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田鱼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特产
青田田鱼,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青田田鱼体短身厚,体色鲜艳,有红、黄、白、粉、黑或其混色,鱼鳞柔软,无土腥味。
内在品质特色
青田田鱼肌肉紧实,肉质甘甜鲜美,鳞片可食。含锌量≥9毫克/千克;粗蛋白≥17.0克/100克;粗脂肪≤7.0克/100克;水分≥75克/100克;鲜味氨基酸含量≥5.0克/100克。
生产情况
2004年,青田县有16个乡镇共3.58万亩的稻田养鱼,年销售收入高达5000多万元。
2020年,青田全县稻鱼共生面积达5.04万亩,平均亩产田鱼70斤
产品荣誉
2005年,青田县稻田养鱼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20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青田田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20年12月,被纳入2020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产地环境
地形地貌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属丘陵山地地貌,山地(中山、低山)、丘陵(高丘、低丘)、河谷平地三类均有分布,但以低山、丘陵为主。其中丘陵低山面积222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89.7%;平地面积132平方千米,占5.3%,另有5%的面积为水域,故青田地貌特征呈“九山半水半分田”格局。青田地形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境内海拔高差悬殊,垂直分布差异大,形成了山区独有的梯田景观,为田鱼的稻田流水式养殖及其品质保障提供了自然环境条件。
气候特征
青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青田气候垂直分层格局明显,100米以下河谷低丘地区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697.7毫米,降雨多集中于每年4~9月,其中7~9月多台风雨。年平均日照1663.4小时,全年无霜期达279天,溪流、水库水温常年在5~30摄氏度。低海拔稻田水温冬季不结冰,春季回温早、积温高、昼夜温差大。
水文特点
青田境内河流属瓯江水系,瓯江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境内小溪、大溪由西北纵贯东南,汇合瓯江。小溪上有千峡湖,为浙江省第二大水库。全县地表水水质均达I~II类,河水矿化度较低,pH中性,水质优异,为稻鱼共生系统提供了优质水源。青田境内山上林木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0.4%,森林土壤既有效过滤了水中杂质,净化了水质,也使地表水质呈中性至弱酸性,这些水源经山涧溪流流向田鱼养殖梯田,为青田田鱼独具特色的软鳞形成和品质提供了必要的生长条件。
土壤特点
青田县土壤以富含沙砾的红壤或黄壤土为主,pH值4.5~6.5,有机质含量10~30克/千克,排水良好、通气性好,水稻在整个生长季节无需晒田,可都处于灌水生生长状态,为田鱼生活提供了有利的必要条件,同时土壤的弱酸性也是造成青田田鱼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历史渊源
青田县的稻田养鱼自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置县以来,就有养殖。青田农民利用溪水灌溉,溪水中的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鱼儿为水稻翻土,水稻为鱼儿供食,经过长期共存适应,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
清光绪《青田县志》中有“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于稻田及圩池养之”的记载。这是有关青田田鱼养殖的最早文字记录。
2017年起,青田围绕标准化基地建设,在生产和推广上做文章,一方面强化政策扶持,专门出台“稻鱼共生”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另一方面强化品牌建设,先后制定《青田田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办法》《青田田鱼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专用标志管理办法》,设计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统一的标识系统和LOGO标识,推动稻鱼共生产品品牌创建、维护和应用推广。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青田田鱼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青田县所辖的鹤城街道瓯南街道油竹街道三溪口街道温溪镇山口镇仁庄镇船寮镇海口镇东源镇高湖镇北山镇腊口镇祯埠镇阜山乡章旦乡仁宫乡贵岙乡小舟山乡吴坑乡汤垟乡方山乡海溪乡高市乡季宅乡万山乡黄垟乡万阜乡巨浦乡舒桥乡章村乡祯旺乡共计32个乡镇(街道)36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8′09″~120°26′20″,北纬27°56′09″~28°28′54″,保护区面积6666.67公顷。
质量技术要求
(一)稻田的选择与改造
1.稻田选择:应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抗旱防涝和保水保肥能力强、周边无污染、自然灾害少、电力交通相对便捷的田块。水质应符合《NY5051-200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
2.田埂要求:高50厘米以上,宽30厘米以上,坚固结实,不漏不垮。
3.遮荫设施:宜在进水口或投饲点搭凉棚,或进水口两侧田埂上栽种瓜、豆,搭一个高出田面150~200厘米的荫棚。为鱼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防逃设施:进出水口设竹篾、树枝条编织或渔网的鱼栅。进水口处鱼栅凸面朝外,出水口处凸面朝里,入泥深度20~35厘米,大小一般以宽90厘米、高80厘米为宜,具体视稻田面积而定。鱼栅孔目以确保防止鱼种逃跑为准。
(二)稻田的消毒、秧苗播种、鱼苗放养
