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2010年在甘肃省成立的研究基地
陇东学院地处甘肃省庆阳市。庆阳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正在建设的国家级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陇东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庆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庆阳地区农业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陇东学院。2012年庆阳卫校整体并入。学校实行省地共建、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
中心简介
2010年5月,陇东学院在校级重点学科——陇东历史文化和校级重点研究机构——陇东历史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基础上,筹建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并被甘肃省教育厅批准为首批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全校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
陇东学院作为陇东地区唯一的综合性本科高校,长期致力于陇东历史文化研究,在李仲立、彭曦、祝中熹、刘瑞明、彭金山等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闫庆生、高新民、曲涛、黄正林、马啸、刘治立等学者不断努力,历经几代人的薪火相传,已在先周历史与农耕文化、战国秦长城秦直道、陕甘宁边区史、陇东古代思想史、庆阳通史、陇东历史名人、陇东古代文学、陇东民俗文化、陇东方言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术积淀深厚。主要研究成果有李仲立《先秦历史文化探微》、《陇东老区教育史》,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祝中熹《甘肃通史》(先秦卷),彭金山《陇东风俗》,闫庆生《庆阳简史》、《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研究(1937—1945)》,高新民《傅玄思想研究》、《王符哲学思想研究》、《傅玄〈傅子〉校读》,曲涛《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陇东老区政权史》、《陇东老区红军史》、《庆阳历史文化丛书·红色热土》,黄正林《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庆阳通史》(民国卷),马啸《庆阳通史》(宋元至明清卷)、《<庆防记略>校释》,刘治立《庆阳通史》(先秦至隋唐卷)、《<傅子>评注》、《庆阳先周历史与农耕文化论丛》,杨海波《李梦阳及其诗歌创作研究》,齐社祥《庆阳历史文化丛书·诗文荟萃》等。在陇东历史文化研究方面,陇东学院优势较为突出,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
根据学校科研特点和优势,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设立了陇东革命根据地史与老区红色文化研究、陇东地方文献整理与区域史研究、陇东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研究、陇东历史环境变迁与社会发展研究四个主要科研方向。主要研究范围,可概括为以陇东为中心的“一带、两原、三区、四省”概念。“一带”即鄂尔多斯沉降带,陇东地区虽处于鄂尔多斯沉降带的南缘,但新探明的石油、煤炭资源,可以使陇东学院兴办一些于能源化工相关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并从事相关的产业链条、环境响应研究,服务地方发展;“两原”即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这可以在旱作农业、畜牧养殖、生物技术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陇东黄土高原的影响等方面从事研究与服务,进行实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三区”就是开展陇东古代区域历史文化、陕甘宁边区红色文化、大关中区域文化的研究与产业开发;“四省”就是把研究与服务的对象,尽力延伸到陕甘宁蒙四省区毗连地带。
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具有突出的“陇东特色”和“老区特色”。“陇东特色”即重点开展以陇东黄土高原为中心活动舞台的历史变迁、民族融合地域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产业开发的研究,以黄河大几道湾地区为研究、服务的辐射区域。“老区特色”即陇东老区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其重要地位可以“陕甘模式”、“两点一存”、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关键词来概括。正逢红色文化研究与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机遇期,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自应将此作为首要的研究突破方向,为红色文化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上,陇东学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与比较优势。在与一些大文化、大历史有关的宏观性、关键性学术问题的研究上,陇东学院无法与重点院校相比较。但在陇东区域史与陇东红色文化研究上,陇东学院具有区位优势;与其他涉猎陇东历史文化研究的机构相比,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又具有比较优势。
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近期主要研究课题有:(1)庆阳、平凉乃至整个陇东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2)陇东地区古代科举群体(进士、举人)和望族与陇东社会发展的关系;(3)陇东开发历史轨迹,总结经验教训,为陇东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服务;(4)陇东古代宗教文化在全国宗教文化中的地位,对陇东社会发展的影响;(5)陇东先周农耕文化与陇东农业社会发展的关系;(6)政治史、经济史、医疗社会史视野下的陕甘宁边区史研究;(7)陇东古城遗址的历史变迁,陇东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8)清代同治年间西北回民大起义对陇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9)陇东古代民族变迁,多民族共同开发陇东的过程审视;(10)陇东传统医药文化资源的整理、传承与发展;(11)陇东民间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与开发研究;(12)历史时期自然灾害与陇东经济社会变迁的复杂关系;(1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陕甘模式”研究;(14)陇东地方文献资源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5)“陇东学”的学科体系与特色学科建设问题。
