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波现湖南永州市
金洞管理区石鼓源乡三满房村人。其妻吴氏,未生育子女,带养长兄邓永夏(
太学生)之子邓宗封,——“宗封出抚胞弟永波为嗣”。邓永波 “乾隆乙未年,学宪李公汪,度岁试,入县学;乾隆丙午科,中试第39名举人,乙卯科,楝选知县,嘉庆乙卯岁,改就教职,原任
宝庆府新化县教谕。”91岁时,通过了皇帝主试的
殿试,考取了“进士”。 《石鼓源邓氏五修族谱》载,“道光26年重庆鹿鸣,钦加进士及第,即换六品冠带,是年12月初十卯时殁,寿91岁,葬大庙山,内有墓志。
永波轶事
永波自幼聪敏,喜赋诗答对。他六岁便能出口成章,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九岁中举,声名远扬。难于上青天的科举阶梯,于他如履平地,易如反掌。在
民间,流传着很多他的故事。
永波六岁时,当地朝阳寺死了个老和尚,一个和尚来到永波家求他的父亲邓祖序撰写挽联,永波也在一旁凑热闹。正当父亲琢磨时,永波随口说了句“东门死个和尚”,来人见小孩胡言乱语,面露愠色,冷不防永波又慢条斯理地补上下句:“西天度位如来。”来人转怒为笑,啧啧称赞,父亲也吃惊不少,连连说好。
有一天,相邻
桂阳县有人来石鼓源买牯牛,卖家付钱后,要主人写一张牛契作为凭据。主人只好请院子里一位老童生来写。这位老童生写了又改,改了又撕,撕了又写,忙了大半天,仍然没有写就。老童生不急,主人急。因要赶路,卖家更急。这时,主人忽然听到门外孩童的嬉闹声,主人一听笑了,因为主人听出了永波的嗓声。主人知道永波聪明,毛笔字也写得好,相信永波能行,连忙拉他进屋来写牛契。孩童们簇拥着进屋看热闹。老童生见主人喊永波来写了,有点生气,把笔摔在桌上,孤傲离开。永波拿起老童生写的字条一看,见写牯牛生于何年何月何日之类,忍不住“咯咯”地笑了。永波便不推脱,重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宣纸,将毛笔在砚池里徐徐蘸墨,这边腹稿已打好,大笔一挥,四行娟秀的竖排正楷字落在纸上。永波用稚嫩的童声念道:
丫角牯牛带乌色,今日卖与桂阳客;
铜钱付了八百八,买卖两家无他说。
一屋掌声,而初次见识永波才学的桂阳客则更是惊叹不已。
永波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在私塾学到十一岁时,已是满腹文章少年老成了。这年二月,在兄长永夏的陪同下,两人步行,前往宁远县参加童子试。一路昼行夜宿,有时永波走累了,哥哥便背永波赶路。发榜后,永波得中榜首,县试主持知县称赞永波文章写得好,惹起了一班考生的嫉妒,他们背对永波,嘀咕说金洞乃瑶蛮之地,没有几个秀才。有个参加了几年童子试的考生,竟然当场摇头晃脑吟诗讥讽:
金洞山窝窝,水浅地头薄。
永波听到后,即刻大着嗓子答道:
地薄生青草,水浅龙现角。
那些考生不敢多嘴,悻然而退。
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年),在省学政李公汪主考下,永波通过了“岁试”(清朝的
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
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
案首”),考取了“秀才”。
这一年,永波年仅18岁。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1786年),永波29岁。这一年,仍然在兄长永夏的陪同下,永波被选拔前往省城长沙,参加
乡试。
路过家门口的凉树桥时,永波一脚踩断了一根虫蛀的桥木,险些掉进河里。
永夏见状说:“出门不吉利,莫去了,改日再去。”
永波回答:“这有什么不好,这叫踩断旧桥换新桥,去旧迎新嘛!”
