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缕,又名“续命缕”、“五色丝”、“长命寿线”等,是
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由古代文身之俗演变而来。
涵义介绍
端午,妇女们用红黄蓝白黑
五色丝线或绒线,拴在儿童手臂、手腕(
男左女右)等处;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帐、摇篮。据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东汉已有记载。原是用彩色丝线织成日月星辰和鸟兽等物,
端午日奉给家中尊者。将长命缕缠在手足腕,此俗至今仍在民间流行。
古俗来源
拴五色丝线之俗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或为古代南方古越人的文身遗俗。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这习俗自汉代时已流传到北方中原各地。据《
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汉
应劭《
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
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又“五彩,辟五兵也。”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清顾禄《清嘉录.五月.长寿线》:“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之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寿线。”又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杭俗,结五彩索系小儿臂上,即古之长命缕也。”五彩线并不是随意的五种颜色编织的,必须是白、红、黑、黄、青(蓝)。因为在阴阳五行学说上,这五种颜分别代表了金、火、水、土、木;同时,也象征东西南北中,蕴藏了五个方向的神力。
清富察敦祟《
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
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
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
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五种颜色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端午节戴
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即为青、白、红、黑和黄色。
◆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
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
◆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
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古典记载
在东晋
葛洪的《
抱朴子》中又记述有将五色纸挂于山中,召唤五方鬼神的
巫术,大概是以
五色象征五方鬼神齐来护佑之意,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为孩子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
◆另外,可能源于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俗。《
汉书·地理志》记
越人“文身断发,以辟饺龙之害”。晋人
刘义庆《世说》等书,记以五色丝缠绕
粽子,以投入江中,为蚊龙所惮。虽系传说,却透出了一丝值得玩味的信息。五色丝系于臂上,或为文身遗俗,另外还有其他佩饰之物。
◆以五色丝
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在汉代时已流行传到中原各地。汉代应助《
风俗通义》有记:“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丝,俗说以益人命。”《
荆楚岁时记》载:“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比如,《
太平御览》引《风俗通》
佚文:“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条达,即彩色织丝带,亦与五色丝相行。又有佩赡赊以辟兵之俗(此俗久已失传,仅《
太平御览》中有记载)。
◆
应劭的《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
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
辟兵缯,一名
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这些习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许多种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饰物。如《
东京梦华录》记北宋开封过端午要购,“
百索、艾(多年生草木板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篙或蕲艾)花、银样鼓儿花”。是佩戴饰物。
◆《武林旧事》记南宋杭州时赐予后妃诸臣:“翠叶、五色葵榴、金丝翠扇、真珠百索、钗符、经筒、香囊、软香龙诞佩带。”清《
帝京岁时纪胜》:“幼女剪彩叠福,用软帛缉缝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是在端午制小人形(由古代
艾人发展而来)、粽子、蒜头、五毒、巷虎等形的小香囊佩戴。
◆《
清嘉录》中记有另一种健人:“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古代帽子上系在领下的带子)、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为之者,供妇人插鬃,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妇女也于髻上戴艾,插石榴花朵,既可驱邪,又兼装饰。
饰物演变
长命锁是从“长命缕”演变来的,长命锁也叫“寄名锁”,大多是金属或金银做的饰物,呈古锁的样子,在明清时候特别流行。长命锁一般都用金银宝玉来制作,锁上刻有“长命富贵”、“福寿万年”、“长命百岁”、“玉堂富贵”等吉祥祝语,另一面则有“麒麟送子”等传统图案。也有的做成如意的样子,在上面雕出寿桃、蝙蝠、金鱼、莲花等吉祥图案。
由戴五彩线而演变出戴香囊的风俗习惯。香囊俗称香布袋儿,也是端午节人们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内装由
丁香、香草、白芷、
甘松、苍术和雄黄等制成的香料粉,用
五彩线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辟邪。如今,香布袋儿的形状种类繁多,体现出时代特色。当然,在小孩子身上涂
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强身。正因为有这么多的作用和意义,所以,端午节戴五彩线、香布袋儿和涂雄黄酒仍延续至今而不衰。
银锁是
苗族银饰中的主要饰物,大多数苗族少女都会在胸前佩戴硕大的银锁。银锁制作得非常精美,纹样有龙、狮子、鱼、蝴蝶、花草等,下沿有银链、银片和银铃,几乎压住整个胸腹,装饰效果极为夸张,又称为“银压领”。苗族少女从小佩戴,意为请求平安,直到出嫁后才能取下。
五彩缕在安徽淮北地区称“拴花线。”陕西风俗,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
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江苏高邮风俗六月六把他剪下丢到屋顶上,有歌诀:“六月六
百索子剪掉撂上屋,喜鹊衔的作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