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文学是与
教会文学完全不同的一种世俗文学。它产生于十一到十三世纪。这一时期,由于
骑士制度的确立、骑士阶层社会地位的提高,产生了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和
道德准则。他们突破基督教的出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要求现世享乐,向往世俗的爱情,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骑士荣誉和侠义的扶弱除强的骑士精神以及温雅知礼的骑士风度等。
兴起背景
骑士是10世纪后欧洲社会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等级。
骑士文化是一种颇为奇特的文化。骑士们的生活内容包括:作战、创作骑士抒情歌曲、尤其是为女主人服务。宫廷是他们受教育,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他们创造的文化带有鲜明的宫廷色彩,所以又被称为“宫廷文化”。
在战乱时期,他们追随领主四处征战,赢得了比较特殊的政治地位,作为一个阶层日益壮大。战时他们必须拼死作战,到了和平时期,只要能活着从战场上回来,他们就免除了衣食之忧,并因无仗可打而无所事事。这种生活方式给他们以大量、充裕的时间,使他们有机会从现实生活中超脱出来,投入到精神生活中。所以骑士们不仅能征善战,而且不乏才情和灵性,出了不少诗人。许多骑士文武双全,又时间过剩,热衷于艺术,具备了艺术创作的基本条件。
文献介绍
骑士文学是与教会文学完全不同的一种世俗文学。它产生于十一到十三世纪。这一时期,征战不息的创业时代结束了。骑士文学就是这种精神特征的集中反映。
骑士文学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史诗,其基本主题大都是封建骑士的建功立志、侠义冒险、崇拜贵妇人及爱情至上等。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以骑士和贵妇人的爱情波折为主要内容,常用抒情诗来表示。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特鲁巴杜尔”(即行吟诗人)的情歌即是最有代表性的骑士抒情诗。其中《破晓歌》描写天将破晓,骑士与贵妇人离别时两情依依、难舍难分的场面最为精彩。《破晓歌》堪称普罗旺斯情歌曲精粹,在包办婚姻的中世纪,“
至高无上”的骑士之爱是历史上第一砍出现的个人之爱。另一类以骑士征战冒险、建功立业为主要内容,常用骑士传奇的形式来表示。中古西欧主要国家都有关于
亚瑟王传奇的故事,其它骑士传奇大多以亚瑟王和他的一百五十个“圆桌骑士”的故事、“圣杯的故事”为基本内容整理改编。所以,不列颠系统的《亚瑟王传奇》是中古西方骑士传奇文学中影响最广、最有代表性的系统。属于这个系统的骑士传奇,在英国最杰出的是《高文爵士和缘衣骑士》;法国最典型的骑士传奇是《郎斯洛》,还有韵文传奇《布鲁特传奇》。德国的《特里丹和绮瑟》是以后加进不列颠系统的。第二系统是法兰西系统。法国西部是骑士文学的中心,这儿的行吟诗人称“
特鲁维尔”。这个系统的骑士传奇多取材于查理大帝和他的骑士们的征战故事,如《
罗兰之歌》等。它与
英雄史诗不同之处在于,骑士传奇并不拘泥于史实,“特鲁维尔们”为突出骑士文学冒险、爱情、宗教三大主题可以有目的地进行虚构。第三系统为古代系统,它以古希腊、罗马的特洛伊战争、亚历山大征战等古代史诗为题材。骑士文学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表公元前88年,现代长篇小说的种籽已经在这种作品中成熟了。
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 .
