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是指由苏联制作拍摄的影片。
基本介绍
Soviet movie
在美苏两国对峙的长时间里,每一次
苏联电影来到国际上,都会先伴以周遭西方
国家的嘲讽与冷眼,但是当他们看完之后,又不得不承认苏联电影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苏联电影的艺术成就在于,它能让人忘记冷战,忘记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同等条件下,他们极难得到理解与尊重,却依然运用高超的电影理念战胜了一切偏见。在冷战时期,苏联电影甚至获得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电影奖项,包括两次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战争与和平,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及多次提名,可以说是盆满钵满,荣耀长存。当时,苏联是
世界电影强国之一,影响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影迷。
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1896年,法国L.卢米埃尔的电影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等地开始放映,同时俄国的电影爱好者(如.沙申、.费捷茨基等)也做了拍摄电影的尝试。
沙皇俄国的电影生产从20世纪初开始。1908年,德朗科夫拍摄了俄国第一部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又名《斯捷潘·拉辛》)。1908~1916年,俄国共拍摄了1376部长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有表现俄国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较粗糙的娱乐片。当时电影生产掌握在私营企业手中,影片生产技术条件也很差,这些都限制了电影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普洛塔占诺夫的《
黑桃皇后》(1916,根据
普希金作品改编)、《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加尔金的《
贵族之家》(1915,根据
屠格涅夫作品改编)等。
电影的诞生
十月革命后,
彼得格勒、莫斯科,后来还有
乌克兰,都很快成立了电影委员会。1919年8月27日,颁布了列宁签署的法令,决定将照相、电影生产及发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员会领导。这一天标志着苏联电影的诞生。此后,列宁对电影工作做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根据列宁指示的精神,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片和纪录片,这些影片反映了国内生活中的重要事件。1918~1920年间,还拍摄了一些古典文学改编的影片,如《谢尔盖神父》(1918,原著:托尔斯泰,导演:普洛塔占诺夫)、《
偷东西的喜鹊》(1920,原著:赫尔岑,导演:萨宁)等。
高尔基的《母亲》也在此期间第一次被搬上银幕(1920,导演:拉
朱姆内依)。根据形势的需要,十月革命后拍摄了一批表现国内迫切政治问题的故事片,它们被称为“宣传鼓动片”。1921年,国立第一电影学校全体师生在加尔金领导下拍摄了《镰刀与斧头》,这是苏联第一部大型革命题材故事片,影片表现十月革命期间贫富农之间的斗争。1923年,
格鲁吉亚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另一部著名的革命题材故事片《
红小鬼》(导演比列斯基
阿尼)。影片表现了
布琼尼第一骑兵军和
马赫诺匪帮的斗争。
这一期间,苏联电影工作者的艺术探索比较活跃。
库里肖夫领导国立电影实验工作室,除了在蒙太奇手法上进行实验外,还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理论。这种理论把演员比做操作中的机器,把导演比做设计工程师。库里肖夫根据这一理论拍摄了《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家的不平凡的冒险》(1924)和《死光》(1925)等影片另外两名青年导演科津采夫和
塔拉乌别尔格创办了“奇异演员养成所”。他们力图把类似杂耍的夸张的表演方式带到银幕上来,拍摄了《十月姑娘的奇遇》(1924)和《米施卡反对尤登尼奇》(1925)等影片。这些探索包含着一定的积极因素,有些影片在主题上也有价值,但由于对形式技巧的过分迷恋而影响了作品的完整与深度。1924年,俄共(布)十三大关于电影的决议指出,必须加强党对电影的领导。从这一年起,健全了领导机构,取消了私营发行公司,出版了《电影报》、《苏联银幕》、《苏联电影》等杂志,成立了“革命电影协会”。1925年又成立了由
捷尔任斯基领导的“苏联电影之友”协会。1924~1925年,苏联拍摄了142部影片,其中故事片70部。在这中间,最重要的收获是,出现了《
