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鲟
辐鳍鱼纲动物
西伯利亚鲟,是鲟形目鲟科鲟属淡水或半咸水鱼。其体呈长纺锤形,向尾部延伸变细;口前有四根圆柱形的、具有喷水孔的吻须;口裂小,裂长度不超过头侧;下唇中央断开,鳃盖膜不相连;体被五列骨板,在骨板与骨板行间分布着许多小骨板和微小的颗粒;幼鲟时,骨板较尖利;成鲟时则因骨板受磨损而成钝状;背鳍、臀鳍不分支。
形态特征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口呈水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无背鳍后骨板和臀后骨板;侧骨板通常与躯干部颜色相似。鳃耙有几个结节(一般为3个)。
西伯利亚鲟最大可长达200厘米、重200-210千克,60年龄。东部地区(勒拿河和科雷马河)的个体明显较小,最大不超过10-16千克。
西伯利亚鲟头长为全长的16.7-27%,体高为全长的9-16.6%。和小体鲟一样,吻长变异最大,吻长为头长的33.3-61%。吻长与头长之比值以鄂毕河额尔齐斯河的西伯利亚鲟最小,叶尼塞河和勒拿河的西伯利亚鲟最大,贝加尔湖的西伯利亚鲟居中。西伯利亚鲟背骨板10-20枚,侧骨板32-62枚,腹骨板7-16枚,背鳍条数30-56,臀鳍条数17-33,鳃耙数20-49。
西伯利亚鲟体色变化较大,背部和体侧浅灰色至暗褐色,腹部白色至黄色。西伯利亚鲟骨板行间的体表分布有许多小骨片和微小颗粒,幼鱼骨板尖利,成鱼骨板磨损变钝。口较小,下唇中部裂开。吻须光滑或着生少许纤毛。鳃耙扇形。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西伯利亚鲟多栖息在河流的中、下游,可以进入半咸水水域,栖息到北冰洋的海湾,但极少进入海水水域。它们一般整天停留在河床较深的地方。贝加尔湖亚种营纯淡水生活,一般栖息在20-50米深的区域,也可栖息到100-150米深处。
生活习性
社会行为
西伯利亚鲟由于生活在淡水中,适应性强,耐低温,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变异大,食性广,生长潜能大。西伯利亚鲟主要有两种生态类型,即半洄游型和定居型。半洄游型种群平时栖息在河口或河口三角洲水域,性成熟后沿河流上溯较长的距离(1600-3000千米)去产卵,洄游过程中在河床低洼处越冬(称为“冬季型鲟鱼”)。定居型种群主要栖息在河流中游和上游的河汊处,没有明显的洄游现象。定栖性种群的数量明显少于半洄游型种群的数量。贝加尔湖的西伯利亚鲟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类型:湖泊——河流型。它们平日栖息在湖泊之中,到繁殖季节,则洄游约1000千米到河道中(色楞格河)产卵。
摄食习性
西伯利亚鲟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其中主要是摇蚊幼虫。在河口和三角洲,食物中主要有端脚类等脚类和多毛类。在摄食动物性食物的同时,也摄食有机碎屑和沉渣,这些碎屑和沉渣有时占到胃中内含物的90%以上。引种到波罗的海的西伯利亚鲟,其胃内含物中有时可见有小鱼。
生长规律
西伯利亚鲟在不同自然水体中生长速度变异较大,生长最快的是鄂毕河和贝加尔湖中的西伯利亚鲟。从整体上说,从西到东,生长速度减慢,例如在鄂毕河,2年龄、5年龄、10年龄、15年龄和20年龄的西伯利亚鲟的全长
(体重)分别是40.5厘米(0.26千克)、60.8厘米(1.07千克)、97.8厘米(5.385千克)、112.3厘米(8.20千克)和116.5厘米(8.95千克),而在勒拿河,2年龄、5年龄、10年龄、15年龄和20年龄的西伯利亚鲟的全长(体重)分别是37.2厘米(0.12千克)、48.4厘米(0.4千克)、68.5厘米(1.4千克)、83.8厘米(2.7千克)和98.3厘米(4.40千克)。在勒拿河中,西伯利亚鲟的全长(,单位:厘米)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为:
