通要道,果洛地区的牧民到贵德、湟中、西宁等贸易集散地必经之路,是那里的畜产品和内地的工、商、农产品的运输要道,又因在同德南部的黄河北岸拉加地方,是青南各地的贸易集散交易点,加之黄河两岸有许多牧业区和农产区及古文化遗址,拉加盛产砂金。故牧民称此地为“拉加从兰木”(即拉加商道)。因此在拉加寺附近的黄河上势必开辟渡口。
坐落在县东北黄河峡谷阿美尼勒功腹地的拉加寺(全称拉加扎喜江乃林),是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由拉江巴格西鄂赛尔主持修建的。“拉加”系藏语译音,指四不象即麋鹿。据说拉加寺在破土动工时,发现了一只四不象,故寺院以取其名。全盛时期僧侣近1300人,是青海省著名的佛教八大寺院之一。该寺建筑既有藏族佛教寺院的特点,又有汉族寺院的建筑风格。全寺建筑形成一个小型建筑群,近似于中原古典园林式的建筑风貌。整个寺院依山傍水,地势优美。背依之阿美尼勒功山松柏苍翠,蚕丝般的细溪飞流之下,景物十分宜人。前面是滚滚黄河,气势磅礴,一泻万里。拉加寺古渡人来人往,生意非常兴隆,将冬虫夏草、贝母、大黄等驰名中外的药材、蕨麻(俗称人参果)、蘑菇等食用菌植物源源不断地运出,换回粮食、棉布等日用生活品。近年(西)宁果(洛)公路修通,在拉加寺渡口处1986年建造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拉加黄河大桥,车来人往,更是热闹非凡。
此地可称得上是黄河源头之一大名胜古迹。
尕马羊曲渡口
尕马羊曲渡口处九曲黄河第二弯,即位于青海省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上,西岸为兴海羊曲地方,东岸为贵南县境。尕马羊曲渡口是自古贯通兴海与贵南,乃至海南州及青海各地的黄河关津渡口。
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朝金城公主嫁往吐蕃,唐朝以公主嫁奁使吐蕃得河曲九曲之地为“汤沭地”。吐蕃便在“积石军西一百四十里”(《元和志》)即今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贵南、兴海两县交界(以河为界)处尕马羊曲一带的黄河上建造了一座木桥,名为“洪济桥”此桥在唐蕃古道上地理位置和交通价值均为十分重要,以后战争中桥被毁。
上述“洪济桥”址,即今尕马羊曲渡口处,千百年间,行人乘牛、羊皮筏或木渡槽过河。至民国时期,为青海省都兰县茶卡盐池通往四川盐道的咽喉。过往商旅及货物亦用羊皮筏子转运。
二十世纪60年代初,同德巴仓农场在尕马羊曲渡口,以扯船摆渡,放渡人、畜,每次还能渡载重卡车一辆,十分钟时间即可渡过。此渡口地势险峻,汽车司机若驾技欠佳者,轻易不敢通过。路线经塔秀、羊曲至河卡与青藏公路衔接。后巴合农场场部迁移,此渡口旋废。1982年建造了尕马羊曲黄河桥,桥于三贵公路45公里处,桥长131米,宽7米,人行道1.5米。其结构为跨径70米的箱肋单波双曲拱桥,即主孔为70米的箱形拱,副孔为30米的双曲拱。此桥在兴海支线上,将交通干线青藏、青康、宁果公路有机地连接起来,成为海南州地区南北及青南交通的咽喉。结束了千百年间黄河九曲之内靠皮筏、木船渡河的落后局面。
贵南县渡口
黄河流经贵南县的主要渡口有拉干峡、拉乙亥和查纳三个。
拉干峡渡口
位于海南州贵南县茫拉多拉干村附近的黄河拉干峡。1956年由青海省林业局伐木队在拉干峡建造了以四根双并连钢丝铁索桥。此处水面宽只有30米,所建桥长44米,宽为1.5米,负荷载重0.5吨,只能通行一人一马,后历年黄河水暴涨有损,到1981年秋,黄河发特大洪水,底部铁索桥板等被冲。今顶部铁索犹存。
拉乙亥渡口
据考古者发现,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的拉乙亥乡等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千百年来,人们为生活、生产的方便,就在此处的黄河上开辟渡口,最初以皮筏过渡。
解放后,由拉乙亥公社在该地区的加土乎村附近的黄河上扯船摆渡,可放渡行人、牲畜。此渡口为贵南、同德两县人们到海南州府所在地恰卜恰必经通道,后由加土乎村民管理,将大桨船改为小船,只渡过行人单骑。
查纳渡口
大事记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沙沟乡查纳村,在历史上是一个古渡口,解放前只以皮筏放渡。
