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蝽是猎蝽科昆虫,又称锥鼻蝽。成虫体型大,通常30毫米,头部狭长。口器为刺吸式。复眼突出,单眼位于复眼后缘,触角细长4节。前胸背板宽大,后缘两侧呈肩形突出。翅两对,前翅革质色深,后半部膜质,后翅全为膜质。腹部背板与腹板汇合处的腹缘凸出,称侧接缘。成虫的侧接缘常有明显的色斑。有的种类胸和肢体带有色斑。全世界锥蝽种类达2500多种。典型的猎蝽为捕食性昆虫,属益虫。猎蝽科中的锥猎蜷亚科。其中的三个属与医学关系最密切,即红锥猎蝽属、全圆蝽属和锥猎蝽属。锥蝽常叮刺人体裸露部位,喜好叮刺人的脸颊、眼眦及口唇处,故在美洲对锥蝽称之“亲嘴虫”。
浪漫名字
锥蝽也被称为“
接吻虫”,这一听起来相当浪漫的名字来源于它们独特的吸血方式。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
眼睑等。它们所咬的伤口并无疼痛感,即使它们的体形很大,一次性吸得血很多。锥蝽也会传播南美
锥虫病等疾病。
生活习性
猎蝽科昆虫多吸食其他昆虫的体液。猎蝽亚科盗猎蝽亚科及锥蝽亚科的种类均可吸人血。伪装猎蝽
常飞入居室吸吮臭虫及蝇类的体液,也可叮人引致剧痛。仅锥蝽亚科有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种类。
锥蝽成虫体长25mm上下,略呈椭圆形,色黑或暗褐,胸、翅及腹侧缘有红或黄斑。
刺吸式口器,喙长,分3节,摄食时伸长,可直接自皮下毛细血管吸血,不用时弯入前胸腹面沟内。喙可与沟嵴摩擦,发出短促刺耳的声音。眼后部位变细似颈。前胸前狭后宽,足长。
发育过程为
渐变态。生活史分卵、若虫及成虫 3个时期。卵白色,产于屋角、墙缝、地板裂缝或动物巢穴内。若虫似成虫而小,分5龄,从第2龄起有翅,但发育不完全。从卵发育到成虫需1~2年。若虫及雌雄成虫均吸血。白天若虫及成虫隐匿在墙缝或地板缝,夜出觅食,成虫还可藏于树洞内。锥蝽常吸脊椎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如狗、猫、鼠、蝙蝠、犰狳、松鼠、豚鼠、树懒、负鼠和人)的血,每次数分钟至半小时,同时排出少量粪滴于被叮咬动物的皮肤上,粪滴中若有寄生虫,即可经皮肤伤口或手指触抓携带至眼、口、鼻等部位侵入人体。在其间传播锥虫病。在人体主要叮咬暴露部位,特别是
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外眦。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脸等。许多种类常叮刺熟睡者唇边的皮肤,故俗名“接吻虫”。多数种类叮人不痛,不易被察觉,但吸血锥蝽则叮人甚痛,引起局部肿胀硬结或致
荨麻疹。
能传播
美洲锥虫病的锥蝽甚多,主要为栖于人类居所附近的种,如分布于中南美(如阿根廷、巴西、智利、
乌拉圭、
委内瑞拉等国)的大锥蝽、骚扰锥蝽、长红锥蝽等。红带锥蝽在中国华南常见,叮人可致剧痛及过敏反应,有的国家曾报道其体内查见天然感染的
克氏锥虫,或认为南亚的红带锥蝽能传播黑热病。锥蝽叮刺美洲锥虫病患者及保虫寄主时,将带有循环型锥虫鞭毛体的血液吸入消化道内,鞭毛体在其肠内发育为繁殖型锥虫鞭毛体并大量繁殖,1
周后又成为循环型锥虫鞭毛体。锥蝽再次吸血时因吸血量多,腹后增高,促使排粪于被叮咬者的皮肤上,粪滴中的鞭毛体可通过三种途径侵入人体:通过叮咬的伤口,通过附近皮肤的轻微擦伤,或经手指携带至眼、口、鼻部再通过完整的粘膜。锥蝽可维持此种感染性达二年之久。据推测,1835年C.达尔文在随“比格尔”号作环球旅行途中为骚扰锥蝽所咬,染上美洲锥虫病。
传播疾病
据国外媒体报道,由
