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纶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戏曲家
谭纶(1520年8月4日-1577年4月20日),子理,一字以诏,二华先生,江西宜黄县谭坊(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戏曲家,民族英雄。
人物生平
三战三捷
谭纶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1520年8月4日)。自幼饱览诗书,思维敏锐,智力过人,性格沉稳。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谭纶乡试中举,次年(1544年)参加会试,考中进士。及第后被授职为南京礼部主事。不久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丁忧。丧期满后,改任兵部职方郎中,又调任台州府知府
当时东南海疆已经遭受了四年的倭患,朝廷商议训练地方乡兵来抵御倭寇。参将戚继光请求给他三年的时间训练地方乡兵而后将他们派往前线。谭纶也训练了一千人。他制定了约束队伍的纪律,从副将以下节节相互制约。分配明确,进止整齐划一,不久就成为精兵。倭寇进攻栅浦时,谭纶亲自带队迎击,三战三捷。倭寇又从松门、澶湖劫掠附近的六个县,进而围攻台州,没有攻克只得离去。倭寇转而侵犯仙居临海,谭纶将他们全部擒拿、斩杀。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闰七月,谭纶升任浙江按察司海道副使,招募更多浙东地区的良家子弟加以训练,而且戚继光所训练的兵马也已经到期,谭纶趁机收编了他们,罢除外地兵,不再调派他们。次年(1559年)三月,倭寇从象山县登岸,冲击台州,谭纶率军在马岗、何家<石+览>等地将其击破,斩首七十七级;又与戚继光一起在葛埠、南湾打败倭寇。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九月,经直浙总督胡宗宪举荐,谭纶被加封为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因遇上父母的丧事而离职。
屡败倭寇
后来,谭纶因兵部尚书杨博的举荐而复出,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副使,统率浙军讨伐饶平林朝曦起义。林朝曦是大强盗张琏的余党。张琏已被消灭,林朝曦占据巢穴不投降,并攻击程乡。知县徐甫宰严阵以待,并且派遣主簿梁维栋到起义军中去,告谕起义军解散。林朝曦众叛亲离,弃巢逃走,谭纶与广东军追击并擒获了他。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六月,谭纶改“于福建管粮”,他以地方稍归宁静为由,请求回家终制,得到朝廷允准。十月,因讨平张琏与江西“流贼”功劳,先后得到赏赐。
辖治福建
就在谭纶居家时,戚继光屡次击败倭寇,浙东略略安定。浙江倭患终告解除,福建的倭寇活动却愈来愈猖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进犯福建,并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从广东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联合福清、长乐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戚继光再度出击,经过几番战斗,将闽广一带的倭寇大致扫清。