过去,对陇东历史文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几个点上,如先周历史与农耕文化、战国秦长城、秦直道、范仲淹、王符、傅玄、皇甫谧、陇东革命史研究等方面。今后,在提升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结合近期目标与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深化对义渠戎国、陇东古代民族史、秦汉以来泾河上游开发、历史时期陇东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在陇东古代城镇布局与变迁、农牧经济互动、农村市场史、望族与村落、人物与著述、崆峒山与崆峒文化研究、关陇文化研究、古萧关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内涵等以及陇东各时期的经济史、社会史、断代史、根据地史及红色文化等内容的研究上,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也将进一步聚集人力、强化研究,以期有所突破。
陇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重视多学科交叉研究,将吸收历史学、文学、政治学、哲学、经济学、考古学、地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陇东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系统研究,努力构建“陇东学”学科体系,为陇东学院跨越式发展和陇东经济社会大发展多做贡献。
研究特色
陇东革命根据地史与红色文化研究
陇东老区红色文化研究是陇东学院的优势研究领域,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该研究方向将继续整合校内外相关研究力量,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为陇东学院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陇东历史文化”省级重点学科和“专门史”硕士点提供重要支持。本研究方向占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在省内专门史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陇东老区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土地革命时期,陕甘边根据地既是“硕果仅存”的根据地,又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时期,庆阳既是陕甘宁边区的大后方,又是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的重要改革试验区。陇东老区红色文化研究是陇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在经济史、医疗卫生史、教育史、政权史、革命史、社会史、法制史、老区精神、革命人物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产生了《陇东老区教育史》《陇东老区红军史》《陇东老区政权史》《陕甘宁边区社会经济史》《红色足迹——陇东老区重大事件述评》《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等一大批在甘肃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也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成果,为陇东红色文化资源整理与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持。
学术带头人闫庆生教授、曲涛教授从事陇东老区红色文化研究多年,曾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研究”、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研究”、“陕甘宁边区的法制模式研究”,主持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陕甘宁边区的医疗卫生与社会发展”。专著《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研究(1937—1945)》,运用计量史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获1998—1999年度“甘肃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曲涛教授的专著《习仲勋在陕甘宁边区》,得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等国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社会反响热烈。他们还在《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近三十篇。近四年来,该研究方向学术梯队其他成员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1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15篇,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陇东老区红色文化研究方向对陇东学院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近四年来,该研究方向吸纳了9位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其中从兰州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引进硕士6人,在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委培博士2人,有4人成为学术带头人、8人成为学术骨干,形成了较强的学术梯队。
甘肃省提出了“两翼齐飞” 的发展战略,庆阳市提出了建设“陕甘宁革命老区国家级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的倡议和开发“红、黑、绿、黄”四大资源优势产业的构想,作为陇东区域发展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文化已成为文化产业开发的重点。陇东学院是陇东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一直积极参与红色文化研究,如参加修订《中国共产党庆阳历史》大纲、整理红色文化资源、参与或主办红色文化研讨会等,与地方党史学界形成良好互动。总之,进一步开展陇东老区红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陇东红色文化资源,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弘扬老区精神、塑造优秀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对于推进庆阳市、平凉市乃至甘肃省、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陇东地方文献整理与区域历史研究
