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主义
金融学术语
作为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金融资本主义是金融资本主导社会政治经济,通过金融系统进行的货币财富积累凌驾于产品生产过程之上的一种经济制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新旧凯恩斯学说的批判以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导致以“三化”(私有化市场化与自由化)为其核心主张的新自由主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学理论,而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金融资本主义则成为全球社会与经济形态的主宰力量。
新特征
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金融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在这一经济制度下,通过各种金融活动(买卖或者投资于货币、债券股票期货与其他衍生金融工具金融产品)而获取利润成为最主要的获利方式,而从银行投资银行投资公司等各类金融中介机构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并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具体而言,金融资本主义具有以下经济特征。
1.资本的金融化
资本的金融化即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产业部门转移至金融部门,而资本金融化的结果就是金融业在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首先,社会资本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多地被金融资本所占有,这推动了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经济部门的不断膨胀,金融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1947年-2012年间,制造业增加值占美国GDP的比重从1947年的25. 6% (1953年,这一比例高达28.3)持续下降,到2012年,这一比重只有11. 9%。相反,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从2. 4%上升到了7. 92%。从1947年到2012年,美国GDP增长了63倍,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30倍,而金融业增加值却增长了212倍。
其次,在非金融企业拥有的总资产中,同产业资产相比,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产业资产的比重不断下降。1945年-2012年间,美国非金融企业的总资产中,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从25. 56%上升到2012年的49. 85 %。其中,2009年,该比重高达51%。
第三,金融部门在国内利润中所占比重、产生自金融业的利润在企业利润中所占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从1973年到1985年,美国国内公司的总利润中,金融业所占的比重不到16% , 198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19%; 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重在21 %-30%之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已进一步上升到超过40%。
2.金融资本的支配地位
从1978年到2007年的30年中,金融资本在美国经济中的支配地位更为强大。期间,美国金融部门持有的对个人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债权从3万亿增长到了30万亿。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也从原来小规模的合伙制企业演变成为跨国经营上市公司。到2005年,美国10家最大的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美国整个商业银行总资产的55 %,而1990年这一比例不到25%。
金融资本在美国经济中占支配地位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金融机构的“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 )”问题,即金融机构规模过大,且彼此之间密切相连,它们的倒闭会给整个国家甚至全球经济造成灾难,因此,在这些金融机构陷人困境时,政府必须进行救援,以防止它们倒闭。1984年,美国第六大商业银行大陆伊利诺依银行(Continental Illinois)倒闭。在随后美国国会对此进行的调查中,美国联邦财政部首次承认,联邦政府不会让最大的11家银行倒闭,因为这些银行的规模过大,如果任其倒闭,将可能危及整个金融系统。此后,金融机构“大到不能倒”的问题一再发生。例如,1998年,对冲基金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面临倒闭。LTCM倒闭将导致华尔街遭受1. 25万亿美元的损失,从而给华尔街甚至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最终,美联储出面组织华尔街金融机构进行了救援。
2011年11月4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确定了全球29个“系统性重要银行”。金融稳定理事会认为,因为其规模之大,作用之重要,这些银行的倒闭可能引发金融危机。29个“系统性重要银行”中,除了中国的中国银行外,其他全部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2013年4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总裁拉吉德(Christine Lagarde)说,“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危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美联储达拉斯银行现任行长理查德·费雪尔(Richard Fisher)都认为,应该拆散大银行,以解决“大到不能倒”问题。
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格伦·哈伯德(Glenn Hubbard)等在内数十名曾经不遗余力推动美国金融自由化的经济学家也认为,金融机构“大到不能倒”对美国经济金融构成了严重危险,应该将规模过大的金融机构拆散,以解决“大到不能倒”问题。
3.“影子银行”的巨大发展
商业资本主义与产业资本主义时代,金融业主要就是银行业,而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业之外,证券保险信托等其他金融部门不仅得到了巨大发展,而且越来越扮演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导致商业银行在金融业中的重要性大幅度下降。
4.金融资本的交易性特征
过去30年中,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业务从传统的中介业务转向交易业务。传统的中介服务业务不需要金融机构投人自有资金或者只需要投人少量资金,因此风险低,但回报也相对较低,而市场交易业务则要求金融机构以自有资本参与交易,盈亏自负,风险高,回报也高。
不良后果
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过垄断资本主义,变成金融资本主义,它最终将走向何方呢?在21世纪初,被金融海啸猛烈冲击的所有人,不能不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以下三点决定了金融资本主义的不良后果。
第一,经济全球化,核心是金融全球化,说到底,这是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但高度社会化的大部分生产成果,却被金融寡头独占了。千百万生产者辛苦一辈子,最终难免失业穷困,无产无房,而金融投机家往往一夜暴富,将数十亿、数百亿、数千亿美元资产收入囊中。生产的社会化和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趋向极端,这个基本矛盾的爆发终将决定资本主义的命运。
第二,金融资本主义挣脱了金本位制的约束,无限吹大金融衍生品的泡沫,使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相互脱节,必然导致社会经济秩序大混乱。
第三,金融资本主义助长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寄生性”。“经济寄生性”这个用语是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发明的。他认为,西方国家金融垄断资本输出不仅不会推进全世界的文明事业,反而有造成西方寄生性的巨大危险;西方国家主要的工业部门会消失,而大批的食品半成品会像贡品那样由亚非两洲源源而来。到那时,西方国家的上层阶级从亚非两洲获得巨额的贡款,并且利用这种贡款来豢养大批驯服的职员和仆役,这些职员和仆役不再从事大宗农产品(17.42,0.24,1.40%)和工业品的生产,而是替个人服务,或者在新的金融贵族监督下从事次要的工业劳动。霍布森的预言现在全应验了。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以来,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产生了特殊的效果。西方国家玩弄虚拟经济越来越玄妙,而不屑于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实体经济。新兴国家则乘机接受了产业的转移,辛辛苦苦地创造社会财富,逐步地使自己的经济肌体壮健起来,从而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变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8 11:31
目录
概述
新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