新中国诞生后,海南州与共和县商业部门在查纳渡口处设木船摆渡,除放渡人、畜外,还可载波汽车。二十世纪60年代初,由当地政府和群众开始修建查纳黄河悬索桥,1963年建成。两岸桥墩由混凝土建筑,设计承载量为8吨。80年代前这里是通往贵南、同德二县的唯一道,对两岸人民生活,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1981年后因桥址处于龙羊峡库区被拆除。
可在60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起“查那山走”——滑坡塌山的大灾情。
查那塌山地段在龙羊峡西7.5公里的黄河南岸查那村,是沙沟河汇入黄河的三角地带,正值黄河南来北去,又急转向东进入龙羊峡的大拐弯处,海拔2485米,黄河紧靠凹岸。在此段沿岸长期经受着湍急流水不断地冲刷和淘空作用,部分地段在夏秋被黄河淹没,冬春又恢复为陆地。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牧草茂盛,黄河沿岸尽是乔、灌木林地。二十世纪初,这里是贵德辖区的白佛领地,为旺什科部落的冬春牧场,山羊、骆驼最为适应。还有查那寺院一座,故常有商人来往,见此地最为宜农。于是民国十年(1921年),贵德商号芳茂德经理王廷璋,字贵三,从贵德雇十余户佃农,来此居住垦殖。他们首先将成片林木烧荒,在山根挖了一条渠引水,然后开荒种地。
王贵三雇工垦荒种地后,每年可收粮食150余石(每石500公斤)。贵德等地农人见闻此情,相继迁来四、五十户人家,逐渐形成2个小村,时称查那上庄、下庄,每庄有二、三十户人家。王贵三住在上庄。村前可望黄河及河边林木,后倚大山,山顶为木格滩边缘,山上山下牧草丰美,牛羊肥壮,亦在林中养鸡成群,产蛋遍地,人们常用笼框拾蛋。又有水浇地,可保丰收。此地人们正好安居乐业,真可谓“世外桃源”。
可不巧的灾难发生了。民国三十年(1941年),在山顶边沿出现裂缝,最初并不宽,来往行人可以跳越而过。至民国三十一年十二月(1942年元月),裂缝越来越大,且深不可测,人们不能跳越,开始绕道行走,若遇大风天气,裂隙内必发出声响,人们还以为是恶狼吼嚎。在那科学文化落后的年代,对于山体滑塌的先兆,引不起人们注意。
到农历腊月二十七、八日,狂风卷沙满天飞扬。至正月初一(1942年2月15日),风沙遮天蔽日,对面看不见人,连续刮风三天。初三日下午日落西山时,狂风直刮得飞沙走石,山动地摇,犬吠牛叫,一片凄惨状,人们十分恐惧,不敢出门,皆围坐于家中。忽然间如霹雳惊雷,震耳欲聋,一刹那间墙倒屋塌,山崩地裂,天昏地暗,查那村上庄大片山头由南向北翻转,垂直断裂四、五十米。同时由南向北水平地推移到5公里之外,以至到达彼岸,移动的土堆越过黄河,堵住流水,抬高水位达一夜之久。是夜相距不到500米的查那下庄安然无恙,竟不知上庄发生了什么事。至次日晨,仍是风沙蔽日,查那上庄一片庄院14户人家,男女100余人,竟荡然无存,被山压设,连一点痕迹也看不到。芳茂德商号经理王贵三一户三口人遇难。黄河下游贵德等地皆不知上面出了什么事,以至黄河水发生干枯,众人都跑去黄河边观望,隆冬时节的正月初四日,原清澈的黄河水又像秋季山洪暴发,黑乎乎的大水滚滚而来,人们才得知查那山崩塌的消息。塌山的次日,黄河北岸曲沟、加什达等地人们只见对岸无风起土,尘土弥空,什么也看不见。当时严冬水小,至夏秋黄河水涨时,才将部分被压埋没的房屋木料、衣物、家具等冲出水面,被下游沿岸人们所打捞。
地理情况
塌山所在面积南北长达2.5公里,东西宽1.5公里。有幸存在,多为外出拜年的人,归来见此惨状,皆痛哭欲绝。今居共和县曲沟乡的张涵青,当时11岁,正在麦场草堆玩耍,他是连同草堆、场面、碌碡等物一同从南岸卷入被推移的大土块越过黄河到达北岸而幸存的,因全家人遇难,被曲沟张世长家收养作挡羊娃,解放后长大成人,并在曲沟村当生产队长。大山崩塌时,居住在上庄下沿的几户人家,房屋倒塌后并未推走或深埋,受伤20余人,埋没肤浅的都能自拔出来。现居威连滩的王德就是原查那上庄下边沿的人,时年8岁,当时还在灶房烧火,屋塌时正好大梁挡住身体,但双腿被灶火烧坏,今只能屈膝跪行。在查那山滑塌这场毁灭性的灾难中,国民党中央赈济会汇款法币5万元,从贵德驮运赈济粮救济灾民。人们只得向安全地带搬迁,重建家园,又形成查那村,已发展到97户人家,626口人,各类牲畜有2165头,经营水地1630亩。1985年修建龙羊峡水电站时,查那村处于龙羊峡水库淹没区,而今非昔比,党和人民政府对库区人民进行了搬迁安置工作,投资1000万元,新辟村庄,在威连滩新打庄廓102副,修建房屋735间,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贵德黄河渡口
贵德境内的黄河渡口与黄河桥梁
黄河流经贵德县,中贯全境,自古成为阻碍交通的一大天堑。两岸人民为生产、生活和交流的方便,很早就开辟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渡口,其中贺尔加渡口和滴水崖渡口是贵德黄河上两个最大最早的渡口。贺尔加渡口位于贵德县河西乡贺尔加村南,滴水崖渡口在下游六、七公里处的河东乡太平村北。
