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蹼壁虎,又名爬墙虎、守宫、天龙、蝎虎。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壁虎科壁虎属的爬行动物。其身体扁平,头吻呈三角形,吻鳞呈长方形;鼻孔近吻端,位于吻鳞、第一上唇鳞、上鼻鳞及后鼻鱗之间;无活动眼睑,耳孔小;上下颌具有细齿,舌长;头体背面被颗粒状细鱗,吻部颗粒状细鳞扩大;四肢具五指(趾),指(趾)端膨大,指(趾)间无蹼;身体背面一般呈灰棕色,其深浅程度与生活环境及个体大小有关;身体腹面淡肉色。
形态特征
无蹼壁虎全长105-132mm,身体扁平,头体长为尾长的0.72-1.04倍。头吻呈三角形。吻鳞呈长方形。鼻孔近吻端,位于吻鳞、第一上唇鳞、
上鼻鳞及后鼻鳞之间。无活动
眼睑,耳孔小,卵圆形。上下颌具有细齿,舌长。上唇鳞8-12枚,下唇鳞7-11枚,颏片两对,呈弧形排列,外侧一对较小。
无蹼壁虎头体背面被颗粒状细鳞,吻部颗粒状细鳞扩大,背部交错排列成12-14行,胸腹部鳞片较大,覆瓦状排列。四肢具五指(趾),指(趾)端膨大,指(趾)间无
蹼,膨大处具5-9个攀瓣。四肢背面被颗粒状小鳞。腹面的鳞片覆瓦状排列。尾略侧扁,基部每侧有肛疣2-3个,雄性较大。尾背腹均被覆瓦状鳞。腹面的覆瓦状鳞较大。中央一列扩展成鳞板。雄性具6-10个肛前窝。
无蹼壁虎身体背面一般呈灰棕色,其深浅程度与生活环境及个体大小有关。头、颈、躯干、尾及四肢均有深或浅色斑。在颈及躯干背面形成6-7条横斑,尾背面形成11-14条横斑。身体腹面淡肉色。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无蹼壁虎栖息场所广泛,几乎所有建筑物的缝隙及树木、岩缝等处均有分布,生活海拔为600-1300m。
生态习性
无蹼壁虎是夜行性
蜥蜴,白天藏身在阴暗的树洞、石下或房屋的墙壁缝隙中,因其趾下有瓣,能爬行于墙壁或天花板上,夜间在厕所或其它有灯光处昆虫较多,其能快步追赶和伸出舌头粘捕小型昆虫,所以无蹼壁虎量亦较集中。无蹼壁虎一般每日在18时以后至次日7时以前活动,少数个体中午亦偶有活动,有些个体常有固定的捕食场所。遇敌时,急速爬行逃避或自附着处落于地面,落下时,尾部易自断,断尾后能在短期内重新长出再生。断尾的肌肉还能强烈收缩一段时间,使断尾在地面跳动,以混淆敌害视线,乘机逃脱,这是一种保护性适应。从11月初至
翌年3月中旬为
冬眠期,3月中下旬
出蛰开始活动。4月下旬以后活动旺盛。
无蹼壁虎以小型昆虫为食,主要是蛾、蚊、蝇、蜘蛛、小蜂、甲虫等。
分布范围
无蹼壁虎是中国特有种,仅分布在中国(安徽、甘肃、河北、河南、江苏、辽宁、宁夏、陕西、山东、山西、浙江)。
繁殖方式
无蹼壁虎
繁殖期为6月至7月。每次产卵2枚,卵圆形、白色,壳薄而硬。粘在一起附着于壁缝中。孵化期约2个月。幼蜥吻端有角齿,以此啄破卵壳而出,旋即自行脱落。
性成熟为两龄。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暂无该物种的具体种群数量信息,但呈下降趋势,其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同时由于其在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也遭到了大量捕捉。如果无蹼壁虎在未来用于医学的数量增加和栖息地的丧失或退化更为严重的话,该种很可能将面临更多的威胁。
无蹼壁虎在中国河北数量较多,且各地均有分布。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2020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被评定为无危(LC)。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