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岁时记
南北朝梁宗懔编撰的古籍
《荆楚岁时记》,是记录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由南北朝梁宗懔(约501~565)撰。全书共37篇,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
简介
《荆楚岁时记》既是对荆楚地区岁时活动的记录,也是作者对自身及其家族亲历社会生活的记录。
《荆楚岁时记》端午节条载:“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端午节采艾悬门上以避邪气习俗在晋周处风土记》中已见于记载,但所谓“采艾以为人”则最早见于《荆楚岁时记》,而其来源据其自注谓:“按宗测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炙有验。”
宗测是宗承之后第五代孙,为宗懔曾祖父辈。无疑此是宗氏家中口耳相传的轶事,并被历代沿袭承用。由宗氏发明的端午悬挂人形艾的习俗,到后世演变成悬挂艾人,又将艾人附会为道教的张天师,风行全国。
作者简介
宗懔(499—563),字元懔,世居涅阳(今邓州市穰东镇),后迁江陵。懔幼年聪敏好学,被誉为“小儿学士”。南朝梁时,湘东王萧绎镇荆州,刘之遴荐为记室。曾奉命作《龙川庙碑》,一夜即成,为萧绎叹美。后历任临汝、建城、广晋县令。湘东王重镇荆州时,任宗懔为别驾江陵令。
承圣元年(552年),湘东王即帝位(梁元帝),任宗懔为尚书侍郎,封信安县侯(今湖北省麻城),累迁至吏部尚书。魏军破江陵,宗懔去关中。太平二年(557年)北周闵帝宇文觉即位,拜宗懔为车骑大将军。明帝(宇文毓)时,懔与王褒在麟趾殿勘定群书。有文集20卷,今存诗4首及《荆楚岁时记》辑本。《荆楚岁时记》是宗懔的笔记,记述荆楚之地自正月初一至除夕一年中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凡二十余条,保存了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后世著作多所引用。
历史背景
宗懔祖籍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县东北),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八世祖宗承迁居江陵,到宗懔这一代已经200多年了。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期,也是一个民族大迁徙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便利的交通使大量的流民迁入长江中游地区,大量迁入的流民又使荆楚地区尤其是江陵一带成为人口聚集的繁华地区。《隋书·地理志下》载:“自晋氏南迁之后,南郡襄阳皆为重镇,四方凑会。”《南齐书·州郡下》也载:“江左大镇,莫过荆、扬。”
历史价值
南北荟萃
《荆楚岁时记》成书以后,促进了岁时节令文化的交流。在宗懔之后不久,隋杜公瞻就为宗懔书作注,并有意识地将《荆楚岁时记》所记南方风俗与北方风俗进行比较。后来,《荆楚岁时记》和杜公瞻的《荆楚岁时记注》一起流传,人们习惯上仍将其称作《荆楚岁时记》,从而使南北朝后期中国南北方的岁时风俗荟萃于一书之中,对中国岁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播佛教
许多原本只是荆楚地区地方性的节俗,正是通过《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进而成为流行全国的岁时节日,荆楚地区的岁时文化也就对中国岁时文化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得到广泛的传播,尤其在梁代,由于帝王亲自带头崇信佛法,佛教取代儒、道成为社会主导性的宗教。受佛教信仰而发展起来的岁时节日最早在《荆楚岁时记》中得到记载,如四月八日的浴佛节、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有些中国传统节日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如腊日节戴胡公头、扮金刚力士驱傩等,这些变化生动地反映了外来宗教对荆楚地区民众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浴佛节和盂兰盆节是一直流传的节日,腊日虽然消失了,但驱傩活动仍以“跳灶王”等形式变相沿袭下来。
端午节
《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渊源于荆楚地区的节日习俗,后来以各种形式流传到全国,成为中华民族岁时节令文化的一部分,这正是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文化对中国岁时节令文化的贡献之一。《荆楚岁时记》端午条载:“是日竞渡。”其下注谓:“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舟舸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车’,一自以为‘水马’。”端午节竞渡,本是由南方地区祭祀水神的仪式发展而来的习俗。在荆楚地区,屈原就是当时祭祀的水神之一。晋王嘉《拾遗记》卷十载:“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披蓁茹草,混同禽兽,不交世务,采柏实以合柱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谓之水仙。其神游于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在。”屈原楚国大臣,忠君爱国而死,死后受到荆楚地区人们的怀念,认为他变成了水神,并立祠来祭祀。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最早就是流传在荆楚地区的传说。梁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端午竞渡的习俗,也是荆楚地区人们纪念屈原的方式之一。《隋书·地理志下》载:“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由此也。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在荆楚地区,水神人格化为屈原,因而祭祀水神的仪式发展成了纪念屈原的活动。到了隋唐一统后,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就不仅限于荆楚地区,而成为全国性的节日风俗,一直流传。