永夏说不过弟弟,只好继续前行。永波一路风风火火,精神抖擞。片刻,路边一个柳桩不知为何挂住了永波的蓝长衫,将衣衫撕破了一个大口子,迎风翻飞的破衣衫,样子很难看。
“没走好远,莫去了,另择个黄道吉日动身。”永夏劝说。
“脱了蓝衫换紫袍,正是吉祥征兆。开弓没有回头箭,岂有轻言回头的道理?”永波信心十足。
走着走着,拐过一个弯,经过一座土地庙,兄弟俩同时看见一个妇人翘着白臀,蹲在野树下欣然小便。妇人惊闻脚步声,侧头一看,她那里还要命,尿都没屙完,提起裤头,做飞鸟状,往密林深处逃去。
此情此景,永夏大倒胃口,决意要返家了。永波却哈哈大笑,说:“此乃神谕,万万不可折回。”并对永夏吟道:
踩断旧桥换新桥,
脱掉蓝衫换紫袍。
惊见洪门开堰口,
旗锣开道转回乡。
果然,长沙赶考,永波中试,考取全省第39名举人。
永波中举了!永波的功名达到了辉煌的境地。在崇尚科举的朝代,一个僻远乡野的学子,酣畅淋漓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揭榜后,同榜举人相约畅游长沙城。约定回馆后,依顺背出走过的商号招牌。后来其他举人不能成命,永波却相当轻松地背咏道:
首从翠春馆前游,
李记餐馆紧相从。
桃花妹子挂招牌,
忽见飘来酒旗风。
张三本是厚道汉,
买卖公平有人逢。
麻婆鲁嫂河南客,
嫁给打铁张弯弓。
理发师傅本姓奉,
吹毫算毛顶上功。
……
不等永波背完,那班文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永波中举之后,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在当地邓氏宅公祠堂内,乡民为永波唱了半月大戏,以示庆贺。可谓喜气洋洋,歌舞升平,一人中举,全族荣光!
离石鼓源不远的平地杨家,秀才有一箩筐,就是没有一个中举的。他们心里像打翻了的醋瓶子,酸得很。有一个贡生便生一计,派人给永波送请柬,邀请他过府开馆讲学。永波也不推辞,打轿就去。到达学馆,一看满馆弟子都是满腹经纶的廪生、贡生和秀才。永波心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便大智若愚,将计就计,出题《学而时习之》要他们作文。
这时,那个贡生站起来,皮笑肉不笑地说:“这题倒是好,不过我有一联想请教先生,如若对得上呢,我便作,反之则改作‘教而时习之’好了。”永波微笑着点头,并不答话。对方干咳两声,出联:
小江鲤鱼,敢来大塘摆尾?
上联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你永波在我等面前不自量力!出联锋芒毕露,杀气腾腾。明理的秀才都觉言重了,不知“开炮”的那位贡生又将如何收场。
此刻,整个学馆鸦雀无声。
永波直立身子,打着拱手,依然微笑着,犀利的目光似乎看着馆内每一个人的眼睛,心里想着:文斗?!我就怕你们不与我文斗!旋即一字一句地拖着长音,大声对答:
高山猛虎,特到平地扫羊!
