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学名:Acipenseriformes)是硬骨鱼纲、鲟形目鱼类统称。共27种,这类鱼是古老的软骨硬鳞鱼,身体细长,没有鳞片,长有五行骨板,分布于背部、侧面和腹部;吻呈扁平状,口位于腹面;鼻子略微上翘,呈三角形,鼻部有4根向下悬挂的触须。背上长满浅蓝色或墨绿色的斑块,腹部白色。
动物学史
分类研究
鲟形目鱼类现存2科(白鲟科、鲟科)6属,其中白鲟科(Polyodontidae)为2属2种,没有争议;但鲟科(Acipenseridae)共有多少个物种,一直没有定论。鲟鱼类是大型鱼类,经典的分类学所采用的样本数较少,而鲟鱼类种内变异较大,早期的文献曾认为鲟科鲟属(Acipenser)鱼类就有30余种;在文献中,孟庆闻等(1995)在其《鱼类分类学》著作中将鲟形目鱼类记述为25种;Hochleithner和Gessner(1999)将波斯鲟和库页岛鲟分别当作俄罗斯鲟和中吻鲟的亚种看待,记述的也是25种鲟形目鱼类。由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鲟形目鱼类的种属鉴别,而与此同时,随着鲟形目鱼类资源的衰退,部分种或种群已难以获得标本材料,对鲟形目鱼类的分类学研究变得越来越困难,此外,鲟鱼类在天然条件下容易产生杂交种,因此人们也许永远无法弄清当代现存鲟形目鱼类的物种数量。例如,珠江中华鲟与长江中华鲟是否为一个种,在学术界曾有争议,珠江中华鲟近乎绝迹,人们也许失去了弄清这个问题的机会。
从国际上发表的文献资料看,比较公认的说法是,鲟形目鱼类共27种, 包括25种鲟科鱼类和2种白鲟科鱼类。在鲟科中,鲟属占17种,其中,西伯利亚鲟和大西洋鲟具有亚种,西伯利亚鲟分3个亚种,大西洋鲟分2个亚种。
起源与演化
鲟鱼起源于泥盆纪(距今4.5亿-3.5亿年),现存最早的鲟形目鱼类化石可追溯到中生代侏罗纪(约2亿年前),大约在194百万年前的早侏罗纪,鲟形目鱼类祖先分化为鲟科和匙吻鲟科,因此被称为“活化石”。除了头颅骨,大部分鲟鱼的骨骼为软骨结构,处于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之间的过渡类型,在鱼类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与进化的关键物种。
在演化过程中发生多次独立演化事件,如太平洋类群中高首鲟、中华鲟、库页岛鲟与中吻鲟的河海洄游习性,发生3次由淡水定居型向河海洄游型的演变。
祖先特征状态重建结果表明,祖先最大潜在体长为330厘米,属于中间体型。在整体演化过程中,尖吻鲟类群和太平洋类群由祖先的中间体型向大体型转变。除了欧洲鳇特化为大体型,大西洋类群其他物种全部由祖先的中间体型转变为小体型。在此期间,太平洋类群的部分物种发生了趋同演化,表现为向小体型的转变。
背鳍的演化:鲟鱼类祖先的背鳍条有47枚,属于中间类型,然后向匙吻鲟科的延长型和鲟科的缩短型两个方向演化。同时,中华鲟和欧洲鳇中发生了2次由中间型向延长型转变的独立演化,在裸腹鲟和闪光鲟中发生了2次由缩短型向中间型转变的独立演化。
臀鳍的演化:鲟鱼类祖先的臀鳍条数为38,介于延长型与缩短型之间的中间类型,臀鳍的演化呈现由祖先的中间型向匙吻鲟科延长型和鲟科缩短型两个方向演化。
背鳍后骨板的演化:鲟鱼类祖先的背鳍后骨板数为2枚,属于中间型。演化历史中背鳍后骨板的演化总体呈现朝发达型和完全退化型两个方向演化。
臀鳍后骨板的演化:鲟鱼类祖先的臀后骨板数为2枚,属于中间类型。臀鳍后骨板的演化也分别朝发达型和完全退化型臀鳍后骨板两个方向演化,演化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由中间型向臀鳍后骨板发达型的转变,和5次向背鳍后骨板完全退化型的转变。
种间亲缘关系