几种体裁
·Minnesang 骑士恋歌
Minne是一个欧洲文化的专有名词,在中文中难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语表达。在杜登词典里,Minne的含义是:“verehrende, dienende Liebe eines hoefischen Ritters zu einer meist verheirateten,hoehergestellten Frau”。其大意就是,一个骑士对于一位通常已婚的、地位比他高的女性的敬仰和爱慕,骑士随时随地愿为这位女性效命。一般来讲,骑士们视
恋人为一切美和德行的化身。对女性的尊重进一步发展成为对女性的崇拜,日耳曼人的这个传统在骑士文学中得到了延续,又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影响,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内涵。
Minnesang可以意译为“骑士恋歌”或“宫廷抒情诗”,偏重
抒情性。内容大多是叙述骑士狂热地爱上女主人,并且向女主人表达爱慕之情;但女主人往往品德高尚,能够抵御情感的诱惑,于是歌者抱怨自己的一腔热血只换来女主人的冷若冰霜。这种情爱关系的描写颇见作者的表达能力,因为既不能太露骨,以免引起在场聆听朗诵的男主人的愤怒,又不能太含蓄,以致失去作品的感染力。
这种主题和表达方式的背后,可以清楚地看到主人与仆人之间的支配与从属关系。诗人们用委婉,狡猾的方式道出了这种关系——我爱上一个女人,但我得不到她,因为她是领主的妻——主人听了当然倍感惬意。
与此同时,也多少流露了一点自我意识的解放,毕竟仆人敢于爱上主人。恩格斯就认为:中世纪封建主的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是封建主扩张自己统治的手段,并不是个人之间的爱情;而骑士之爱是个人之爱,具有进步性。
但对于骑士而言,这种主仆之间的爱情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确有其事,我们不得而知,不过骑士爱恋女主人的故事想必也是一个诗与真的把戏,其浪漫之中不乏作者的想象。
·Heldenepos 英雄史诗
Helden是“英雄”的意思。英雄史诗是骑士史诗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体裁。它取材于
日耳曼民族的古老传说,中心人物非骑士,而是古日耳曼的民族英雄。它是一种史实与幻想世界,异教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混合。
根据这项条约,
法兰克帝国被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today法国的部分地区构成;第二部分包括德国的一个广大地区;第三部分包括意大利北部和一个横跨法德边界的宽阔地带,既了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的前身。
谈西方骑士文学还不能不谈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亚瑟王及其
圆桌骑士的故事,讲述亚瑟王及其手下骑士们的种种冒险事迹,包括勇者斗恶龙等。由于亚瑟王是英国人,所以在
英语世界中影响比较深远。据教过我的英国外教说,英国国旗就来自亚瑟王手下的两个骑士:一个是圣约翰,另一个我忘了。这两人去寻找圣杯,在碰到圣杯的一瞬间他们也升天了,成为英国永久的守护神。他们的家徽一个是正十字,一个是斜十字,合起来就是一个米字,所以英国国旗是米字旗。国际上流行的“圆桌会议”据说也来自亚瑟王的大圆桌,这个圆桌还有一个传说:亚瑟王的叔叔给他造了一张大圆桌,并且对他预言,在圆桌坐满之前,将会不断有骑士加入他的行列,他的事业也将因此而蒸蒸日上、威名远扬,但是一旦坐满,他的事业就会走下坡路(听起来象不象《九阴真经》的第十一句),并且最后一个骑士(the last knight)将把他逼上绝路,因此在英语中the last knight并不是什么好听的称呼。
亚瑟王的传说国内好像很难看到,我看的是英文版的。好莱坞拍的片子倒不少,比较新一点的有《Merlin》和《The First Knight》。前者基本符合一般传说,内容大意是:Merlin是英国本土的精灵为了抵抗外来宗教--基督教的威胁而创造的一个男巫,但他在成长后摆脱了创造他的精灵,开始为自己所认定的正义而战,先是将
亚瑟王的父亲扶上王位,又用法术改变他的容貌,让他与亚瑟王的母亲(当时是另一个领主的妻子)偷情,生下亚瑟王,然后从小对亚瑟王进行培训,助他取得宝剑,直至帮他登上王位。但是后来Merlin忙中出错,本来是想给亚瑟王找一个忠实的王都守护者,没想到一时没听清,给他找了个
掘墓人(the last knight),这家伙最终送了亚瑟王的命。而李查·基尔主演的《The First Knight》(中文名《剑侠风流》)则是典型的好莱坞风格,并且与原文出入较大,这里从略。
大概是从中世纪开始,骑士文学开始泛滥成灾,书名花样翻新,内容却是一成不变的斗恶龙、救公主(好像中国的那些只会夺宝的垃圾武侠),最后赛万提思终于忍无可忍,奋笔写了一本《堂·吉柯德》,将这些灌水之作狠狠地嘲讽一番,导致一段时间内骑士文学绝迹。这段历史在我看的《堂·吉柯德》的前言中有叙述,各图书馆应该都能找到。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历史的发展,骑士文学开始有了新的内容和精神,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这里面我最欣赏的是大仲马和