就在戚继光部凯旋回浙不到一个月,倭寇再度兴兵进犯邵武,攻陷兴化。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三月,朝廷再次启用谭纶,升其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福建巡抚,协调各部行动。倭寇驻扎在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在激战中牺牲,平海卫、政和、寿宁等地均被攻陷,一时间“四野一空,八闽俱震”。四月,谭纶会集戚继光与总兵官俞大猷刘显研究作战计划,先在各海道上环立栅栏阻断倭寇海上归路,又决定由戚家军担任中路主攻,俞大猷、刘显军为左右两翼。战斗开始后,谭纶按计划部署各部进攻,由戚继光率中军突破敌阵,左、右军紧随其后,最后在平海卫大败倭寇,斩首两千余级,救还被掳男女三千余人,并追歼散逃的倭寇,光复了一府二县(参见词条平海卫之战)。七月,谭纶上疏奏捷,世宗下诏升授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十月,谭纶认为延平建宁汀州邵武地区残破不堪,请求缓期征收已经蠲免的赋税,又考察旧制,建立了五座水寨,扼守海口,推荐戚继光担任总兵官镇守该地。朝廷下诏全部准予施行。十一月,倭寇又围攻仙游,谭纶命戚继光于十二月领兵援救,在仙游城下以各个击破的战术,一举消灭倭寇(参见词条仙游之战)。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初,戚继光继续在王仓坪、蔡丕岭打败倭寇,其余倭寇逃窜,广东境内全部安定了。同年四月,谭纶因倭患基本平定,上奏请归家终丧,得到朝廷允准。
历抚三地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月,谭纶以原官出任陕西巡抚。还没上任,四川大足县(今重庆大足)民众便发动起义,攻陷了七座城镇,世宗改授谭纶为四川巡抚。他到任时,起义已经被镇压。云南地方的叛乱首领凤继祖逃入会理,谭纶调集军队将其讨平。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月,谭纶升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两广总督),同时兼任广西巡抚。他到任后,招降岑岗“贼”江月照等人。
谭纶熟悉兵事,朝廷依靠他对付倭寇,遇到警讯就调动他们,他任官没有满一年的。等到东南沿海的倭寇大略平定后,北部边关的祸患却方兴未艾。
总督蓟辽
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谭纶上疏求退,明穆宗不允。八月,给事中吴时来奏请征召谭纶、俞大猷与戚继光回京训练兵马。经兵部覆议,穆宗决定召谭纶回兵部管事,并在隔年(1568年)三月升授他为兵部左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兼理粮饷。谭纶上奏说:“蓟镇、昌平的兵丁不满十万人,而且老弱者占一半,分别隶属几位将领,分散于二千里的防区。敌人集中兵力来攻,我们分兵防守,众寡强弱不等,所以言事者请求赶紧训练兵马。然而四大困难不解决,最终不能训练兵马。敌人擅长骑射,不招募三万人经常练习车战是不能制服敌人的。统计三万人的月饷,每年五十四万两白银,这是一大困难。燕、赵的兵丁的锐气在边防中耗尽了,不招募一万二千多名熟谙战事的吴、越士兵,掺杂在他们中间教练他们,必然难以成事。我与戚继光受召就可以立马赶到,议论的人认为不可能,不始终信任,这是第二大困难。军事崇尚严格,然而燕、赵的士卒一向骄惯,骤然被处以军法必然大为震惊骇然。况且又离京城很近,容易产生流言蜚语,徒然使忠诚、明智的士卒受到掣肘而废弃了功力,进而酿成其他祸患,这是第三大困难。我方兵士一向没有直接与敌作战,就是打败了敌人,敌人不心服,能够再次打败敌人,才能使敌人终身受创,但是这容易产生忌恨与妒嫉;想再有作为,祸患已经先到了。这是第四大困难。按现在的情况考虑,请求调集蓟镇真定、大名、井陉和督抚的标兵三万人,分成三个营,指令总兵、参将、游击分别统率他们,而且授予戚继光总理练兵的职责。春季与秋季两个防御期,三营的兵马各自调至边关附近。敌人来了就能将他们遏制在关外,敌人攻进来了就能与他们在关内决一死战。这两方面没有效果,我不逃避罪责。而且训练兵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现在秋季防御已经临近,请迅速调集三千名浙江兵,以缓解急迫的形势。三年之后,边防军训练好了就遣返浙江兵。”