研究发现,西伯利亚鲟的生长速度没有性别差异。西伯利亚鲟移植到欧洲水域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1964年把贝加尔湖中的西伯利亚鲟幼鲟移植到波罗的海后的第二年底,全长和体重分别达46-50厘米和0.415-0.500千克;第三年达60厘米、1.0-1.2千克,在第三年的8月份和9月份还分别捕得一尾长69厘米、重1.69千克和长78厘米、重2.65千克的个体。贝加尔湖中的西伯利亚鲟幼鲟放流到拉多加湖一年后。体重达0.20-0.35千克。在温水养殖条件(冬季10℃,夏季25-30℃)下,西伯利亚鲟的生长速度可以达到在天然条件下生长速度的10倍。
分布范围
原产水域:西伯利亚鲟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中,自西部的鄂毕河,经叶尼塞河、帕亚希纳河、哈坦加河、阿纳巴尔河、奥列内克河、勒拿河河、因迪吉尔卡河,至东部的科雷马河的所有西伯利亚大河中均有分布。此外,在贝加尔湖也有西伯利亚鲟的分布,形成西伯利亚鲟的陆封种群。
引种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将勒拿河和贝加尔湖等水域的西伯利亚鲟幼鲟放流至波罗的海、伏尔加河及拉多加湖等水域,虽然观察到西伯利亚鲟在这些水域中的生长和分布,但由于西伯利亚鲟在这些水域中很容易被捕捞,特别是这些水域不具备诱发西伯利亚鲟产卵的自然条件,因此西伯利亚鲟最终未能在欧洲这些水域中形成稳定的自然群体。20世纪70年代,西伯利亚鲟成鱼引入到法国和匈牙利,80年代初期,这些引进的西伯利亚鲟即实现了人工繁殖。到80年代末期,西伯利亚鲟又从匈牙利引入到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中国、日本等国也引进了西伯利亚鲟进行养殖。
截至2019年分布国家如下:
现存(居民):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
可能现存(居民):蒙古。
绝种:中国。
繁殖方式
西伯利亚鲟性成熟比那些分布靠南的鲟鱼要迟,雌鲟初次性成熟年龄在19-20年以上,雄鲟17-18年以上。雌鲟多数在25-30年成熟,雄鲟多数在20-24年成熟。勒拿河中的西伯利亚鲟性成熟相对较早,雌鲟11-12年成熟,雄鲟9-10年成熟。在西伯利亚各水域,西伯利亚鲟雌鲟繁殖周期至少为3-5年,雄鲟一般为2-3年。
在人工温水条件下,西伯利亚鲟性成熟年龄可提早,繁殖周期也可缩短。在前苏联和法国的温水养殖基地,来自勒拿河的西伯利亚鲟雌鲟7-8年成熟,繁殖周期1.5-2年;雄鲟3-4年成熟,然后每年都可繁殖。
西伯利亚鲟的成熟系数雌性为8.9-50%,有时超过50%;雄性为3.9-9.1%,有时高达20.3%。雌陛绝对怀卵量以勒拿河中的西伯利亚鲟最小,为1.65-14.4万粒;而贝加尔湖雌性西伯利亚鲟的绝对怀卵量最大,达到21.1-83.2万粒。西伯利亚鲟卵呈浅褐色或灰色至深黑色,卵粒重10.8-25毫克,卵径2.37-2.92毫米。
在西伯利亚各水域中,西伯利亚鲟产卵繁殖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水温跨度较大,9-18℃。在西部地区(鄂毕-额尔齐斯河),西伯利亚鲟产卵比东部的(勒拿河)要早,产卵的最适水温11-16℃。在欧洲的温水养殖中,产卵所需的水温来得比较早,获得卵子的时间是l-4月。西伯利亚鲟移植到欧洲自然水域中后,没有关于其自然产卵的报道。
西伯利亚鲟在主河道上水流较急(流速1.4米/秒)、具有沙砾底质的河床处产卵。定居型西伯利亚鲟种群在离越冬场所(低凹处)不远处产卵(这种情况与小体鲟相似)。在勒拿河,西伯利亚鲟产卵时,雄鲟先于雌鲟达到产卵场,此时水温8-9℃。与其他许多鲟鱼不同的是,西伯利亚鲟在产卵洄游期间和产卵期间并不停止摄食。在产卵场,既有达到完全成熟、参与繁殖的个体,也有达到了性成熟年龄但不参与繁殖的个体。
