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易发病,且发病较重。在结球甘蓝包心期至
贮藏期发生。包心期被害时,发病初外叶在晴天呈萎蔫状下垂,而
阴天或早晚均能恢复
正常状态。随着病害不断加重,
植株逐渐失去
恢复能力而使整个或大部分叶片青枯。菜帮基部、茎基部或根上部先产生水渍状病斑,淡灰黄色,
植物组织粘稠湿腐,成烂泥状,有恶臭味,病斑向上、下、左、右扩展蔓延,造成茎基和根、
叶柄腐烂。
主要由欧氏杆菌属(Erwinia)细菌和
根霉属(Rhizopus)真菌引起的
植物病害。可使植物的组织或
器官发生腐烂。病菌均为弱寄生菌,主要为害植物的多汁肥厚的器官,如
块根、
块茎、果实、茎基等。发病不限于田间,运输途中和贮藏期间也有发生,且为害更重。为害的作物种类甚多。中国主要的软腐病有由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aroideae)引起的
十字花科作物、番茄、马铃薯、
瓜类等的软腐病,由
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引起的
甘薯软腐病等。
由细菌引起的软腐病常因伴随的
杂菌分解蛋白胶产生
吲哚而发生恶臭;由
黑根霉引起的软腐病在病组织表面生有灰黑色霉状物,是病菌的
孢囊梗和
孢子囊。病斑成片状由叶柄向上扩展,终使叶球由外向内,不断腐烂;由根部向上扩展时,叶球则由内向外腐烂,呈乳黄色烂泥状,有臭味,最终失去
商品价值。由于根和茎基受害后组织变脆,叶球极易脱落,一触即倒,发病晚期病株则自行倾倒。贮藏期间叶球易脱帮或腐烂,受害叶叶脉变为黑褐色。
病菌主要随同病株和病残体在土壤、
堆肥、
菜窖或留种株上越冬,也可在
黄条跳甲等虫体内越冬。借助
昆虫、灌溉水及风雨冲溅,从
植株伤口侵入,在伤口或细胞间吸收营养,分泌
果胶酶分解
寄主细胞的
中胶层,使寄主细胞离散。由于病菌寄主广泛,可在土中寄居积存,所以能从春到秋、在田间各种蔬菜上传染繁殖,不断危害,最后传到
甘蓝类、
白菜和萝卜等秋菜上。
咀嚼式口器昆虫密度大、早播株衰、多雨
湿热气候、土壤干裂伤根、肥料未腐熟地块连作、植株自然裂口多及
黑腐病严重时,此病易
大发生。
提高栽培管理技术,加强农业防病措施:定植前土壤需深翻曝晒,前茬以
豆类和葱蒜等作物最好;地势要排灌方便防止土壤粘重;适期播种定植,以避免包心期感病阶段与当地雨季相遇;缺水肥或蹲苗时间过长时,土壤于裂伤根或
大水漫灌后
幼苗猛长,叶柄上易产生自然裂口,
常会给病菌侵染造成可乘之机,因此要增施
底肥,及时灌水追肥,“一促到底”,不断清除病株烂叶,穴内施以
消石灰进行灭菌。
防治
害虫,避免虫伤:病菌极易从
黄条跳甲、
菜青虫、
甘蓝夜蛾、
小菜蛾,芜菁
叶蜂、
猿叶虫、
地蛆等害虫造成的虫伤入侵,加之虫体也可带菌,造成病害的传播蔓延。因此应及时施药防治。鳞翅目害虫可喷2.5%
敌杀死800~l000倍液、40%
氧化乐果1000~2000倍液、
敌百虫原粉2 000倍液、50%
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
甲虫类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l500~2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杀死
幼虫;
种蝇和
萝卜蝇的成、幼虫亦可用上述药剂进行喷雾和灌根,还可用50%
辛硫磷乳油,每667平方米125~150克对水60升,或2.5%敌百虫粉、4.5%甲敌粉、5%
西维因粉每667平方米1~1.5千克处理土壤,2.5%敌百虫粉亦能喷粉防治
成虫,用量同前。
选用适应当地条件的抗病品种:
抗病毒病和
霜霉病的品种大多数也抗软腐病;外叶直立、叶面
蜡粉厚、色深绿的品种一般比外叶贴地、叶面蜡质薄、色黄绿的柔嫩多汁品种抗病。
药剂防治:于发病前和发病初,及时在靠近地面的叶柄基部和茎基部喷施
农用链霉素或新植
霉素200毫克/升,敌克
松原粉1000倍液或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50%
代森铵600~800倍液,或77%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重者进行灌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