贵德黄河渡口的历史相当久远,可追溯到东汉时期。据《后汉书·邓训传》记载,东汉章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张掖太守邓训出使河湟,接任护羌校尉,对诸羌实行怀柔之策,众羌归附。唯独羌酉迷唐不服,退居大小榆谷(今贵德黄河南岸)对抗。于是邓训发湟中之兵六千欲进击迷唐,但因黄河所阻,无法用兵。邓偶见羌人怀抱羊皮袋渡河,得到启示,即命兵士“缝革为船,置于箅上,以渡河”,并取名曰“革船箅”。这种渡河工具即为今天的皮筏及木箅(木排筏子),那是首次用于贵德县境内的黄河上,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在《后汉书·西羌传》中还说,东汉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河湟护羌校尉贯友为渡黄河出击居于大小榆谷的羌酋迷唐,“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即船),造河桥,以击迷唐”。逢留大河为今贵德县黄河北岸贺尔加河注入黄河处,即为贺尔加渡口。此种“作大航(船),造河桥”是黄河上游的第一座浮桥,迄今亦有1900多年的历史。
又据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西宁兵备道佥事杨应琚编《西宁府新志》卷十三建置、津梁记载:“滴水崖渡,在所城(指贵德县城)北,即黄河也,旧系私船,多有勒索。乾隆四年(1739年)经西宁道佥事杨应琚、知府申梦玺、署所千总(即县长)丁正国详请,设官船二只,每船水手八名,应所需工食,按年从司库请领。又设救生船一只,水手四名。”由此可知,在今县城东1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滴水崖河沿,早在二、三百年前就有私船过渡。至清乾隆四年由杨应琚等府、县官员始设官办渡口。在不同季节轮换使用渡口,冬春季节在河南滴水崖放渡,至对岸虎头崖下面出船,回船在南岸滴水崖下游一公里处的麻巴出船。至今麻巴油库附近的黄河沿仍有一庄廓废墟,是原来渡船水手居住处。夏秋洪水暴涨时,在黄河北岸的贺尔加渡口放渡,至南岸滴水渡口出船。
在民国时期,贵德黄河上还是沿用古老的传统渡船或皮筏过渡,船只简陋,攻效不高,船夫由历史上的四十八户(河阴地区)、东乡杨家崖、河西下排村水手组成,分三班放渡,每班十天,依次轮流。渡船每天只能放渡一至二次,有时三四天不发船,旅客就在黄河岸边露天住宿。每次渡船载畜五六十头,行人八九十人,人畜混渡,拥挤不堪。渡船不慎时会超越渡口,这时则由旅客将船从下游逆水拉到渡口。渡口实为商旅畏途。人畜过渡均收船费,一般每人收铜钱15文,每头大牲畜收60文,小牲畜收30文,收费随物价而浮动。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贺尔加渡口处修建了浮桥,这处渡口遂废。此后,民间仍用皮筏等渡河工具在贵德县境内几十公里的黄河上渡河于南北两岸,或顺流运输。
贺尔加渡口虽然废止了渡船摆渡,可原渡口仍架桥使用。民国二十三年,青海省政府决定修建贵德黄河浮桥,省建设厅派一名姓郝的技术员负责修建。当时黄河以南为贵德辖区,黄河以北为共和县辖区,双方县政府负责所在地段的工程项目。所用石料皆由人背畜驮运到工地,木料从贵德县东沟和当车地区砍伐,由当地民工运到工地。所需铁件由贵德县商会承担供应,雇用铁匠在工地加工。木船由河东乡贡麻(今保宁村)的木工梁掌尺负责建造,只付微薄工资,其余木工活由全县木工轮流承担。系船用的麻绳在尖扎康杨地区拧制后,由民工沿黄河边扛到建桥工地。两岸码头是木笼装填石块构成。地锚是系连船绳的将军柱,人们将粗大的柳树连根挖出,运到桥头埋在地下作锚桩。成桥时,系船缆绳牢牢紧拴在两岸固定的锚桩上,九只木制大船顺缆绳均匀地拴牢,船与船之间架上四至六根长11米的纵梁,上下水的两根在梁的两头又用木桩活栓连接。船可随水的涨落而浮动。大梁上用木板铺成桥面。枯水时桥长113米,洪水时长171米,故桥面板按季节要增减。枯水时两码头有陡坡。桥两边码头上置有栏杆,桥头两侧建有牌坊,并绘有彩画。整个建桥工程由当年五月开工,九月竣工。因浮桥是由贵德与共和两县合修,所以定名为“和德桥”。当时竣工后从西宁请来秦腔剧团,在西河滩唱戏三天,以示庆贺。桥建成后,为管理方便,原共和县所辖地方的黄河北部下郭密(今贺尔加、尕让)地区划为贵德辖区,接着也就改桥名为“贵德浮桥”。贵德浮桥的建成,结束了贵德县人民靠木船及羊皮筏子过渡的生活、文化、经济交流。贵德浮桥的建成,是继东汉初期“造河桥”后再次所建的黄河浮,桥为近代史上于黄河上游修建的第一座桥。
