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辖区
港南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位于黄金水道西江流域郁河畔,贵港市东南部,郁江南岸,东邻兴业县,南接浦北县,西连横州市,北与港北区桂平市交界。行政区域面积1099.08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7个镇。2020年末,港南区总人口70.36万人,同比减少0.4%,其中农村人口55.17万人,城镇人口15.19万人。
历史沿革
秦朝时港南区属桂林郡,秦末,更名郁州,汉至南北朝宋、齐时代属郁林郡。公元558年至589年属南定州。
隋开南定州改尹州,故属尹州。大业二年称郁林县,与马度县同属广州。唐贞观九年改属贵州,五代十国时期属贵州。
宋开宝五年港南区与怀泽、义山、潮水、郁平并称郁林县,属贵州怀泽郡,元代撤怀泽郡,复属贵州,明洪武二年降贵州为贵县,属浔州府。清代,仍称贵县,属广西行省浔州府。
1912年贵县属浔州府,1914年贵县属苍梧道,1932年改属梧州民团区,1947年至1949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县初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属南宁专区,同年8月属宾阳专区。1952年8月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属郁林专区。1971年专区改为地区,港南区属玉林地区。
1988年12月撤县改市并更名为贵港市,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新分出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
1996年6月18日,自治区政府批复将港南区南江村公所、木松岭居委会,八塘镇的高北、大新,新塘乡的大郑、西村、杩桕、山边、三平、三岸、陈村,横岭乡的新陆、苏湾、新蒙、湴村等15个村公所(居委会)划归(港北区)贵城镇管辖;港南区政府驻桥圩镇。
行政区划
2001年2月28日,港北区贵城镇的木松岭居委会、南江、三平、山边、大郑、乌桕、三岸、新陆、新蒙、苏湾、高北、大新、陈村、西村、湴村村委会划归港南区管辖。
2003年,平悦乡并入木格镇;横岭乡并入八塘镇;思怀乡并入瓦塘乡
2005年7月,撤销思怀乡,并入瓦塘镇;撤销横岭乡,并入八塘镇;撤销平悦乡,并入木格镇。
2016年3月,港南区瓦塘撤乡改镇。
截至2020年,港南区下辖辖2个街道、7个镇,有江南街道八塘街道 桥圩镇 木格镇木梓镇湛江镇东津镇新塘镇瓦塘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港南区位于广西贵港市区南部、西江河畔位于黄金水道西江流域郁河畔,贵港市东南部,郁江南岸,经纬度为东经109°11’至53’,北纬22°39’至23°06’。东邻兴业县,南接钦州市浦北县,西连南宁市横州市,北与港北区、桂平市交界。港南区行政区域面积1099.08平方公里。
地形
港南区境内以平原、山丘为主,城区及郊区主要是郁江冲积平原,地势广阔平坦。
水文
港南区内主要有郁江及西江,西江和支流郁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最大支流,流经港南区内4个乡镇,有全国大Ⅱ型水库—武思江水库等。
气候
港南区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距北部湾仅100多公里,季风明显,夏季多东南风,高湿多雨。气候特征是春暖秋凉,夏长而炎热,冬短且寒冷,四季分明。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港南区主要矿产资源有三水铝、金属镁、白云矿石等。
土地资源
2010年,港南区耕地面积24731公顷,有林面积32526公顷。
生物资源
港南区主要生物资源有:农副特产稻谷、玉米、木薯糖蔗、花生、荔枝、龙眼、甘桔、黄红麻、茶叶、烟叶、油桐籽、油茶籽、松脂、竹笋干、八角、桂皮、桂油、木耳。
动物资源有猪、牛、羊、鸡、鸭、兔、鱼等30多种。
人口民族
至2010年底,港南区有人口63.56万。以汉族为主,至2008年底,港南区有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3万。
2020年末,港南区总人口70.36万人,同比减少0.4%,其中农村人口55.17万人,城镇人口15.19万人。
2023年末户籍总人口68.9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3万人。年末常住人口50.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8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39%,比上年末提高1.8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0.46万人,出生率为6.51‰;死亡人口0.44万人,死亡率为6.14‰;自然增长率为0.37‰。
政治
区委书记:范洪亮
区长:殷崇勇
经济
综合
2004年港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9亿元,增长21.2%;财政收入669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净利润105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4亿元。
2009年港南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达53.4亿元,增长12.3%;财政收入完成1.84亿元,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87亿元。
2013年港南区国民生产总值68亿元,增长12%;财政收入5.0089亿元,增长4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91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8837元,增长15%。
2020年,港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55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13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58.61亿元,增长12.7%(其中工业增加值44.8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8.81亿元,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8亿元。财政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46.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51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万元,同比增长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万元,同比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万元,同比增长9.0%。
初步核算,2023年港南区生产总值(GDP)233.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2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107.86亿元,下降8.6%;第三产业增加值90.99亿元,下降1.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8%、46.2%、39.0%。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4.5、-0.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0%、-115.7%、-8.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601元,比上年下降3.9%。
第一产业
2010年,港南区有林地面积51万亩,其中速生桉5万亩。
2010年,港南区种鸽存栏达33.3万对,出栏乳鸽610万羽,饲养量和出栏量居广西之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2.6亿元,年均增长7%。
2013年港南区粮食产量达24.7万吨,增加1.56万吨;发展特色优势农业24.3万亩,增加7500亩,新增规模养殖场81家,其中生猪出栏47.6万头。
2023年港南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34.62亿元,增长6.8%。
第二产业