西伯利亚鲟存在一步产卵洄游和二步产卵洄游两种类型。与其他多数鲟种不同的是,产卵场中西伯利亚鲟的雌雄性比接近1:1。已知在鄂毕-额尔齐斯河中,在平均水温13.4℃和20.7℃时,西伯利亚鲟胚胎孵化所需要的积温分别为2345℃·小时和1697℃·小时。刚出膜的仔鱼平均长10.5毫米,重13.9毫克。平均水温17-18℃时,仔鱼在出膜后的第4天或第5天开始摄食外源食物,此时它们平均长22毫米,重35.4毫克。
在人工温水条件(莫斯科附近的繁育基地)下,平均水温14.5℃,西伯利亚鲟的出膜时间为10-11天,主动摄食时间是出膜后15天。在法国顿扎克养殖基地,置西伯利亚鲟卵于楚格(瑞士中北部一城市)孵化罐中,水温从8-11℃逐渐上升到14-16℃,胚胎孵化所需要的积温为3840℃·小时。
养殖技术
仔鱼培育
苗种引进:由于本地没有该鱼种的繁育基地,因此需要从外地引进。刚引进来的水花苗经长途空运后,在温差和水质的适应上与原产地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并不能立即放入培育池,必须将其连同氧气袋一起放到池里,使袋内的水温和池内的水温基本一致再缓缓地将袋子解开,将水花苗暂养在培育池内。这时的仔鱼靠自身的卵黄囊提供营养需求,其在进入底栖生活之前对外界环境反应异常敏感,主要表现在光线、水流和溶解氧等方面上。因此,要注意采取遮荫和水流速、流量的控制。水深应掌握在30-40厘米,密度在3000-5000尾/平方米之间。
仔鱼开口:自鱼卵孵化后7天左右的时间,仔鱼体内的卵黄基本消化完了,这时就需要人工投食,为其提供饵料。仔鱼的开口成功与否是影响成活率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做到及时投铒、勤投饵。水蚯蚓又名红丝虫、赤线虫,营养价值极高,是仔鱼很好的开口料。将鲜活的水蚯蚓洗净,切成0.5-1.0毫米的小段,盛入盆内加入少量的盐(主要用于消毒),加入清水浸泡5分钟,然后冲洗2-3次,滤掉脏物,用小瓢对水一起泼洒投喂,投喂量以30分钟内食完且略有剩余为宜。投喂饵料前,先关闭增氧系统和减少进水量,投饵后15分钟再打开。每份饵料分2次投喂,期间要做好观察记录。仔鱼阶段每隔3小时投喂1次,大概15天后,将投喂的间隔时间延长到4小时,大约15天的时间将投饵次数调整为每天5-6次。同时,要根据情况适时加大投喂量,防止投喂量不足而引起互相残食或生长差异过大。
仔鱼转口:经30天左右的培育,大部分仔鱼长到5厘米以上,便可给仔鱼投喂饲料进行驯化。根据鱼体的口裂大小,将特种水产全价饲料粉碎成合适大小的颗粒,与切好的水蚯蚓适量混在一起,即作为仔鱼的转口料。投喂方法同上,每日投喂5-6次,经10-15天便可完成驯食,之后即可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了。
日常管理:仔鱼的养殖是整个西伯利亚鲟养殖中最繁琐也是最关键的过程,因此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确保水中的溶氧,在水资源不够充足的条件下要采取微流水加充气机增氧的养殖方式。二是确保饲料的质量,不得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进行投喂,水蚯蚓要选用鲜活、无污染的个体。三是确保养殖池内的环境卫生,特别是在转料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残饵清除、排污及换水等工作,每天应清洗养殖池1次。四是定时消毒杀菌,消毒前先关闭进排水口,打开充气增氧机,用工业用盐对水均匀泼洒,使池水盐的浓度在5%左右,保持1小时再打开进排水开关,期间每隔15分钟要巡察1次,防止鱼苗缺氧死亡。五是根据摄食和生长情况及时分疏仔鱼,将规格和大小相当的放养在一起;平时做好巡察工作,一经发现病鱼和死鱼要及时分离和捞出,避免出现感染。
成鱼养殖
转塘: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养,当仔鱼的规格达12-15厘米时就要将其转入成鱼池饲养。刚转入仔鱼养殖的水深应控制在0.6-0.8米,密度为300尾/平方米左右,在排水口处设置好隔离网,防止仔鱼逃离。转塘时要选个体大、健康的仔鱼,认真清点数目并做好记录,用盆或者桶连鱼带水一同转移到水泥池中。