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因浮桥船只腐朽,进行了一次较大的维修。这次维修抽换了部分大梁和桥面板,将原木笼拆除,改建为八字式木桩架桥座(台),造新船三只,另将旧船两只改造一只,共用款约590万元国币。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八月,黄河水暴涨,桥面被冲毁,历经四个月修复。尔后又用八号铅丝灼火后拧成铁绳取代原用的麻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四月八日,又更换了全部船只和桥面,耗资859万元国币。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贵德人民的保护,浮桥仍完好。1949年9月18日贵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浮桥,更加重视对黄河浮桥的修建和管理,于1950年4月成立了黄河浮桥修建委员会和浮桥管理站。当年由省交通厅投资人民币8633元,新做木船四只,重修两岸码头,更换桥梁和桥面板43立方米。将码头改建为木板桩八字式桥台,桥台长15米,八字石笼墙长45米,与桥台成45度交角。南北两岸桥台净距140米。这时共用浮船11只,浮船身长11米,宽5米。船上游以3根、下游以1根铁绳将浮船相连固定,铁绳两端锚于八字墙中的大木桩上。两船间的大梁直径25厘米,长11米,梁上铺的桥面板宽20厘米,厚10厘米,长430厘米,可以维持通过一般民间车辆。1955年又整修一次,耗资人民币5913元。1957年维修码头、桥板,新换钢丝绳一条,耗资6283元。1958年6月,解放军某部工兵部队来县,对浮桥进行了整体加固,增船增梁,木船增到13只,并铺设轨道板,标牌8吨,可通汽车。1963年元月,黄河河面结冰,群众称谓“站冰桥”。当时浮桥被积冰摧毁,县上拨款90000元,立即抢修,并将两岸的木笼码头改建为水泥浆砌石码头,将木地笼改为牵引绞车。1964年开始通行载货汽车,每通行一次需时3分钟,限定时速5公里。
贵德黄河浮桥建成初期,县政府决定设立黄河浮桥管理处,设管理员1人,派警察在浮桥执勤,从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聘请水手2人,在浮桥长年值班,每人每月工资白洋60元。又从当地抽调水手6人,平时轮流或集中维修浮桥,每人每月工资白洋6元,对水手班长每月增加补贴6元。凡是过往商客、牲畜、木轮大车均收过渡费,采取以桥养桥政策。不足部分由县政府从公安经费中抽拨1468元归浮桥使用,另拨白洋428元,作为浮桥临时费用。
解放后,成立的浮桥管理站,总编制6人,其中有管理人员2人,工人(水手)4人,每月从过渡费中按国家核定标准计发工资。对浮桥管理仍采取了以桥养桥政策,但为方便群众起见,对过渡费进行了调整。属于两岸人民从事生产活动的牲畜、车辆免收过渡费。对从事商业、运输和外地的牲畜、车辆收取过渡费,每次骡马2角,牛、驴1角,羊5分,木轮车5角,以后汽车过渡每次2元。从1965年起只收汽车过渡费,其他均免收。1969年起免收汽车过渡费。1971年9月由县工交局管理浮桥,所有浮桥设施和人员全部移交公路交通部门。黄河浮桥由尕让养路段管理养护。至1978年5月,贵德县黄河大桥建成,浮桥旋即废弃。
1975年初青海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修建贵德黄河公路大桥,由贵德县承担修桥任务。1975年8月27日,县上成立了修建黄河大桥工程指挥部,并请青海省公路工程养护处测量队的第一工程队,和机械队技术员携带机械设备来县参加建桥的设计和施工。又从全县范围内抽调部分干部和技术人员,及上百个民工一齐参加了修建大桥工程。
黄河大桥修建工程自1976年4月筹备备料,11月19日正式开始动工,于1977年12月13日完成了大桥的主体修建工程,1977的12月至1978年4月完成了收尾工程,1978年5月大桥工程全面竣工。6月1日,贵德县各族人民庆贺贵德黄河大桥修成,剪彩通车。黄河大桥的建成,进一步改变了黄河上的交通面貌,使两岸人民和宁贵公路上行驰的车辆畅通无阻。