战舰波将金号》(1925,导演
爱森斯坦)和《母亲》(1926,导演普多夫金),这两部影片成为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一期间,
乌克兰导演
杜甫仁科拍摄的影片《兹文尼郭拉》(1928)、《兵工厂》(1929)、《土地》(1930)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杜甫仁科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表现革命主题的电影手段。他的诗意手法产生了鲜明的表现力,充满了革命的激情。
20年代后半期,苏联还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电影作品,如爱森斯坦导演的《罢工》(1925)、《十月》(1927)、《旧与新》(1929),普多夫金导演的《
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成吉思汗后代》(1929),普洛塔占诺夫导演的《他的号召》(1925)、《董·介果和别拉嘉》(1928)。此外还有《新巴比仑》(1929,导演科津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帝国的废墟(1929,导演
艾尔姆列尔)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革命的主题。它们标志着电影艺术开始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
20年代的苏联纪录电影也出现了新的面貌,涌现了一批反映革命现实的纪录片和新闻片。许多影片反映了列宁的活动。以新闻杂志片《电影真理报》为中心,出现了电影眼睛派团体,其领导人是
维尔托夫。他的影片《前进吧,苏维埃》、《关于列宁的三只歌》等,对于苏联纪录电影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与电影事业发展的同时,苏联电影理论探索也很活跃。爱森斯坦的
蒙太奇理论不仅对于苏联电影,而且对于世界电影的创作和理论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年代是苏联无声电影最辉煌的时期,为此后苏联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迅速发展
30年代,苏联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更为丰富。苏联文艺的创作方法确定了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革命的电影艺术的发展,使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出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夏伯阳》(1934,导演
瓦西里耶夫兄弟),被誉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30年代苏联电影的突出特点是革命斗争和建设的题材在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生路》(1931,导演艾克)《
金山》(1931,导演
尤特凯维奇)、《献礼》(旧译《迎展计划》,1932,导演艾尔姆列尔和尤特凯维奇)、《
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1936,导演吉甘)、《
波罗的海代表》(1937,导演
扎尔赫依和赫依费茨)、《马克辛三部曲》(1935~1939,导演科津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伟大的公民》(1938~1939,导演艾尔姆列尔)、《政府委员》(1939,导演扎尔赫依和赫依费茨)、《肖尔斯》(1939,导演.杜甫仁科)以及
格拉西莫夫导演的《七勇士》(1935)、《
共青城》(1937)、《教师》(1939)等影片反映了
苏维埃人──新生活的建设者的精神面貌,表现了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反映了革命思想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这一期间还拍摄了一批优秀的历史题材影片如《
彼得大帝》(1937~1939,导演.彼得罗夫)、《苏沃
洛夫大元帅》(1940,导演普多夫金)、《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8,导演爱森斯坦);喜剧片如《富裕未婚妻》(1938,导演培利耶夫)、《拖拉机手》(1939,导演培利耶夫)、《快乐的人们》(1934,导演
亚力山大洛夫)《伏尔加──伏尔加》(1938,导演亚历山大洛夫);根据高尔基原著改编1939
顿斯阔依导演的影片《童年》(1937)、《在人间》(1938)、《
我的大学》(1939)等。
30~40年代初,苏联生产故事片近400部,动画片100多部,苏联电影在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指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40年代的苏联电影生产由于