显克微支的作品。
大仲马算是一个高产作家,其作品多与法国历史相关,笔下的骑士也多具有法国绅士的特点,以至于某位朋友对我断言:“大仲马的作品是最好的绅士教科书呢”。大仲马的作品我看过一些(大部分出自大学的图书馆),最具有骑士风格的我认为是《火枪手三部曲》、《王后三部曲》和《基督山伯爵》。
《火枪手三部曲》的第一部一般翻译为《三个火枪手》,但我看过翻得最好、最有武侠味的是巴金校对、出得教早的叫《侠隐记》的版本,才看第一页就让我笑了好几次,看过后再去看“黄金书屋”扫的版本,很有一种看不下去的感觉,还不如看英文版。同一版本的第二、第三部分别叫《续侠隐记》(又译《德拉费伯爵》、《双剑勤王录》)、《小侠隐记》(又译《波拉治子爵》),从我父母单位的图书室到我所上过的两所大学的图书馆都有,就是不明白“黄金书屋”的兄弟们为什么没看见。
《侠隐记》讲述达达利亚(达特安)奉父亲遗命来到巴黎,凭借家传剑法,为功名利禄而奋斗,却因误会而结识了三个火枪手。他们一起为了国王的利益而与红衣大主教作对,最后为了保护王后的名誉,拼死突破红衣大主教的层层封锁,游海到英国取得钻饰,然后再一路杀将回来。可惜最后达达尼昂的情人还是被毒死在他的怀里(电影则是大团圆)。作品中不朽的名言“one for all, all for one”和中国人“
两肋插刀”的意思差不多,不过听起来总有一种
达达尼昂的味道。《续侠隐记》讲述达达尼昂终于得到路易十四的赏识,升为火枪队统领,而这时原三个火枪手中最具有传统骑士精神的阿托士(德拉费伯爵)却与最利欲熏心的阿拉密合作,打算联合拯救英国国王,与革命党对抗。决战前夜英国国王授予他们最高荣誉勋章--金羊毛勋章(我个人认为金羊毛典故出自希腊神话)。战败后国王被俘,昔日的伙伴们终于团结起来,为拯救国王而奋斗。可惜种种努力均告失败,阿托士以滴到额头上的国王的鲜血发誓,一定光复英国王室。最后大家靠达达尼昂的豪勇,终于达到目标,各人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达达尼昂发了财后变得神经过敏的一段我now想起来还想笑。《小侠隐记》比前面两部加起来还长,被一拍再拍的电影《铁面人》不论怎么拍,都只取材自其中的一小段,人名也未变。这部作品一直写到四人年老:对王室最忠心耿耿的阿托士被国王路易十四所背叛,得到了最凄惨的结局;对朋友最忠厚的颇图士被阿拉密所蒙蔽,牵连进“铁面人”事件中,最后为救朋友而亡;心机深沉的阿拉密和
达达尼昂不仅活到了最后,而且都爬到了权力的顶峰--一个靠秘密教团的力量成了西班牙红衣大主教、公爵;一个成了伯爵,死的时候手里还紧握着法国元帅的
权杖。
显克微支是波兰人,因此作品多与波兰历史有关。他虽然不象大仲马这么有名,但是来头更大:曾因《君往何方》而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君往何方》讲述基督死后他的门徒到了罗马,顶着罗马暴君尼碌的高压统治传播福音的故事。拍成电影(中译《圣徒妖姬》)也获得了奥斯卡奖。这部作品和骑士文学关系不大,在这里扯一下只不过是给诺贝尔文学奖一点面子,其实我想说的还是他的《十字军骑士》和《洪流三部曲》。
《十字军东征》在“黄金书屋”有电子版,我以前还看过连环画,讲述十字军骑士团东征,用火与剑将基督教带给了东方的波兰和立陶宛王国。但在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在波兰享有崇高的特权后,十字军骑士团开始眷恋世俗的权利,也不断犯下世俗的恶行,最后终于激起了波兰人的反抗。波兰骑士开始披挂起来,聚集到国王的周围。在多次会战后终于彻底击败十字军骑士团,光复国土。书中不仅有几次正统骑士决斗场面的描写,还有大会战的描写,对当时宫廷骑士风俗的描写也很细微。
《洪流三部曲》据说当年曾经得到鲁迅的高度评价,估计是因为当时中国国情与书中描写的波兰国情很相象的缘故。三部曲的第一部是《洪流》,讲述波兰王国王权衰落,东方的俄罗斯帝国乘机东扩,强占了辽阔的乌克兰原野,西方的瑞典王国也想趁火打劫,开始西进。国难当头,波兰骑士的马刀当然也不是吃素的,开始起来保家卫国,最后活捉瑞典国王,保住了西线。这部作品对波兰骑兵的描写较多,尤其是轻灵的马刀挥舞起来,感觉比巨剑轻快多了。第二部是《火与剑》,接着描写东线抗俄战事。这部作品有一段对早期的火炮和跑战有非常细微的描写,很有专业意味。第三部我到nowadays也没看到,连名字都不知道,如果有高手知道还请多多指教。
到了现代,西方骑士文学与游戏娱乐产业相结合,又产生了一对联体婴儿--
RPG游戏和
奇幻文学(或称玄幻文学)。早期的RPG游戏是纸上游戏,很适合全家一起玩:父母用
娓娓动听的声音朗诵故事,这些故事多半出自英雄史诗或骑士文学,讲述英雄、骑士、巫师和龙、怪物、恶魔的斗争,或者在遥远时空所进行的种种冒险;孩子们则根据故事情节,在纸上挪动代表人物的符号,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完成他们的冒险经历。后来这些用于朗读、将RPG游戏串起来的作品逐渐独立出来,发展成了科幻文学,如前段时间爆炒的《龙枪编年史》。奇幻文学从骑士文学中吸取了很多东西,但是由于不受现实历史架构的束缚(因此也称为“
架空历史小说”),所以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远古的蛮荒时代,一直到《星球大战》的遥远未来都可以包括。港台最著名的网站据说是“亚特兰提丝”BBS,国内则毫无疑问是“
龙的天空”,可说“写手如云,佳作如雨”,害我每天都去报到。如果喜欢收藏校对版,也可以到“
卧虎居”看看,老牌的“星际飞船──晨星号”也很不错,可惜前段时间刚倒了。
P.S.