陇东地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许多时期如先周、宋夏冲突中对于全国局势有着重大的影响,陇东历史文献如《潜夫论》、《傅子》、《针灸甲乙经》、《帝王世纪》、《空同集》等在中国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方向的研究,对于拓展学术研究领域,促进学术研究为陇东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陇东文献整理与区域史研究作为陇东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涉及多个学科,薪火相传,成果众多,对陇东学院历史学、文学、哲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方向在研究过程中首先突出先周文化、战国秦长城、秦直道、陇东石窟、宋夏对峙中的环庆路、泾原路的研究,揭示历史时期陇东的军事地位,彰显其全国意义。其次,研究陇东籍学人及宦游陇东名人的重要著作,发掘包括碑铭、方志在内的地方文献,全面展示陇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三,研究陇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考察农牧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探讨伴随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的伸缩进退,进而揭示陇东既是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防御地带,又是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沿,阐发其在促进农牧业经济的融合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分析历史时期区域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也能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总之,通过本方向的研究,可以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是探讨长期以来为人所忽视的陇东区域史,挖掘其丰富内涵。更重要的是立足陇东,放眼陕甘宁蒙四省毗邻区域民族迁徙与融合、基层管理变革、地域文化形成及农牧交错区域经济社会演变、人地关系变化等问题,形成跨省区、多民族、多文明形态、多经济类型的研究视野,把黄河大几道湾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力图凝练出一个有崭新研究内涵的区域概念。
从省内来看,由于陇东僻处甘肃东部,而兰州学界将研究的关切点优先聚焦于河西等地,陇东区域史研究十分薄弱,留下广阔的预研空间。本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即将出版的《庆阳通史》是甘肃省第一部市级通史,约150万字,对于陇东地区尤其是庆阳的古代历史演进及文明发展成果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其中包含的诸多新见对推动陇东历史文化研究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方向研究主要学术带头人刘治立副教授,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陇东文献整理与区域史研究。已经出版《庆阳先周历史与农耕文化论丛》等,《傅子评注》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资助出版,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主撰《庆阳通史》(上卷),发表文章近50篇。近四年来,该研究方向学术梯队其他成员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5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14篇,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陇东文献整理与区域史研究方向对陇东学院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四年来,该研究方向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引进硕士6人,在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委培博士2人,有3人成为学术带头人、7人成为学术骨干,形成了较强的学术梯队。该研究方向还促进了本科生培养,近四年来共有42人考取四川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中国古代史、专门史等专业研究生。
陇东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研究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学科门类,在甘肃蕴涵着极大开发潜力。陇东地区是我省独特历史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对当地区域历史、特色文化(含非物质文化)、陕甘宁边区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对于推进学术研究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方向成为陇东学院近年来重点开拓的领域,吸纳了不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近4年来先后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引进硕士6人,在首都师大、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共委培博士研究生3人,有6人成为学术带头人、13人成为学术骨干,形成了较强的学术梯队。
甘肃是文化资源大省,却是文化产业小省,本研究的开展,对甘肃省尤其是陇东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近十年来,陇东学院服务于庆阳举办的香包节、民俗博览会、农耕文化节等大型节会,先后承办或参与举办了陇东石窟石刻艺术研讨会、先周文化论坛、南梁根据地研究、陇东道情皮影艺术研讨、王符思想研究、范仲淹在庆州研究、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研究、歧黄文化研究、陇东红色文化研究等全国或区域性的专题学术研讨活动;参与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的主题与布展大纲的构思,对当地红色旅游路线的设计、文化产业咨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了许多工作。对推进甘肃省尤其是陇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今后将会产生更好的效益。
本研究致力与对陇东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整理、发掘与利用。陇东特色文化资源主要有历史文化(含农耕文化、歧黄文化、崆峒文化、西王母文化、石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含民间皮影、香包、剪纸、唢呐、民歌等)、红色文化(含革命文献文物、革命遗址、纪念地、革命文艺、革命英雄、革命精神、根据地学术研究等)、黄土文化(含窑洞文化、民俗文化、黄土风情及旅游开发)等。通过研究与开发,力求先形成较好的学术文化作品,再将学术作品转化为文化产品,从而进行开发性的利用,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彰显时代价值,更好地应用、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该方向在陇东地域文化研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由于研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些文化资源也有其独特性,加上资料缺乏,需要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研究活动也刚刚起步,其特殊性、稀缺性也往往造就了一定的独创性与学术价值。