流传海外
《荆楚岁时记》一书很早就流传到国外,尤其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诸国。一般认为,早在奈良时代初期,《荆楚岁时记》就已传到日本,在现存的藤原佐世日本国见在书目》中,就载有“《荆楚岁时记》一卷”。《日本国见在书目》据考成书于宇多天皇的宽平三年(891年),约相当于中国唐昭宗大顺二年。在稍后成书的惟宗公方《本朝月令》一书中,曾多处引到《荆楚岁时记》,如“五月五日节会事”条,就引有五彩丝系臂为长命缕等习俗。《本朝月令》一书是日本学者记载当时岁时习俗的专门著作,其之所以引用《荆楚岁时记》,是用以说明当时岁时习俗的源流,说明日本正是以《荆楚岁时记》作为岁时习俗的典范来学习仿效。实际上,《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许多岁时习俗都在日本流传。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门前系苇索立松柏枝驱邪,如今日本正月挂在门上的“门松”与“注连绳”据说就是由其演变而来。《荆楚岁时记》所载元日饮屠苏酒俗,自平安时代流行于日本宫廷,后扩散到民间,一直延续到。在韩国,端午节像《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那样,挂蒿、吃粽子赛龙舟,他们把宗懔的家乡视作中国岁时文化的故乡,上世纪90年代,曾特意派人到中国湖北江陵来考察端午习俗。在古代日本和古代朝鲜时期,还都出现过仿效《荆楚岁时记》体例撰写的岁时著作《日本岁时记》、《东国岁时记》,并引述《荆楚岁时记》来说明本国一些岁时习俗与中国岁时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
书评
通过《荆楚岁时记》我们可以追寻许多节日的发展演变轨迹。宗懔在《荆楚岁时记》序言中谓:“率为小记,以录荆楚岁时,自元日至除日凡二十余事。”在《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20余种岁时节日习俗中,有些是汉代沿袭下来的,如元日贺尊,腊日祀灶;也有些是首次见于《荆楚岁时记》所载,如四月八日香水浴佛,七月十五营盆供佛。即使汉代沿袭下来的节日习俗中,其随时代变迁所发生的演变也有许多是首次见于《荆楚岁时记》中,如腊日驱傩由方相氏改为“金刚力士”。所记载的节日中,有些流传,如元日、端午、重阳、除夕等;有些则已经消失,如社日、腊日;有些节日虽然消失了,但节日习俗通过新的节日仍在流传,如腊日的祀灶移到了小年举行。正是《荆楚岁时记》的记载,为我们探寻岁时文化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书摘
《荆楚岁时记》
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按:杜公瞻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宋未改。今北人亦重此节。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近代皆宴设于台榭。又《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十月朔日,黍曤,俗谓之秦岁首。 未详黍曤之义。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祢衡别传》云:“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曤。”是也。
仲冬之月,采撷霜燕、菁、葵等杂菜干之,并为咸菹。有得其和者,并作金钗色。今南人作咸菹,以糯米熬捣为末,并研胡麻汁和酿之,石窄令熟。菹既甜脆,汁亦酸美,其茎为金钗股,醒酒所宜也。
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按:《礼记》云:“傩人所以逐厉鬼也。”《吕氏春秋?季冬纪》注云:“今人腊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晋阳秋》:“王平子在荆州,以军围逐除,以斗故也。”《玄中记》:“颛顼氏三子俱亡,处人宫室,善惊小儿。汉世以五营千骑自端门传炬送疫,弃洛水中。”故《东京赋》云:“卒岁大傩,驱除群厉。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万童,丹首玄制。桃弧棘矢,所发无臬。”《宣城记》云:“洪矩,吴时作庐陵郡,载土船头。逐除人就矩乞,矩指船头云:无所载,土耳。”《小说》:“孙兴公常着戏头,与逐除人共至桓宣武家,宣武觉其应对不凡,推问乃验也。”金刚力士,世谓佛家之神。按:《河图玉版》云:“天立四极,有金刚力士,兵长三十丈。”此则其义。
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 按:《礼器》:“灶者,老妇之祭,尊于瓶,盛于盆。”言以瓶为樽,盆盛馔也。许慎五经异义》云:“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祝融为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颊。”汉阴子方,腊日见灶神,以黄犬祭之,谓之黄羊。阴氏世蒙其福,俗人竞尚,以此故也。
岁前,又为藏彄之戏。按:周处《风土记》曰:“醇以告蜡,竭恭敬于明祀。乃有藏彄。腊日之后,叟妪各随其侪为藏彄,分二曹以校胜负。”辛氏《三秦记》以为钩弋夫人所起。周处、成公绥并作“彄”字。《艺经》、庾阐则作“钩”字,其事同也。俗云此戏令人生离,有禁忌之家则废而不修。
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
参考资料
书摘.荆楚岁时记.2014-01-30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0 14:18
目录
概述
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