穆宗下诏全部同意了他的请求,仍指令谭纶、戚继光商讨分别成立三个营的事情。谭纶趁机说:“蓟镇训练了十多年的兵马,然而最终不见成效,是因为任务不专一,训练也不落实。现在应该责令臣谭纶与戚继光,专门负责,不要让巡按、巡关的御史参与到这中间。”自从战事兴起,边防大臣受舆论牵制,不能有所作为,所以谭纶上奏陈述此事。而且巡抚刘应节果然有不同的意见,巡按御史刘随、巡关御史孙代又弹劾谭纶专横。穆宗采纳了张居正的意见,将练兵作战的事情全部委托给了谭纶,并且告诫刘应节等人不要阻挠。
谭纶考虑边地关隘、要道的险易,道路的远近,将蓟镇分成十二防区,每个区设置一名小将,全军总共分成三个营:东营驻扎在建昌守备燕河以东的地区,中营驻扎在三屯守备马兰、松太地区,西营驻扎在石匣守备曹墙、古石地区。各位将领时常率兵操练,互相声援,管理办法周到明了。当年秋季,蓟镇、昌平地区没有警讯。过去调集陕西、河间正定的兵马进行秋季防卫,到如今就全部罢除了。谭纶刚刚上任在关塞巡视,对身边的将领说:“秣马厉兵,决定胜负于呼吸之间的方法适宜于南方;坚壁清野,钳制侵略之敌的方法适宜于北方。”于是他与戚继光谋划制订作战的方针、策略,并报告给朝廷,修筑了三千多个屯兵御敌台,从居庸关山海关,控制着要害地区。御敌台修成后,他又招募了九千多名浙江兵驻守。边防经过此番大整治,蒙古不敢前来侵犯。
主掌兵部
隆庆四年(1570年)十月,谭纶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
隆庆五年(1571年)八月,因修成敌台之功,谭纶升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仍协理戎政。十月,穆宗允许谭纶告病乡休假。
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新即位的明神宗朱翊钧启用谭纶为兵部尚书。次年(1573年)正月,给事中雒遵弹劾谭纶不称职,谭纶也一再奏请罢职,神宗下优诏挽留。在此期间,他被加封为太子少保
卒于任上
万历五年四月初三日(1577年4月20日),谭纶痰疾发作,在京师府邸中去世,享年五十八岁。神宗下诏“从厚治葬有仪”,赐祭葬,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襄敏”;允许其长子谭河图世袭锦衣卫指挥,次子谭洛书世袭国子监监正。九月,神宗命中书负责其葬事,派兵部主事一员护丧,偕其弟谭䌽扶柩还乡。
万历七年(1579年),谭纶入葬宜黄县待贤乡麓塘村玉泉山麓庞家畲,由南京兵部尚书凌云翼撰神道碑,兵部侍郎曾省吾撰墓志铭。
主要影响
军事
嘉靖年间,谭纶任台州知府时,招募乡勇千人,练兵御倭。后任浙江海道副使,歼倭于马冈、何家磺、桃渚、海门、新河、南湾诸处;数年后擢福建巡抚,指挥戚继光、刘显、俞大猷等取得平海卫之战的大捷,旋与戚继光大破倭寇于仙游城下,彻底平息福建倭患。
谭纶前后致力兵事三十年,歼敌二万一千五百人,“亦一时干城矣”。他曾经酣战,刀刃上的血浸染了手腕,多次冲洗才清除。他与戚继光共事又共享声誉,史称“谭、戚”。
谭纶在镇守北疆期间,亲自发起并实施了明朝历史上第二次最大规模的长城重修工程。
隆庆三年(1569年)正月,谭纶向朝廷提出了建筑墩台、加固长城的建议:将蓟州一线原有长城加宽加厚,四围用砖石包砌,二面皆设垛口,每七八十垛之间,设一小门以方便上下;又根据地势之缓冲,每隔百步,或50步,或30步,在长城上建一墩台。墩台高3丈,比长城高出一倍,四周方广12丈,极似内地的看家楼,可容纳50名士兵戍守。由于谭纶的这个计划细致而周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因此很快便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同年春天,谭纶把守边官军10万人分为两班,春秋两防之时轮番修墙筑台。他颁布造筑规条,确定修墙筑台的大体样式,指令各兵备道、参将、游击等将领各负其责,限期完工。至隆庆五年(1571年)八月,蓟州重修长城的巨大工程大体完工,期间,共建成墩台1017座。