该研究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马啸教授,历史学博士,陇东学院学科带头人,合作主编《西北通史》清代卷,任副主编,著有《左宗棠在甘肃》一书,主编《庆阳通史》(中卷),主撰明清部分,发表文章近50篇,对明清陇东文化研究有一定的造诣。近四年来,该研究方向学术梯队其他成员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61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22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在先周文化研究、陇东民俗文化研究、红色文化研究、陇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等方面,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省内处于领先的位置。
陇东历史环境变迁与社会发展研究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在古代是“南卫关辅,北御羌戎”的重要军事要地,丝绸之路的主干道,有七条故道从这里经过。董志原、洛川原是黄土高原两大残原,刘东生等对黄土地层的红色条带研究,揭示黄土与古环境的关系。黄土长期的侵蚀和切割形成了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形,这里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也是中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核心地区。黄土高原历史时期水土流失的进度如何?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究竟是以草原为主还是以森林为主?黄土高原的最早聚落什么时候出现?董志原、洛川原什么时候进行大量的土地开发?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如何变化?水位下降如何?这里古代城镇的布局怎样?人口密度如何?陇东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矿资源,在今后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国家级能源基地的优势,对于陇东地区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研究,对甘肃省建造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大有裨益,对对于国家西部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立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对于培养跨学科的人才,为经济建设、文化产业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陇东历史环境变迁与社会发展研究研究方向对陇东学院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四年来从兰州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引进硕士8人,有4人成为学术带头人、7人成为学术骨干。该研究方向还促进了本科生培养,近四年来共有47人考取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宁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历史地理、人文地理等专业的研究生。
本研究的特色是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历史地理学的方法,通过大量的野外考察,对现存的古城遗址、古道遗迹、烽燧遗址等逐一踏勘,GPS定位,梳理本地区已出土的文物,充分利用各市县文物普查的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力求做到具有考古的实证性。一是搞清楚本地区汉代古城遗址,对《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以及地方志所载陇山以东县城位置进行必要的验证、补漏和纠误。二是搞清丝绸之路陇东段的走向,有助于为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遗产提供亟待补充的必要资料,有助于丝绸之路沿线更多的文化遗产成为世界关注和保护的对象,提升遗产所在地的知名度。三是对现存古城遗址进行调查研究,揭示其在古代的军事地位和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四是通过对陇东地区古城遗址的考察,掌握历史时期这一地区冲沟发育、水土流失、环境变迁的若干状况,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五是通过对古遗址孢粉分析确定本地区在旧石器时代以及历史时期植物的地带性分布,确定黄土高原植被覆被的变化,动态反映陇东地区的环境变迁。
该研究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张多勇副教授,六年来骑摩托车在陕甘宁蒙毗邻地区考察,行程一万多公里,发现了二十多座汉代县城遗址,搞清了丝绸之路在陇东的走向,揭示了北宋陕西五路防御西夏的军事防御体系,提出建立“陕甘宁蒙毗邻地区国家级经济特区”的设想。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丝绸之路陇山以东段走向考察研究”,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陇东古代城镇布局考察研究”等项目。在《人类学学报》、《敦煌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宁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近四年来,该研究方向学术梯队其他成员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1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12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组织机构
一、名誉主任:辛刚国
二、顾 问:卢造钧,王钊林,郭文奎
三、研究中心主任:闫庆生
四、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啸,刘治立
五、研究中心办公室成员:侯普慧(主任);刘月兰(干事),耿磊(干事)
六、研究室正、副主任
1、陇东革命根据地史与红色文化研究室:主任,曲 涛;副主任,温金童
2、陇东地方文献整理与区域历史研究室:主任,徐治堂;副主任,齐社祥
3、陇东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开发研究室:主任,马登峰;副主任,石 强
4、陇东历史环境变迁与社会发展研究室:主任,刘治立;副主任,李朝阳
七、校内研究人员(专职或兼职,4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6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3人)
闫庆生,高新民,曲涛,马悦宁,马登峰,黄涛梅,徐建新,朱世广,白学锋,徐治堂,栗晓斌,马啸,刘治立,李介,徐克瑜,张多勇,戴晓刚,王立新,杨海波,张海铭,戴春森,卢晓河,齐社祥,温金童,石强,黄会奇,吴怀仁,张晓勇,罗凯,李映忠,雷天旭,张文诺,李朝阳,侯普慧,孙立群,王小君,刘月兰,赵法发,王飞,张耀宗,赵红
八、校外特邀研究员(5人)
张桂山,张玺,马启昕,刘文戈,王立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6 09:44
目录
概述
中心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