贵德黄河大桥位于宁贵公路112公里处,即原黄河浮桥下游100米处。大桥结构为双柱式钻孔灌注桩工型梁少筋微弯板组合结构的钢筋水泥桥,共有16孔,每孔距离16米,另加1孔8米板梁桥。大桥全长264.4米,桥面净宽7米,两侧另加0.75米宽的高台人行道,桥净高12.95米,大桥载重负荷标准汽车15吨,挂80吨。大桥修建工程共完成混凝土总量1332立方米,石彻护坡539立方米,铅丝石笼1680立方米,完成土方30000立方米,砂砾石路面16100/3.6公里。工程总耗用水泥960吨,钢材227吨,木材953立方米。
贵德黄河大桥的修建经费全部由青海省经计委和交通厅等有关部门投资,共耗资262.5万元,其中付30万个劳动工日工资56.1万元,材料费66.5万元,材料等运输费16.8万元,工程损失3万元。
如今黄河大桥和昔日的黄河浮桥遗址已成为县内外群众旅游观光的风景区。黄河南岸公路两侧平展展的麦田极目可望。河边古木参天,柳枝飘动。尤其是黄河北岸的贺尔加林区,绿树成荫,菌席寂静,河水映日,格外吸引游人。
阿什南渡口
贵德黄河吊桥的修建和阿什南渡口
贵德黄河吊桥位于河阴镇城北村北半公里处。1986贵德开始治黄造田(即治理黄河、填土造田)工程,为群众生产和交通之方便,于是乘1986年10月至1987年2月龙羊峡水电站黄河截流蓄水期间,在此建造了长250米、宽2.5米的铁索吊桥。两岸建筑水泥浆砌石码头,河中间建造钢筋混凝土桥墩,在码头、桥墩上架起钢架支撑铁索,铺板而成,桥面两侧置有铁丝栏网。吊桥可通行人、牲畜、手扶拖拉机和小汽车,是青海境内黄河上跨度最大的铁索吊桥。贵德黄河吊桥总投资46.7万元。
阿什贡黄河渡口位于贵德县城东部25公里处的尕让乡阿什贡村南,是1953年设置的。当年原拟宁贵公路不走黄河北岸北山湾,而由阿什贡渡黄河走南路,于是在此设渡口。当时制木船一只,投资人民币3724元,渡船用人力摆渡,每日放渡4至6次,除载渡人畜和本轮车外,还可以放渡汽车。凡过渡人、畜、车辆均收过渡费,实行以渡养渡。1958年修通北山湾公路后,阿什贡渡口遂废弃。
尖扎县的三个渡口
黄河流经尖扎县的渡口有三个。李家峡渡口是最大一个古渡口。位于尖扎县李家峡。据《宋史·刘仲武传》得知,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吐蕃人在今尖扎县李家峡附近的黄河上又建有一座溪哥桥,其古桥遗址至今还清晰可辩。1987年在今李家峡水电站处建造了隆康黄河桥。桥长167.2米,宽7米。此桥处原为康家寨古渡口。
康家寨渡口位于黄南州尖扎县康家乡北侧。据《西宁府新志》卷十三建置·津梁记载:“康家寨渡,在康家寨新城北。乾隆五年,经佥事杨应据,知府申梦玺、康家寨千总柴玉隆、贵德所千总李滋宏详请,设官船一只,以济往来。工食按年从司库请领。”由此可知,在今尖扎县康家乡附近的黄河上在清乾隆初始设官办渡口,以船摆渡。
马克塘渡口位于尖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马克塘北侧。解放前无此渡口,黄河两岸人民皆走康家寨渡口,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处建造马克塘黄河桥。其结构为单跨达100米的大型箱形钢筋水泥桥。全长165米,桥宽7米。
隆务河口渡口位于尖扎县隆务河口处,是以皮筏渡河的古渡口。1960年于渡口处建隆务河桥,长85.5米,宽7米。
循化古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青海省东部,历史颇为悠久,在宋崇宗二年(公元1103年),将普通的积石镇改为循化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王朝在此设循化营,并修筑城池,正式命名为“循化”从此积石镇成为历代县城所在地。
循化人口的由来,尚无文字记载,但在民间却流传着美好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中亚撒玛尔罕地区,居住着突厥乌古斯汉的一支,首领叫阿合莽,弟弟叫尕勒莽,撒拉族民间又叫他们为白莽和黑莽。弟兄二人,在当地伊斯兰教中威望很高,受到教民们的拥护,因而引起了国王的忌恨。国王设下奸计要陷害他们,便派人宰下一只牛头,偷放到阿合莽兄弟家里,然后扬言部落少了一头牛,要到阿合莽家寻找。阿合莽弟兄胸怀袒荡,任其查找,哪知他们真的在阿合莽兄弟家找到了那只牛头,称阿合莽兄弟偷来的,栽赃诬陷,兄弟俩有口难辩,有冤难鸣,被迫离开了那里。他们率领同族18人牵着一峰骆驼,带了一部古兰经,驮上撒马尔罕的一瓶水和一袋土,迤逦东行。他们每到一处,就称一称当地的水土,如果与所带的水上重量不合,就又继续前进。历尽艰辛,他们终于来到循化县街子地方。这时天色已晚,正打点休息,忽然发现走失了那只唯一的骆驼。大家点起火把,到处寻找。一直找到街子以东的沙子坡,这时天已破晓,晨光透明。他们从山坡望去,只见这一带土地平坦,河流纵横,万物丛生。走下山坡后,忽见山麓有一眼清清的泉,而他们所找的骆驼正静静地卧在水中。他们挥动棍棒吆喝骆驼起来,可是它却一动不动,原来他已变成白石骆驼了。他们想,骆驼化石,是到居住的地方了,将随身带的水土和当地水土一称,斤两相符,他们终于在这里定居下来。从此,撒拉族的先民,在循化街子开拓了自己的家园。骆驼卧过的泉命名为“骆驼泉”,经过历代整修,这里成为当地名胜,吸引来不少各族同胞观光游览。
