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席次尚右,右为宾师之位,居西而面东。据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卷八载:“ 汉明帝 尊
桓荣 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后尊称受业之师或幕友为“西席”。
《
红楼梦》第二回:“知他正要请一西席,教训女儿。” 清
钮琇 《觚賸续编·琵琶》:“帐中人疑其奸细,困缚入帐,识为 金星 西席,乃释而询其故。”
邹韬奋 《经历》附录《
我的母亲》:“母亲觉得非请一位西席老夫子总教不好,所以家里虽一贫如洗,情愿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请一位老夫子。”
古代以西东分宾主,家塾教师和做官僚们私人秘书的“幕客”,都称为“
西宾”,又称“西席”,主人称为“东家”。去做塾师、幕客称为“处馆”
西席:即“老师”。古人除了尊称老师为“夫子”、“先生”、“恩师”外,何以还经常尊称为“西席”呢?这与汉明帝
刘庄有关。据《
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
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此事史料可查:汉明帝是光武帝刘秀的继承人,他当太子时就拜桓荣为老师,登上皇位后,对桓荣仍十分尊敬。他常常到桓荣住的
太常府内,请桓荣坐向东的位子,并替桓荣摆好桌案和手杖,亲自手拿经书听桓荣讲解经文。他为何让老师“向东”坐呢?原来,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即面向东方为最尊。“西席”,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明帝这样安排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由于皇帝安排老师坐西席,于是人们就把家庭教师,甚至所有老师尊称为西席了。
《
后汉书.桓荣传》云: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年逾八十,自以衰老,数上书乞身,辄加赏赐。乘舆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
骠骑将军东平王苍以下及荣门生数百人,天子亲自执业,每言辄曰「大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
太常家。其恩礼若此。
2. 尊以师礼,显宗以师礼尊桓荣。
5. 几杖,说文:几,坐所以凭也;杖,手杖,俗称拐杖。《
礼记.曲礼》云:大夫七十而致事(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若不得谢(谢犹听也,君必有命劳苦,辞谢之。其有
德尚壮,则不听耳),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几杖、妇人、安车,所以养其身体也。安车,坐乘,若今小车也。老夫,老人称也。亦明君贪贤。贤或作尊);于其国,则称名(君虽尊异之,自称犹若臣)。
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6. 执业,守弟子礼节而受业。《东观记》曰:「时执经生避位发难,上谦曰『大师在是』」也。
《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云:勃为人木彊敦厚,
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 「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
2. 属,音嘱,嘱托。
3. 诸生,儒生。生,先生也。
5. (集解)
如淳曰:「勃自东乡坐,责诸生说士,不以宾主之礼。」案:“东乡”,坐西朝东。坐西,尊位;坐东,卑位。太子东宫,是也。
6. 趣,音促,催促,不耐烦之貌。(集解)瓒曰:「令直言,勿称经书也。」
7.
韦昭曰:「椎不
桡曲,直至如椎。」 (索隐)大颜云:「俗谓愚为
钝椎,音直追反。」今按:椎如字读之。谓勃召说士东向而坐,责之云「趣为我语」,其质朴之性,以斯推之,其少文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