从此,中国北方的万里长城便以其建筑规制上的不同,分为东、西两部分:山西以西的长城,大都以泥土夯实而成,低矮单薄,极易倾圮;山西以东的长城,中以泥土筑实,外用砖石包砌,烽堠墩台,高下相间,突兀参差,蔚为大观。
在近三十年的军事斗争实践中,谭纶不断加深了自己对战争规律的感悟,逐步形成其军事思想。谭纶的军事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对前人思想既有继承亦有发展,如练兵节制之法,来自于《尉缭子》;攻守、奇正等作战指导原则,源于《孙子兵法》等多部兵书;车战思想,则出自《六韬》。然而,谭纶的治军思想、边海防建设思想、战争指导原则等,大都来自于他近三十年抗击南倭北虏的战争实践,集中反映了他对明代战争规律的精辟认识和深刻感悟,是对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戏曲
谭纶精通音律,“凡梨园度曲,皆亲为教演,务穷其巧妙,旧腔一变为新调”。他酷爱戏曲,尤其喜爱盛行南方的海盐腔,常于军中设戏班,随军征战演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谭纶奉命调浙兵入赣,击溃了林朝羲部。为庆典战绩,特派随军戏班演出并教乡里子弟习度海盐声。海盐声典雅悦耳,“体局静好”;加之谭纶的偏好,很快使海盐腔传遍江西各地,占据江西剧坛。随后谭纶又在闽、粤两省指挥抗倭,节节获胜,庆典战绩的戏曲活动在这两省频频出现,故海盐腔随之也在闽、粤两省流行。海盐腔传入宜黄后,前后达四年之久,渐渐与在临川区域流行的弋阳腔融合,形成宜黄腔。这样江南一带逐渐形成以江西为中心盛传海盐腔的戏曲活动网,而宜黄则成了中国南方著名的戏曲活动中心,宜黄艺人也因此被冠为“宜黄弟子”的美号,艺人队伍迅速发展,汤显祖称在谭纶死后二十余年,“食其技者殆千余人”。
历史评价
汤显祖:
朱载垕:“卿久劳边镇,才识素优。”
谭纶逝世后,以张居正吕调阳及大小九卿名义发布的祭文总结其一生道:
茫茫上象,降神江右。笃生我公,爰维宇宙。猗欤公才,譬之武库五兵纵横,无阶不具。黄石之符,白猿之术。洞悉其要,腹为箧㠸。静则凝冰,动则迅镞。大事雷断,小细海蓄。指世陈政,言成文章。岂其竞时,在名亦忘。岁属丑寅,夜动搀抢。下于东南,化作长鲸。海波吹血,天为惨惔。公在郎署,苍然负担。鼓行而前,誓歼群忒。借箸辕门,风云动色。继守天台,旋巡浙臬。尽心戎机,不辞疲薾。号令必行,拊循必至。更番有期,行饷倍赐。贼延喘息,跳梁更甚。公励士卒,如渴得饮。戈铤霜明,朦艟云聚。驾波凌涛,栉风沐雨。海岳可倾,我师难撼。积年巨寇,丧其精胆。遂奏三捷,乃参大藩。感激图报,永矢勿谖。予宁未岁,绿林蜂起。始自岭东,逼公桑梓。戡祸曷辞,敢云小嫌。缞绖从戎,突不得黔。釜鱼遊魂,终为鼎脯。祁祁士女,赖以安堵。闽莆失戎,贼据为窟。帝命不赦,授公铁钺。公猷素著,折棰笞之。五旬之间,俯若拾遗。余孽悉尽,民安故鄙。骑置以闻,天颜有喜。号袅用锡,锦麟是将。温函莘秩,叙美褒扬。西川百粤,猺獞孔炽。公转平之,不烦措置。帝曰卿才,万夫之特。既效之南,亦可当北。蓟为后门,辽实左臂。是扼是拊,匪才曷寄。二戊之际,防守稍失。属夷为导,虏遂陵轶。公受锁钥,殚厥乃心。长昂折翅,莫敢或侵。铜牙尽卧,芦茄夜歇。已靖边尘,犹防塞月。建台扼险,凡三千所。分形以守,合力而拒。庙谟是之,横议不扰。禹功曷过,尧奠永牢。帝嘉乃勋,俾统材官。寻握本兵,皇图用安。西虏款塞,实为上策。公佐厥成,沮者斯格。六载秋风,纤尘不来。仁人之功,其利溥哉。嗟乎天骄,最为畔涣。周僅薄伐,汉滋边患。公扰驯之,洞中肯綮。不拂夷情,而祟国体。集思广益,开诚秉寅。一动九鼎,一言万钧。明而可见,功令为式。沈机密读,天下孰测。辽左陕右,川粤浙东。咸受成算,以奏肤功。吁嗟我公,在廷在边。始终于兵,几三十年。风尘霜露,亦既黾勉。食少事烦,妖梦竟践。朝侍讲筵,暮捐宾客。柳色犹春,泉台永夕。居正等同时展采,日月之际。如乐之谐,无所不契。国有大谋,惟公是度。令也则亡,指南何托?滔滔巨川,苍苍平楚。广柳言旋,悲来无绪。呜呼!长剑埋狱,光犹在天。蛟龙还渎,液犹在田。公业三朝,公名万古。死生细故,何足云苦?尚飨!
朱翊钧:“此臣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也。……呜呼!虽汉之武侯,不是过也!”
