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装
藏族的特色民族服装
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服饰的研究必然会促进、加深对藏族的形成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据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藏族的服饰,可能就已具备有现代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了。
款式
因地区不同,藏装在用料、工艺上差别较大,但样式上大同小异。一般来说,藏装有袍装、便装和衬衫等。
袍装是最常见的,为大襟服装,男式宽大,带袖,女式销窄,分有袖、无袖两种。城镇居民喜用高级毛料制作袍装,农区用氆氇,牧区用毛皮。因袍装都比较长,着装时要提起下摆,束以腰带,天热时只穿左袖,不穿右袖。男式袍装着装英武,女式潇洒秀丽。
衬衫也是大襟式,唯男式多白色、高领、有扣,女式多花色、翻领、无扣。另外,女式衬衫袖子要比衣服长40多厘米,平时挽起,舞蹈时放下,翩翩起舞,特别优美。
在农区,比较喜欢着便装。男式分上衣和裤子两件,上衣较短小,大襟,用料氆氇,大多为黑、白两色。女式仅有上装,对襟,用料氆氇,黑色,着装时罩在袍外。
结构特征
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牧区的皮袍、夹袍,官吏、贵族的锦袍及僧侣在宗教节日活动中的服装具有这种特点。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的“对通”(短衣)也有此特点。至于工布地区的“古秀”,其基本结构和肥腰、大襟类服装相比更简化了,这种服装不但省去了袖子,而且把衣襟和前身合并在一起了。
藏族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穿直统肥袍行走是不方便的,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品。腰带和靴子又是附着饰品的主要穿戴。各种样式的“罗松”(镶有珠宝的腰佩)系在腰带上垂在臀部,形成各种各样的尾饰。各种精美的“止穷”(类似匕首)也都系在腰带上。
藏装,藏语称为“曲巴”,虽有地区差异,但其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藏装品种多样,可分为长袖高领衬衣、宽腰粗布衬裤、长袖皮袍、布袍、无袖袍、长坎肩、短坎肩、围裙、腰带、靴、帽等。藏装的特点是宽大、保暖、实用、一衣多用。藏袍长过身高,左襟大,右襟小,无领。着装十分讲究,先穿上衬衣和衬裤,然后将袍底提至习惯高度,一般男至膝,女至脚面,再用腰带扎紧,前面要平整,后面折皱要有序。
腰带扎好后放下衣领,将提起的部分垂悬于腰部,形成一个自然的宽大的囊袋,可以随身携物乃至放婴孩。穿好袍后一般要露出右臂,有的则将双袖横扎于腰际,裸其双臂,露出高领衬衣。接着再穿靴戴帽,佩挂各种饰物。康巴服饰,农区和牧区有所区别,主要反映在服装用料和头饰上。
过去农区主要以氆氇为衣料,也有用布或毛哗叽的;牧区则使用耐寒的绵羊或山羊皮,一般为皮朝外毛在内的板皮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康巴藏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无论农区或牧区,衣料质地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除劳作时穿习惯的氆氇袍外,平时一般都穿锦花袍、绸花袍、绣花缎袍、提花皮面袍等。此外,农牧区藏装都有镶边的习惯,一般镶上黑色平绒毛呢或彩色氆氇,也有许多在衣襟、袖口、底边等处镶上水獭皮、虎、豹皮等动物皮毛。镶边大约宽10至15厘米,也有宽达30多厘米的。
形成
藏装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我们看到的直接描绘同藏族服装相似的羌人服饰在晋宁石寨山战国至西汉时期墓葬群中出土的青铜器人物图像上可隐约见到。石寨山青铜器上有近三百个人物图像,其中有一部分辫发者。这种服饰特点是:男女均头梳双辫,都穿一种有直条纹的衣服,或毛皮披风并且袒露一臂或双臂,头部有发饰
主要区别
藏袍有农、牧区之别。一般说来,农区藏袍讲究美观漂亮,牧区藏袍讲求实用温暖。农区藏袍,一般以氆氇或毛哗叽等作料,在领子、袖口、襟和底边镶上绸子、彩布等。其特点是:长袖、宽腰、肥大、超长。穿衣时,要把袍子先顶在头上,在腰间系一条或红、或蓝、或绿、或雪青色的腰带,垂下的部分稍低于膝盖。露出头后,腰部自然形成一个“大囊袋”,可以装入随身物品。夏天或劳动时,只穿左袖,将右袖从后面拉起搭在肩上,有的干脆脱下两只袖子束于腰间。女式夏袍不带袖子,内着绸子长袖衬衣,十分漂亮。农区藏袍典雅华贵,可直接用作舞台服装,不须任何雕饰。
