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
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定义
哲学与
认知科学共同攻关的一个最好例子就是道德研究。道德为
拉丁文中的道德性与希腊语中的伦理性的统称,通常指一个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
哲学理论采用了演绎式的逻辑语言分析方法,确认了一些道德中能够指导人类行为的普遍原则。
道德的词源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
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
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
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
论语·学而》:“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
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成因
习俗
首先,伦理或者道德都是通过自然
习俗而获得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品质或品性,这种稳定性就是规范的有效性根源。
实践
其次,伦理或道德源于风俗习惯并不意味着可以自发产生(或发生),而是要经过学习与实践,即每个人或共同体面对的既定伦理或道德都是“先在”的,只有通过
后天努力才能获得,以至于后来的道德先验论都背离了伦理或道德的本义。
习惯
最后,虽然任何生于习惯的品质都不反乎自然,但并不是所有出于习惯的品质都是合乎伦理或道德,因为品质有好有坏,坏的习惯叫“恶习”或“恶性”,这是反伦理、反道德的。
特点
自我性
正因为道德的自我性、主体性特点,也使道德带有明显的
主观性和不可共享性特点。道德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当自己受到良心谴责或心灵安慰时,往往是闭门思过或“独乐乐”。
目的性
道德作为一种
人生态度,总是以善恶观念去评价自我与他人,是一种自我完善的价值指向,也表现为目的性价值和实践性目的。
绝对原则性
道德往往是绝对原则性的,而伦理是相对情境性的。道德是个体性承载,道德律令具有“元价值”的属性,同时具有普遍性的约束力,不会因个体、个别、
个性而改变其要求。
研究领域
道德判断
在道德研究领域,最为经典的问题就是
道德判断,尤其是道德两难困境。
道德情绪
另一个将哲学与认知科学研究结合得非常好的是
道德情绪的具身研究。在道德哲学中,隐喻是道德具身化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对两种物体或现象的关系进行描述的一种语言过程,根据这两种物体或现象的关系,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直接用一种物体或现象替代另一种使用。道德隐喻研究的一个重点是身体洁净与道德纯净的关联,其在不同文化的宗教仪式和日常生活中都有体现。
机器道德
最后,另一个需要哲学与认知科学共同攻克的关系到人类未来命运的难题就是
人工智能与机器道德问题。
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种以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为内容,有目的的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施加影响,以引导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活动。道德教育是培养、提高、完善人们道德品质的根本途径,包括激发道德意识、培养道德情感、确立道德理想、学习道德规范、养成
道德习惯、完善
道德评价等环节,每一环节都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
学术理论
康德
在伦理思想史上,
康德应该是早于黑格尔思考伦理与道德区分的思想家。康德讨论道德是从自由切入的。康德认为,道德不属于理论理性,而属于纯粹的实践理性,因为只有实践理性才能成为意志的规定依据,可以达到比理论理性更大的实在性,纯粹的
自由意志构成了实践理性的根基。
黑格尔
黑格尔也是对“伦理”与“道德”在使用上作了严格区分的思想家。与康德稍有不同,他提出了伦理高于道德或由伦理入道德的思想主张。黑格尔在他庞大的精神哲学体系中,把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看作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这是对人类意识或精神现象的整体性历史把握,在“客观精神”部分,他描述了由伦理通过教化而入道德的过程。
马克思
鲜明的
阶级性、科学的批判性和强烈的实践性是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区别于其他道德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明确反对脱离物质利益的道德空谈,强调以现实生活实践中“人的解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烈批判以虚假全民利益面目呈现的各种形态的道德。
政策文件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