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Sanmenxia),陕县方言,
河南省辖地级市,别称
陕州、
天鹅之城、
上阳城,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总面积993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3月,全市辖2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2023年末,三门峡市常住人口202.0万人。
名称衍变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东连洛阳,南接南阳,西南与陕西渭南和商洛接壤,北隔黄河与山西运城相望。相传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洪水泛滥,人民叫苦连天。大禹负责治水,他一改其父鲧“以堵为主”治水理念,变为“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治理方略,因势利导,在黄河中游凿龙门,开砥柱,用神斧将挡水大山劈成三道峡谷,还分别取了人门、神门、鬼门的名字,于是后人便将这里称为三门峡。辖区地处秦岭余脉崤山山麓,千古雄关函谷关矗立境内。因古时崤山与函谷关并称“崤函”之塞,三门峡又称“崤函”。每年秋冬之际,在三门峡库区广阔明澈、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成千上万只白天鹅自由自在地飞翔、嬉水、觅食,休养生息。因此,三门峡市也有了“天鹅之城”的美誉。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晚期
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现了较大的氏族部落。
先秦时期
约在前21世纪~13世纪,这里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
西汉至南北朝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先属
豫西道、
河洛道,后改为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豫西人民建立
豫西抗日根据地。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曾设陕州专员公署。1952年,陕州专署与洛阳专署合并。1957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门峡市,归河南省直接管辖。1961年,三门峡市由地级市降为县级市。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三门峡市重新升为地级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介于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东北接
洛阳市新安县、东临洛阳市
宜阳县和
洛宁县;东南邻壤洛阳市
栾川县;南同
南阳市西峡县为邻;西南与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
丹凤县、
商南县相连;西和陕西省
渭南市潼关县共界;北隔
黄河和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平陆县、
垣曲县相望,辖区总面积9935平方千米。
气候
三门峡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年降雨量一般在400毫米~700毫米,无霜期215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051.6小时。
地质
三门峡市地形多样,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称。三门峡从北到南依次分布有崤山、小秦岭、熊耳山、伏牛山和外方山五大山脉,三门峡就坐落在山脉交汇地带。
地形地貌
三门峡市处于
秦岭山脉东延与
伏牛山、
熊耳山、
崤山交汇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300至1500米之间。地貌以山地、
丘陵水文水利
水文
三门峡市辖区内河流河溪较多,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7条,分属
黄河、
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流域面积937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9.3%,黄河干流陕西省潼关县东入灵宝市境,流经灵宝、陕州、湖滨、渑池4个县(市、区)的16个乡镇,全长225千米,历史上最大洪峰流量达每秒3.6万立方米(1843年)。长江水系主要是卢氏县南部和东南部的
老灌河和淇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112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0.7%。除黄河外,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33条,其中,灵宝市境内11条,陕州区境内5条,渑池县境内3条,卢氏县境内14条。
水利
根据归属三门峡市水利部门管理的1座大型水库(窄口水库)和4座中型水库(涧里水库、沟水坡水库、卫家磨水库、西段村水库)的数据统计2023年末水库蓄水总量14661万m3,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106万m3。
自然资源
水资源
2023年全市水资源总量27.948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3243亿m3,地下水资源量5.8600亿m3,重复计算量5.2354亿m3。水资源总量比多年平均值16.4147亿m3(1956~2016)偏多41.3%,比2022年增加47.3%,产水模数28.13万m3/km2,产水系数0.26。
土地资源
三门峡湿地0.23万公顷,耕地14.27万公顷(214.11万亩)。其中,水田0.03万公顷(0.51万亩),园地6.51万公顷(97.65万亩)。其中,果园5.72万公顷(85.81万亩),占87.87%,草地5.79万公顷(86.92万亩)。其中,其他草地5.79万公顷(86.92万亩),占100%。
矿产资源
三门峡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地413处,其中大型矿床27处,中型矿床56处,小型矿及以下矿床320处。发现矿产66种,提交资源储量的50种,主要有贵金属、黑色、有色、稀有(散)、放射性等金属矿产以及冶金辅助原料、燃料、化工原料等非金属矿产。“黄(黄金)、白(铝土矿)、黑(煤炭)”是三大优势矿产。共发现岩金矿区52处,查明金资源量605.42吨,保有226.96吨;铝土矿主要分布于渑池县、陕州区境内,发现矿产地44处,累计查明矿石量4.79亿吨,保有4.4亿吨;煤炭主要分布于义马市、陕州区境内,已查明陕渑、义马两大煤田,矿区28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4.87亿吨,保有资源储量为10.41亿万吨。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三门峡市全境域内维管束植物144科,780多属,2100多种。稀有树种主要有
领春木、
望春花、
铁杉、
连香树、
暖木、
红豆杉、
糯米椴、
龙须木、
水曲柳等。可供用于医药的植物约600多属,1300多种。纤维植物主要种类有葛藤、野苎麻、扁担杆子、构树、椴树、罗布麻、杠柳、芫花、野桐、桑树、龙须草、山杨、子梢、榆树、白草、菖蒲、萨氏荚°和栓皮栎等种类。淀粉用植物资源蕴藏量较大,主要是栎类果实、拳菜根、三叶木通、薯蘋、刺槐叶和鬼灯檠等。野生果品植物资源种类主要有猕猴桃、山葡萄、山楂、五味子、野樱桃和草莓等。
动物资源
三门峡市辖区内除家养动物外,仅野生的陆栖脊椎动物达140多种。其中,爬行类动物20种,鸟类70多种,哺乳类42种,两栖类8种,如华西大蟾蜍、
黑斑蛙、鳖、
无蹼壁虎、
火赤链蛇、腹蛇、红腹锦鸡、石鸡、火斑鸠、长耳鸮、红隼、绿啄木鸟、青羊、麝、麂、狼、豺、貉、蜜狗、金钱豹、獾、黄鼬、小飞鼠、野猪、草兔、东北鼢鼠。苏门羚为国家1级保护动物。大鲵、天鹅、豆雁、环颈雉、鸳鸯、水獭是国家2级保护动物。