吸血昆虫锥蝽引发的致命疾病正从美洲向全球逐渐蔓延,这种叫做“美洲锥虫病”的寄生虫病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出现与患艾滋病相似的症状,所以有关专家也把它称为美洲国家面临的“
新型艾滋病”威胁。
医学专家在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被忽视的热带病》杂志上写道,“
美洲锥虫病”的病症和艾滋病相似,很难被察觉且具有多年潜伏期。
此病通过一种名为锥蝽的
吸血昆虫传播。锥蝽叮咬受害者后,一种“
克氏锥虫”会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中,最终进入心脏并在心脏中生存繁殖。这种病像艾滋病一样,容易通过血液传播,还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间由母亲传播给孩子。
感染后克氏锥虫通常在人体内潜伏多年,然后以
心律失常或心脏衰竭出现。美国疾病防治中心表示,大约四分之一的感染者会出现
心脏肥大或者肠肥大的症状,如果病情发作,肥大的器官会突然爆裂,导致病人猝死。
它们所咬的伤口并无疼痛感,即使它们的体形很大,一次性吸得血很多。锥蝽也会传播南美锥虫病等疾病。
传播近况
贫困地区居民发病率高
这种疾病一般通过锥猎蝽的叮咬,将被称为
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 )的寄生虫输入受害者血液中进行传播,还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间由母亲传播给孩子。在被感染后,患者一般经历两个阶段——急性期和重症期。急性期之后,病情表面上会趋于缓和,再经过数年后,患者才会进入重症阶段,出现便秘、腹痛以及
消化系统疾病等病症。
一般来说,贫困地区的居民发病率较高,若患者发现得早,通过3个月的大剂量药物治疗,病情可能不会恶化,但由于该疾病潜伏期十分漫长,且发现后治疗费用高昂,所以很多患者不得不放弃治疗。
最初在拉丁美洲爆发
查加斯病最初只是在拉丁美洲爆发,后来因为旅行和移民的原因,逐渐蔓延到美国境内。全球感染者据估计有1000万人,多数患者来自
玻利维亚、墨西哥、
哥伦比亚以及中美洲的一些国家,而美国人被感染的人数接近3万。鉴于这种疾病危害大、感染人数多以及难以预防的特点,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将其列为五大被忽视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之一。
1835年,当达尔文途经阿根廷时,曾经被锥蝽叮咬过。他在《
小猎犬号航海记》中写道,“夜间,我遭受阿根廷彭巴斯草原上一种大黑虫的叮咬。一种无翼的昆虫在你身上爬,你总会感觉很不舒服。这种昆虫大约有1英寸(约合2.5厘米)长。”不过,锥蝽也有光明的一面。伦敦动物园曾经利用它们来提取动物身上的血液样本。锥蝽唾液中的 麻醉剂可以保证取样过程不会对动物造成压力。
美洲锥虫病是由锥蝽传播一种热带寄生虫病,又名
克氏锥虫病,恰加斯病,主要流行于中、南美洲。该病隐匿性强,隐匿期长达20至30年,难以被发现,重症患者预后不良。急性期有发热、颜面水肿、贫血等。慢性期常有心肌炎、
心力衰竭、猝死等发生。
美洲锥虫病在拉美地区最为严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发展,该病搭乘上了“顺风车”,日本已有病例。
防治
防制的关键在于改善居住条件,消灭锥蝽藏匿孳生的场所,如填平居室、厩舍的墙缝、地板缝等,堵塞树洞。另外,喷洒狄氏剂等杀虫药,可杀灭居室、厩舍及动物巢穴中的锥蝽。应严防身上带有锥蝽成虫或若虫的猫、狗、鼠、蝙蝠等进入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