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逆流
暖流
赤道逆流,又称“反赤道流”,是赤道两侧南、北赤道海流之间的逆向海流,由于赤道北面和南面都出现向东的海流,所以赤道流可分为北赤道逆流和南赤道逆流。它自西向东流动,以补充大洋东部因赤道海流带走的海水,故具有补偿流倾斜流性质;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因此赤道逆流表层海水具有高温低盐性质。
科研历史
1943年,Sverdrup等人描述了太平洋北赤道逆流,之后不断有关太平洋北赤道逆流的观测数据和研究结果涌现出来。
1959年,Reid提出太平洋南赤道逆流。
1968年,Henri Rotschi根据“Coriolis”号调查船在赤道区东经170度经向断面上测得的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资料,详细地分析了太平洋南赤道逆流的存在及其有关特征。
1976年3月至1978年10月,中国国家海洋局先后四次组织“向阳红5号”船,对中太平洋赤道区(北纬10度——南纬20度,东经160度——西经170度)进行了综合科学调查,之后在“全球大气试验”期间(1979年1一6月)两次组织“实践号”和“向阳红9号”船对该区进行了调查。这些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各月,即1一6月和9一10月,在西向的南赤道流中间(南纬4度一13度),确实存在一支东向流,所处的纬度范围与Ried1959年根据动力计算发现的太平洋南赤道逆流的位置基本吻合,进一步证实了太平洋南赤道逆流的存在。
2010年,中国发起首个海洋领域大型国际合作计划“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科研人员在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上,发现并命名了北赤道逆流下的北赤道次表层逆流,揭示了菲律宾以东潜流的季节内变化和机制等。
形成原理
赤道逆流的位置与赤道无风带一致,偏于赤道以北,信风流不对称于赤道这一事实,就是赤道逆流产生的原因。
在大洋中赤道的南北两侧,各有一支庞大的海流,它们自老家大洋东部开始,万里“西征”,到达大洋西部后,又各自有一部分“辞别”主流,“会师”赤道附近,然后转向东流,再万里迢迢返回东部老家,这就形成了赤道逆流。
赤道北部低纬度海洋,长年吹刮的东北信风,将表层海水带动起来,从大洋东部一路浩浩荡荡向大洋西部流去,形成北赤道海流;赤道南部海水受东南信风的吹刮,则形成南赤道海流。北赤道和南赤道流流到大洋西部后,受到陆岸阻挡,各自分成两部分。北赤道流的“主力部队”转而“北伐”,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别成为湾流黑潮的主要流源,另一部分离开主力部队,形成向南的支流;南赤道的“主力部队”转而“南征”,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分别成为东澳海流和巴西海流,部分则与主力部队分道扬镳,形成向北的支流。
北赤道流向南的支流和南赤道流向北的支流,在赤道附近汇合后,水位抬升,致使大洋西部水面高于东部,从而形成一支自西向东运动的表层海流,相对于自东向西的南北赤道流逆向流转,因此被称为赤道逆流。其位置在南北赤道流之间,赤道无风带之下,是赤道海洋中普遍存在海流。
海流性质
大洋赤道逆流区域,海水温度高,含盐量少,降水强度大。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经历强烈的增热和淡化过程,故赤道逆流的表层水具有高温低盐的特性。
南、北半球信风将海水吹向西部,在西部大陆处受阻而堆积,海面呈现西高东低现象,形成向东的水平压强梯度力,由于赤道无风带的风力很弱,所以向东的压强梯度力可以把海水沿着赤道无风带向东输运,补充大洋东部因赤道海流带走的海水,故具有补偿流倾斜流性质。这种补偿流性质属于水平补偿流,区别于垂直补偿流,如秘鲁寒流便属于垂直补偿流中的上升补偿流。
分布范围
太平洋赤道逆流分为两支。一支是北赤道逆流,夏季在北纬4度~10度之间,冬季向南移动2度左右,是世界大洋中最强的一支赤道逆流;它从菲律宾外海向东流经15000千米,到达巴拿马湾“寻根”,其流动幅宽为300~700千米;西部流动快,东部流动慢,平均流速40厘米/秒,最大可达150厘米/秒。另一支是南赤道逆流,位于南纬5度~10度之间,西起所罗门群岛附近海面,向东可达秘鲁海岸附近,也是西强东弱,在东经170度处流速约为15~30厘米/秒。
大西洋也有两支赤道逆流。一支是北赤道逆流,位于北纬3度~5度和9度~12度之间,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强,最大河流可达150厘米/秒,向东进入非洲西部,然后回到大西洋北赤道流的发源地。另一支是南赤道逆流,在南纬5度~10度之间流动,强度较弱。
印度洋由于受季风影响,赤道无风带在赤道以南,因而赤道逆流也位于赤道南部。夏季,赤道逆流在南赤道流和西南季风之间自西向东流动。冬季,北赤道流向西流至非洲东部索马里近海后,转而向南,越过赤道后同南赤道流的北上分支汇合,形成赤道逆流,在南纬2度~4度和6度~8度之间向东流去,势力比夏季强大,中西部流速为85厘米/秒,往东逐渐减小。至东经90度附近该逆流分为两支:较大的一支部分转向东南形成爪哇沿岸流,部分转向西南加入南赤道流;另一支转向东北,加入北赤道流。
生态影响
赤道逆流和南北赤道流共同组成复杂的热带环流系统,一些海域海水从四周辐合,迫使表层海水下降,形成下降流;另一些海域海水向周围辐散,下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流,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同时造成海水颜色变深和透明度下降。
几内亚湾沿岸地处赤道以北,但部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比全世界其他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位置更为向北延伸,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几内亚湾地处赤道以北,受大西洋赤道逆流的影响,在几内亚湾形成儿内亚暖流·,它给几内亚湾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秘鲁北部6。S以北和厄瓜多尔沿海冷性洪堡德洋流中,有些年份受来自瓜亚基尔湾的赤道逆流的影响,使水温较常年偏高3—6℃,随着海水温度的升高,热带辐合带在南美西岸异常南移,使秘鲁中北部和厄瓜多尔西岸出现频繁的暴雨。这种现象通称为“厄尔尼诺”,常使低纬度海水温度年际变幅达到峰值,不仅影响低纬大气环流,甚至对全球气候舶札期振动也有重大意义,对当地的渔业生产也有不利影响。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特别是在西北部的亚丁湾,由于受到季风海流和赤道逆流的影响,盐度高、水温高,具有较为广泛的上升流,所以具备了形成头足类渔场的最佳条件。
在亚丁湾海域,鸢乌贼渔场主要受索马里海流和赤道逆流影响,其渔汛期较长。
位于大西洋的赤道逆流到达大洋西部后,大部分沿着大陆的边缘向高纬度流去,形成大西洋西部边界流。其中,北赤道逆流的南支和南赤道逆流的北支,在加勒比海汇合后进入墨西哥湾,形成墨西哥湾暖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6 10:07
目录
概述
科研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