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包豪斯大学
德国魏玛市的艺术设计类大学
魏玛包豪斯大学(德文: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简称魏玛大学,是位于德国魏玛市的一所艺术设计类大学。该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发源地,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艺术与设计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有着巨大的贡献。包豪斯大学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设计学府,是全球艺术设计类院校教学体制与理念的模板。
办学历史
1860年,大公爵萨克森美术学校(德文:Großherzoglich Sächsische Kunstschule)在德国魏玛成立,标志着魏玛画派的诞生,该校进步的教学方式吸引了来自德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逐渐成为19世纪德国引领潮流的重要画派。1902年,国际知名设计师和改革家亨利·凡·德·威尔德被任命为校长,并将学校改名为工艺美术学校,他带领师生通过设计和制作模型样本等方式,向图林根地区的手工业者和工业家们提供艺术创意,这促使该校成为早期现代主义设计的实验场,威尔德在1906年设计建造了工艺美术学校的大楼,并于1911年完工,该建筑便是今日魏玛包豪斯大学的主楼之一。1910年工艺美术学校升级为大公爵萨克森造型艺术学院(德文:Großherzoglich Sächsische Hochschule für bildende Kunst)。
1919年,随着魏玛共和国的建立,设计教育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被任命为校长,他随后将艺术学院改制,并陆续邀请了保罗·克利利奥尼·费宁格莫霍利·纳吉瓦西里·康定斯基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等多位杰出艺术家和设计师,共同创立了具有全新设计教学理念的国立包豪斯学校(德文:Staatliches Bauhaus),他们就如何彻底改变设计进行了长期而热烈的讨论,尝试利用不断发展的工业化潜力,将艺术和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创新的艺术设计作品来改变工业革命所产生的问题。格罗皮乌斯等人所带来的工业设计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对大型工业消费品大规模生产的深刻认识,与当时多个德国政党提出的纲领非常吻合:即建立一个与现代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国家。因此包豪斯得到了社会民主党、中间党、德国民主党和德国共产党的支持。
为了解决办学初期资金匮乏的问题,包豪斯师生先后创作了包括装订设计、舞台设计平面设计彩色玻璃装潢、木雕、石雕、金属造型、陶瓷设计、壁画艺术、编织设计在内的大量原创作品,旨在与产业界建立密切合作,以具有商业吸引力设计方案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原型。1923年,包豪斯在魏玛组织了一场广受好评的设计展览,并为陈列的展品专门设计了一栋建筑:号角屋(德文:Haus am Horn),此建筑为基于包豪斯设计原则建造的第一栋建筑,它被视为现代生活的原型,标志着工艺转向工业的进程,对建筑及美学的思想及实践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随着包豪斯师生的设计定单和实践项目源源不断的增加,使得学校的教学体系逐渐模式化。包豪斯越来越多地应用模式化的方法,逐步从早期富有个人表现主义人本主义的教学,走向了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造型设计学校,这种全新的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对熟练的传统手工艺和贸易的排斥越来越多,这导致了德国右翼和民族主义党派的不满。纳粹党上台后,新上任的校长密斯·凡德罗不得不进行进行“去政治化”改革,随后迁校并尝试以私立学校的名义继续教学活动,尽管如此也无法改变具有国际主义属性的包豪斯被打压的命运,仍然被纳粹以包豪斯有“共产主义倾向”为由查封。1933年,纳粹控制德国国会,国立包豪斯时代终结。同年,也是魏玛共和国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魏玛国立包豪斯校舍被美军占领,随后包豪斯所在的图林根州开始计划重建与复苏。1946年,原国立包豪斯以建筑与造型艺术学院(德文:Hochschule für Baukunst und Bildende Künste)之名得以重新开学,该学院分为美术系和建筑系。在随后的苏联占领期间,新任校长赫尔曼·亨塞尔曼尝试在学术机构和包豪斯的传统之间建立关联,并成功地将前国立包豪斯的教师召回到魏玛继续任教。随着两德统一的政治巨变,在校长汉斯·乌尔里希·莫宁的领导下,开始了以国际化大学的要求为导向的重组。1993年,下属艺术与设计学院成立,并开始提供从美术到设计、视觉传达、建筑和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等课程。1996年,该校被德国政府正式升级为大学并重新复名为包豪斯,全名魏玛包豪斯大学(德文: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同年下属媒体学院成立。包豪斯大学由此成为一所公立综合设计类高等教育机构,这赋予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曾提出的包豪斯宣言中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新意义。