原油资源
2024年1月,从2024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位于三门峡盆地中部的灵宝函谷关钻获高产工业油流,经现场测试评估,确定此油井每天原油产量17.13吨,估算原油资源量将达1.07亿吨,具备建设新的油气资源接续基地资源基础。
行政区划
2015年3月6日,撤销陕县,设立三门峡市陕州区,以原陕县的行政区域为陕州区的行政区域,陕州区政府驻大营镇陕州大道18号。
截至2023年3月,三门峡市辖2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即
湖滨区、
陕州区、
灵宝市、
义马市、
卢氏县、
渑池县,共32个乡、29个镇、13个街道,有1211个村、167个社区。市人民政府驻湖滨区崤山中路47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末,三门峡市常住人口202.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0.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81.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5%,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5.92‰;死亡人口1.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7‰。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
三门峡境内除汉族外有32个少数民族,即回族、
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
壮族、朝鲜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羌族、傣族、黎族、畲族、纳西族、毛南族、锡伯族、土族、水族、瑶族、佤族、高山族、哈萨克族、
塔吉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独龙族。
语言
三门峡方言,大部分来源于陕县方言,属于关中方言的变音,和晋西南的方言发音基本相同。其中陕县和渑池的发音方式最相近,义马方言中有部分洛阳方言的前翘舌音痕迹,但与洛阳方言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灵宝以及卢氏的方言与三门峡方言在后唇音上有些差别,其中卢氏方言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南阳方言。
宗教信仰
三门峡信教形式也从传统的主要信仰“佛教”向“信佛教”、“信基督教”、“信天主教”、“信伊斯兰教”等多教并存的形式发展。
经济
综述
2023年,三门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0.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8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696.08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749.35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为10.8:43.0:46.2。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9875元,增长2.4%。
2023年,三门峡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5%。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呈“四涨四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2%,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1%,居住价格下降0.5%,衣着价格下降0.3%。
2023年,三门峡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比上年下降23.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6.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5.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6.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1.6%,民间投资下降36.6%,工业投资下降14.7%。2023年,三门峡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2.0%。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2.7%。全年房屋施工面积下降24.7%;新开工面积下降28.7%;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上年末下降14.9%。全年全市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342个,完成投资比上年下降26.8%;亿元及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比上年下降49.6%。
2023年,三门峡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57元,比上年增长4.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63元,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2元,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1.80,比上年缩小0.08。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09元,比上年增长8.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797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227元,增长9.7%。
第一产业
2023年,三门峡市粮食种植面积164.41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13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5.12千公顷,增加0.01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60.18千公顷,减少0.0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94千公顷,增加0.08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4.56千公顷,增加0.19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2.74千公顷,减少0.17千公顷。
2023年,三门峡市粮食总产量73.98万吨,比上年减少0.33万吨,减产0.4%。其中,夏粮产量34.45万吨,减产4.1%;秋粮产量39.53万吨,增产3.0%。小麦产量34.45万吨,减产4.1%;玉米产量30.35万吨,增产4.0%。
2023年,三门峡市油料产量3.71万吨,减产1.4%,其中花生产量1.71万吨,增产4.4%。蔬菜产量118.93万吨,减产1.5 %。食用菌产量11.39万吨,增产6.0 %。园林水果产量281.59万吨,增产0.6%。烤烟产量4.04万吨,增产5.3%。瓜果产量10.05万吨,减产5.0%。