卫国战争而受到影响。1941~1945年间,苏联的主要电影生产企业迁往后方,减少了产量。在对敌斗争热情的鼓舞下,苏联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批反法西斯斗争题材的影片:如《区委书记》(1942,导演培利耶夫)、《玛申卡》(1942,导演莱兹曼)、《
她在保卫祖国》(1943,导演艾尔姆列尔)、《虹》(1944,导演顿斯阔依)、《卓娅》(1945,导演.阿伦什坦)、《伟大的转折》(1945,导演艾尔姆列尔)等。同时还拍摄了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题材影片,如《
库图佐夫》(1944,导演彼得洛夫)、《伊凡雷帝》(上集,1945,导演爱森斯坦)等。
这一期间苏联电影的创作力量主要放在拍摄反映卫国战争的新闻纪录片上1941~1945年间共拍摄了489期新闻杂志片、67部短片、347部大型纪录片其中如《战争的一天》(1942)、《斯大林格勒》(1943)、《为我们苏维埃
乌克兰而战》(1943)、《解放法兰西》(1944)、《柏林》(1945)、《歼灭日寇》(1945)、《人民的审判》(1945)等对于鼓舞人民的斗志,激发抗敌的热情,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卫国战争结束后,反法西斯斗争仍然是电影创作的重要主题导演格拉西莫夫于1948年根据A.法捷耶夫的同名原著拍摄了影片青年近卫军,表现了苏联青年的反法西斯斗争。同一题材的影片还有《
侦察员的功勋》(1947,导演巴尔涅特)、《真正的人》(1948,导演斯托尔堡)等。这一期间还出现了一些其他题材的优秀作品,如《米丘林》(1948,导演杜甫仁科)、《乡村女教师》(1947,导演顿斯阔依)、《俄罗斯问题》(1947,导演罗姆)、《西伯利亚交响曲》(1948,导演培利耶夫)等。
从战争结束以后直至50年代前期,苏联电影创作处于低潮状态。由于战争的影响、政治上的个人迷信和创作理论上流行无冲突论,影片产量减少,1940年苏联故事片年产量54部,1951年则不到5部;青年创作力量得不到成长的机会;与国外的文化交流陷于半停顿状态;在创作中,出现了一些过分颂扬领袖人物的影片;一些表现当代生活的影片则回避生活矛盾,粉饰现实。公式化、概念化成为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显著特点。
繁荣时期
1956年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之后,到1962年,故事片产量达到104部。同时,大批青年创作人员陆续涌现。各加盟共和国的电影事业也得到发展。在创作中,最明显的变化是题材样式的扩大。50年代中期和后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影片,如《狂欢之夜》(1956,导演梁赞诺夫)、《保尔·柯察金》(1957,导演阿洛夫和纳乌莫夫)、《序幕》(1956,导演吉甘)、《
第四十一》(1956,导演丘赫莱依)《
共产党员》(1957,导演莱兹曼)、《列宁的故事》(1957,导演尤特凯维奇)、《鲁勉采夫案件》(1956,导演赫依费茨)、《
不称心的女婿》(1956,导演施维泽尔)、
滨河街的春天(1956,导演米隆涅尔和胡齐耶夫)高空(1957,导演扎尔赫依)《海之歌》(1958,导演桑采娃)此外,还拍摄了多部成功的现代和古典文学巨著改编的影片,如《
静静的顿河》(1957~1958,导演格拉西莫夫)、苦难的历程(1957~1959,导演
罗沙里)、《
奥赛罗》(1955,导演尤特凯维奇)、《
堂吉诃德》(1957,导演科津采夫)等。
50年代后半期至60年代前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战争题材作品如
邦达尔丘克导演的
一个人的遭遇(1959)和丘赫莱依导演的《士兵之歌》(1959)。丘赫莱依导演的另一部战争题材影片《晴朗的天空》(1961),除了表现前方战士和后方人民作出的贡献外,还通过对个人迷信的批判提出了“信任人”的主题。这些显示了苏联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深入发展。另一些影片,如
雁南飞(1958,导演卡拉托佐夫)、临风而立(1962,导演
罗斯托茨基)、我住的房子(1957,导演
库里让诺夫)、《伊凡的童年》(1959,导演
塔尔可夫斯基)等,在人物心理刻画和表现环境的真实性方面也显示了特色。
从50年代中期开始,除“非英雄化”倾向外,“非情节化”,“生活流”,“
意识流”等倾向在一些影片中也有所反映。
60年代以后,在前一阶段探索的基础上,苏联影片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一时期的重要影片有:战争题材作品《士兵的父亲》(1965,导演赤赫依捷)和《生者与死者》(1964,导演斯托尔堡);农业题材作品《主席》(1965,导演萨尔蒂科夫);表现列宁的影片《蓝色笔记本》(1963,导演库里让诺夫)和《列宁在波兰》(1966,导演尤特凯维奇);表现战后农村阶级斗争的影片《谁也不想死》(1965,导演热拉凯维丘斯)。格拉西莫夫拍摄了道德题材三部曲:《人与兽》(1962)、《记者》(1965)、《湖畔》(1970);导演罗姆拍摄了大型纪录片《
普通的法西斯》(1966);导演邦达尔丘克拍摄了根据托尔斯泰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
