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腾奥勒
蒙古族作曲家
阿拉腾奥勒(1942.09~2011.08),男,著名蒙古族作曲家。他创作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乌力格尔主题随想曲》等众多优秀音乐作品。其中创作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国内多次获奖,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优秀歌曲选入教材,编入《亚太歌曲集》。2011年8月11日凌晨3点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69岁。
人物简介
阿拉腾奥勒(1942.08~2011.08),男,蒙古族,1942年9月30日(农历1942年8月21日)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后旗(今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原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原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
2011年8月11日凌晨2时56分,阿拉腾奥勒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9岁。
学习经历
1960年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作曲班,师从女作曲家辛沪光
1962年保送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理论学科学习,师从陈齐丽老师。
1964年考入天津学院作曲系,师从许勇三张筠青先生。
1968年毕业,曾在河北省束鹿京剧团任指挥。
1971年调入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工作。
1973、1978年曾两度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师从丁善德桑桐陈铭志、施咏康、瞿维等名师。
创作生涯
1957年,发表了处女作《送肥歌》。
1967年,创作出成名作《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这首作品,曾在全国广为传唱。
1973年,朝鲜万寿台艺术团访华演出时演唱了该作品,其主题旋律被吸收入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曾演出过。90年代又被收入《红太阳》盒带中,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1977年,创作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国内多次获奖。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优秀歌曲选入教材,编入《亚太歌曲集》。
2002年,创作的歌曲《蒙古心》荣获全区第七届艺术创作“萨日纳”奖。
50多年来,他创作不同形式的声乐作品近千首。
器乐作品
1978年创作交响叙事曲《乌力格尔主题随想》。作品在蒙古族民间乐器与西洋管弦乐的结合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在第一届全国交响乐比赛中获得好评,在1978年全区文艺汇演中获得优秀作品奖。2007年在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上成功上演。
其他大型作品
管弦乐组曲《草原音诗》(1973);
电影交响组曲《沙漠的春天》(1978);
大型蒙语组歌《科尔沁婚礼》(1986);
马头琴、小提琴、钢琴三重奏《布尔特其诺瓦的故乡》(1992年);
交响序曲《昨天的故事》(1993);《第一交响曲》(1997年);
音乐史诗《草原组歌》(2007年)等。
影视音乐作品
《沙漠的春天》、《母亲湖》、《森吉德玛》、《杀机背后》、《嘎达梅林传奇》、《亲家卖粮》、《千秋功罪》、《乌兰夫》、《阿拉善亲王》等。已经有60多部作品在全国和全区获得表彰和奖励。
出版图书
主要获奖情况
2007年,内蒙古音乐家协会授予阿拉腾奥勒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作曲家称号;
2008年,获内蒙古文学艺术“萨日纳杰出贡献奖”;
2009年,内蒙古党委、内蒙古人民政府授予阿拉腾奥勒等60名艺术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和金质奖章”。
他的主要音乐作品及艺术生涯已收入《音乐欣赏手册》及多种艺术家辞典中。
社会职务
国家一级作曲;
内蒙古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理事;
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艺术总监;
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第五届主席。
社会评价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也唱出了词作者火华、曲作者阿拉腾奥勒和演唱者德德玛一生一世的友情。2011年8月15日,当记者拨通德德玛的电话时,她声音低沉并且悲伤:“今天总感觉心有点慌,看来是真的,真是个让人难过的消息……”说到此处,德德玛声音哽咽,随后挂掉了电话。当日,记者也拨通了火华的电话,他告诉记者,阿拉腾奥勒心脏一直不太好,前段时间还住过院。待火华心情稍微平静后,他感慨地说:“他是我一辈子最好的朋友,他的名字是‘金山’的意思,我认为他也是内蒙古音乐界一座金色的圣山,是一位了不起的音乐大师。”
2011年8月11日阿拉腾奥勒去世当晚,火华在悲痛中为阿拉腾奥勒作了一副挽联:盖世才华大作煌煌人共仰,一生奋斗乐坛巍巍起高峰。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23:54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学习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