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公立综合类研究型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城大(CityU)”,是一所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九所拥有全面自行评审资历的大学之一,为香江学者计划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京港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商学院获AACSBEQUIS双重认证,能源与环境学院获得英国CIWEM和IGEM工程师资格。
办学历史
香港城市理工学院(九龙旺角)时期
1980年11月,港督尤德爵士(Sir Edward Youde)委任了一个检讨香港专上及工业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81年6月建议,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香港应全面加强专上教育,立即展开第二间理工学院的筹划工作。
1982年6月,香港理工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成员获委任为第二间理工学院的筹备委员会成员,并正式委任钟士元爵士为筹备委员会的主席。
1982年5月,“大学及理工资助委员会”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会议,随后提交《第二理工学院第一号报告书》,建议新理工学院命名为“香港城市理工学院”(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并认为新理工的校址应参考英国的做法,设于人口稠密、主要交通网络可达到的地区,在九龙塘一幅约12公顷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校舍。委员会同时决定应尽早在1984–85年度于临时校舍内开课,以待永久校舍的落成。
1983年初,在全球展开招聘首任院长的工作,英国拉夫堡理工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首席副校长庄贤智教授(Professor David Johns)获委任为首任院长。
1984年,根据《香港法例》第1132章“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条例”于九龙旺角成立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最早期的校舍位于今日旺角的工业贸易署大楼。九龙塘又一村达之路的永久校舍落成后,于1990年起陆续迁入新校舍,并把原校舍转交香港公开进修学院(现香港都会大学)作校舍用途。学校获得政府拨地,把原歌和老街临时房屋区的地段作为未来学生宿舍的位址。
香港城市大学时期
1991年年初,香港城市理工学院向香港政府申请自行评审资格和大学名衔。
1995年,获政府授予自我评审(self-accrediting)资格,并正名为“香港城市大学”。
1997年,在原威灵顿中学旧址设立九龙湾分校,专门为自资副学士展翅计划毅进计划的学生提供上课地点。
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香港城市大学等8所香港公立大学正式面向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
2004年7月,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成立,取代以前的高级专业学院。
2014年11月1日,举办庆祝建校30周年活动,成立“香港城市大学基金”。
2018年4月,加入京港大学联盟。11月,加入沪港大学联盟
2020年7月,加入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
2023年6月30日,发起成立前海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12月20日,香港城市大学等发起的深港知识产权运营联盟成立。
2024年4月16日,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7月20日,香港城市大学大湾区研究中心深圳数据中心成立。8月,香港城市大学计算学院成立。10月,香港城市大学成立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设9个学院,130多个专业学科,开设一个研究生院。
优势学科
师资力量
据2020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员工逾4000人,拥有18位院士。
教学建设
创新课程
城大推行“重探索求创新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原创性科研工作,激励学生求知热忱,并培养其创新能力;必需修读的“精进教育科目”为学生补充主修科目以外的基本知识,拓宽视野、启发思维;主修科目中加入“跨学科”元素,使学生涉足各知识领域全面发展
城大商学院2005年通过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International)的入会评审,确认其目标为本的教学研究具高质素,是当时大中华地区第3个获得此认证的商学院;2007年获得欧洲评审组织(EQUIS)认证。
科学及工程学院2012年始,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推出双学士学位课程,成绩优异的学生将于城大及哥伦比亚大学的综合学科学院分别学习两年,学成后将获两校分别颁发某一主修学科的荣誉理学士学位。
法律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澳洲莫纳什大学法学院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分别签订了合作协定,开设“环球法律教育认知课程”。常邀请国际知名法律学者来港授课,或以视像会议的形式。首创带学分的实习科目,安排学生到本地的跨国律师事务所、非政府机构或内地法院实习。讲座授课以大班为主,导修课以小组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模拟法庭比赛,开设具学分的国际法庭辩论及讼辩科目供学生选修。学生可参与《香港城市大学法律评论》期刊的编辑工作。
奖助学金
学生成绩
2009-2010年度,学校研究生获得奖项37项;2010-2011年度,学校研究生获得奖项42项;2011-2012年度,学校研究生获得奖项47项;2012-2013年度,学校研究生获得奖项50项。
社会评价
学术研究
研究平台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香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国家工程研究生中心1个,研究院1个,大学研究中心4个,学院研究生中心17个,应用战略发展中心5个。
科研成果
学术资源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城大邵逸夫图书馆纸本书馆藏为1067400册,电子图书馆藏约2558700册。合订本期刊量为216100册,纸本现刊约有1800种。
