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发生率
近视眼疾病的发病几率
近视发生率指近视眼疾病的发病几率。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中国数据
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其中统计的2005年各学段城乡学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小学生31.67%,初中生58.07%,高中生76.02%,大学生为82.68%。其中初中生近视人数成为各学段中涨幅最大的学生群体。
2015年,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玲在该中心举办的研讨会上发布了《国民健康视觉报告》。研究估计,中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都超过 70%,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若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将受到威胁。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且仍然不断呈上升趋势
2021年7月13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情况。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2020年9月至12月国家全面开展的近视专项调查显示,近10%近视学生为高度近视,而且占比随年级升高而增长,在幼儿园6岁儿童中有1.5%为高度近视,高中阶段达到了17.6%。高度近视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政策文件
国家层面
2018年8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到2030年,实现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方案还指出,防控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并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考试管理、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等内容上进行了多次强调。例如,在学校方面提出,禁止幼儿园“小学化”,要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统筹管理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考试次数,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2023年4月7日,教育部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明确,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地方层面
2018年,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通过加强视力健康管理、减轻学生学业及课外学习负担、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等举措,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其中规定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形成原因
其一,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过重。尽管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在现行教育评价机制中,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仍是评价的主要指标,学校体育工作、学生体质健康等并未纳入进去。为此,学校往往重视文化课,轻视体育课,大搞题海战术,布置大量作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睡眠时间,同时,学校体育课被边缘化,“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很难保障。此外,许多家长也向孩子施压,逼迫他们加大学习强度和频率,假期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很少有时间通过户外活动放松身心
其二,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已经很少有老师上课书写板书,大都直接使用平板电脑投影仪等电子产品。这种做法固然能够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视觉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善,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导致其用眼强度增大,眨眼频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视力减退。放学回到家中本该放松放松,但一些家长没有时间或是不愿陪伴孩子玩耍、游戏,索性用看电视、玩手机打发孩子,使孩子继续沉迷于各种电子产品中,更是雪上加霜。
近视危害
高度近视容易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比如白内障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是重点防治的致盲性眼病。高度近视的危害不容忽视
各国情况
日本
2019年11月,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报道,为了调查日本青少年近视情况,庆应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对东京1416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689名小学生中有76.5%近视,727名中学生中有94.9%近视。所有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中约10%属于高度近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4 00:33
目录
概述
中国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