话一出,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摇头苦笑,有的做梦未醒,有的甚至大声鼓掌说好,随即又被旁人骂停。出对的贡生竟然像鸡掇米似的忘情点头,喃喃重复着下联。他们知道,永波自喻“高山猛虎”, “羊”与“杨”谐音,“扫羊”即“扫杨”也!下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一问一击,绝佳妙对。答联可谓扫尽了杨秀才们的面子。
于是杨家秀才只得乖乖做题,而一做就是半年,永波并无改题。
有一天,馆内十几个学生与永波一起过端阳节,并讨论学馆之事。学生提意见,说先生授业无方,一个作文题竟写了半年,尚且答卷从不批阅。
第二天,永波便将半年来的答卷全部发下来了,可竟无一篇批改,只在一篇答卷空白处写着:
小杨嫩叶未绿枝,
不曾不曾老不曾。(方言,不行)
若期参天成大树,
还须苦禅十二春。
在那一堆答卷内,另有一篇永波写的“代圣贤立言”的八股文:《学而时习之》。原来,先夜永波挑灯夜战,挥毫写就范文,几百份答卷也通览无遗。
当天,永波留下一题:《而中兴巩之》,安排弟子下半年自个好生习作,便借故归家,不再应聘。
永波在平地杨家开馆讲学的离奇故事很快传开了。
石鼓源周围一条山峦反背,有一个叫“鹅院”的地方,有位平素习武强身、且肚里有几滴墨水的所谓“文武兼修”的秀才,就不服气,给人捎来一个上联:“一拳打遍石鼓”,要永波答对,永波回敬:“半眼观尽鹅院”。 下联绝配,如大水淋星火,一联灭对方士气。
永波文稿
《石鼓源邓氏五修族谱》(2006年)刊有永波写的三篇文章:《排宗序》、《道光戊子(1828年)三户分修合序》和《宅公世系源流序》。
《排宗序》解读
以德思文才仕清,大成先祖永宗兴;道隆光化敦仁让,学盛昌时启义宏。
方正历朝传礼教,贤良辅世耀科名;
家修廷展经纶裕,定国安邦致治平。
这是永波增续的石鼓源邓氏“排宗诗”。排宗诗也称辈分诗、班行诗,用于体现宗族关系,明确世系次第。我年幼时经常听闻大人闲谈吾族辈分,以及此诗,没有想到的是,排宗诗竟然是永波编撰的。
为什么说“增续”呢?因为有老班二句排宗诗:“以德思文才仕清大,成先祖永宗兴道隆。”永波发现,“余族旧有排辈,自香、真、宅三公以下,迄今十有余代,三户尽皆书一。近因昔之排字将满,倘不预为议就,将来不无异同”, “爰(于是)于旧排辈二句之外,增议若干字,汇为七言八句。”
排宗的好处,永波认为,“排辈既一,累世皆同,虽身处异哉,历年久远,则因流溯源,自无非宗之议,犹得有乱宗之嫌哉?”
永波写了《排宗序》,序后录有“排宗诗”。在这篇序里,他语重心长,寄语族人:“各方世世子孙,勿立异,勿混同,循序而命名,抑循分而尽礼,庶几,族谊可敦,而亲逊之风可观矣。”
为了更好的理解永波的排宗诗,这里插叙一下祁阳
邓姓渊源。
祁阳自三国建县以来,有两次外地人口大迁入。一是元朝建立初期,由于战争和人祸,人口骤减,导致邻近省县人们迁入。二是元末明初,湖南为
陈友谅旧部和元朝残余势力所在地,因连年战祸,人烟稀少,出现了“扯江西,填湖南”的人口大迁徙。
祁阳
邓姓始祖,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从江西迁徙过来的。分两支:一支始祖邓天翁,明洪武二年由江西泰和,迁今祁东砖塘,后嗣分居岩门前、白泥坑、烟后甸、
石板铺、四角丘、
文明铺一带。一支始祖邓慕春,原籍江西豫章新喻县江口村,元未以选贡生,任衡阳教谕,后偕四子二侄,隐居衡阳长乐里。次子邓遵先迁居宁远小茗洞(今
小金洞乡),配郑氏,生三子,取名邓香、邓真、邓宅,“寿终,其子旋迁石鼓源”(《始祖暮春公行迹》),世代繁衍,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自三世始(香、真、宅三兄弟儿辈),用“以”字辈取名,老班二句排宗诗启用。
《道光戊子三户分修合序》解读
写《道光戊子(1828年)三户分修合序》时,永波71岁。此文表面看,是说族内事宜,其实侧面反映了永波的治学精神,“所录者,皆其可考者也”,“今日族谱之修,然欲勒(刻)之谱,其中有宜慎者”,“世远年湮,多失所据。斯亦考古者之恨也”,“为今之计,莫若取其可据者勒之于谱,以信今而传后”。修谱如是,治学又何不若此呢?