根据20世纪末已有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争论较大的是鳇属(Huso)2个种(欧洲和达乌尔鳇)与其他鲟科鱼类的关系问题,依据分子生物学证据,鳇属可以并入鲟属(Acipenser)。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应用于鲟形目鱼类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这个问题尚未完全定论。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鲟鱼类属于大型鱼类,欧洲鳇体长可达8米多,体重1000多千克,中华鲟体长可达4米多,体重500千克以上。根据鲟形目鱼类的雌性最大潜在体长,将鲟形目鱼类身体大小分为3个类型:大体型的最大潜在体长430-850厘米,包括尖吻鲟类群、达乌尔鳇、欧洲鳇和高首鲟;中间体型的最大潜在体长250-400厘米,包括匙吻鲟科、中华鲟和施氏鲟;小体型的最大潜在体长30-240厘米,如长江鲟、大西洋类群的多数物种。
身体长形,腹部平扁,吻部延长,口腹位,尾为歪尾型,部分鲟鱼类具有喷水孔。鲟形目的2个科在外形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鲟科鱼类体躯上有5列硬鳞骨板,即1列背骨板、2列侧骨板和2列腹骨板,口前有4根明显的吻须;白鲟科鱼类皮肤裸露,吻很长,占头长的70%以上。
在鲟科鱼类中,鳇属鱼类区别于鲟属鱼类的主要特征是,嘴大,呈星月形,开口向前;吻须扁平;左右鳃膜相连。同一鲟科物种在骨板数量、体长等可数、可量性状方面具有一定的变异性,部分可数性状(如骨板数)是分类依据之一。大多数江海洄游型鲟类的骨板随躯体生长而生长,但淡水鲟种
湖鲟的这种体外“盔甲”随年龄增大而退化。有人认为,在淡水环境中,没有鲨鱼或其他大型肉食动物,成年的湖鲟已失去了天敌,发达的骨板失去了保护意义,相反会增加水的阻力。
鲟鱼类背鳍位于身体背面,起维持身体垂直方向平衡作用。鱼鳍由鳍条以及鳍膜组成,对于相对近缘的物种,鳍条数目的多寡,可以表示鳍的长短特征。根据背鳍条数将鲟形目鱼类的背鳍划分为3种类型:延长型有53-65枚背鳍条,包括白鲟、匙吻鲟、欧洲鳇和中华鲟;中间型有45-50枚背鳍条,如长江鲟、施氏鲟、裸腹鲟和高首鲟等;缩短型仅30-43枚背鳍条,如尖吻鲟类群、铲鲟属和拟铲鲟属等。
鲟鱼类臀鳍位于身体后半部分的腹面,与背鳍上下对应,形态与功能大体上同背鳍相似。但相比背鳍,鲟形目鱼类的臀鳍更小。根据臀鳍条数将臀鳍划分为2种类型,延长型:有53-58枚臀鳍条,匙吻鲟科鱼类属于此类型;缩短型:仅有19-34枚臀鳍条,鲟科鱼类属于此类型。
背鳍后骨板:骨板对鱼体起保护支撑的作用,但会在游泳时产生阻力。大多数河海洄游型鲟类的骨板随躯体的加长而变多,但有些淡水鲟类骨板会发生退化。根据背鳍后骨板数可以将背鳍后骨板划分为3种类型:发达型5-9枚背鳍后骨板,包括尖吻鲟类群、铲鲟属、拟铲鲟属、施氏鲟和纳氏鲟;中间型1-2枚背鳍后骨板,如中华鲟、长江鲟、达乌尔鳇、俄罗斯鲟等;完全退化型背鳍后骨板消失,如匙吻鲟科、小体鲟、闪光鲟、裸腹鲟、欧洲鳇等。
臀鳍后骨板:根据臀鳍后骨板数可以划为3种类型:发达型4-9枚臀鳍后骨板,包括尖吻鲟类群、铲鲟属和纳氏鲟;中间型2-3枚臀鳍后骨板,如中华鲟、长江鲟、达乌尔鳇、俄罗斯鲟和铲鲟属;完全退化型臀鳍后部皮肤裸露,臀鳍后骨板消失,如匙吻鲟科、小体鲟、闪光鲟、裸腹鲟和欧洲鳇。
鲟鱼类可以划分为2种类型:大型卵卵径3.15-4.55毫米,如太平洋类群、欧洲鳇、西伯利亚鲟和湖鲟等;小型卵卵径1.55-3毫米,如匙吻鲟科、大西洋类群中的拟铲鲟属、纳氏鲟、裸腹鲟和小体鲟等。
内部结构
鲟鱼类内部解剖结构的主要特点是,骨骼系统主要由软骨组成,脊柱和肋骨全为软骨,脑颅由包围脑和感觉器官的软颅和覆盖在表面的膜质硬骨结合而成,颌弓和肩带也是在软骨的基础上覆盖有膜质硬骨;上颌中的前颌骨与上颌骨相连,与头骨分离;脊索延续到成年期;消化道具有螺旋瓣;鳃部有鳃耙。
上颌与头骨分离,保持灵活,使得鲟鱼在摄食时颌部可以向下伸展,适应于摄食底栖生物,但匙吻鲟是例外,匙吻鲟的上颌与头骨相连,是上颌灵活性的次生退化,适应于摄食浮游生物。
栖息环境
鲟鱼对水质要求较严格,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较高、水温偏低、底质为砾石的水环境中。一些物种生活在淡水栖息地。它们栖息在河流、湖泊、池塘和其他淡水生态系统中。然而,大多数物种主要生活在咸水或微咸水中,并迁移到淡水产卵。