2010年,港南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羽绒企业有15家,2005至2010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4.9亿元增加到11.6亿元,年均增长14.7%;工业化水平从1.16提高到1.57;三次产业比重由29.1:41.1:29.8调整为24.2:44.0:31.8。
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市江南工业园坐落在港南区城郊,占地623.85公顷。2013年港南区通过融资3.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厂房19.2万平方米。
工业园区201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0.5亿元,增长8%;完成税收1.3亿元,增长28%;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72家,新增7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23家,新增6家。
2023年港南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107.86亿元,下降8.6%。
第三产业
港南区内有两个大型的商贸市场及生猪、白鸽等多个专业交易市场,是大米、水果、蔬菜、竹木、草药、猪、鸡、鸭、乳鸽等大宗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2013年港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亿元,增长15%;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541万美元,增长13%。
2013全年续建、扩建、新上项目52个,到位资金60亿元。在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签约3个项目,项目投产后年产值达40亿元,创税1.2亿元。
2023年港南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90.99亿元,下降1.0%。
社会事业
文化体育
港南区有图书室、电子信息馆、广播电视、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齐备,有马戏、客家戏剧、桂南八音、舞狮麒麟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民间流传着“师公戏”、“歌圩”文化等。
2013年该县组织开展“和为贵·羽之韵”广场文化节系列活动。投资500万元,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0个,全面推进全民健身工程,荣获“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单位”。
城乡建设
2013年港南区深入开展“美丽港南·清洁乡村”活动,筹资1150万元,新建垃圾转运站13座、垃圾池1384个,购买垃圾运输车88辆分发给各乡镇,清运垃圾5万多吨。
2013年港南区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获得用地指标333亩,木梓、木格、瓦塘已经完成小城镇开发征地。
2013年港南区投资2960万元,修建乡村水泥路90公里,对16个移民新村进行了旧房改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依法关停小造纸厂、土炼油厂等落后产能企业18家,新建农村沼气池489个。
医疗
2013年港南区公立医院改革稳步进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新农合参合率达99.4%;完成“幸福家园”综合平台建设15个,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初步通过验收。
民生
2009年港南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52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4841元,增长11.3%。城镇化率达29.1%,比上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2013年港南区全年民生支出7.9亿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164人。
2013年港南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0.4万人;发放城镇和农村低保金5611万元。建成保障性住房1182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30户。投资6000万元,完成武思江灌区综合整治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3座,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7项。发放粮食直补和采购农机具综合补贴共5447万元。发放社会救助资金357万元。
教育
港南区内有江南中学以及贵港市职业教育中心,新建了港南中学,创办了华南高中、创新中学等多间民办学校及职业培训学校。
2013年港南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8.67%,港南中学创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顺利通过验收,全年投资7717.6万元新建和改造校舍。
2013年港南区合计投资24715万元,建设教学楼25幢、学生宿舍楼8幢、教师周转宿舍楼14幢、食堂楼19幢、厕所一座、幼儿园68个,建设面积17.51万平方米,涉及学校120多个。
至2013年底,港南区有独立注册的民办幼儿园79所,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266个班。8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在筹建。
交通
港南区内有黎湛铁路和324线国道横贯境内,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从区境内穿越。郁江绕西北界而过,设有东津码头,可通行千吨级货轮,直达粤港澳地区。
旅游
港南区是秦汉桂林郡、郁林郡、布山县的郡治、县治所在地,区内的罗泊湾是“那文化”的发源地。主要景点有黄花岗五烈士纪念碑南山寺等。
位于贵港市城区南郊郁江岸边二十四峰中的狮山岩洞里,是千年古寺,岭南名刹。距城区中心约四公里。南山寺始建于宋端拱二年,属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君子垌客家围城群
距市区约四十多公里,这个景区的出名是因为有近二十座客家围城云集于开阔的田垌,是十分奇特罕见的客家人文景观。
罗泊湾安澜塔,又名漪澜塔,位于贵港市港南区,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建,是贵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优特产
白玉蔗
白玉蔗是贵港市港南区特产,其表皮白色,如白玉般光洁,故名“白玉蔗”。白玉蔗富含磷、铁、钙等,糖份适中,嚼之甜而清脆爽口,具有生津止喝、清热、润肺、之功效,年种植面积8000亩,年产量6.5万吨。
产于贵港市港南区东津镇,“细米”米质晶莹,口感柔软,丝甜,乃饭米佳品。
产于港南湛江镇,马蹄球茎扁圆肥大,表面平滑,栗色或柔红色.含水份多且糖份高,肉色白嫩松脆,滋味清甜可口。
荣誉称号
2010年港南区被评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广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又先后获得了“广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十百千’工程二等奖”和“广西平安县(市、区)”,新塘乡山边村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组织”。
2010年该区获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羽绒之乡”称号。
2019年12月6日,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0年12月,荣获2019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4月1日,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创建县”推评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3 08:2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