先前父辈说:“石鼓源邓氏是三户人家开派。”当时云里雾里,我现在明白了是何意。永波说,“遵先为余三户之组,娶郑氏生三子,曰香,曰真,曰宅。”这三兄弟,就是后来的“三户人家”。 溯源自此,永波与我都是邓宅先祖的后裔。
此合序记载,“时洪武乙丑,陈贼猖獗,占据洞口,香真宅兄弟于雷九坑起义,杀散贼众。朝廷闻之,均授将军之职(三修族谱载,香真宅分别被授予
武毅将军、武勇将军、锁威将军),掌管各溪洞,九溪一十八洞之人,无不敬服。越数年,因流寇犯界,香公迁居石鼓源上,为源头(源头村名的由来),真公迁居石鼓源下,为
东田(东田村名的由来),宅公迁居石鼓源中(石鼓源村名的由来),为中团坊。其时守望相助,患难死生,相顾甚相得也。”
文末,永波自谦:“余不敏,不乐附会,亦不顾文饰,因原其始,而居世以承,以明吾意之有所祖云。”落款:“宅房嗣孙举人永波禹门氏敬撰”。
此合序有鲜明的观点,有考证的内容,行文如流水般生动,无生涩嚼蜡之泛味,实属难得。
《宅公世系源流序》解读
《宅公世系源流序》开篇写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祖有功,而敬宗者有德,故尊祖者必敬宗,敬宗者必收(收藏)族谱。牒之修,其亦收族之义乎!”
此序主要记录邓宅后代脉络,兼写名流纪略。其中记载了一场阻击战:
“浩公(邓仕浩)于明未时,流寇猖獗,公出橐(驼音,一种口袋)资,训练乡团。崇祯十年丁丑又四月十七日,得流寇东出,掠湘潭,往
衡阳由常宁归巢。浩公率乡兵截战于常宁西路东塘。浩公中炮,亡于阵上。其子清茂(邓清茂),余房大祖也,生有胆智,勇略过人,率乡兵奋不顾身,杀散流寇,得殓父尸归葬。”
永波还在文中记叙了自己父亲邓祖序仗义为公,打的一场官司:“父识胆胜人,因常宁阻塞河道(不准上游的木排通过),公独出讼理,官准运(木排)至今,合境犹被其泽焉。”
当地为何叫“三满房村”呢?原来“盖自以祥公(邓以祥,邓宅之子)开派,八房已历十余代矣。今之住斯土者,虽其半而三满两房”,所以叫三满房村,村内绝大部分是邓思昌(三房)和邓思玺(满房)的后裔。
二十一世嗣孙敦华字剑华敬撰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一日创建
铨公支倡续印谱自序
始祖暮春公,以江右选拔,司铎衡阳。因元季多故,率四子偕隐。大宗仕先公,又由长乐里,改迁父墓于祁之崇林桥,其余各有龟契。吾祖远居石鼓源遂家焉,地分两邑,谊切一本。康熙癸酉孝廉懋省公倡修续谱,班行至今不紊。
大宗公后裔世守故土,庥荫蕃昌,绅笏之垂,甲于湘左。乾隆丙午,偶于星沙旅邸,得晤石笏、心齐,昆季抵掌,宗谊不胜钦企。读其闱艺,实大声宏决为远。到及揭晓,余幸获荐,而二公不售,又深为扼腕焉。嗣是南北奔驰,屡檄未赴。嘉庆丙子,改授广文,俸未满,徜徉林泉者,又将十有余年。祥知石笏贡成,均擢教习,声驰日下。旋因急养南,旋重天真而轻升斗,彼此又未尝不遥相慰藉也。
范文正公曰:吾族虽众,自吾祖视之,则一人也。每欲展谒首邱,藉伸积素,无如钟漏将残,愿未获酬。等骨肉于途人,抱歉尚何言哉。
客岁冬,抄心齐函寄支谱,展阅之余,见其溯源流、明支派、著显晦、象贤愚,均足以光宗垂训,无坠休声。不胜雀跃勉序,一言以志,滋培之富焉。同源异流,人易世疏,慨焉与叹!念兹厥初靖节名言,波曰:夕念之矣。
乾隆丙午科举人签河南知县改授宝庆新化教谕
十三世孙永波顿首拜撰 时年八十有四
铨公支倡续印谱自序 道光十九年原
【译文】