学校院系
魏玛包豪斯大学下设四个学院:建筑艺术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媒体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共计30多个专业,包括自由艺术、设计、网页设计、视觉传播、媒体塑造和媒体文化、建筑、土木工程、材料学、工程技术和环境以及管理等。除此之外,包豪斯大学还与世界超过200所合作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优秀的国际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众多国际文化交流的机会。该大学现有4166名学生,27%为国际学生,83名教授。大学校园建筑彼此紧靠,并可以很快地步行或骑自行车往来。学生食堂和国际标准的学生宿舍也如此。
与中国大学合作
获得奖项
魏玛包豪斯大学被评为“2011年德国最佳国际化大学”
2011年10月7日星期一在柏林举行的“2011年国际化大学”竞赛中,魏玛包豪斯大学最后脱颖而出,获得冠军,赢得“2011年最佳国际化大学”的称号。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DAAD)和德国经济赞助基金会是第二次共同给德国大学评奖,并且在会上也提出了他们今年的座右铭——“教学国际化”,公开参加评选的德国大学共有28所。
在竞赛的最后一轮,魏玛包豪斯大学校长Dr.-Ing. Karl Beucke教授,Muriel Helbig 博士(国际办公室主任)和Marina Glaser (国际战略合作负责人)以及Hedwig Wagner教授(欧洲媒体文化教授)进行了生动形象的现场演示和后续问答,他们不仅列出了魏玛包豪斯大学国际化教与学的鲜明例子,而且还用视频片段展示了不同专业国际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课程项目中来。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DAAD)副会长和评审委员会主席也称赞这一概念并且特别提出在柏林令人信服的团队口号“魏玛包豪斯大学并没有绝对义务来走向国际化,其实这只是一个心愿,这些我们在今天应该很清晰的感受到了,无论是学生,教授还是工作人员,所有国际化背后的问题我们都会去验明,这项义务远远超出魏玛本身”。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DAAD)和基金联合会希望设立此奖项能使德国大学的国际化形象和定位有特殊的意义,同时他也指出德国大学应该采取措施使之在未来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
魏玛包豪斯大学校长Dr.-Ing.Karl Beucke教授发表讲话:“拿到这个奖对我们来说有很特别的意义,因为他表明了国际化在我们学校存在的真实性,正是因为每个专业和院系都有强大的团队为此次竞赛做了充分的准备,才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国际办公室主任Dr.Muriel Helbig指出:国际化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一直起着很大的作用,他的涉及范围也非常的广泛,包括英语课程的设置,和其他大学的合作办学,以及在国外或者来自全世界的魏玛合作伙伴开设的国际项目。无论是在国外直接举办的项目还是合作项目,我们的课程有超过50%都已经国际化,未来我们也计划所有课程都能实现国际化。
魏玛包豪斯大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家化教学,最近在针对DAAD国际化活动资金排名(2010)上也一直处于前列,2010年从DAAD总共获得了近一百万欧元的活动基金,其中包括国外友好访问,国际课程和博士生网络化课程。
在魏玛包豪斯大学平均每八个学生里面就有一个来自国外,总数超过15%,图林根州占7%,全国大约占12%。对了教学人员来说,所占比例也相近,在魏玛大学任教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约9%来自国外。此外大学还提供庞大的国际网络系统,与全世界约200所合作院校有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师生交流。
参考资料
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
德国大学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4 15:13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