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重穆(1926年4月~1998年2月),男,汉族,重庆
巴南人,
九三学社社员,中共党员。
个人简介
陈重穆(1926—1998),1926年4月出生在重庆市
渝中区一个商人家庭里,
数学家、教育家。曾任重庆市数学会名誉
理事长、四川省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数学会理事、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师范大学校长,基础数学博士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主要从事
群论研究及
数学教育工作。父亲穆国勋,穆家原兄弟姐妹10人,其中陈重穆由穆家过继到陈家。陈因
小儿麻痹后遗症,儿童时期就右脚微跛,从而养成了喜静、爱读书、爱思考的习惯。1939年,陈就读于
巴县初级中学,在此期间对
平面几何产生了兴趣,并自学了初中的
几何、
三角等课程,这对他一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自信心的树立,以及走上数学道路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陈重穆原随
柯召教授有志于
数论的研究,后又转而学了与数论相通的有限群论。1989年,陈重穆主持、主研的项目“群的构造理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他参加主研的“
有限单群的刻画与
临界群”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陈重穆主持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改革实验”获1989年国家教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他个人获“香港柏宁顿(中国)教育基金会1995年首届孺子牛全球奖”荣誉奖。
由于陈重穆的贡献和影响,他被收录入《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词典》,《中国当代教育名人传略》,《当代中国科技名人成就大典》以及《International Who’s Who of Intelectuals,Eighth Edition》,《The International Directory of Distinguished Leadership,Second Edition》。
1998年2月16日,陈重穆教授在重庆病逝,享年72岁。
个人作品
出版图书
个人荣誉
获1988年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校出版社学术专著优秀奖
获1998年教育部人文社三等奖
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获198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1989年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
1987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5年获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
创新思维
中国学习苏联,数学
教学相当重视数学的
概念和
理论。
逻辑性、严密性、
系统性成了教学的首要原则,即科学性原则。这对
基础教育中数学教学的影响是深刻的,总的来看也是积极的。但有时过分强调,做得过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成分。中小学数学不能在“
科学性”上那样完善,于是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学生“可能”接受的地方尽量拔高,特别对名词、术语等在形式上和细微处理上孜孜以求,出现了形式和繁琐的倾向,冲淡了实质,脱离了学生认知实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为了不犯“科学性”错误(这可是最令人难堪的错误),迫使教师谨小慎微,口述、笔写力求精确、熟练,备课在这方面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有些教师有兴趣于研究
线段是否包含端点,
虚轴是否包含
原点,a(b+c)是否是
多项式等无关大体的问题。对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反而考虑较少,时间精力没有用在刀口上。教学中形式多于实质,机械知识的训练多于能力的培养。
作为
科学性原则的补充(或反思),
张孝达先生提出了“淡化概念”(1991年5月在西南师范大学的报告),这似是“惊世骇俗”的提法。“淡化概念”不是不重视概念,而是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整个知识,真正理解概念。教学中不能为概念而概念,要使
概念教学恰如其分地发挥“通过知识,培养能力”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淡化”是为了真正的“强化”。“淡化概念”是为突出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以引起人们注意的“矫枉过正”的提法。
淡化纯文字叙述
“淡化”不是不要,而是不要把文字叙述看得过分“神圣”,把它作为最高的表达形式,概念、结论都力求要有纯文字叙述。文字叙述方便、有益就用,否则就不用。纯文字叙述较难,为了严密、完整、不产生歧义,常较为繁琐,给出的信号很多,而信息却较少,给人的直接感受就不那样清楚。
例如,
代数式的定义为:“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
式子。”要说完整,就漏了指示
运算顺序的“
括号”;要说严密,就应排除
定义为
空集的
算式,如 1÷(a-a)。其实,
等式、算式这些为了称呼方便,学生心中不明白的东西不必去正式下定义,当作未定义名词加以解释即可,不必花过多的时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初中代数》(试用)课本对代数式就采取了不正式定义的“看图识字”方式。
又如,
完全平方公式看起来、读起来都不是太复杂。而它的纯文字叙述为:“两数
和的
平方,等于他们的
平方和,加上它们积的2倍”,感受就不那样清楚。纯文字叙述常与式子脱离,不能帮助记忆,重点放在文字叙述上,反而增加师生负担。再说,“两数”就限制狭了,而应是“两式”。
再从概念上斤斤计较:有人认为“加与和”、“乘与积”、“
乘方与
幂”意义不同,前者是
运算,后者是结果。2+3与5,前者是“加”,后者才是“和”。“a+b”更正确的叙述应是“两个数相加”或“两个式相加”。这样看来带上字母的读法:“a加b和的平方,等于a的平方,加2ab,加b平方”更合适,且能帮助公式记忆。
上面的说法有点“吹毛求疵”,主要想说明,概念、
定理重点在其实质,不在形式;纯文字叙述不是那样容易做到无可挑剔的,它不是教学的重点,要淡化。要知道中国古代辉煌的数学成就大多没有继承下来加以发扬光大,这与使用过多的文字叙述不能说没有关系。数学课主要教会学生使用
数学符号,并能用
符号进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淡化文字叙述是
现代化的一种表现。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对此,《初中数学大纲》最重要之点是删去了关于方程的
同解概念与同解原理。“同解” 是把方程
形式化的主要特征。“同解”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
高等师范院校的初等数学课也难以完备。方程(x-1) =0 与方程x-1=0,不能算同解。“同解”不是简单的
解集相同,还须考虑“
重数”,在初中代数也回避不了这个问题。不但
代数方程的
解有重数,超越方程的解也有重数,甚至
方程组的解也有重数。
“重数”如何定义?又何种变形才不变重数?要建立一般的(就在代数式范围内)能概括一切重要情形的“
同解方程(组)”及“同解原理”这是不能回避这个在理论上(如
根的个数与根与
系数的关系)和实际中(如求
极值)都是必不可少的概念,而这是一件复杂而繁琐的事情。
按照“同解”的框架来编教材,不能只在
一元一次方程处谈同解,在
二元一次方程组就不谈。在
分式方程处,何以只谈“
增根”,而不谈失掉根的可能。尽管可不事事深入,不求完备,但不能避而不谈,否则使人感到教者太“自由”了,完全把学生当成无知的被动接受者。这对通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是不利的,教材本身也不和谐。
用等式性质(一般教材没有突出等式性质,甚至没有着重提出过)及“推出检验”方式适用于解任何方程。实际上,解方程组、分式方程与
无理方程时,大家心目中使用的仍是等式性质。初中数学注重的应是灵活的“通法”,而不是形式化的“同解理论”。
淡化概念
为了避免产生误解,要着重指出,“淡化”不是说概念不重要,更不是说在教学中可以忽视,而是要讲求实效,即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教学研究
群论
特别是临界群把在局部分析中常用的极小
反例法加以
抽象化,细分为内一Σ群与外一Σ群,指出它们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群性质的方法。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被国内著名数学刊物多篇文章引用,美国《
数学评论》多次摘评,
数学教育
编写4套初中数学实验教材,主持“提高教堂效益(GX)研究”等多项国家教委基础教育研究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引起数学教育界注目,《
中国教育报》(1994年2月15日)载文誉他的观点“使中国教育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
主编《
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有限群基础》、《线性规划教材》等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内、外Σ群与极小非Σ群》(获1988年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校出版社学术专著优秀奖),《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获1998年教育部人文社三等奖),主持的项目“有限群的构造”(获198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研的项目“有限群
单群和临界群”(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改革实验”(获1989年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
1987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获
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1996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