分布范围
鲟鱼仅分布于北半球,主要有三个分布密集区:一个是欧洲东部的里海、黑海、咸海地区,一个是环绕北太平洋两岸的亚洲东部和北美洲西部地区,另一个是北美洲东海岸地区。存在9个自然分布区,分别为太平洋东岸、北美大湖地区、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里海地区、西伯利亚及北冰洋流域、黑龙江水系和日本海、长江和珠江水系。
生活习性
洄游
鲟鱼洄游动因主要是觅食和产卵,朔河洄游一般认为是与产卵有关。鲟鱼的生活史类型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①淡咸水洄游型:在淡水与咸水之间洄游,如里海地区的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闪光鲟(Acipenser stellatus)和欧洲鳇(Huso huso);②河流河口生活型:在淡水中产卵,再向咸水区洄游过程中生长,只确定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是这种洄游型;③江海洄游型:在淡水中产卵,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大陆架海水中度过,如欧洲大西洋鲟(Acipenser sturio)、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等;④纯淡水生活型:在淡水中洄游,完成摄食和产卵,如铲鲟属和匙吻鲟等。绝大多数的鲟鱼都是江海洄游产卵鱼类。
食性
鲟鱼的食性较为广泛,例如史氏鲟仔鱼期一般以浮游生物为食,幼鱼则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以水生昆虫、软体动物为食,有时也吃小鱼。大多数鲟鱼在淡水与咸水或海水之间、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域以及近岸海的大陆架浅水水域都能找到丰富的饵料。已知鲟鱼并不游入到深海海域,在海中洄游时一般会选择在近海岸。绝大多数鲟鱼并非常年摄食,一般在高温季节或者低温季节停止进食,此外在自然条件下,性成熟个体在繁殖期间基本不摄食,例如中华鲟要完成繁殖过程需要游行几万公里,期间基本上不进食,全靠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储备。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在淡水鱼类中,鲟鱼以其个体大、寿命长而闻名,鲟鱼的生长速度惊人,尤其是在海水中的生长速度更快。中华鲟在短短的数年时间之内,体重就可达到几十千克,根据测量,在性成熟之前(雌体为14-18龄,雄体为9-16龄)每年的平均增长11.5千克。根据北美Suwannee河大西洋鲟的调查结果推论,鲟鱼在生活史的早期阶段生长迅速,以便快捷的达到较大的体形,获得竞争优势,但受到生态容量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制的生长,于是出现了间断性的摄食期和禁食期。
繁殖方式
鲟鱼在繁殖期间身上没有“珠星”等明显的外部第二特征,在非产卵区,雄鲟与尚未成熟的雌鲟难以辨认。鲟鱼初次成熟年龄大多在10龄以上,而且性成熟年龄个体差异明显。鲟形目鱼类雌性初次性成熟年龄大致划分为3种类型:晚熟型20-24.5年,如中华鲟、达乌尔鳇和西伯利亚鲟等;中间型13-18年,如施氏鲟科、裸腹鲟和俄罗斯鲟等;早熟型雌性初次性成熟年龄为6.5-12年,如匙吻鲟、铲鲟属、长江鲟、小体鲟和纳氏鲟等。
就整个鲟形目鱼类而言,产卵时的水温变幅较大,为6-25℃;产卵季节几乎覆盖一年四季,但大多数鲟鱼的产卵季节在春季和夏季初,长江中华鲟的产卵季节为10-11月。