2023年,三门峡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0.72万吨,比上年增长2.9%。其中,猪肉产量8.03万吨,增长4.7%;牛肉产量1.10万吨,增长2.5%;羊肉产量0.42万吨,下降19.3%;禽肉产量1.17万吨,增长1.0%。禽蛋产量6.48万吨,下降0.7%;牛奶产量3.26万吨,增长9.6%。年末生猪存栏65.00万头,比上年末下降10.5%;全年生猪出栏101.00万头,比上年下降3.6%。
第二产业
2023年,三门峡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0.9%;股份制企业增长3.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2.2%;私营企业增长12.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2.5%,制造业增长1.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8%。分重点产业看,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1%;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0.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0.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0.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2%;能源原材料工业增长0.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8.4%。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6.8%。
2023年,三门峡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9.5%。建筑业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比上年增长12.7%。
第三产业
2023年,三门峡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共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099.56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批发业销售额610.58亿元,下降3.3%;零售业销售额420.18亿元,增长6.2%;住宿业营业额9.53亿元,增长7.4%;餐饮业营业额59.26亿元,增长3.3%。
2023年,三门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9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68.24亿元,增长5.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1.71亿元,增长5.8%。分行业看,批发业27.62亿元,下降4.5%;零售业470.29亿元,增长6.2%;住宿业4.81亿元,增长7.8%;餐饮业67.23亿元,增长3.4%。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6.0%,饮料类增长3.5%,烟酒类增长22.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9.3%,日用品类增长53.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5%,中西药品类增长9.5%,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26.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2.3%,汽车类增长9.2%。
2023年末,三门峡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03.81亿元,比年初增加168.2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59.65亿元,增加172.4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82.93亿元,增加125.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69.54亿元,增加62.45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35.47亿元,增加50.07亿元。
2023年,三门峡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0.13亿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财产保险11.79亿元,人身保险28.34亿元。赔款支出与给付金额15.1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8.28亿元,人身保险6.91亿元。
2023年,三门峡市邮电业务总量29.1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6.72亿元,增长24.2%;电信业务总量22.42亿元,增长18.0%。快递业务总量2870.64万件,增长44.4%;快递业务收入3.86亿元,增长40.9%。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15.7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9.81万户。电话普及率121.6 部/百人。全年新开通5G基站0.14万个;全市5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23.46万户。
社会事业
教育
2023年,三门峡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83所(不含技校)。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校)招生0.44万人,在校生1.3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38万人,在校生4.05万人。普通初中招生2.49万人,在校生7.76万人。小学招生2.74万人,在校学生15.74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6.71万人。
医疗
2023年末,三门峡市共有卫生机构2015个。其中医院65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25个,民营医院4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922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3个,乡镇卫生院73个,村卫生室1351个,诊所39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卫生监督机构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8604张。其中,医院14469张,乡镇卫生院2915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994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878人,注册护士8958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13023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2309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834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11人,妇幼保健院(所、站)机构卫生技术人员737人。全年总诊疗人次1508.24万人次,总出院人数45.58万人。其中医院诊疗人次607.62万人次,出院人数39.31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856.48万人次,出院人数4.43万人。
