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病简单的说:有自我毁灭的民族怀疑悲观情绪。这种病是由英国
精英阶层中所谓的舆论制造者们散布的。这些人自以为知道什么是人们大家的最佳选择。这种病的表现为:总喜欢轻视自己的国家,赞扬别的国家;贬低自己人民的成就,羡慕别人的成就;蔑视自己的
国家制度,赞许别的民族的制度;嘲笑本国的每一个全国性人物。悲观主义者们已经散布了一种毒素。太多的政治家、学者、教会
神职人员、作家、评论家和新闻记者们表现出新英国病的全面症状。
分类
经济学中的“英国病”
所谓的“英国病”,是指在
二战结束后,
英国经济出现的滞胀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英国在世界列强中的实力地位下降,人们通常称它作“英国病”或英国的衰退。)
“英国病”的出现还有着复杂的背景。战后的英国奉行
凯恩斯的市场供求经济学说,无论在什么阶段,政府都喜欢用凯恩斯经济理论来解决。不错,在战后的一段时期内,
凯恩斯主义的确帮助英国解决了不少问题。在就业、投资、
国家干预等问题上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成为英国各界政府挽救经济的法宝。然而这种过于迷信的崇拜,让英国经济策略变得单调,缺乏针对不同
经济问题的灵活性。而且最致命的是,政府受到了凯恩斯主义的诱导,忽略了
社会基本矛盾,而将注意力单纯放在了
供求关系上,为国家的
经济安全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英国学者萨姆,艾伦诺维奇说:“英国发展不快,
生产率低,
增长速度慢,
实际收入增加不多,支配世界已不可能”、“相对衰退不可避免’。戴维·科茨和约翰·希拉德说:“自19世纪末以来,所谓‘英国病’,已经广泛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几乎所有舆论都认为情况不妙,衰退加剧”有人则把“英国病”和19世纪
欧洲病夫土耳其相比。
“英国病”的症状,从纵向看,表现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缓慢。从横向看,表现为英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日趋下降。对“英国病”根源,国内外学者众说不一。有的强调:“深植於国家的
社会结构和精神环境之中”。有的强调导致衰退的不同政治、
经济因素。
撒切尔夫人针对传统
经济政策的弊端,采取以
货币学派为主的
综合治疗“英国病”措施,取得了经济发展的明显成效,使“英国病”症有了缓解。
城市化中的“英国病”
城市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社会
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所造成的人口、生产力逐渐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人口相对集中,并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所谓“英国病”,是指工业化促进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自乡村向城市的过度汇集,产业污染对城市
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损害,城市犯罪的增加给社会带来种种
负面影响,直至给“整个
国民经济乃至国家”都带来深远影响。
英国是最早步入城市化的国家。早在18世纪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
城市化进程加快,至20世纪30年代,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80%,50年代居住在1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比例为38.4%。50年后,超过90%的英国人生活在占国土面积10%的大城市中。急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生活环境急剧恶化,人口向狭小
城市圈集中,导致了良莠混杂的城市文明及生活方式的浸透。
未来中国的城市化也将面临各种挑战,人口
高密度、
产业结构失调、
城市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城市犯罪带来的负面影响,都将是造成
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的“英国病”现象的主要原因。避免城市化中的“英国病”,首先要解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结构矛盾;实现城市与区域互动、都市与农村呼应;以
中心城市为依托带动周边城市和
地区经济、技术
协调发展的创新
都市圈体制与政策,作为主导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形式。城市与
区域发展的互动、合作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都市圈域内
城市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如
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间的互动合作。另一是都市圈之间的合作互动,如长三角与中西部
都市圈经济、技术与生态环境的合作互动。
在未来都市圈域经济的互动中,中心城市应有所取舍,逐步退出与
中小城市争资源、争资金、争市场的
竞争性产业领域,采取进退结合、先后有序的策略。近20年,美国成功实行了
城市功能转变,城市产业退二进三,完成了
工业经济向
服务经济的转换和升级,生产职能减弱,流通信息功能增强,城市由
工业中心转变为
信息交换和
经济决策中心。
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的互动,是创新城市化的又一重要方面。在新的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地位很重要,大
城市郊区的农林业既是
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基地,又是维系都市生态环境有序循环的“