鲟鱼一生多次产卵,但并不是每年都会产卵。鲟鱼的产卵间隔时间可能与年龄有关。有资料显示,高首鲟性成熟后,较年轻的雌鲟每隔4年产卵1次,而老年雌鲟则要相隔9-11年。鲟鱼的产卵地点一般选在流态复杂的河道急流处,产卵场具有坚硬的底质,水深从数米至二三十米不等,流速为0.5-2.2米/秒。产卵场的位置年复一年的相对稳定,这可能与产卵场所具有的特殊产卵条件或鲟鱼具有的回归本能有关,但某一年份的鲟鱼能否成功产卵与产卵季节产卵场的水流速度有很多关系。对许多鲟种而言,诱发产卵的环境因子(水温、流速等)尚不十分清楚,信息素在鲟鱼产卵中的作用也还未知晓多数鲟种对产卵场河床形态和河床底质有特定的需求,张辉等(2007)认为,特殊的河床形态决定了特殊的水力学特征,产生了特殊的微生境,这可能是鲟类产卵场条件的决定性因素。
产卵场分布范围可以根据鲟卵敌害鱼类捕捞地点、发生卵(精)自流或卵产空亲鲟捕捞地点、仔鱼捕获地点、河床地质确定,进行鲟卵的江底采卵可以直接确定产卵场的地点和范围。鲟类一般具有多处产卵场。
北美高首鲟在其分布的许多河流中已没有自然补充(recnuitment)或存在明显的年度差异,但在Columbia河的Bonneville坝下、Snake河的Hells Canyon坝下、Fraser河的下游以及Sacramento河则是例外。据此,有学者提出了高首鲟的产卵场假说,认为季节性高水位期所形成的河流环境对高首鲟的早期发育是必需的。在有高首鲟自然补充的河流,河道复杂,可淹性河流植被(foodable riparian vegetalion)或多石地质丰富。高首鲟在位于被季节性淹没的河段上游1-5千米处的涌流区产卵,受精卵则往被淹没的河段散布,粘附在新形成的湿地区孵化,孵化出的卵黄囊仔鱼则隐入石砾缝隙中发育,开始摄食的仔鱼则在这种湿地区获得丰富的食饵。河道退潮时,仔鱼则可转变为稚鱼。在高首鲟自然补充率较低的河流,缺乏上述这种产卵场条件;而在偶有自然补充的河流,这种环境只在高水位的年份才出现。以上事实和假说可以作为人工模拟产卵场的依据。
通过多年对中华鲟产卵场的研究,危起伟(2003)曾提出中华鲟产卵场概念模型,即一个完整的中华鲟产卵场由交配区、播卵区和孵化区3个功能区组成,三者分别具有特定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由此形成特定的水力学条件和受精卵着床孵化场所;其中交配地点下段存在江底高程上升的缓坡(“负坡”)可能是产卵场的关键条件。
Volga河是闪光鲟在里海地区仍然存在自然繁殖的少数河流之一。1979-1998年20年间的6-8月,对Volga河下游闪光鲟自然繁殖的监测结果表明,Volgorad坝下游闪光鲟的产卵场共16处,总面积248.4公顷。决定Volga河闪光鲟自然繁殖规模的第一位因素是到达产卵场的闪光鲟亲鲟数量,其次是河水水量。当亲鲟数量相近时,高水位年份的闪光鲟仔鱼发生量高于低水位年份。
鲟形目鱼类产卵间隔时间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长间隔型4.5-6年,如中华鲟、欧洲鳇、短吻鲟和拟铲鲟属鱼类;中间隔型3-4年,如匙吻鲟科、尖吻鲟科、闪光鲟和波斯鲟等;短间隔型1.5-2.5年,包括长江鲟、小体鲟、阿拉巴马铲鲟、裸腹鲟、库页岛鲟和欧洲大西洋鲟。
下级分类
生物种类
参考资料
中国种类
参考资料
杂交种类
此种杂交鲟是欧鳇和小体鲟的杂交后代,也是俄罗斯经几十年的育种研究选育出的各种性状最优秀的杂交组合,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性成熟早(5-6龄)、后代可育、遗传性状较稳定等特点,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引进养殖。
黑龙江杂交鲟是施氏鲟和达氏鳇的杂交后代。施氏鲟和达氏鳇在自然状态下就有杂交的子代。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均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后代的适应能力、抗病力、生长速度以及配合饲料驯养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势。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7种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其中,白鲟为灭绝(EX),达氏鲟为野外灭绝(EW),17种为极危(CR),3种为濒危(EN),5种为易危(VU)。