科技
2023年末,三门峡市共有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1个。省级中试基地2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4家,其中新增34家。289家企业通过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各类创新平台达到763个,其中,年内新增省级研发类平台18个,年内新增市级研发类平台36个。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21笔,技术合同交易额7.83亿元,比上年增长63.0%。
2023年,三门峡市授权专利1166件,年末有效发明专利613件,比上年增长18.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0件,增长25.0%;高价值发明专利185件,增长14.2%;商标有效注册量达到13740件,增长8.8%。
2023年末,三门峡市共有新一代天气雷达站1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4个,多要素区域站112个。地震观测站7个,地震观测站网1个,宏观测报点74个。
文化
2023年末,三门峡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7个。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4个,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1个。年末共有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体育
2023年末,三门峡市各单项体育协会18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俱乐部13个,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达6272人。全年全市运动员共取得19枚金牌、29枚银牌、38枚铜牌,有12名运动员在省队集训。全年共注册运动员373人,授予二级运动员称号66人。
社会保障
2023年末,三门峡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3.56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39.06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4.50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20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23.85万人,参保退休人员14.3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7.8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9.8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85万人。
2023年,三门峡市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0.40亿元,年末共保障城市低保人员8966人;全年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33亿元,年末共保障农村低保人员46548人。全年发放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0.66亿元,年末共保障农村特困人员7182人。
交通
综述
三门峡市地处豫西边陲,自古是通秦连晋、承东启西的咽喉要塞,是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必经之地,与山西运城、临汾、陕西渭南构成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已建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农村公路为支脉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联接金三角、融入大中原、辐射中西部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2023年,三门峡市公路货物运输总量0.39亿吨,比上年增长0.8%。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28.82亿吨公里,增长8.6%。公路旅客运输总量1457万人次,增长83.8%。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18.04亿人公里,增长95.3%。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26公里。
公路
三门峡市拥有3条省级以上高速公路,即
连霍高速公路、三淅高速公路和
郑卢高速。山西垣曲至渑池高速公路(在建)、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桥公路南引桥及南引线(在建)、栾川至卢氏高速(在建)、渑池至淅川高速渑洛段(在建)、连霍呼北高速联络线(在建)、卢氏至洛南高速(在建)6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普通干线公路:全市干线公路拥有5条国道、13条省道,管养里程达1596千米。其中一级公路70.9千米,二级公路833.6千米,三级314.6千米,四级公路332.4千米。农村公路: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8268.8千米。其中县道1426千米,乡道2324.5千米;村道4516.9千米;二级公路276.3千米, 三级公路680.3千米;四级公路6925.9千米;已建成农村公路养护站66所。
铁路
三门峡境内铁路全长496千米,其中
郑西客运专线长154千米,
陇海铁路长189千米,
浩吉铁路153千米。三门峡市拥有湖大铁路、渑杨铁路、渑张铁路3条地方铁路,与陇海铁路相接,连通各厂、矿区,形成了服务区域经济的干支相连的铁路网系统。
水运
三门峡属内河非水网地区,黄河流经三门峡境内220千米,三门峡大坝上游有140千米,下游有80千米。水上运输主要为对河渡运和水上旅游,基本无长航运输。全市辖区内现有黄河小浪底库区、三门峡库区、双龙湾库区和窄口水库4个重点库区,渡口15道,旅游码头4个(南村码头、窄口水库、
双龙湾景区、
陕州公园一号码头)。现有运输船舶19艘,其中客船5艘,主要是旅游客舶;渡船5艘,货船2艘,挂机船7艘,货运量主要集中在西门渡、白浪、大安渡口汽车渡轮上,以对河渡运为主。现有各类船员230人。2020年全市水上运输完成客运量3.5865万人次。
人文
综述
仰韶文化、道家文化和虢国文化都发源于三门峡,同时还是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铸鼎地、老子《道德经》的著经地、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的圆寂地。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馆藏文物7万余件。灵宝西坡遗址补列为全国首选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遗址之一,崤函古道古壕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仰韶村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虢国上阳城与虢国墓地三大发掘入选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
饮食
三门峡市有以灵宝寺河山为主的优质苹果、核桃、
灵宝大枣、渑池仰韶杏、牛心柿饼、三门峡烟叶等特产。
地方特产
卢氏鸡
卢氏鸡是河南三大地方良种鸡之一(另外两种是河南固始鸡、河南正阳三黄鸡),是适合山地放养的古老鸡种。