余寅:“公伉慨负奇节,朝廷始终置公兵间,公亦始终以兵事自表竖,夫安所授韬钤乎,乃擘画运量,若玩弄诸酋股掌之上,初不经揣逆而卒无出彀中,将所谓天畀之无宁噫而得之耶。”
沈九畴:“余盖数数望见公云。公若温温长者,而其中恢恢乎,大也。执筹计天下利害,所县无论边腹,各处情伪,形势险易,指掌睹矣。即钱榖、刑法,诸琐屑礼仪,因变盈缩,掌故所载,谣俗所合不合,有不犁然具者邪。余恶睹公之涯际也。及其嗛嗛下士,片善不损,斯有味乎。翕受之指矣。余又观古今文臣多不知兵,知则多不能身履行间。公大小身经数十百战,方新河之役,安所从求赞水者,几灭顶矣。人材兼量,诚难。公勋名满东南,其经营西北,尤多硕画焉。复大宁,西稍移镇偏头,庶几公志哉。悲乎。公今死矣。抑公所最难,在让渚林之功。倘公不得十日破贼,则前抚君何所藉口,终以免戾乎。若夫孝友笃至,谨于进退之节,口不及私,尤多古大臣之风焉。”
丘懋炜:“昔壬子癸丑之役,蹂躏十余年,而后得文如谭纶、阮鹗,武如俞大猷、戚继光者。出其所造就偏禆卒旅,亦留为数十年之用。”
张惟贤等:“纶自郎署至中枢,始终兵事者几三十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可谓矫矫虎臣、腹心干城矣。”
谈迁:“始终以兵事显,虽好色货,用御女术,厚张居正,而明练倜傥,才自足称,历兵间三十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亦一时干城矣。”
张廷玉:“谭纶、王崇古诸人,受任岩疆,练达兵备,可与余子俊秦纮先后比迹。考其时,盖张居正当国,究心于军谋边琐。书疏往复,洞瞩机要,委任责成,使得展布,是以各尽其材,事克有济。观于此,而居正之功不可泯也。”
纪昀:“史称纶沉毅知兵,为台州知府时,即与戚继光立束伍法,练兵破倭寇,禽斩殆尽。官浙江海道副使时,又连破之。再起为浙江右参政时,破饶平贼林朝曦。调福建参政时,郡县多为倭所陷,力战恢复,闽地以平。官四川巡抚时,灭云南叛酋凤继祖于会理。总督两广时,岑冈贼江月照等望风而降。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后在蓟辽,与戚继光协力修边备,三卫诸部迄不敢南牧。终始兵事垂三十年,积首功二万一千五百。计其功名,不在王守仁下。……今特录是集,以见其谋画之大略,庶不没其实焉。”
翁方纲:“纶沉毅知兵,与戚继光并称。”
福州府志》:“纶素晓畅兵机,绰有文武才。”
王棻:“前明二百七十余年,守台者六十余人,治绩以谭襄敏公为最;入国朝二百四十余年,守台者五六十人,以刘公(刘璈)治绩为最。”
胡长春:“谭纶主持兵事30年,南歼倭寇,屡战皆捷,北御鞑靼,固我长城,为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明朝统治奋斗了一生。他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然而,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史籍中的记载来看,若论其地位和影响,恐怕要在戚继光等人之上。”
轶事典故
谭纶为官清廉,朝廷曾派人查核抗倭以来诸臣侵吞军需的数字,多者十余万两,少的也有三五万两,唯独他没有任何贪腐行为。谭纶经常教育家人要洁身自好,不招惹是非。弟弟科举失利,他写信劝慰:大丈夫立身天地间,自有许多事业可做。在另一封《寄弟》的书信中,他教育弟弟要胸襟开阔,学会以德报怨。谭纶去世前,还为弟弟定下了“十七戒”,涵盖了为人、处世、交友、情趣等方方面面。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谭纶著有《谭襄敏奏议》10卷,收入《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部分内容被抽毁)。另有《谭襄敏遗集》3卷、《军政条例类考》7卷、《书经详节》、《点将图》、《说物寓武》等。
后世纪念
墓葬
主词条:谭纶墓
谭纶墓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二都镇帘前村,建于万历七年(1579年)。墓座北朝南,由祭道、神道、墓体三部分组成。整个墓葬居高临下,气势雄伟,视野开阔,山川村寨尽收眼底。195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活动
2020年12月12日,纪念谭纶诞辰5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举行。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宜黄县作家花海波有长篇历史小说《刺桑明月》,以谭纶一生经历为脉络,以率兵抗击倭寇为主线,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再现谭纶抗击倭寇、保家卫国的生平与功绩。
影视形象
史料索引
农丈人文集》卷13余寅撰《明故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加赠太子太保谥襄敏谭公墓志铭》
《明文海》卷449沈九畴撰《谭司马公行状》
国朝献征录》卷39《大司马二华谭公纶传》
张廷玉等《明史》卷222
四库本《江西通志》卷82
道光版《抚州府志》卷48
欧阳祖经《谭襄敏公年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3 11:5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