饲养:刚转塘的仔鱼每天投饵4次,之后随着鱼个体的生长,投饵次数减少为每天2-3次。饵料要均匀地撒到池中,注意不要将饲料投到离池壁和排水口很近的地方,以免造成浪费。根据鲟鱼口裂大小选择合适粒径的饲料,有时可将粒径大小比较相近的饲料混合投喂。所选择的饲料为沉性料,不仅硬度大还很干燥,因此在投喂前可往饲料上洒适量的水。景谷县西伯利亚鲟试验示范养殖场采用的是流水养殖的方式,饵料采用人工投喂,投喂饲料时要减小或关闭进水阀,既可以防止饲料随水排出同时还能使鲟鱼形成条件反射。投饵后要注意观察鱼,当鱼摄食完后及时打开进水阀,防止缺氧。
日常管理:转塘后,仔鱼正式步入商品化养殖模式,日常的管理虽然不需要像仔鱼阶段的管理那么精细,但也不能松懈。一是在保证充足的溶氧前提下适当减小水流速,因为池内的水流速太快会增大鱼本身的能量消耗,影响鱼的生长育肥。二是做好巡察工作,早、中、晚各巡察1次,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发现死鱼、病鱼或杂物及时打捞,并做好相关记录。三是确保养殖环境卫生,每个月至少做1次鱼池的清洁,去除残留的饵料和其他杂物,减少病菌产生。四是刚转塘的鱼密度比较大并且生长速度也很快,及时分塘使其达到合理的密度。视鱼的生长情况而定,每1~2个月分塘1次,将规格相当的鱼放养在一起,使养殖密度为20-30千克/平方米。
病害防治
随着鲟鱼养殖的种类和规模越来越大,鲟鱼病害也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着产业的发展。鲟鱼病害主要有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肠炎病、肿嘴病、烂鳃病、卵霉病、肤霉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气泡病、肝性脑病、心外膜脓肿、大肚子病、蛀鳍病等。在景谷县西伯利亚鲟试验示范养殖场里经常遇到的是细菌性肠炎和烂鳃2种疾病,下面主要介绍此2种疾病简单的防治方法。
症状及危害: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流出;解剖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或者全肠呈红色,肠内无食物且积黄色黏液。此病在水温高于20℃时,因养殖水体水质变差或鲟鱼摄食变质饲料容易暴发,多半是鲟鱼的幼苗较为容易感染,常引起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此病的预防,保持干净的养殖环境和充足的水源以及安全的饲料是关键。饲料选择粒径大小要合适,做到定时定量,定期投喂药饵(10千克饲料中添加大蒜素2克)。如果鲟鱼已感染此病,则要及时治疗。方法是:外用土霉素合剂对水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2-6克;内服用大蒜素或痢特灵拌饵投喂,1千克鱼每天用0.02-0.04克,连服7天左右,并经常更换池水。
症状及危害:染病的鱼的体色较淡,游动缓慢,离群独游或沉底不动;鳃丝发白,呈斑块状腐烂,覆盖带水中泥土杂物的胶混黏液。该病主要危害鲟鱼的幼苗,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预防此病关键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及时换水,降低养殖密度,每隔14天泼洒1次生石灰,使池水浓度为40毫克/千克。此病的治疗也可采用内服加外用的方法,用土霉素拌饵投喂,1千克鱼用药量为50毫克/天,连续投喂3-5天;外用二氧化氯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3克,连续泼洒2-3天。
