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印紫绶,汉语成语,意思是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出自《
汉书》,是秦汉时期
相国、
丞相的身份象征。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唐·
李白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诗:“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
《
辍耕录·印章制度》:“ 建武元年,诏诸侯王金印綟绶,公侯金印紫绶,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绶,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绶及黄绶。”
明·高明 《
琵琶记·蔡宅祝寿》:“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绶。”
汉·
蔡邕 《
陈太丘碑文》:“何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纡佩金紫,光国垂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