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鲟
鲟科鲟属动物
闪光鲟(学名:Acipenser stellatus)是鲟科、鲟属鱼类。最大可长达218厘米、重54千克,一般为长100-120厘米、重6-8千克。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口呈水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无背鳍后骨板和臀后骨板;侧骨板比躯干部颜色浅,鳃耙无结节;侧骨板数少于55,吻端下有0-1个突状物;臀前骨板数少于6,吻须近口端,鳃耙数少于30。闪光鲟的背部及两侧呈深黑褐色,腹部为浅色,腹骨板为灰白色。吻须短,无纤毛。除5行骨板外,体表覆盖着星状的小骨板和栉形的颗粒。
形态特征
闪光鲟最大可长达218厘米、重54千克,一般为长100-120厘米、重6-8千克。闪光鲟区别于其他所有鲟属鱼类的显著特征是吻长而细,背腹扁形,吻长为头长的59-65%。闪光鲟背骨板9-16枚,身体最高处位于第3骨板或第3至第7骨板之间,侧骨板26-43枚,腹骨板9-14枚,背鳍条数40-54,臀鳍条数25-35,鳃耙数24-29。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口呈水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无背鳍后骨板和臀后骨板;侧骨板比躯干部颜色浅,鳃耙无结节;侧骨板数少于55,吻端下有0-1个突状物;臀前骨板数少于6,吻须近口端,鳃耙数少于30。
闪光鲟的背部及两侧呈深黑褐色,腹部为浅色,腹骨板为灰白色。吻须短,无纤毛。除5行骨板外,体表覆盖着星状的小骨板和栉形的颗粒。
栖息环境
闪光鲟在海中主要栖息于海岸的底层,但在河流,与其他鲟鱼不同,闪光鲟充分利用中、上层水域,白天它们常在上层水域活动,夜晚它们主要栖息于底层。
在里海,闪光鲟广泛栖息于海岸地带(水深100-300米),但也有活动于浑浊多泥的海湾区的。在里海北部,闪光鲟主要栖息在3-15米深处;在里海中部和南部,闪光鲟栖息的水深范围一般不超过100-130米,但沿里海南部海岸,闪光鲟可以进入更深的水域。在水深逐渐加大、水文条件较稳定、底层沉积物主要是些小颗粒的水域,可见有大量的闪光鲟栖息。在冬季,闪光鲟向里海较深处迁移,而在春季和夏季,它们返回浅水区。
在亚速海,温暖季节时整个亚速海都有闪光鲟的栖息,而在冬季,闪光鲟向亚速海的西部和南部迁移。9厘米以下的幼鲟栖息于近河口处或顿河三角洲,它们栖息在沙质底质上的6-18米水深处;较大的幼鲟则通常栖息在粘土质底质上的7-10米水深处,有时也深入到17米水深处。
生活习性
洄游
闪光鲟为江海洄游型鱼类,在海中和河流中都作较长距离的洄游。
闪光鲟产卵洄游时的水温要高于欧洲鳇及其他鲟鱼产卵洄游时的水温。根据洄游时间,闪光鲟可分为春季型和冬季型,春季型种群的溯河洄游一般在早春时开始,夏季达到高峰,秋季终止;冬季型种群一般不在进入河流的当年产卵,而是在河流中越冬,来年产卵。
在伏尔加河,闪光鲟于4月上旬水温上升到6-9℃后开始溯河,溯河盛期通常为5月,此时水温为10-15%,河中水位迅速上升,流速较大,水质较浑浊。6月溯河活动减少,8-10月水温降低时溯河活动又有所增加,12月溯河活动结束。
在乌拉尔河,闪光鲟在4-5月水温上升到5.4-7.2℃时开始溯河,5月中旬水温上升至12-14℃时,溯河达到高峰。高水位、高流速、高浑浊度伴随着闪光鲟大规模的溯河活动。6月份,闪光鲟的溯河活动基本终止。闪光鲟在乌拉尔河中的秋季溯河洄游始于8月底至10月中下旬,高峰期在9月,但规模不大。
在库拉河,闪光鲟全年都有溯河活动,但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在4-5月,一是在9-10月。春季洄游开始于3月中旬水温上升到10℃时,4月底至5月初水温达到18℃时达到高峰,7-8月溯河活动减少,以后水温降低时溯河活动又有所增加,9月底和10月初再次达到高峰,在冬季仍有少量的闪光鲟在河中活动。库拉河中闪光鲟的溯河活动不仅与水温有关,也受水位的影响。
在溯河途中,闪光鲟较小的个体一般靠岸而行,而较大的个体行进于主河道中;在水位较低、流速降至0.5-0.7米/秒时,大多数个体行进于主河道中央。在伏尔加河,当流速为0.94米/秒时,闪光鲟的行进速度达110千米/天(以陆地为参照物,速度为17.6千米/天)。
