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573年4月17日-1651年9月27日,Maximilian I),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巴伐利亚公爵(1597~1651)。1623年起成为
选帝侯,继其父为
公爵后,重建
公国,修订法典,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为了对抗
新教联盟,他组织了天主教联盟(1610年)并担任领袖。在
三十年战争中,他为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提供军事支援,帮其对抗普法尔茨选帝侯
弗里德里希五世(冬王)。他的手下
蒂利伯爵连连打胜战,为其赢得了帕拉廷的领地和选帝侯衔。由于受到一支由
华伦斯坦领导的独立的军队的威胁,他于1630年强迫解散了帝国军队。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后来与
法国和
瑞典的战争中失败,于是他与双方分别和解以保有自己的选帝侯地位。
身为
巴伐利亚公爵
威廉五世与
勒妮·德·洛林之子,幼时受
耶稣会家庭教师教导,后就读于印格士大学。25岁时,父亲便将
巴伐利亚政府交给他管理,他继承一片贫瘠的土地,庞大的债务,无效的政府和一个对立的议会。此后,改革官僚机构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他的优先目标,他很快的完成了这两个目标,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制造业政府和官僚体系,使得中央有权指挥地方,枢密院、陆军部和宗教委员会等新设立的机构展现了这位新统治者的雄心,教会明确归属政府管辖,议会变得毫无立足之地,以往活跃的地方诸侯仅仅见到过马克西米连两次而已。这位亲王对政府政务事必躬亲。宗教上,他通过检查制度对年轻人施加影响来达成信仰一体化,信奉新教的诸侯被迫改奉天主教或者移居境外。他将其君主专制的理论写成备忘录教育其子。
漫长的
三十年战争发生在他统治期间,1609年他成立天主教同盟,自任领袖,并以此身份与新教徒和
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交涉。1620年,三十年战争爆发了第一次重要战役---
白山战役,他的军队在布拉格郊外打败波西米亚和帕拉廷联军后,战事向帕拉廷选帝侯领地
莱茵河下游发展,他由此成为
神圣罗马帝国内举足轻重的人物。1623年取代帕拉廷选帝侯,成为七大
选帝侯之一。1629年他发布严厉的檄文谴责皇帝和新教诸侯达成的协议,以恢复主权法令取而代之。
由于担心帝国内的权利平衡和对
哈布斯堡家族企图的担心,1630年他迫使皇帝
斐迪南二世解除了大权在握的大元帅
华伦斯坦的职务。在瑞典人参战,他手下
蒂利伯爵的军队溃败以后,瑞典人直指巴伐利亚首都时,他只好同意华伦斯坦复职。
法国参战后,战局极端不利,1647年他私自同法国和瑞典达成停战协议,从而保住了下帕拉廷领地和选帝侯称号。
在其死后,巴伐利亚就一蹶不振,最后其选帝侯头衔因为叛乱而被
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远支莱茵-普法尔茨伯爵占有。
马克西米利安于1595年2月6日在南希与
伊丽莎白·德·洛林结婚,伊丽莎白是洛林公爵
夏尔三世·德·洛林与法国国王
亨利二世之女
克洛德的第五个女儿。 他的妻子和他一样虔诚,这段婚姻一直没有孩子。
1635年伊丽莎白去世后,马克西米利安于1635年7月15日在维也纳与外甥女奥地利的
玛丽亚·安娜女大公结婚,她是他的姐姐巴伐利亚的
玛丽亚·安娜和她的丈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斐迪南二世的女儿。婚后生了两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