围绕循化县城所在地积石镇有大大小小渡口五六个。主要有古什群峡渡、伊麻目渡及吊桥、盐泉渡口等,使通往县城的陆路水路四通八达,非常方便。
古什群峡渡口,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积石镇西15公里处古什群峡,此为古渡。
据《沙州记》、《水经注》记载:“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历’桥,长一百五十步。两岸累石作基阶,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桥在清水川东,此河上握桥之始也。”此桥址“清水川东”,当在今循化城西15公里处积石卜峡口,即古什群峡口。桥为木制握桥,是至顶部相接,从两边将桥面铺平。此桥为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由当时活动于青海地区的吐谷浑人所造,在中国历史上是黄河上游建造的第一座实体木桥,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
又据《宋史·王厚传》记载,时隔五、六百年后的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人们又在古什群峡口造起了一座黄河桥,称为“大通桥”。
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青海省政府决定,在修建贵德黄河浮桥的同时,在循化上述桥址处,建造了一座长48米的原始木结构握桥。后被水毁,几年后重建,解放前夕,原青海的封建统治者马步芳逃离时握桥被烧毁。
伊麻目渡口
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城西侧即上游五、六公里处的伊麻目地方,是循化继古什群峡古渡口后的又一古渡,为出入县城走捷径而辟,解放前只以木船摆渡。1970年在此渡口处建造了伊麻目黄河大桥,全长277.26米,宽7米。是黄河上游跨度最长的新型大桥,为微弯板一型梁灌注墩台式。大大便利了交通。
吊桥渡口
位于循化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积石镇北侧黄河上。从前此处无渡口。1979年末,为出入县镇走捷径,故在此处建造了积石吊桥。此桥是在青海境内跨度最大的吊索桥,全长140米,宽5米。除通行人、畜、小型车辆外,还可通行大车辆。
盐泉渡口
,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吐蕃人又在今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的黄河上建造了一座大桥。因桥址附近有一流入黄河的小溪,其水质含有大量盐份,岸边土质亦可以淋制而供食用,故称此桥为“盐泉桥”。
官亭黄河渡口
官亭黄河渡口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与甘肃省临夏县大河家之间的黄河上,此渡口是自古以来从甘肃南部进入青海地区的黄河关津渡口。人们用牛、羊皮囊、牛、羊皮大筏、大木筏渡河,近代用木船渡河。
民和地区的牛、羊皮筏确实比上游的尖扎、贵德等地方的皮筏大好几倍。别处羊皮筏一船4-8个皮袋,而民和的羊皮小筏也要用皮袋8-12个,大型的用12-24个羊皮袋编排结扎而成。牛皮筏小型的用30-32个牛皮袋,连结扎绑成筏,大型的由4个小牛皮筏合并组成,长30米、宽近10米。每个小型牛皮筏可载运粮油18000余斤,运羊毛8000斤左右。也有水手专门用一只大牛皮袋摆渡单人,使用时,将人装入袋中,充足气,扎好口,推入水中,水手伏在皮袋上面用手划游泅渡过河。皮筏多为水手个体经营,也有雇佣他人为水手者。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统计,全县有大皮筏560个、小皮筏500个。
1988年,在官亭渡口处修建了官亭黄河公路桥,桥长161.12米,桥宽9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兴县古渡口