在顿河,闪光鲟全年都有溯河活动,也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在4-6月,一是在9-11月。在库班河,情况不一样,闪光鲟溯河洄游的时间是4-8月,只有一个高峰期,在6月;但9-10月仍有少量闪光鲟的溯河活动,10月底溯河活动停止。在伏尔加河和库班河河口三角洲,闪光鲟的大规模溯河都是几乎与5-6月水位的升高同步。
在多瑙河,闪光鲟的溯河洄游紧接在欧洲鳇和俄罗斯鲟溯河洄游之后。有两个高峰期,第一次从3月份水温8-10℃时开始溯河,持续到5月份,高峰期在4月。第二次溯河洄游规模较大,从8月持续到10月。
食性
在里海,20世纪30年代,闪光鲟的主要食物是甲壳类和鱼类,年幼个体主食甲壳类,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大,鱼类在闪光鲟食物中占重要的地位。到60年代,鱼类在闪光鲟食物中的份额已大幅下降,而蠕虫和软体动物已明显增多,闪光鲟的食物以甲壳类和蠕虫为主。闪光鲟食性的变化与里海食物供应的变化有关。在亚速海,闪光鲟主要食物为:蠕虫35-60%,鱼类30-50%,软体动物15-30%。在黑海西北部,闪光鲟的主要食物是蠕虫。
在河流中,早期仔鱼主要摄食底栖及底栖自游生物包括钩虾、摇蚊幼体、糖虾和寡毛类,但在不同的河流中仔鱼的食性有所差异。
在海中,40-80厘米长的闪光鲟主食多毛类(Nereis diversicolor)和甲壳类。80厘米以上的闪光鲟几乎只摄食多毛类,多毛类占闪光鲟食物的53.2-98.6%。40-80厘米长和80厘米以上的闪光鲟每日摄食量分别为体重的2.5-4.0%和1.5-2.2%。
生长
闪光鲟的生长速度在生活史的最初几年中较快,最快为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放慢,直至性成熟。雌、雄生长的差异主要在性成熟后体现出来,性成熟后,雌鲟生长比雄鲟生长快。在黑海西北部,8年龄的雄鲟体长和体重都超过同龄雌鲟,而在高龄个体,雌鲟的生长较快。亚化石(subfossil)的研究显示,现代闪光鲟的生长速度比古代闪光鲟的生长速度快,这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
分布范围
水域
闪光鲟分布于里海、亚速海、黑海和爱琴海以及流人其中的河流中,包括流入里海的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特雷克河、苏拉克河、萨穆尔河、库拉河、塞菲德鲁德河、戈尔干河,流入亚速海的顿河和库班河,流入黑海的多瑙河、第聂伯河等河流,流入爱琴海的斯特拉马河和马里查河等。此外,闪光鲟在亚得里亚海也有分布。
国家
现存(居民):阿塞拜疆、保加利亚、格鲁吉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土耳其。
现存(段落):土库曼斯坦;乌克兰。
可能已经灭绝:希腊。
绝种:奥地利、克罗地亚、德国、匈牙利、斯洛伐克。
繁殖方式
闪光鲟是性成熟较早的鲟类,其中以亚速海中闪光鲟群体成熟最早,库班河中雄鲟最早的4年达到成熟(大多数5-6年成熟)。性成熟最晚的是库拉河的闪光鲟,大多数雌鲟的初次性成熟年龄为14-17年。
亚速海闪光鲟一生产卵很少超过三次。里海闪光鲟的产卵周期不低于3-4年。在伏尔加河产卵场,5-9月雌性闪光鲟的成熟系数为6.3-40.1%,平均25.9%;而雄性为0.8-10.8%,平均5.8%。闪光鲟的卵呈褐灰色,未受精卵卵径2.7-3.2毫米,库拉河雌鲟的卵径大于伏尔加河同龄雌鲟的卵径。
由于闪光鲟的喜温性,其产卵开始的时间迟于欧洲鳇和俄罗斯鲟。伏尔加河闪光鲟的繁殖季节为6-8月(水温17-26℃),库拉河为4-9月(15-29℃),乌拉尔河为5-7月(15-26℃),库班河为6-8月(17-26℃),顿河为5-6月(12-24℃),多瑙河为5-6月(17-23℃)。
闪光鲟的产卵依赖于春季的涨水和夏季的低水位。对水位和流速的变化,闪光鲟比俄罗斯鲟更敏感,闪光鲟的产卵要求水文条件的相对稳定,水位的日变化不得超过0.2-0.5米。