始祖邓暮春先生,在江西被选拔(为贡生),任职衡阳教谕。因元末多年战祸,(于是他)带领四个儿子(和二个侄儿)一起隐居(衡阳长乐里)。长子邓仕先先生又从长乐里,迁葬父亲邓暮春的坟墓到祁阳的崇林桥,其他(儿侄的归属)都与记载相符合。我的先辈居住在僻远的石鼓源,在那里成家立业,(虽然与邓仕先的后辈人)居住在两个地方,(但是)情谊紧密相连在一本(邓氏族谱)之中。康熙癸酉年(公元1693年),举人邓懋省先生倡修(祁阳邓氏)续谱,班行字辈至今没有混乱。
长子邓仕先先生后裔世守故土,保祐(子孙)蕃衍昌盛,官衙的垂爱,超过湘江河东岸(次子邓遵先的后辈人)。乾隆丙午年(公元1786年),我(参加乡试时)偶然在长沙旅馆,得以遇见(大宗房的)邓石笏、邓心齐,我们兄弟击掌言欢,宗族的情谊无法超过(我对他俩的)仰慕。读(主考选印的)他俩的范文,算得上行文大气、立意深远。等到(乡试)揭榜,我侥幸获得推举,(考取全省第三十九名举人),遗憾的是二位好兄弟考试不中,(我)深深为他们扼腕痛心。后来他们在南北各地浪游奔波,屡屡(被官府)征召但没有赴任。嘉庆丙子年(公元1816年),(邓心齐先生)被安排(在学馆担任)教官,试用期未到就徘徊在山林泉石之间(自得其乐),不觉得(这事)又很快有十多年了。(我还)清楚地知道邓石笏先生成为贡生后,(每年)都被挑选为(学馆的)教师,目前名声响亮。可是他又因为生活艰难,还因为(思想)很单纯,看不起那微薄的薪水,我们又何尝不是在远远地互相安慰和勉励呢?
北宋范仲淹曾说,我们(邓氏)家族(人口)虽然众多,但从我的始祖看来,却是一个人(开代)。每当我面对故乡,展开名帖,怀想旧交,(感觉自己的生命)就像报时的钟声将要结束一样,可我的心愿依旧没有实现啊!等到(同族内的)骨肉之亲成为路人,心生愧疚又有什么可说的呢?
去年冬天,我在抄录邓心齐先生邮寄来的支谱,察看阅读之外,发现他在追溯谱系源流,梳理支派脉络,书写世间明暗,刻画族人的贤达与藏拙等等方面,完全可以光耀祖宗,(给后人)垂示教训,不需要赞美声。我情不自禁欣然(为支谱)作序,谨记一言,只怕是增加(支谱)份量罢了。同族同源,支流纷呈,人生易老,世间浩荡,让人感慨和叹息!想起那个东晋陶渊明的一句名言,我永波套用说:夜晚随便读读此文尚可。
——乾隆丙午年间科考举人、抽签河南(候补)知县、后改授(湖南)宝庆府新化县教谕
(石鼓源邓氏)十三世孙邓永波 顿首拜撰 时年八十有四
(注:此文系邓永波为祁阳《邓铨支派倡修续谱》写的序,原文写于道光十九年,即公元1839年。邓氏暮春公遵先公宅房二十一世嗣孙敦华字剑华句读译文,邓剑华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自选集《石鼓铿锵》等)
邓氏暮春公老班十六字班行派字
老班十六字
以德思文,才仕清大。成先祖永,宗兴道隆。
1、暮春公各房后增续派字,遵先房举人永波公增续排宗诗:
以德思文才仕清,大成先祖永宗兴;
道隆光化敦仁让,学盛昌时启义宏。
方正历朝传礼教,贤良辅世耀科名;
家修廷展经纶裕,定国安邦致治平。
2、 暮春公非遵先房增续排宗诗:祖永宗兴,德隆重新,修仁致福,盛世元英。
3、外迁各房派字更是异彩纷呈。
典故
古时曾流行“掣签法”任用官员(邓剑华)
近年,我对故乡石鼓源道光进士邓永波的生平轶事颇感兴趣。
去年从祁阳友人邓甲平先生处找得邓永波八十四岁时为祁阳邓氏暮春公之仕先公之铨公支续谱写的一篇文章,我如获至宝,连忙用照相机完整拍摄成图(此文解读另行文)。
永波在写的这篇“自序”落款时写:“乾隆丙午科举人签河南知县改授宝庆新化教谕”。初看这个“签”字,因为族谱是繁体,一时云里雾里。明白繁体字是简体字“签”字后,仍然不知所云。
这个“签”,究竟是何意呢?