从北至南有裴家津、黑峪口、巡检司、大峪口、罗峪口等渡口,专以引渡人畜,短途航运等。
万里黄河渡口多
“九曲黄河万里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往今来,大量有关黄河的诗歌,为我们记录了黄河的兴衰,作为曾经承载中华民族兴衰的大河,今天它留给我们的依然是无尽的未解之谜。
长达万里的黄河究竟有多少个古渡口呢?这些古渡口究竟有什么样的传说呢?它们是怎样来的呢?这些问题,无疑是值得人们追寻的。
曾经有人说过,如果说,黄河是一条巨龙,那么黄河沿岸的古渡口就是龙身上的鳞甲。其实,这句话还应该这样说,古渡口,跨越大河的基石。如果没有黄河上难以数计的渡口,黄河充其量不过是一渠死水,没有太大的生命。
黄河割断两岸,渡口让天堑近在咫尺。从青藏高原上奔腾而来的黄河究竟要经过多少古渡口,谁也说不清。渡口,作为连接两岸、沟通不同人群的支点,它给人们带来的作用是无法形容的。
第一个黄河渡口是怎样产生的,这是一个人们都想知道、但又无法说清楚的问题。它或许是原始人群之间因为放牧的需要,或许是战争的缘由。实际上自古以来,万物起源就是一个无法说清楚的问题。
人们通常认为:黄河上的第一个渡口在鄂陵湖和扎陵湖的交界处。我曾经到过那里,那里的河水极浅,藏族同胞的牛羊能轻而易举地踏过黄河。看着自由自在的牛羊漫不经心地来往于黄河两岸,不由得就想起中下游人们过河的情形,两者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交界处的渡口也不是黄河的第一个渡口。万里黄河第一渡究竟在何处?谁也说不清楚,既然说不清楚,就没有说的必要了。
说起黄河上的古渡口,不能不说青海省玛多县,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地方,因为有黄河源标志的牛头碑。这里也被一些人称之为黄河第一县。
黄河上游的第一个大型渡口就在玛多县城边上。只不过过去的渡口,如今已变成了一座公路桥。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桥,稳稳地跨过了黄河,南下果洛,北上西宁的车辆都由此经过。然而,在黄河上没有修建桥梁之前,人们过黄河就只有靠摆渡,或者用木船,或者用皮筏,将各种货物,将走亲访友的路人,运过了黄河。所以也有人将这个地方称之为“黄河第一渡”。
“万里黄河万里沙”。不同的渡口,留下了不同的故事。虽然许多渡口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公路和桥梁取代,但这并不影响民间故事和传说的流传。黄河上渡口的名字也充满了浪漫色彩,莲花渡缘自那个地方如同莲花的地形;青石渡则是因为那里的青色石头而得名;君子渡则缘自于那个地方流传的民间传说;索桥渡则是因为那个地方曾经修过一座铁索桥。
不同的古渡口流传着不同的故事,在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域文化。黄河沿岸每个古渡都和战争密切相关,甚至有些与少数民族相关。可见,黄河渡口不仅为汉民族所独有,它也是所有生活在黄河两岸人的渡口。
其实,一般而言黄河古渡口都比较平静,尽管黄河水面很宽,但很少波涛汹涌的激流。唯有如此,才能够方便人们渡河。比如位于甘肃靖远境内的小口渡虽然在红山峡内,但是人们将渡口选择在黄河的拐弯处,这里河道狭窄,水深且缓,是置舟渡河的好地方。
今天黄河上还保存着大量的古渡口遗址,临津渡、金城渡、横城渡、风陵渡、孙口渡、大禹渡、茅津渡等大批古渡,都是延续使用了几千年的古渡口。“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古人笔下的古渡景象。其实,黄河上的不少古渡自古已经就是交通要道,很少存在清冷的景象。
渡口是人们跨越大河的基石,它和大河相互依存。河造就了渡口,渡口带活了大河。
西部现状
古渡见证了烽火硝烟
在今天的青海、宁夏、内蒙、陕北、山西等地保留了大量的黄河古渡口遗迹。仅是在宁夏境内黄河河段上就有16处古代渡口遗址,而在青海境内黄河上的渡口遗址则达到30多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许多生活在内蒙古、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就是通过这些黄河古渡口而“南下牧马”的。
许多时候,黄河上往往实行关津并存的情况,官渡设有木船、皮筏之类的运输工具,有的渡口还配有水手或船夫,并有管理渡口的士兵和水手、船夫等人员。一切工薪和费用由官府拨专款发放。