鲟形目所有种(除短吻鲟Acipenser brevirostrum、欧洲大西洋鲟Acipenser sturio被列入附录Ⅰ的物种)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23版--附录Ⅱ。
种群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按捕捞产量划分,世界鲟鱼大致可以分为4类,即万吨级种类: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
闪光鲟(Acipenser stellatus)和
欧洲鳇(Huso huso);千吨级种类:
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湖鲟(Acipenser fulvescens)、欧洲大西洋鲟(Acipenser sturio)和
高首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百吨级种类:
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
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鳇(Huso dauricus)、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其他的为不及百吨的稀有种类,如中国的
白鲟(Psephurus gladius)和
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属于此类。但此后因为产量的急剧下降,这种分类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了。
但是从20世纪初开始,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和人类修建水电站对于鲟鱼繁殖地的破坏,导致世界鲟鱼资源量急剧下降。根据FAO的官方数据,上世纪40年代后期就稳定在1.75万吨左右,之后1960年最低(1.35万吨),至1977年最高达到了3.14万吨(Raymaker and Hoover,2002)。随着苏联政府的解体,前苏联水域鲟鱼管理处于无政府管辖状态,1993年降至不足万吨(9594吨),至2001年估计约2000吨。
中国的鲟鱼野生资源量也不容乐观,中国的鲟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水系、黑龙江水系和新疆三个区域,其中长江水系栖息着中华鲟、白鲟和达氏鲟:黑龙江水系栖息着史氏鲟和达氏鳇:还有上世纪80年代分布于新疆地区的裸腹鲟、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这三种数量较少,没有经济产量。上世纪80年代,黑龙江鲟鱼最高年产量为452吨,后来,由于过度捕捞导致了黑龙江鲟鳇鱼资源的极度枯竭,特别是达氏鳇资源濒临灭绝。1972-1980年的中华鲟的产量波动在391-636尾之间,90年代平均每年捕获量不到100尾。1995年后几乎找不到白鲟的踪迹,估计已经灭绝。2022年7月21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发布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长江鲟野外灭绝,裸腹鲟灭绝。
2022年3月18日,加拿大1位渔夫捕上一条巨型鲟鱼,并对这条前所未闻的鱼进行了测量,得出这条鱼超过了10.5英尺(3.2米),超600磅(272千克)重,有专家表示,这条鲟鱼可能超过了100岁,渔夫在对其进行标记后放生了它。
濒危原因