地域差异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总的来说,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性差异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
拉萨为中心的地区
农民通常穿白色圆领右衽氆氇长袍,领子、袖口、袍边镶红、黄、蓝色带十字花纹的花边,长袍略长于人身高,穿时用一条绳子将袍子折短系于腰间,使袍子刚过膝盖,腰部形成一个口袋以装日常用品,出门时,夜里袍子可当被子。
拉萨为中心的地区城镇藏族服装与农民有些差别,特别是妇女着装。夏天,拉萨妇女穿无袖长裙,色彩、面料的选择全然不同于牧民和农民。拉萨人喜欢用质地比较好的绸缎、哔叽等面料做藏装,偏重选择素净、淡雅的颜色,与农牧民喜爱的大红大绿色彩形成强烈对比,恰恰相反。近年来城镇居民着西装革履者越来越多,就连拉萨近郊的农民穿传统藏装的也越来越少,汉装、藏装、西装混穿现象普遍。
藏北牧区的牧民
一年到头几乎都穿皮袍。皮袍光面朝外,前襟、后背、袖口用彩线缝出大幅图案。一般男子皮袍处理较简单,妇女的藏袍较复杂,要用许多条宽大的色带饰边,并排饰于后面,有黑、红、绿、紫等颜色,数量大多为五至七条,也有的把皮面饰满。藏北妇女还习惯将头发分辫成无数根小辫,因为藏北寒冷,人们一年半载也难洗涤梳理几次头发,而且她们还将松耳石玛瑙、珊瑚、琥珀等直接穿串固定在发辫中,这在农区和城镇难以见到。
东南地区的工布服装最典型的特征是男女皆穿“谷休”,即宽无袖袍。男子的“谷休”从腰部束扎,下摆不过膝,女装“谷休”却下垂至脚面。“谷休”大多是用氆氇制做的,也有用毛皮做的。工布男子都戴帽,特别喜欢戴一种从山南桑昂曲林传去的用彩缎作装饰的桑林帽。工布人的靴子也很讲究,有“那刀”、“日局”两种,男女均穿。“那刀”分上、中、下三等,“日局”靴是节日盛典才穿的。
西边的阿里普兰地区
盛行羔皮袍,制做精细、装饰典雅。羔皮袍的面料以毛呢为主,领、袖、襟底镶水獭皮,外套绸缎,这在整个藏区都是较具特色的。而普兰服装最精美、最独特的却是妇女的“孔雀”服饰,它与阿里孔雀河的美名紧紧联系在一起。孔雀河源头似孔雀,它是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为了使孔雀般的美丽和吉祥永生永世地存在于这块土地上,妇女们的装饰便模仿孔雀而流俗于今。妇女戴的帽子叫“町玛”,是棕蓝色彩线氆氇制做的圆筒帽,帽的底边截一段为留辫子处,妇女的耳坠以珊瑚及珍珠连串而成,长约15厘米。独特的帽子及耳坠象征孔雀的头冠,妇女背部系“改巴”,即背部围裙,“改巴”用毛色纯白光滑的山羊皮制作,正中部镶嵌带有圆形花纹的棕蓝色氆氇,是婀娜多姿孔雀的翅膀,底部开的三道叉口便是孔雀的尾羽。有的“改巴”皮面夹有色彩绚丽的绸缎,更具有非凡的风姿,犹如开屏孔雀临现眼前,美丽多姿。
总之,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的不同,藏族服饰丰富多彩,差异颇多,不胜枚举。有些地区,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已发现的服饰类型已有200多种,居中国少数民族之首。
发展历程
改良藏装
拉萨藏装的样式,无论男女装,以前一直另有腰带备着,系时要在腰后打出漂亮的褶子,可这却要费一番功夫,一般不熟练到一定程度,怎么也打不好。90年代初倒是有一阵子,拉萨掀起了一股“改良藏装”潮,设了“T形台”,上台展示的竟全是被重新设计了的藏裙,设计很有现代节奏感,比如男士藏袍,设计者把长袍裁成了两半,里面穿了衣服,上下面再套一半,整体效果还是一个长袍的模样。这样的设计,是省去了许多麻烦,可不知怎的,还是没能传播开来。猜其原因,恐怕还是穿的人怎么也觉得没原来的味道,有些小气,失去了当家做父亲的人所具备的某种品质,比如说一种老成持重感。而女装也是费心整了容的,原来朴素顺溜的领口,突然多了像时装一样的翻领、竖领、毛领……藏族的服饰审美观中,最注重崇尚的,可能还是一个“雅”字,女装没能流行开来的原因,我想可能是犯了这个忌讳。但不管怎么说,这场“T形台”之风,在拉萨人心中记忆犹新,无论成功与否,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而且它所带来的新东西,继续出现在儿童藏装上,非常的活泼可爱,非常有朝气。
不用另备腰带
真正说到女式藏装的成功改良,则是80年代初居住在印度的藏胞回国探亲时,流传过一种新的样式――再也不用另备腰带,裙子上原来就缝制了腰带,一环过来便可,裙子也自然形成,既美观,穿起来也方便。随之而来的是面料的改头换面:各种各样道不上名的轻盈细料和同样千姿百态的颜色。这不仅是历史环境带来的变化,一部分还是得归功于那些经常往返于中印之间的尼籍藏胞。他们之中的女人通常给拉萨带来一些新的时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2:28
目录
概述
款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