据记载,明清时期宁夏境内的古渡有横城、高崖、李祥、马头、临河、永康、常乐、新墩、宁安堡、广武、老鼠嘴、张义、青铜峡、冰沟、泉眼山和田家滩南等16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横城渡口。
横城渡口位于银川市东30余里的黄河东岸,这里登高东望,是浩瀚无垠的黄沙,隔河西眺,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有专家考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说的就是这个地方。横城渡口是一处古老的黄河渡口,这里有个宁河台是明代为了保护这个渡口畅通无阻而修筑的防卫设施。这个台高 5.5丈,上面建亭3楹,四面建成厢房。台外有一道城墙,周长90余丈,高 2.4丈。城墙四面各有重门。管理渡口的官员和保卫渡口的士兵,都住在宁河台上。记载说“横城之津危,则灵州之道梗。”
位于今天甘肃永靖县城莲花寨炳灵寺附近的莲花渡,又名黄河下渡。唐代这里被称为凤林渡,北宋时易名为安乡关渡。明初,这里设置千户一名常年驻守,明嘉靖年间,知州刘卓奏请清朝廷批准允许动用官银,选官工只设水夫名,并更名莲花寨渡口。
在几千年的烽火岁月中,这些古渡见证了一次次的战争。尽管它们沉默无语,但是在黄河一圈涟漪背后,就是一个民族的兴亡历史。
古渡故事
君子津
《水经注》记载,君子津在云中城西南二百余里。《绥远通志稿·要隘》记载:黄河向东南经冒带渡,渐屈而南至托克托之河口,即湖滩河朔,亦称湖滩和硕。又南为托克托、清水河两县交界处,曰喇嘛湾,或以为古君子津。又载:(君子津)崖岩壁立,高可百仞,登巅俯视,洪流骇浪,响声雷动。岸傍居民颇多,距河数丈或数十丈等。两岸鸡犬相闻,田园种植,渔歌互达,舫艇出没,大有世外桃源之概。古渡历史上的繁荣可略见一斑。
君子津的名称来自于一个古老的故事。《资治通鉴》记载:东汉桓帝刘志(公元 147至167年)到西部榆中(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一带)去巡视,而后又转向东行到代地(今河北省北部)。随行队伍中有一名来自洛阳的商人,因为迷了路,就投奔君子津渡口,津长于是安排他住宿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津长推门叫他起来赶路的时候,他已经直挺挺地死在了炕上。没有办法,津长只好将他就地掩埋。后来,这个人的儿子从洛阳赶到这里寻找父亲,得知父亲去世,便决定运遗骸回乡,打开棺木后发现他父亲带的金银货物原封不动,没有丝毫损失。于是桓帝将这个地方命名为君子津。
阴口渡口
这是丝绸之路上最早、最重要的渡口之一。这个渡口位于靖远县城东,祖厉河入黄河的河段上。据传说,在汉武帝时,当时这里就有渡口存在,叫做鹯阴口。由于其交通位置重要,所以几千年来,这里一直兴盛不衰。先后有匈奴、鲜卑、羌、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在这里放牧。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均有提及,但只寥寥数笔。其中《三国志·魏志》中记载,东汉后期,凉州的卢水胡(匈奴的一支)起兵骚扰河西,曹操命令张既率领几千人马过河去平叛,张既率领人马到达金城后,手下建议兵少道险不可深入,卢水胡知道消息后,就在阴口渡口埋伏了七千骑兵,张既知道后,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派遣了少数骑兵制造了在阴口渡口渡河的假象,结果却率领大军从金城过河直捣凉州卢水胡大本营,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靖远索桥渡
这里位于靖远县境内的黄河上。据《靖远志》记载:“隆庆初创设船桥以通往来。”后来因河水上涨而冲走,仍然以船渡河,这里也被人们称之为小口子渡口,因为在距离小口子村2公里的黄河岸边。公元 1614年,人们又修了河西索桥,以缆索系舟在河面上,上面铺着木板,供人们通行。这里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在古代黄河上有不少桥梁,其中比较集中的在青海境内,当地甚至流传着这样的传说:“黄河置渡,湟水建桥。”可见,古代青海境内的桥梁不少。
不论是桥梁,还是津渡,其目的是沟通两岸,都是为了解决黄河上丝绸之路干线上交通问题而修建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5 22:08
目录
概述
总括
扎陵湖渡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