鲟鱼类虽然是硬骨鱼类中的原始类群,但它们已成功地适应了近代地球生态环境,而且具备一系列的竞争优势,如产卵水温范围较广,精子和卵子在水中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较长,幼体较早就具备喜盐性,食谱较广,具有防御敌害侵犯的骨板,存在多种形式的生态类型等。
鲟鱼性成熟晚,寿命长,其生活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跨度较大,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过程相对缓慢。但鲟鱼在生活史上的特性不是鲟鱼资源濒危的唯一原因,例如北美高首鲟是性成熟年龄最大的鲟种之一,但其资源状况相对较好,而中亚裸腹鲟的性成熟年龄和产卵周期相对较短,但裸腹鲟的濒危程度明显高于高首鲟。
普遍认为,致使所有鲟鱼类资源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全球范围内对鱼的过度捕捞、水电工程建设和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全球鲟类资源主要集中在里海地区,在过去的数十年里,里海鲟类因产卵河流的筑坝、海平面波动、过度捕捞和偷捕,海域及其河流的水质污染以及一种
栉水母(Mnemiopsis leydyi)的入侵,资源出现灾难性的破坏。
保护措施
鲟鱼资源的濒危状况引起了全世界政府和组织的普遍关注,2001年7月20日,俄罗斯政府宣布,从即日起至2012年年底禁止在里海海域进行捕捞厉害鲟鱼的一切商业活动,并暂停本国的黑鱼子酱出口业务。与此同时,临近里海的阿塞拜疆、哈萨克撒坦和土库曼斯坦3国也宣布实行同样的禁令。由于美国自然保护意识普遍提高,鲟鱼自然种群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特别是在短吻鲟和海湾鲟等濒危鲟鱼种保护方面,是国际上鲟鱼资源保护状况最好的物种。1933年,美国制定了“美国鲟鱼类保护和管理框架文章”,成为了美国若干年内鲟鱼保护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同时,对密苏里铲鲟、海湾鲟、大西洋鲟和短吻鲟等,均先后制定了物种级的恢复(行动)计划,并已逐步实施。所有的鲟鱼物种在中国视为二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所有鲟鱼的捕捞、养殖、运输和经营利用,均需要由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应的捕捞、养殖、运输和经营利用许可证。
与此同时,CITES也于1998年将所有鲟鱼物种列入附录保护物种,并且规定所有的鲟鱼种类的国际贸易都必须经过CITES公约秘书处的批准。CITES自2001年起,对世界主要鲟鱼捕捞海域和主要出口国实行了捕捞配额和出口配额的限制,并针对于里海周边海域鲟鱼资源的不断恶化,不断地减少周边国家的相应的捕捞配额和出口配额,以此来减缓鲟鱼资源不断恶化的形势。白鲟(Psephurus gladius)于2022年被宣布野外灭绝。
主要价值
科研价值
鲟鱼类大约与恐龙处于同一世纪的这一“古老性”特征使它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经济价值
鲟鱼类的经济价值也非常高。鲟鱼肉味道鲜美,肉厚而无刺,营养价值极高,肉和卵的蛋白含量高达18%和29%,鲟鱼肉加工成的小包装熏制品、烤鱼片、酱鱼肝也非常受欢迎,鱼皮是高档皮革制品的好原料,以鱼骨为原料制成的高钙美味食品,对于防止老年骨质疏松、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大脑活力、延缓衰老十分有效。尤其是鱼子酱与鹅肝、松露并称为“世界三大美食”,素有“黑色黄金”之称,是国际上经久不衰的名贵高档食品,价格昂贵,鱼子酱约占鲟鱼体重的7.5%。据2000年和2002年的两份报告,俄罗斯官方出口贸易估计在(4-10)×103万美元,黑市出口贸易估计在(25-40)×103万美元,优质的欧洲鳇鱼子酱的价格最高,每千克达到5000美元。
观赏价值