由于景谷县西伯利亚鲟试验示范养殖场水源充足、水质优良,只要保持好环境的清洁,及时更换水源,定期投喂药饵和泼洒消毒杀菌药物,做好疾病的预防,则其他疾病很少发生。药饵按1千克饲料加水产电解多维1.0-1.5 克、肝胆康2克拌匀,每周投喂1次。消毒杀菌药物主要以生石灰为主,每月全池泼洒1-2次。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农业农村部2019年7月29日发布的《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二批)》。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种群现状
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受河流调水影响,西伯利亚鲟繁殖群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繁殖群体高龄化、雌雄性比升高的现象。此外,产卵场中尚未成熟的个体数量增加。
西伯利亚鲟是西伯利亚地区最有经济价值的鱼类之一,最高产量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年捕捞产量达1280-1770吨,其中鄂毕河捕捞产量占80%以上。此后,西伯利亚鲟产量大幅度下降,在鄂毕河,1932-1938年最高年捕捞量曾达到1401.1吨,1979年下降到152.7吨,1994年许可捕捞的只有约9.2吨。
濒危原因
导致西伯利亚鲟资源状况日益恶化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建坝引起的产卵场缩减、过度捕捞(主要是偷捕)和环境污染。
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西伯利亚地区的许多河流都已建坝,导致西伯利亚鲟的许多栖息地消失,特别是切断了半洄游型西伯利亚鲟原有的洄游路线。由于河流建坝,西伯利亚鲟在鄂毕-额尔齐斯河失去了约40%的产卵场,在叶尼塞河失去了约500-600千米的栖息地。近150年以来,西伯利亚鲟在勒拿河上游也失去了约300千克的栖息范围。
偷捕西伯利亚鲟的现象十分严重,偷捕量远远超过合法捕捞量,1994年,仅鄂毕河就偷捕了约250-300吨。西伯利亚鲟的非法捕捞主要是由国际市场上俄罗斯鲟、闪光鲟和欧洲鳇鱼子酱产品的短缺刺激的。1995年在纽约市场上出现了欧洲鳇鱼子酱的假冒产品(实际上是西伯利亚鲟鱼子酱)。自1998年起,在叶尼塞河禁止了西伯利亚鲟的商业捕捞,但偷捕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西伯利亚各河流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包括城市污染、造纸工业污染、采矿污染、石油工业污染。1990年测得鄂毕河中石油产品的含量达到了0.54毫克/升。环境污染已造成西伯利亚鲟体内生殖细胞的异常。
保护措施
1976-1981年,39万尾人工繁殖和养殖的西伯利亚鲟幼鲟放流到西伯利亚中南部安加拉河的布拉茨克水库。但直到现在,西伯利亚鲟的人工增殖放流对西伯利亚鲟的资源恢复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除贝加尔湖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外,来自勒拿河等水系的西伯利亚鲟主要用做商业养殖。
实际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伯利亚鲟的人工养殖就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西伯利亚鲟可以在池塘和水泥池中养殖,但以工厂化的温水养殖效果最好。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6 19:5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