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观
明朝苏州府知府
魏观(1305~1374),字杞山,号梅初,湖北蒲圻(今赤壁市)人,官至苏州府知府,因“魏观案”被杀。
人物生平
元朝末年,魏观隐居蒲山,勤读书,喜吟咏吕思诚读其诗,大加赞赏,推荐给朝廷,被魏观所推辞。
朱元璋攻克武昌,魏观与刘基宋濂同时被召见,朱元璋与他交谈,大奇之,授平江州(今湖南平江学正。历任国子助教浙江按察佥事
吴元年(1367),升任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有一天,魏观与待制王祎服侍朱元璋,朱元璋问:“汉高祖唐太宗,孰优?”魏观回答:“太宗虽才,兼文武于善,未免矫揉。高祖豁达大度,规模弘远。以兹观之,高祖为优。”朱元璋说:“高祖之度人,皆知之。然其记兄嫂之怨,封其子为颉羹侯。怨丰之叛,不封雍齿,不肯以丰为汤沐邑,度亦未弘。太宗规模虽不及高祖,然能驾驭群臣,各为己用,大业已定,卒能保全功臣,此太宗为优也。”魏观奉命和吴琳币帛遗贤于四方。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建大本堂,命魏观服侍太子朱标说书及授秦、晋诸王经。不久,又命魏观和文原吉、詹同、吴辅、赵寿等分行天下,访求遗才,所举多擢用
洪武二年(1369)十月甲戌,天降膏露于乾清宫禁林,朱元璋问灾祥,魏观回答说:“帝王恩及于物,顺于人,则甘露降。陛下诞,宽民赋,众庶欢,豫底于敉宁神应之臻职,此故也”。十一月冬,暖和如春,朱元璋率危素、詹同、吴琳、宋濂游观内苑燕紫阁,命群臣赋诗以述今日之乐,魏观赋诗:“深冬晴煖动逾旬,内苑游观诏侍臣。五色庆云开凤尾,九重丽日绕龙鳞。和鸾喜奉丹车御,式燕惭切紫阙宾。淑气已从天上转,人间无地不阳春”。朱元璋览之大喜。
洪武三年(1370)正月,升任太常寺卿考订祀典称旨,改任侍读学士,升任嘉议大夫国子祭酒
洪武四年(1371),魏观与博士孙吾、修撰王僎廷试读卷官。九月,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贬官龙南知县,未到任,召为礼部主事。朱元璋赐宴奉天门,大喜说:“前日逐卿去,今日与卿饮,何其乐哉”。
洪武五年(1372)三月,得到廷臣的推荐,任苏州府知府。前任知府陈宁为官苛刻,人呼“陈烙铁”。魏观尽改陈宁所为,以明教化、正风俗为治,建黉舍,聘请周南老王行徐用诚,与教授贡颍之定学仪;王彝高启张羽订经史;耆民周寿谊、杨茂、林文友行乡饮酒礼。政化大行,政绩为天下第一。
洪武六年(1373),升任四川行省参知政事。没有上任,苏州父老上疏请求留任,于是留任苏州府。
洪武七年(1374),起初,张士诚以苏州旧治为宫,迁府治于都水行司。魏观以其地低洼狭小,还治旧基。又疏通锦帆泾,兴水利。苏州指挥使蔡本和魏观有矛盾,上书攻击魏观:“观复宫开泾,心有异图也。”朱元璋派御史张度访查,张度也与魏观不和,认为魏观 “典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于是被杀。受牵连的还有高启及王彝,史称“魏观案”。后来朱元璋命归葬蒲圻灯窝山。
个人作品
著有《蒲山集》四卷,廖道南序其遗集曰《蒲山牧唱》。
亲属成员
父:魏云瑞
人物评价
明太祖:观学行方正,事朕有年,屡持宪节,振扬风纪。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9 11:1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