1. 介绍完我所知道的骑士文学后,再介绍一点我所知道的骑士风俗--骑士授予制度:青年武士在成为骑士之前,必须先经过见习期,一般是给上级领主当侍从,学习武艺、礼仪。礼仪基本是由领主夫人传授,所以“lady first”自然成为骑士第一信条。当见习骑士立下功勋,或在比武大会上夺得荣誉后(大多数是随便考一下),就可以封为骑士。受封时见习骑士跪在地上,领主或国王拔出佩剑,在受封者的左、右肩膀上各轻点一下,有的还要赏赐代表骑士身份的腰带、马刺等。在《罗德岛战记》动画结尾时佣兵王封史帕克的仪式就照此办理,只是没看见有赏赐。据说1987年英国女王封爵也还是这个套路。骑士在某个宫廷受封后,就成为该宫廷的骑士,有义务为该宫廷服务,或者出外游历,参加比武、建立功勋,用自己的名声来增加宫廷的荣耀。身份更高一点的贵族的身份象征则是胸前吊着的项链一样的东西,所以在
莎士比亚的《亨利五世》中,在宣布两个叛徒的罪状后,先把这玩艺扯下来,然后再拉下去。
2. 西洋骑士文学的对称面是东洋武士文学,包括日本古代文学、战国文学,及诸多描写
江户时代剑侠、忍者的作品,电影方面则有以
黑泽明作品为代表的诸多佳作(我看完后终于明白香港古装片里
不伦不类的人物造型从哪来)。其实日本动漫、游戏很多都与这些历史相关,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常会被搞得满头雾水,所以国内的相关网站已有不少,我相信我再怎么写,也超不过
赤军长胜等人的水平,不如藏拙。
3. 以前在网上讨论西方有没有武侠作品的时候,曾有人举国内公映过的电影《唐璜》和《佐罗》,及D版的《王者之剑》、《终极奇兵》、《罗宾汉》(老版的)等为证,但是《唐璜》和原著差太多:唐璜虽然剑法高强,却总被女人玩弄;其它的我到阿巴也没看过文学原著(据说是存在的),所以就不说了。
4. 在《小侠隐记》和《洪流》中,都提到随着火器的发展,军事筑城术得到长足发展,出现了名为“棱堡”的防御结构。但是这两部书都只有名词,没有解释,害我一个葫芦闷了好几年。后来到德国汉挪威,住在郊外一家小旅馆里,偶然看到一张古代汉挪威城(汉挪威王国国都)的地图,突然茅塞顿开,随即到汉挪威市政厅对着模型研究一番,终于搞懂:筑城如果筑成平直的四方型,在四个角上容易产生死角,一条边上的两个角也难于互相支援,并且矩形的周长较短,不利于防守兵力的展开,却有利于进攻方兵力的相对集中;而所谓“棱堡”,其实就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提出的造型--将四边型的角切掉,改为在角上修筑外凸的小五边型堡垒;如果城墙较长,则在城墙上分段修筑外凸的小五边型堡垒(好像分形数学上著名的Coach曲线)。这些堡垒不仅能够互相支援,或者传统点叫“互为
犄角”,而且增加了城墙的实际周长,便于展开防守兵力,分散进攻兵力,拒敌于国门之外。相对的,东方如中国、韩国的“
瓮城”,或者阳春一点的“霓虹门”,则有点“关门打狗”的味道。两相比较,一个外放,一个内敛,也很有意思。
5. 我感觉北欧神话和维京武士真的是被人遗忘了,相关的电影也才看了一部《The 13th Warrior》(中译“终极奇兵”),不知哪位高人能指点一下还有没有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