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菌枯萎病
植物病
镰刀菌枯萎病是观赏花卉重要病害之一,可侵染百合、大花蕙兰、蝴蝶兰、仙客来、一品红、非洲菊、菊花、洋桔梗、康乃馨等多种花卉。植株一旦感病,如果防治措施不及时,将会导致病害迅速蔓延。镰刀菌常常引起植物出现根腐、茎腐、茎基腐、花腐等多种病害症状,受侵染的寄主植物多达100余种。镰刀菌经常侵染寄主植物的维管束系统,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并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过程中产生毒素来危害作物,造成植物萎蔫死亡,影响产量和品质。该病是观赏花卉生产中防治比较困难的重要病害之一。
症状识别
不同的观赏花卉受到镰刀菌侵染后所表现的症状是不同的,比如一二年生的草花、切花受到侵染后,其下部叶片首先会失绿发黄,有时植株一侧或个别叶片的一半受到侵染,则表现为一侧枝叶或叶片一半明显枯萎,且无光泽;接着症状向上扩展,上部植株叶片也开始萎蔫下垂,变褐;这时下部叶片则开始脱落,皱缩,最后全株黄化枯萎。植株刚表现出症状时,早晚正常,中午萎蔫,似缺水状。仔细观察植株基部茎干可以看到表皮变得粗糙,间或有裂缝,湿度大时可见白色霉状物,有时霉状物是粉红色的。对一些高档盆花,如蝴蝶兰大花蕙兰红掌等,感染镰刀菌之后,除了叶片黄化、红紫、脱落之外,在茎基部还能看到水浸状病斑,逐渐变黑色,病斑干枯后使得植株茎基部缩缢。受镰刀菌感染的植株另一个明显特征是横切或纵切茎基部,均可见维管束有褐色或黑褐色的环变。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症状在夏季高温时发展最迅速、最严重。
病原菌
枯萎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spp.),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它是专一引起观赏植物维管束病害的病原;也是一类世界性分布的真菌,分布极广,普遍存在于土壤及动植物有机体上,甚至存在于严寒的北极和干旱炎热的沙漠,属于兼寄生或腐生生活。它不仅可以在土壤中越冬和越夏,还会在不同的观赏植物上表现为不同的专化型。
病菌一般产生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有两种类型,即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较粗壮,散生于气生菌丝上或生于分生孢子座上、粘孢团及粘滑层中。大型分生孢子形状多样,稍弯曲,有镰刀形、桔瓣形、纺锤形、棒槌形等,顶端略尖,孢壁较薄。大型分生孢子的分隔数多为3至10分隔,有的分隔数更多。隔膜也不一样,有的分隔明显,而有的分隔不明显。产生于分生孢子座上的孢子形态比气生菌丝上的典型和稳定。小型分生孢子较小,多为单细胞,少数为1至3分隔,有卵形、肾形到矩圆形等。当环境不利时,垂死的植株组织和土壤内的病残体可产生大量的厚垣孢子,它是一种较小、圆形的厚壁孢子。
发病规律
镰刀菌枯萎病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在土壤、栽培基质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可营腐生生活。病株根或茎的腐烂处在潮湿环境中产生子实体,孢子借气流、雨水、灌溉水的泼溅传播,通过幼根和茎基部或扦插苗的伤口侵入为害。病菌有时可能寄存在维管束系统而无症状表现,有时进入维管束系统后能马上堵塞导管,并产出有毒物质,扩散开来且逐渐向上延展,导致病株叶片枯黄而死。
对寄主体内病菌扩展的研究表明,在症状出现以前,维管束内病菌扩展是比较缓慢的,但从得病植株上获取部分繁殖材料时,可能有隐藏的镰刀菌病原。因此,繁殖材料是镰刀菌枯萎病病害传播的重要来源,被污染的土壤或基质也是传播病害的来源之一。
镰刀菌枯萎病发病最适宜的温度为27℃至32℃,在20℃时病害发生趋向缓和,到15℃以下时则不再发病。大苗龄的观赏植物比小苗龄的容易发病。在春夏季节,若栽培基质温度较高,潮湿,换盆、移栽或中耕时根系伤害较多,植株生长势弱则发病重。栽培中氮肥施用过多,以及偏酸性的土壤,也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侵染,并促进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华南地区枯萎病常于4至6月份发生,云南、四川、华东地区枯萎病则常发生于5至8月。
防治方法
选择适宜集约化栽培的、抗病的优良品种。
切花、一二年生草花要轮作栽培,防止因连作引起病原菌的积累。
进行土壤、栽培基质消毒;栽培时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销毁,减少病菌的进一步扩散。
掌握好植株栽培密度,加强通风透气,降低湿度,控制好土壤或基质的含水量,宜选用排水良好的基质。
药剂防治:可用阿米西达3000至5000倍或卉友(Medallion)4000至5000倍,噻菌灵或多菌灵500至600倍液于种植扦插苗前处理根系及茎基部。在定植、移苗或换盆后使用阿米西达3000至5000倍或卉友(Medallion)4000至5000倍灌根处理一次。在植株营养生长的中后期每隔14至21天使用阿米西达3000至5000倍和卉友(Medallion)4000至5000倍轮换灌根2至3次,即可有效地防除镰刀菌枯萎病的危害。
注:卉友(Medallion)是触杀保护型杀菌剂,作用方式是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移,来抑制病原菌菌丝体的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
参考资料
镰刀菌枯萎病.中国园林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2:16
目录
概述
症状识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