绿肺”。在日本,
绿色农业是
首都圈经济的一大热点。第一产业虽比重不大,却注重
都市农业、
生态农业和
观光农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产品
附加值,使首都圈第一产业产值大大超过
近畿圈和中部圈之和。在中国城市化互动中,人力和
人才资源、资金和投融资,以及知识、技术的东西部互动,是实现未来5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的可靠保证。
在我国城市化互动中,人力和人才资源、资金和投融资,以及知识、技术的东西部互动,是实现未来50年我国可持续发展城市化的可靠保证。
从全国看,地域间资金、技术和
人力资本的互动将为城市化带来两大
社会效益:其一,缩小
工资差别,实现生产力各部门间的均等化,从而拉动城市技术与生产力的发展。其二,由于部门间
边际生产力的平均化,可以实现城市与
区域经济总体
产出水平的
极大化。
心理学中的“新英国病”
不列颠民族历来所面临的最大的威胁既不是来自
苏联,也不是来自
核武器扩散,甚至也不是来自国内的
恐怖活动。它来自我们中间。
这个威胁是什么呢?它是新的英国病:自我毁灭的民族怀疑悲观情绪。这种病是由英国
精英阶层中所谓的舆论制造者们散布的。这些人自以为知道什么是我们大家的最佳选择。这种病的表现为:总喜欢轻视我们的国家,赞扬别的国家;贬低我们的成就,羡慕别人的成就;蔑视我们的
国家制度,赞许别的民族的制度;嘲笑我们的每一个全国性人物。悲观主义者们已经散布了一种毒素。太多的政治家、学者、教会
神职人员、作家、评论家和新闻记者们表现出新英国病的全面症状。
一个不珍视自己的民族特性的国家,不可能保持长期的稳定和繁荣。自我怀疑腐蚀着我们的制度,使国家削弱。
出了什么毛病呢?我们的国家在面对战争的灾难时曾经具有很高的抗御力,可是在面临和平时期的失望时缺乏
精神力量。也许,我们看见那些曾被我们打败过或者在我们帮助下免遭失败的国家,一个一个地从废墟上兴起,并在经济上超过我们时,我们感到不开心。也许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导致了沉湎于自哀自怜和妄自菲薄。
民族宽容的优良传统已经蜕变为走向
虚无主义的新倾向。这种虚无主义占了上风的事例一直给人以
深刻印象。在教育领域,这种虚无主义导致我们鄙视出类拔萃,模糊了衡量成就的尺度,并且撤销了我们的大多数
文法学校。
不单单是在教育领域,同样严重的是,虚无主义已经把英国的每一种制度变都成了嘲笑的对象,包括
英国王室,而且议会也一直受到类似的攻击。我们的舆论制造者们或许是染上了新英国病,但是英国人民并没有患这种病。大多数英国人希望回归到传统
价值观念。他们为自己的国家而自豪,并热爱她的那些突出的特点,但有人每天都向他们散布
悲观主义和
怀疑论的做法,使他们感到失望。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局面。如果悲观怀疑情绪已成为这个新的
社会权力体制的首要特征,那么,我们就必须向它提出挑战。
历史回顾
英国的政党制形成于
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围绕着是否要求削弱国王的权利形成了两派,一派主要是支持国王的贵族阶层,形成了
保守派,另一派则是以新兴
资本主义阶级为代表的
改革派,他们分别称为
托利党和
辉格党(需要注明的是这两个词都是贬义词,是强盗和小偷的意思,当时的两个党为了相互攻击对方,互相为对方起名为强盗和小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派就接受对方给予自己的称呼,形成托利党和辉格党两个党派) 。到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各派的主要执政观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由原来的保守派和改革派形成了以后的
自由党和民主党,再以后自由党又改名为
工党,即工党与民主党
两党制。英国是现代西方
议会制度和
政党制度的发源地,同美国的两党制相比,英国的两党制更具有
典型性,对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对前英属
殖民地国家政党制度的影响更深远。
英国议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而政党在英国直到17世纪末才出现。英国最早出现的两大政党实际上是议会中的两派,当时忠于国王的集团被称为宫廷党,又名托利党;其对立面被称为乡党,又名辉格党。托利
党代表议会中的保守势力,是
保守党的先驱;辉格党是议会中的激进派,是自由党的前身。当时,两党仅仅是在议会中活动,还不能说已经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两党制。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一系列
议会改革立法的实现,两大党的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发展。1832年,托利党建立了“卡尔顿俱乐部”,次年改名为保守党。几乎与此同时,辉格党改称为自由党,并于1834年成立了“
改革俱乐部”。两党制在英国运作了几百年,可谓是效果不错。与其他类型政党制度相比,两党制主要功效是: 两党制能产生长期稳定的政府。在英国的议会中,虽然不乏两大党之外的其他政党的代表,但是真正有力量组织政府而不需要第三党支持的,始终只有两大政党,先是托利党和辉格党,后来是保守党和自由党,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又是
保守党和
工党。根据现行制度,在大选中获下院多数席位的政党为
执政党。受命组织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议会中的多数议员为政府派,这样议会就很难把政府赶下台,这就为政府的稳定提供了根本的保证。这一点是
多党制国家所不及的。 综上所述,英国的两党制虽有功效,但也有很大弊端。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
政治制度也不例外。采用某一种模式,在得到了它的功效的同时,也就把它的弊端接受了过来。应该看到的是,任何一种制度模式,都是这个国家历史、政治、经济和
社会环境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