图书馆中文资料数据库主要有INFOBANK环球商讯库、二零零一年人口普查统计表只读光盘、人民日报合订本光盘、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巨灵财经信息系统、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央日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报刊数据、中国人物库、中国上市公司文献库、中国共产党党建百科全书:党建有声数字图书馆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国法律年鉴、中国法律法规库、中国法学文献题录索引汇编、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海关报关实用手册、中国商业报告库、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国家标准全集、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数据库、中国信息行、中国经济新闻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法规汇编、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医疗健康库、“中华民国”期刊论文索引光盘系统、世界美术数据库、北大法宝四部丛刊电子版、台湾电子期刊服务网、台湾经济新报大陆数据库、民事法律法规大全、民事诉讼法学参考数据数据库、名词解释库、企业法规数据库、法律之星:中国法律法规大全、明报月刊、香港文学数据库、香港中文期刊论文索引、香港报章剪报目录、律典,法律法规检索系统、涉外税务、诉讼法文献索引及全文数据库、搜数、华艺在线图书馆·台湾电子期刊、万方视频、万律、电子剪报、汉达文库、汉语大词典、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广东省房地产法规库、韩国汉籍索引数据库等,拥有近200个外文资料数据库。
《香港社会科学学报》是香港主要的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由香港城市大学出版,ISSN编号:1021-3619。主要栏目有中国信息,当代中国日志,中国日报亚洲思想与社会等,大约有1000册的国际发行量,与250多家当地和国际期刊建立了交流关系。
文化传统
校徽
香港城市大学拥有使用该标志的唯一及专有权
城大的品牌并非只是一个标志,而是代表了城大是一所怎样的大学、所做的一切,以及如何通过其设立的专业教育课程、进行突破创新的研究为社会带来改变。
城大焕然一新的品牌,展示了城大充满活力、锐意创新、志存高远的精髓,同时突显城大充满活力的教职员师生和课程、节节上升的排名,以及致力成为全球一流大学的抱负。
城大于2015年推出新标志,2019年又再次修订。新修订的标志政策采取了统一设计,外观更协调明确。修订标志基于以下原则:城大须致力传达其作为一个团结统一之机构,具有共同愿景、目标及高质素的形象。
大学下辖各学术、行政及支援单位(例如学院、学系、部门、研究中心及办公室)须使用城大标志,不可再使用其他标志,并对其名称采用一致的排版方式,以示与大学之间清晰平等的联系。
但有两个例外。香港高等研究院(研究院)可拥有自己的标志,一则研究院级别颇高(其成员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二来估计研究院未来将在大学层面以外继续发展,成为设于城大而非城大“拥有”的全港级别机构。研究院有望发展成为“香港”的研究机构,并成为区内极高级别的学术研究中心。
另一例外是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因为学院在大学层面与美国康奈尔大学有紧密联系。康奈尔大学是城大的策略合作伙伴,自城大开始动物医学计划之初已共同合作。
校训
敬业乐群
典出《礼记·学记》,原典为“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即是说学习了一段时期之后,不但要能掌握基本知识,还要提升到“敬业乐群”的境界。唐代经学家孔颖达(574—648)在《五经正义》中解释说:“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朱熹(1130—1200)也说过:“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这些先贤的说法,有助于了解这四个字的丰富文化内涵。同时,亦充分说明城市大学校训“敬业乐群”意义深远,始于典籍。
“敬业”旨在人格的培养,对专业知识敬慎以待,包含了现代学术的专业精神与专业道德;“乐群”则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是个体人格的成长,另方面则提倡群体精神、社会关怀与造福人群。以此四字为校训,最符合城市大学的风格及办学宗旨。
校庆
三十周年校庆
香港城市大学庆祝创校三十周年的标志意在展示香港城市大学的全新形象,表达追求行动、进步的励志信息。
标志主要由城大的英文缩写“CityU”与数字“30”组成,构图浑然一体,以深红为底色,配以寓意未来会加倍努力的数字“30”,以突显城大的新形象。图案的造型不落俗套,反映城大活泼向上、前瞻进取的特质。标志右上角的色调微变而渐亮,有如“阳光初照”,令整体图像更具动感。
校歌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香港城市大学位于九龙塘的校园包括三个主教学楼(AC1,AC2,AC3)、康乐楼、蒙民伟楼、方润华楼、郑翼之楼、学术交流大楼、桃源楼、综合运动场馆,以及两座高级教职员宿舍(南山苑、德智苑)及学生宿舍。
学术交流楼(AEB)
学术交流楼位于校园东侧达之路81号。这是一座复合用途的低层建筑。它包含以下建筑:有房间84间的赛马会会所,有80间客房的CityU Lodge。7个高级员工宿舍和6个基本员工宿舍,和位于AEB地下一层香港高等研究院(HKIAS),设有办公空间、会议室和演讲厅。
杨建文学术楼
杨建文学术楼,又称学术楼一(AC1),由太平绅士、博士杨建文捐助建成。杨建文是香港中文大学理工科的高材生,一手创办伯恩光学有限公司。杨建文学术楼面积达六万平方米,当中涵盖实验室、演讲厅、课室、学校食堂、健身室以及公共区域等多种设施。
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
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CMC)位于歌和老街和达康路交界,则仁中心及学生宿舍对面,耗资5亿7000万港元建成,由世界著名建筑师Daniel里伯斯金设计。建筑以白色外墙为主,外形“三尖八角”,中心内的颜色则以黑、白及枣红色为主调,除2楼外,所有楼层均由一条几何形状的楼梯贯穿。大楼楼高9层,占地7600平方米,实用面积13500平方米,最多可容纳2500名师生。中心设施包括课室、教职员办公室、师生共用的康乐及支援设施,更设有展览厅、特定用途的实验室和演讲厅,配有先进的音像器材等设备。
知名校友
所获荣誉
校区情况
香港校区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校区位于香港九龙达之路81号,下设10所学院和学校以及28个学术单位,内设有学术交流大楼、中国银行(香港)综合楼、方润华楼、南山楼、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等。
东莞校区
东莞校区位于大朗镇屏山村及松山湖,位于莞深高速南侧。校区用地面积523.9185亩,分为两期进行规划,其中一期用地面积179.5656亩,二期用地面积344.3529亩(包括湖及山体)。香港城市大学(东莞)项目(一期)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屏山东片区,总建筑面积约12.97万平方米,包含教学办公楼、宿舍楼、行政楼、体育馆、食堂、活动中心等15栋单体建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9:24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