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辅忠
明朝大臣
邵辅忠(1573年7月9日-1646年12月3日),字广益,号上葵,浙江宁波府定海县(今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明朝末年官员。
人物生平
弱冠登科
明朝初年有名杜彬者自山东曹县应荐辟任定海县知县,遂定居,其子复本姓邵,再传至邵瑜,以行商富甲一方,因输粟助边诏旌“义门”,徙清川门东巷。邵瑜数传至邵德,为徐州卫经历,多治行;邵德生邵凤来,为惠州府照磨,廉洁不事产业,加以兄弟分产,家以此渐困。邵凤来正室无子,侧室叶氏生2男,邵辅忠即其长子。
万历元年六月十一日(1573年7月9日)邵辅忠出生,自幼不为族兄弟所重,因而更加奋发自励,五经治《诗经》,十八岁补县学附生,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中浙江乡试第88名,次年(1595年)联捷会试第256名, 殿试位列三甲第105名,观政吏部,授南直常州府推官
抗疏淮抚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升刑部主事。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丁父忧归。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服阙补工部主事。时任内阁首辅朱赓力所不逮,为诸言官所劾,邵辅忠不顾自己非居台垣且官职低微,亦上疏数千言附和,言辞激烈。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担任山东乡试主考官。本年升员外郎,再升屯田司郎中。十二月中旬因忌惮亲附东林人士的淮抚李三才之才略,惧其如回朝任都御史后会对包括自己在内的非东林人士产生威胁,遂率先上疏弹劾李三才“大奸似忠,大诈似直”,列其“贪、伪、险、横四大罪状”,御史徐兆魁也跟着弹劾李三才,使李三才内转的计划落空,不过自己也于次年(1610年)托病辞官以避风头。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邵辅忠复官工部都水司郎中,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下旬改光禄寺丞,十一月末与行人王猷前往册封衡府高唐王朱常泽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下旬升尚宝司少卿添注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初升顺天府丞,任上弹劾汪文言,致其监生资格被剥夺。给事中毛士龙,御史王允成李希孔等上疏弹劾邵辅忠“奸贪”,邵辅忠大惧,内臣刘朝便以“超擢”诱惑之,邵辅忠于是上疏反讦,内臣刘进忠通过操作将奏疏上达,尚书周嘉谟请宽贷,不许。至十一月初奉旨毛士龙削籍、邵辅忠闲住。
骤躐尚书
邵辅忠亲附魏忠贤,天启五年(1625年)与姚宗文、陆卿荣、郭巩等十三人受到魏党大理寺丞徐大化等的推举,于九月中旬由御史张素养疏荐起原官顺天府丞,十二月下旬升左通政。天启六年(1626年)闰六月上旬升太常寺卿,管少卿事。十月中旬升兵部尚书,照旧管事。十二月初管左侍郎事。魏党攻击正人君子,多受邵辅忠主使。魏忠贤顾忌皇后贤明,想把她弄倒。正好有人在厚载门张贴匿名榜,罗列魏忠贤的反状,还包括了他的党羽七十多人。魏忠贤怀疑它是出于国丈张国纪和那些被逐出的人之手。邵辅忠、孙杰图谋借此造大案,将东林党人杀尽,并借张国纪来扳倒中宫皇后,事成之后立魏忠贤侄子魏良卿的女儿为皇后。于是二人起草了一篇奏疏,借由顺天府丞刘志选之手呈上,然最终并未得逞。
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邵辅忠奉命护送桂王朱常瀛前往衡州就藩王位。八月中旬以三大殿重修竣工叙恩加太子太保。等到邵辅忠还朝后,发现崇祯帝已即位,魏党失势,于是托病归家避祸。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钦定逆案,邵辅忠以“颂美赞导”位列“交结近侍又次等”,徒三年输赎为民。
晚节可称
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杭州接连陷落,鲁王朱以海就任监国,邵辅忠被以原官起用,命联络恢复。隆武帝即位,召用邵辅忠担任南京兵部尚书绍兴陷落后,邵辅忠于大雷山断发出家,数月后因病归家,于隆武元年十月二十七日(1646年12月3日)去世。
历史评价
佘昌祚:缘刘朝钻入逆珰之幕,首开杀机;赞志摇动国母之谋,身同叛党。媚疏千秋贻臭、伪官两载夸荣。
钱海岳:开物成务,为国桢干。
轶事典故
感化刺客
据说在邵辅忠劾淮抚李三才“四大罪”且谢病回家后,李三才曾派遣刺客前来刺杀邵辅忠,刺客来到蛟川,看见邵辅忠生活清贫,于是叹息而去。不过此事仅记载于《康熙续定海县志》中,可信度存疑。
迷信方术
邵辅忠在崇祯朝居家时,喜好邀请方士前来烧炉炼丹,世袭卫千户郑胜持作为邵辅忠的姻亲,曾规劝他说:“那些方士如果真的有点金术,为什么不用来把自己的财富变得更多呢?”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邵辅忠撰有《易解》,另有奏疏四卷、诗一卷;还主持修订有《补陀山志》八卷、参与订正《舟山志》。
后世纪念
邵辅忠故居“尚书第”原在宁波市镇海区鼓楼西路上,门牌号为仓河头25号,位于仓河头20号清光绪举人陈继穰“文魁第”南门东面,于20世纪90世纪被拆除。
史料索引
张廷玉等《明史·卷三百六 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阉党 刘志选附邵辅忠传》
周齐曾《囊云文集·卷一 大司马上葵邵公墓志铭》
钱海岳南明史·卷四十三 列传第十九 邵辅忠传》
王元士等《康熙续定海县志·人物 邵辅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28 09:0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