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士
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
贡士,是中国古代会试中考者之称。原指古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明代,贡士分两种情况:一为入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一为贡入国子监的生员。清朝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赐出身,乃为进士。但由于殿试不黜落参试人员,因此习惯上每于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
综述
清朝时,贡士是参加全国范围科举考试会试)及格后获得的资格,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三月举行,所以也叫春闱。参加考试的考生必须是举人,已仕未仕皆可。主考官叫总裁,监考官叫知贡举,皆由一二品大员担任。考试的地点在北京贡院。会试的内容、规矩、阅卷方法等与乡试的大体相同。四月十五张榜于礼部大堂前,此时正是杏花烂漫的时节,故此榜又叫杏榜。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
释义
1、旧指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
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礼记·射义孔颖达疏:“诸侯三年一贡士于天子也。”其贡士者,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妄生羽毛。
《后汉书·王符传》贡士之程,职司其举。
唐元稹《戏兵部马射赋》二月丙申,初命天下学校岁贡士于京师。
《明史·太祖纪三》
2、指所荐举之人
辨方分职,旰食早衣;傍阙争臣,下无贡士。
《陈书·宣帝纪》
3、会试中式者为贡士
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式者为贡士。
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祖锦,韩城教谕。子永绶,贡士;永康,公(袁可立王父,赠资政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
《清史稿·选举志三》此刻要他写一张借据,那可就比新贡士殿试写一本策还难点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至于成贡士,入词林,则其号愈荣,而自视也亦愈大。
沿革
唐朝
唐朝属于京师或州县学馆的士子叫“生徒”,每年由学馆选送一批参加尚书省的“省试”;其他士子,要先经过县试和州试,合格者称为“乡贡”,再参加省试。省试由礼部主持,省试合格称作“及第”。但还不能做官,必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以后才能入仕。
《通典》记载,唐朝贡士制度多沿袭自隋朝,“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每年农历十一月时,“郡县馆监课试其成者”,“到尚书省,始由户部集阅,而关于考功课试,可者为第”。唐朝贡士最初分为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明法科、书科、算科。其中,秀才科等级最高,考试内容为方略策五条,评分包括“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贞观时期规定凡被推荐应试而没有取中者,处分其州长,于是秀才科遂致无人敢应试而趋于废绝,随后进士科逐步取代了秀才科。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二月,太后武则天神都紫微城洛城殿亲自策问贡士,数日方毕。殿前试人自此始。
宋朝
士子考试及第,便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必再经吏部考试。另外,在省试以后,增加了一场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此后遂成定制。在考试周期上,宋初与唐朝一样,每年1次,仁宗时改为2年1次,英宗时改为3年1次,一直相沿至清。
明清
明、清考试程序极为复杂参加初试的士子叫“童生”,童生经过“县试”(知县主持)、“府试”(知府主持)、“院试”(学政主持),合格者为“生员”;生员经过省“乡试”,合格者为“举人”;明朝时,贡士分两种情况:一为入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一为贡入国子监的生员。清朝时,举人经过京城“会试”,合格者为“贡士”;贡士经过“殿试”,赐出身者为进士。
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嘉靖中又有乡试副榜,列在副榜的,准作贡生,称为副贡
清代有拔贡、副贡、岁贡、优贡、恩贡等,五贡都算正途出身资格。另有捐纳取得的贡生,称为例贡
拔贡:科举制度中,从生员中每府学举二名,州、县学各举一名,由各省学政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考试及格,可充任京官,或教职。
故事
贡士妙答朱元璋
曾以名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而遐迩闻名、轰动金陵明太祖朱元璋,十分注重普及推广楹联。上述联语,就是明初某年的除夕,他微服出行时见一屠夫之家没贴春联而御笔亲自题写的。
正因为朱元璋对楹联情有独钟,所以,当时在殿试(亦称廷试)中见到应试者用对联的形式妙答他的策问时,自然兴奋得激情难禁,盛赞如潮。
这一年,一位连获乡试第一,会试第一的贡士,入朝于朝廷上接受皇帝亲自策问考试来了。阅罢此贡士文卷的明太祖朱元璋,对其关于治国安邦之道、农桑商贾之策的论述很是满意。此刻,他很想知道一下贡士的家庭出身及其口才。
于是,朱元璋劈头便问:“爱卿,你祖父母和双亲在家作甚?”
贡士一听慌了神—自己出身寒门,家境贫苦,照实说来也许名落孙山,那如何金榜题名?但说假话,日后一旦查将出来,欺君之罪必招杀身之祸。而此刻,又容不得他多想,便答曰:“启禀万岁,臣祖父母沐浴皇恩,祖父啊—玉甑蒸开天地眼。”
明太祖一听,心里明白:此人之所以迟疑作答,原来是在酝酿对联。他心里庆幸:此届状元不凡!然后又问:“你祖母呢?”
贡士接着说:“祖母嘛—金槌催动帝王心。”
朱元璋听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爱卿无愧三元及第,既有文才,亦有口才。你祖父是做酒的,祖母是弹棉花的,借用‘玉甑、金槌’以代,情思高雅;而‘蒸开、催动’‘天地眼、帝王心’,益见气魄恢宏!最为巧妙者,莫过于联首以‘金’对‘玉’,以及妙用‘甑、蒸’‘槌、催’之谐音!”
至于贡士父母双亲的身世……稍顷,贡士才再吟诵:“父在外,肩挑日月;母于家,手转乾坤。”
朱元璋闻之惊呼:“好一个‘肩挑日月,手转乾坤’!前面言双祖时,才谓‘帝王,天地’;此语道双亲者又曰‘日月、乾坤’,你口气好大哇!”
贡士未晓皇上言语中是否有弦外之音,嗫嚅着说:“小人以‘肩挑日月’状写愚父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穿乡过村卖豆腐的情形,确有夸张之弊;而以‘手转乾坤’描摹愚母朝暮晨昏、寒冬酷暑围着磨盘磨豆腐的景况,亦存炫耀之嫌。还乞皇上恕罪。”
“哈哈!何罪之有?”但见朱元璋龙颜大悦,称道连声:“‘母于家’对‘父在外’、‘手转乾坤’对‘肩挑日月’,无词不律,无处不工!更兼比喻得形象,夸张得生动,是一副不可多得的妙对,佳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3 18:33
目录
概述
综述
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