仰韶大杏
仰韶大杏,又名仰韶黄杏,河南省渑池县的水果类特产。因渑池县为仰韶文化发祥地而命名。渑池县属秦岭余脉,为豫西丘陵山区,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其果形似鸡蛋,俗称鸡蛋杏,果实成熟后,核肉分离,摇晃有响声,又称“响铃杏”。
灵宝苹果
灵宝是我省最大的苹果基地,产量已达一亿数千万斤。灵宝苹果的栽培历史,清代县志有记载。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阌乡县志》载:'苹果,有亦不多'。 灵宝苹果个大、色鲜、糖分高、香味浓。品种多达 120多个,主要有新红星、红富士、青香蕉、小国光等。
习俗
婚嫁
出嫁姑娘一路哭。哭嫁是南村一带的婚俗。姑娘从出嫁头天晚上开始就要和家人及其亲属哭泣,第二天,要一直哭到婆家门前为止。结婚本是喜事,为什么要哭呢,这种哭是一种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眷恋,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民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包办婚姻已走进历史,但哭嫁作为风俗习惯,却一直被传承着。
丧事
老人寿终击鼓西门外。南村自古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村里老人寿终时,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敲锣打鼓,抬着入殓老人的寿棺绕村一周后,再送到村庄的西门外,以示对老人一生的缅怀。
待客
待客饸饹面。由于木制饸饹床(俗称“坐床”)做面食方便快捷,做出来的饸饹面细腻、筋道,所以,沿黄人家以饸饹面为最高待客礼遇。每当亲戚朋友来访,左邻右舍齐心合力制作,喜欢吃热的配以炒鸡蛋西红柿,喜欢凉拌的配以小磨香油蒜泥黄瓜丝,一大海碗吃下来,再来一小碗下面汤消食。
艺术
蒲剧
三门峡市蒲剧院在陕州区甘棠街道蔡白村建成了产、学、研相结合,院、团、校一体化的三门峡市蒲剧文博馆,坚持为时代创作、为人民演戏宗旨,创作古装剧目25部、现代剧目5部,开展惠民演出500余场,助推三门峡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门峡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个(地坑院营造技艺、灵宝剪纸、卢氏剪纸、老子传说、陕州锣鼓书)、省级项目44个、市级项目13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人、省级48人、市级285人。
仰韶彩陶
仰韶文化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的考古学文化,王新军作为仰韶彩陶制作技艺的领军人物,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创产品。
豫西剪纸
三门峡是中国剪纸发源地之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李竹梅作为三门峡人,深受熏陶,致力于民间艺术研究20年,带领豫西的民间剪纸艺人把古老的非遗剪纸艺术推向2008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
文物古迹
三门峡市文物资源丰富,全市共有3413处文物点,国家、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00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点1处,国保单位12处、省保单位64处、市保单位90处。
仰韶村
1921年,首先发现于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的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5000到7000年,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表面绘制有图案的彩陶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全国共发现仰韶文化遗址5000余处,其中三门峡市有200余处。仰韶村遗址先后于1921年10月,1951年6月和1980年10-11月、1981年3-4月进行了3次发掘研究工作。仰韶文化的发现揭开了中国田野考古第一页、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第一页、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一页、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第一页,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仰韶村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黄帝
黄帝铸鼎原聚落遗址群位于灵宝市阳平镇境内,南依秦岭,北濒黄河,东为沙河,西为阳平河,方圆300平方千米内分布着50处仰韶时期文化遗址,总面积达4.36平方千米。《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文献均有黄帝“铸鼎升天”的记载。铸鼎原周围还一直流传着黄帝铸鼎、驭龙升天、嫘祖采桑等与黄帝有关的传说故事,还有许多与黄帝有关的山名、水名、地名,尤其是如轩辕台、夸父山、蚩尤山这种以当时部落首领命名的现象在全国少见。黄帝铸鼎原聚落遗址群与有关黄帝的记载和传说相互印证,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五帝工程)启动的最佳切入点。其中灵宝西坡遗址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首选遗址,北阳平遗址群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列入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专项。2006年,西坡遗址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虢国
虢国是西周早期建立的姬姓诸侯国,对西周历史与文化的影响广泛而深刻。20世纪50年代,国家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三门峡市上村岭考古发现虢国墓地,并首次对其进行大规模发掘。90年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三门峡市考古队联合对虢国墓地进行第2次大规模发掘。其中,1990年发掘的M2001虢季墓、1991年发掘的M2009虢仲墓分别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先后两次发掘出土的的文物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制作之精、价值之高,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周考古中少见的。1984年,将首次发掘保留下来的1727号车马坑原地原状建起虢国车马坑陈列馆。2000年,在第2次发掘的虢国墓地遗址上建成专题性博物馆——虢国博物馆。
风景名胜
概述
三门峡市境内有被誉为“文化圣地”的仰韶文化遗址、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荆山黄帝铸鼎原、“千古雄关、道家之源”函谷关、我国三大遗址博物馆之一的虢国博物馆、成片地下民居天井窑院建筑群、空相寺、黄河古栈道、石壕吏遗址、宝轮寺塔、秦赵会盟台、鸿庆寺石窟、安国寺、甘棠苑等名胜古迹。
截至2022年底,三门峡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2家,其中4A级以上旅游景区16家、3A级2家、2A级4家。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131位、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入选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