在观赏鱼价值方面,鲟鱼为软骨硬鳞鱼,是硬鳞鱼,有活化石之称,其形态独特,体呈锥形,头躯干为一平面身披五行骨板并带有尖棘犹如铠甲,体黑灰色,腹部白色,歪尾型,游如梭,静如艇,观之有一种幽深、古朴的感觉。在东南亚、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等地区,鲟鱼都被视为上等的观赏鱼。例如北京海洋馆就专门设立了中华鲟展览馆,每年都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
养殖技术
鲟鱼设施化养殖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手段,使养殖环境相对可控,进行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养殖方式。设施化养殖模式主要包括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苗种生产主要以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方式为主,成鱼养殖则以池塘和网箱养殖方式为主。
流水养殖:是以优质的泉水或江河水等为水源,通过机械提水或利用地形自然落差,使鱼池中水体保持适宜的流速和流量,养殖水不重复使用。该养殖模式的优点是成本低,便于管理;缺点是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可控性较差,养殖外排水易污染环境。
网箱养殖:是利用水库、大型河道等大水体等生态水域,结合网箱内小水体密集养殖的一种养殖方式,优点是收获方便、产量高,缺点是受外界环境影响大,且易污染水体环境。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集成众多设施和设备,采用水温调控、生物净化和杀菌消毒等多种技术手段,使养殖对象生长环境相对稳定。该养殖模式优点是养殖水质高效可控,可实现养殖对象的健康生长及低废排放,缺点是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不同的鲟鱼养殖模式或同一养殖模式下不同规格的鲟鱼,养殖密度均有所差别。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密度最高,网箱养殖密度次之,流水养殖密度最低。养殖密度对鲟鱼的生长影响较大,密度过高对鲟鱼的生长具有消极作用,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及摄食率显著降低。
投饲策略主要包括投饲率和投饲频率。不同规格的鲟鱼,在不同养殖模式及环境下,投饲策略有差异,不同的水温条件下,投饲策略也有所变化,确定适宜的投饲策略有助于提高鲟鱼的养殖产量及饲料利用率,减少对养殖环境的污染。一般来说,随着鲟鱼规格增大,其投饲率逐渐降低。
鲟鱼病害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病原体、水环境和鲟鱼机体抵抗力等因素,若水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温度突变、水质恶化、有毒物质、致病生物侵袭等),或机体因其他原因(如机械损伤、饥饿等)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都会引起病害的发生。鲟鱼设施化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可以分为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及寄生虫等,以细菌性疾病为主。鲟鱼人工养殖的病害风险防控应重点从机体抵抗力和环境等方面人手,以预防为主,建立免疫防控、药物防控和生态防控的综合防控规程,加强饲养管理,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动物文化
典籍记载
长江白鲟,又名象鼻鱼、琴鱼、朝剑鱼,在古代又被称为鲔。春秋时期,《诗经·周颂》有诗:“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鳣鱼、鲔鱼、鲦鲿和鰋鲤都是用来祭祀,求得福祉的。而鲔正是白鲟。