1.稻田的消毒:稻田施足基肥后,视土壤酸碱度,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50~75千克,溶化成浆泼洒消毒,待6~8天药性消失后灌水耙平插秧。
2.稻秧的播种:品种的选择:宜选择优质、高产、具有抗逆性强、抗倒伏等特征特性和米质优的水稻品系,如粳稻或籼稻等。晒种播种:在播种前一天种子晒种,再生稻3月中下旬进行小棚旱育秧,单季晚稻4月下旬采用半旱育秧或旱育秧技术进行育秧。移栽及插秧密度:单季晚稻5月中下旬进行水稻移栽。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常规品种密度25厘米×25厘米、杂交稻30厘米×30厘米,也可全部采用30厘米×30厘米,并视田块情况间隔一定距离留40厘米田间操作行。
3.鱼苗的放养
鱼苗要求:放养青田当地种田鱼为主,可搭养少量的甲鱼、田螺、泥鳅等其它宜养品种。田鱼鱼种必须来自于青田当地农民传统自繁自育、专业户繁育或标准化田鱼繁育场,且具有青田田鱼典型性状、健康无病害的鱼种。
放养时间:随稻作季节和鱼苗规格的大小不同而有差异。“水花”“夏花”在水稻移栽、装好鱼栅后即可放养;体长10厘米以上规格的鱼苗宜在水稻返青后放养。
放养规格:培育夏花鱼苗的田块放养“水花”、培育大规格鱼种的田块放养体长为3.3~5厘米/尾“夏花”;养殖商品鱼的稻田放养体长为10~13厘米的鱼种。
放养密度:培育鱼种的田块每667平方米放养夏花3000~4000尾,养殖商品鱼的田块每667平方米放养10~13厘米鱼种300~400尾。
放养方法:水花、夏花放养可不消毒直接放入稻田,全长10厘米以上的鱼种在浓度3~5%的食盐水中浸洗5~10分钟,以多数鱼苗浮头即可。不宜在晴天中午放养,装苗水与田水温差大于3摄氏度时,要进行调温后放养。
(三)田间管理
1.水的管理:在水稻生长期间,稻田水深逐渐加深,保持在5~20厘米之间;水稻收割后继续养殖商品鱼或大规格鱼种期间,田水应保持在20厘米以上。
2.防逃:平时经常检查拦鱼栅、田埂有无漏洞,大雨时要防止水漫田埂出现逃鱼。
3.投饵:以摄食天然饵料为主,辅助投喂小麦、稻谷,也可适当投喂配合饲料,投饲量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为稻田中鱼体总重量的2~3%。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NY5072-200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
4.稻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化学肥料为辅。化学肥料如尿素、硫酸钾、钙镁磷肥。有机肥要经无害化处理,如堆沤、发酵后使用。水稻全生长期一般每亩施有机肥750千克,一次性作为基肥施入,复合肥15~30千克,70%作为基肥,30%作为返青肥和穗肥追施,复合肥的施用量随着田鱼放养密度增加而减少。
5.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水体消毒宜用漂白粉、生石灰等。鱼体消毒宜用食盐水。用樟树枝、松树枝浸泡田中防治寄生虫。
6.水稻病虫防治:坚持以“生物、物理手段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原则。充分利用稻鱼共生系统中的田鱼爱吃虫、草、残渣的习性,减轻水稻病虫害发生;并利用杀虫灯、虫性诱剂等物理手段杀灭害虫;选用药物治疗时,也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施药前,加深田水,粉剂农药趁早晨稻禾沾有露水时用喷粉器喷;水剂农药宜在晴天露水干后用喷雾器以雾状喷出,应把药喷在稻禾上,减少药物落入水中。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三致农药以及对鱼敏感的农药和化学除草剂。
(四)鱼产品的捕捞、包装和运输
1.捕捞
鱼产品宜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分批上市,上市规格0.3~0.5千克。全年均可,但大批量的捕鱼时间宜在稻谷将熟或晒田割谷前,冬闲田饲养的食用鱼可养至第二年插秧前捕鱼。捕鱼时,移稻起沟,鱼在沟中,集中起捕。
2.包装
活鱼产品可采取开放性容器增氧或封闭性充氧包装。鲜鱼包装要防止挤压,保持体形完整、体色鲜艳。包装容器要求坚固、洁净、无毒、无异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包装材料及食品包装容器卫生要求。
3.运输
活鱼产品可采取开放性容器增氧或封闭性充氧运输,运输过程尽量迅速,高温期或长途运输最好用保温车为运输工具。鱼产品不应与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混置运输。
专用标志使用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有关规定,对青田田鱼地理标志的使用做如下规定:凡在标志范围内生产经营的青田田鱼,并按照青田田鱼生产控制技术规范种植的基地(户),在产品和包装上使用已获得的青田田鱼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签订相关合同,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青田田鱼地理标志负有监督管理职能,定期对登记的青田田鱼地理标志的地域范围、标志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鼓励单位和个人对青田田鱼地理标志使用进行社会监督。使用当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对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违反该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规定处罚。
历史文化
传说方山的先民偶然间在放溪水灌溉时,把鱼苗带进了水田。没有想到秋天收获稻谷,梯田里还能额外收获一尾尾肥美的鱼儿。这鱼经过先民一代代的驯化,进化成特殊的品种田鱼,模样还是鲤鱼,但鱼鳞柔软,鱼肉鱼鳞却分外甘美细腻。
参考资料
青田田鱼产品详情.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查询系统.2020-06-06
田鱼之乡--青田.青田县政府.2020-12-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37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0-12-30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1 12:15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生产情况
产品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