闪光鲟在春水淹没的浅滩及石质底质的河床上产卵,底层流速0.7-1.8米/秒,表层流速1.1-1.9米/秒。产卵的最适条件为流速1.2-1.5米/秒,干净的砾石底质。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底质,闪光鲟会将卵产在混有黏土的流沙上;而流速降低会加大胚胎的死亡。在里海、亚速海和黑海盆地,由于河流的建坝和调水,导致了闪光鲟产卵条件的恶化。为了改善闪光鲟的产卵条件,沿伏尔加河和库班河使用砾石及直径3-10厘米的卵石建立了人工产卵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闪光鲟的雄鲟早于雌鲟达到产卵场。雄鲟在产卵场滞留可达6周之久,而雌鲟只有10-12天。产卵受精后,受精卵黏附在底质上,直至出膜。闪光鲟交配时可见有明显的跳跃行为。产卵时,鱼体贴底颤抖,产卵后腹部出现许多擦伤。在产卵场,亲鲟几乎不摄食。闪光鲟在产卵洄游过程中消耗了体内一半的脂肪,由此繁殖后闪光鲟随即进行降海洄游,入海摄食,但雄鲟有时可在产卵场滞留一个月以上的时间。闪光鲟降海洄游的速度为70-80千米/天。
伏尔加河闪光鲟胚胎出膜的时间因水温不同变动范围在2-6.5天,库拉河闪光鲟胚胎发育的出膜时间为44-88小时。实验室的观察结果显示,闪光鲟在恒温16℃和23.1℃下的出膜时间分别为132小时和67.5小时,在所有鲟属鱼类中,闪光鲟早期发育所处的水温是最高的。闪光鲟的仔鱼具有趋光性,仔鱼不仅出现在河流的中下层,也出现在河流的上层。仔鱼顺水而下,主动运动的能力逐渐加强。在伏尔加河,闪光鲟幼鲟的降海洄游迟于俄罗斯鲟幼鲟的降海洄游,降海洄游活动出现在水位降低时,从6月或7月一直持续到10月和11月。降海洄游时大部分个体的体重为1.0-7.5克,在河水流量较大的年份,较小的个体所占比例加大。在乌拉尔河,降海洄游的个体包括全长5-17毫米的仔鱼和已经开始主动摄食、全长31.2-43毫米的仔鱼,仔鱼平均体重150.7毫克,降海高峰期在5月底至6月上旬,降海洄游结束时个体平均体重已达11.6克。在顿河,处在5-6月降海洄游高峰期的幼鲟全长25-87毫米,体重0.18-3.25克。在库拉河,幼鲟在出膜12-15天后降至海区,但有的在河流中滞留三个月之久。在库班河,因食物有限,幼鲟只在河流中栖息一个月。在多瑙河,有人发现幼鲟在河床上的分布受食物供应、水流及浑浊度的影响;幼鲟降海时运动于4-6米的水深处,在河流中的整个生活期从5月到10月;当全长达到18-20毫米时进入主动摄食阶段。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种群现状
闪光鲟的年捕捞产量仅次于俄罗斯鲟,位居世界鲟鱼产量的第二位。在伏尔加河至里海地区,闪光鲟的捕捞产量占该地区鲟鱼总产量的30-35%。根据1997发表的评估报告,每年进入伏尔加河的成熟产卵个体约11.6万尾;20世纪80年代中期,亚速海的鲟鱼总生物量约为5.9万吨,其巾闪光鲟约占215(1.239万吨)。
闪光鲟资源的大幅度下降,可以反映在捕捞产量的变化上。在伏尔加河一里海地区,闪光鲟的捕捞产量从1977年的1.335万吨,下降到1989年的0.56万吨,后有继续下降。
闪光鲟资源不断下降的突出表现是闪光鲟自然繁殖功能的下降。1993年,里海的俄罗斯所属地区,闪光鲟捕捞量中的30%来自人工繁殖;而在亚速海和黑海,这个比例更是高达80%以上。1989年,在伏尔加河下游捕得的闪光鲟雌鲟的卵细胞100%畸形,100%的仔鱼(无论是自然繁殖的还是人工繁殖的)不能养活。
濒危原因
造成闪光鲟资源严重下降的原因是过度捕捞、河流建坝和环境污染。在里海、亚速海和黑海,闪光鲟的情况与俄罗斯鲟相同。
保护措施
两个主要的产鲟大国俄罗斯和伊朗对鲟鱼(包括闪光鲟)进行人工繁殖和养殖,主要用于放流。俄罗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进行了闪光鲟的人工繁殖和养殖。1993年伏尔加河下游的鲟鱼增殖放流站共放流闪光鲟幼鲟约1000-1100万尾。1994年后,伏尔加河下游的8个繁育基地只剩下2-4个在运作,1994年它们共生产了400-700万尾闪光鲟幼鲟。由于伏尔加河闪光鲟产卵场中的偷捕活动过度,位于伏尔加河上游近伏尔加格勒大坝的繁育基地却难以获得足够的亲鲟用于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对闪光鲟种群有较大的贡献率,1993年,伏尔加河下游人工繁殖的闪光鲟在里海闪光鲟种群中约占30%,而在亚速海,这个比例高达80%。俄罗斯从1985年开始利用热电站的温流水进行鲟鱼(包括闪光鲟)养殖,养殖产品主要以鱼肉的形式供国内市场,但以此进行鱼子酱的生产并没有达到商业规模。闪光鲟已引种到比利时、法国等国家进行人工养殖。
主要价值
皮肤可以制作皮革。鱼子酱也被用作化妆品和医药用途。软骨可以药用。肠用作调味汁(食物)和生产凝胶。鱼鳔用作生产胶水。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5:3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