这个“签河南知县”究竟是何意呢?
将这五个字输入百度框里,一点击,出现了零星线索:
“张钟彦道光乙巳年(1845年)应礼部会试,考中进士,签分河南即用知县。由于他性好诗赋,授例改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兼稽勋司郎中,后调任户部江南司郎中。”
“有云南刘某入京谒选……未一年,掣签得县丞,分发河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前几年他中了进士,榜下用了知县,掣签chè qiān掣了江宁 。”参阅《明史·选举志三》。
再用《汉典》查找“掣签”,有这样两个解释:
1.抽签。削竹为签,配以标志或词语,抽取其中一根或若干根,用以决定先后次序或占吉凶。《元典章新集·户部·盐课》:“外江客旅拈卷掣签,挨次过岸。”
2. 特指明代后期沿袭至清的吏部选授迁除官吏的方法。《明史·孙丕扬传》:“(万历﹞二十二年拜吏部尚书。 丕扬 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谒,乃创为掣签法,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然铨政自是一大变矣。”
终于明白这个“签”字所包含的的丰富的历史内涵!
原来,“拈阄法”和“掣签法”是明代铨政独创。明吏部对官员选授迁除,先用拈阄法。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吏部尚书孙丕扬为避免宦官请托,创立掣签法,以竹签预写所选机构地区及姓名等,杂置筒中,大选急选,皆由选人自掣。清沿用此制,外省官员分散任用,由吏部掣签分发各省。
如此推测,族人永波当年掣得好签,得以“候任”(掣签任官并不能立马可上任)河南知县。结果并未赴任,而是“改授宝庆新化教谕”。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古时任命官员的“拈阄法”和“掣签法”,从某种角度和程度上,是对当下任用官员的注解和讽刺。
(二〇一三年二月十一日)
参考资料
1、《石鼓源邓氏五修族谱》(全套)、《石鼓源邓氏三修族谱》(单本);
2、《祁阳民间故事选》、《祁阳诗词联文选》
清代科举制度
清代学子的“入学”考试叫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依顺通过
县试、府试和
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后,这些人称为生员,俗称秀才,才可参加府学、州学或县学(统称为儒学)读书。生员才算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生员可以考贡生(分
五贡:
恩贡、
拔贡、
副贡、
岁贡、
优贡)进入第二阶梯,也可与其它生员向第三阶梯乡试冲刺。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由于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者才能选送参加。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算得上省级精英,在地方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力,且拥有了做官的资格,享有国家俸禄。
会试在
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
礼部举行,故又称为礼闱、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
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参加者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
一甲赐进士及第,第
二甲赐进士出身,第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至三名依次俗称状元、榜眼、
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
传胪。
1898年梁启超等在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里,描述科举考试为:“邑聚千数百童生,拔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拔百数十人为进士。复于百数十进士,拔十数人入于
翰林。”
十九世纪时,全国一千七百四十一所官学,每次录取两万五千零八十九人,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一、二。当时全国生员总人数约为四十六万,秀才真正算得上“才能秀异之士”了。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会举行一次,全国总录取名额不过一千三、四百人,录取率仅百分之一、二。当时全国举人总数约有一万八千多人,一个省的举人比现在的博士还要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