《礼记》中记载,“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鱼品多矣,荐必以鲔,为其特大者,谓之王鲔以此”,王鲔就是一种体型特别大的白鲟,是作为特供品,献祭给祖先和鬼神,以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可见最早的时候,鲟鱼多是用来祭祀,足见其珍贵。
对于鲔鱼,三国吴陆机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解释道:“鲔鱼,色青黑,头小而尖,似铁兜鍪,口在颔下,其甲可以磨姜,大者不过七八尺。大者为王鲔,小者为叔鲔。”
鲟鱼在古代还被称为鱏鱼,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不仅博览典雅,精核数术,还性好音律,鼓琴吹笛,曾写下了《长笛赋》,其中就提到过鲟鱼,“鱏鱼喁於水裔,仰驷马而舞玄鹤。”
在《淮南子》中也有记载,“瓠巴鼓琴,鱏鱼出听。”后来《淮南子》另外版本将“鱏鱼”写作“淫鱼”,汉代高诱为其注释,“淫鱼长头身相半,长丈余,鼻正白,身正黑,口在颌下,似鬲狱鱼,而身无鱼鳞,出江中。”在《后汉书·马援传》中注鱏鱼口在颔下合﹐故《论衡》作鱏鱼。
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也写道,“吹洞箫,发櫂讴,感鱏鱼,动阳侯。”西晋刘逵注解说:“鱏鱼,出江中,头与身正半,口在腹下。”清李元《蠕范·物名》也记载,“曰秦皇鱼,长五六尺,腹胃有胡鹿刀塑之狀,出东海,与鱏鱼同名异种。”这些名人笔下的鱏鱼也是指鲟鱼。
文人笔下
到了宋代,鲟鱼更是频频出现在文人的视野中,大诗人苏轼有《渼陂鱼(陂在鄠县)》一诗,写道:“霜筠细破为双掩,中有长鱼如卧剑。紫荇穿腮气惨凄,红鳞照坐光磨闪。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坐客相看为解颜,香粳饱送如填堑。早岁尝为荆渚客,黄鱼屡食沙头店。滨江易采不复珍,盈尺辄弃无乃僭。”
其中有“长鱼如卧剑”,写的就是白鲟,因为白鲟的吻就犹如长剑一般。而后面所写的黄鱼,则是指长江的中华鲟。“早岁尚为荆诸客,黄鱼屡食沙头店。”苏轼在嘉佑四年(1059)冬,同父苏询、弟苏辙自眉州顺三峡出川,取道荆沙、襄阳而赴汴梁,在荆沙逗留时,正是中华鲟溯江而上,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的时期,苏轼在荆沙多次吃到了这种鱼,即是硕大无比十分珍贵的中华鲟。
南宋大诗人陆游,于乾道五年(1170)被朝廷任命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他顺长江而下入川任职时,曾写了著名长篇日记《入蜀记》,其中他明确记载了自己两次看到长江里的鲟鱼。
陆游在九华山附近的海根港(今安徽贵池县江段名),见到“巨鱼十数,色苍白,大如黄犊,出没水中,每出,水辄激起,沸白成浪,真壮观也。”根据陆游的记载,这其中的“巨鱼”便指的是中华鲟,因为中华鲟最大体长可达七八米多,青黄色、腹白色,的确像陆游所看到的“黄犊”。中华鲟这是近代的一种学名,在古代不叫中华鲟,而且它的地方俗名颇多,如黄鱼、大腊子、玉版鱼、含光鱼等。晋代郭璞曾为《尔雅》作注:“鳣,大鱼,似鱏而短鼻,口在额下,体有邪行甲,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今江东呼为黄鱼。”
陆游离开鄂州后,“过谢家矶、金鸡洑……洑中有聚落,如小县。出鲟鱼,居民率以卖鮓为业。”陆游两次看到鲟鱼,可见在宋代时长江中华鲟已经很常见了。据陆矶《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记载,这种鲟鱼,身形似龙,大者千余斤,肉可蒸为肉羹,又可为鮓,鱼子可以为酱。所以,陆游看到的是当地人们以捕捉鲟鱼,制作鱼子酱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