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米人
西元前11-前8世纪叙利亚北部居民
阿拉米人(Aramaean)属北闪米特民族,公元前11-前8世纪在阿拉米──叙利亚北部的广大地区居住。
简介
古代阿拉米人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西亚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一带。这一地区在后来又称为黎凡特地区。阿拉米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罗人种特征。公元前2千纪中叶,阿拉米人(《圣经》中称为“亚兰人”)已定居幼发拉底河中游,并继续向两河流域其他地区迁徙。阿拉米人吸收了阿摩利人和迦南人的文化,但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 阿拉米人从未有一个统一的帝国,他们被划分成了横跨近东的多个独立王国,阿拉米人的语言和文化影响了整个近东甚至更远的地区,包括亚述人巴比伦人
古代的阿拉米人在被属于古闪米特人的亚述人征服之后,逐渐与阿摩利人,亚述人,巴比伦人融合,形成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3世纪活跃于黎凡特地区的亚兰人。至于他们的语言亚兰语一度成为西亚西部地区的公共用语。亚兰语直到今天还残留在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偏远村庄里。
另外,阿拉米人是挪亚之子的后代。在《旧约圣经》中,用以称呼以色列人的子女。
历史传说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时,从沙漠地迁到叙利亚地区来的部族称为闪米特人。这个部族中还包括巴比伦人亚述人希伯来人腓尼基人等。闪米特人是一个泛称。各游牧部族之所以辗转来到这里,是因为他们感到叙利亚是最安稳的地方。其实不仅这一点,它还是中东地区的交通要冲。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既受惠于埃及的文化,也与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交往。约在公元前14~前13世纪,定居在叙利亚沙漠边缘的另一支闪米特人又迁出了阿拉伯半岛,一部分进入两河流域;另一部分便向东潜入叙利亚境内。定居之后,他们又深入到沙姆地区,这一些部族历史统称为阿拉米人(Aramaeans)。 阿拉米人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时,在他们所定居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小王国,其中最强大的王国要数大马士革城了。这座城由于地势适中,它可以同时与两河流域的文化与腓尼基--希伯来的文化发生关系(希伯来人也是闪米特族中的一支游牧部落,当年他们西行渡过约旦河,来到了迦南地时,当地的土著名族称他们是一批渡河者。希伯来在闪米特族语中即是渡河者之意),从而使这个城市成为地中海与东方贸易的一个重要枢纽。后来随着商业的日趋发达,其政治实力也在中东崛起,直至公元前 732年,亚述人的力量勃起,才迫使阿拉米王国退却,并最终被消灭。阿拉米人当时也和两河流域的人民一样,崇拜各种自然现象。特别是对于雷雨风电等现象祀奉得更为认真。
信仰
有尊女神被称做“阿什塔尔”。为这一神祇修建的神庙也很多。本图即是经考古学家们按发掘遗址复原的一座神庙。原物遗址已荡然无存。这是一个想象的神庙复原图。就它的建筑风格看,阿拉米人的建筑术是受到两河流域文化影响的。神庙都是采用厚实的巨石砌成,立面都是几何形。据说原来只有一个房间,后来发展成多间结构。迄今为止,很难能找到真正标志叙利亚地区的可靠的古代建筑,只有进入公元以后,即叙利亚文化在伊斯兰宗教与民族的影响的几百年之后,才有更多的遗址可供考证。图上的神庙具城堡式。在那个时候,神庙是人民最重要的建筑。当然用工也最多。此座神庙约建于公元前10世纪。
阿拉米语
由于阿拉米人善于经商,其足迹遍布整个新月地带。阿拉米语也传播给了其他的邻族,它在公元前500年前后逐渐取代楔形文字阿卡德语而成为了西亚的官方语言,乃至商业、文化和民间的语言,像犹太人也转而采用了这种文字。阿拉米语的大传播为以后相近的阿拉伯语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而且,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中东,甚至发展为印度的天城体字母,以及中亚的粟特字母,并经由后者发展为中国的回鹘文突厥文蒙古文、满文和锡伯文的字母。
引水工程
公元前12世纪,阿拉米人建立了以大马士革为首都的王国。阿拉米人修建的大马士革的引水系统使巴拉达河等河流的水流经大马士革老城区的民居,进入大马士革东部的“古他”园林区。历史学家对这项引水工程赞叹不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8 12:5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