战争与和平》(1965~1969);
柯静采夫改编了
莎士比亚的《
哈姆雷特》(1964)和《李尔王》(1971);塔尔可夫斯基拍摄了历史传记片《安德列·鲁布廖夫》(1966)。60年代,苏联电影理论仍较活跃,罗姆、尤特凯维奇等导演提出“思考电影”的概念,与此同时,在20和30年代曾展开过的诗电影和散文电影的争论,这时又进一步展开。
四大题材
1972年,苏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电影事业的措施”的决议,要求电影创作应体现时代精神,现代题材应在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塑造当代主人公形像应成为苏联电影创作的主要课题。70年代苏联电影出现了4大题材创作热潮:政治题材、军事爱国主义题材、生产题材和道德题材。
政治题材作品一般称为政治电影,它以表现当代国际政治事件为主。这些作品的主题思想反映了苏联政府的对外政策的观点。如这是一个甜蜜的字眼──自由(1972,导演.热拉凯维丘斯)《礼节性的访问》(1973,导演莱兹曼)、《信任》(1976,导演.特列古勃维奇)、《野蛮人》(1978,导演热拉凯维丘斯)、《
生活是美好的》(1979,导演丘赫莱依)等。在
军事爱国主义题材方面,主要出现了 3类作品:①史诗性影片,这些作品力图全面反映卫国战争,如奥泽罗夫导演的5集影片《解放》(1969~1972)和4集影片自由士兵(1974~1977)、导演.叶尔肖夫拍摄的4集影片围困(1973~1978)等,这类影片气魄宏伟,出场人物众多,力图真实再现战争的全貌。②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结合的作品。这类影片在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创作中占多数。它们表现的往往是局部战役,重点是刻画战争中人的心理状态,通过个人的遭遇表现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如《这里黎明静悄悄……》(1972,导演罗斯托茨基)、《他们为祖国而战》(1975,导演邦达尔丘克)、《升华》(1977,导演.舍皮钦柯)等。③歌颂军功的作品。这类作品主题比较单一,如《崇高的称号》(1973,导演.卡列洛夫)等。在生产题材方面,一些影片通过工农业生产中的矛盾冲突,力图表现科技革命时代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影片《奖金》(1975,导演.米凯良)、《反馈》(1977,导演.特列古勃维奇)、《适得其所的人》(1973,导演萨哈罗夫)、4集影片《面包的味道》(1979,导演萨哈罗夫)等。在道德题材方面,苏联电影工作者取得的进展最大,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苏联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反映了个人、家庭、集体之间的冲突,刻画了在今天现实环境中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这些作品中,有些从塑造正面主人公着手,反映苏联社会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如《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导演敏绍夫)、《个人问题访问记》(1979,导演戈戈别里捷)、《恋人曲》(1974,导演米哈尔科夫-康查洛夫斯基)。有些影片从揭露反面现象着手,表现各种落后、腐朽的势力如何阻碍着社会的前进,如《辩护词》(1976,导演阿布得
拉什托夫)、《白轮船》(1975,导演沙姆希耶夫)、《审讯》(1979,P.奥若果夫);有些影片通过个人遭遇,提出每个人所面临的人生道路问题,追求个人理想问题,如《奇怪的女人》(1976,导演莱兹曼)、《红莓》(1974,导演
舒克申);有一些影片通过平淡无奇的生活现象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从而提出人的生活态度问题,如《
白比姆黑耳朵》(1979,导演罗斯托茨基)、《个人生活》(1980,导演莱兹曼)等。以上各类影片虽然取得的成就不完全一致,但它们都反映了作者积极干预生活的热情。这些作品使电影创作更接近于今天的现实,因而受到观众的欢迎。
70年代以来苏联电影工作者还创作出一些其他题材和样式的作品,如史诗片《西伯利亚颂》(1978,导演米哈尔科夫-康查洛夫斯基)、喜剧片《
办公室的故事》(1977,导演梁赞诺夫)和《秋天马拉松》(1979,导演达涅里亚)、儿童片《童年过后的一百天》(1975,导演C.索洛维约夫)和《无权转交的钥匙》(1976,导演.阿萨诺娃)、科幻片《索良利斯》(1973,导演塔尔可夫斯基)和《潜行者》( 1979,导演塔尔可夫斯基)、古典文学改编作品《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1976,导演米哈尔科夫)和《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1979,导演米哈尔科夫)以及表现革命前格鲁吉亚人民生活的诗电影《愿望树》(1978,导演
阿布拉捷)。
70年代以来苏联纪录电影也有不少成绩。如20集大型纪录片《
伟大的卫国战争》(1965~1978,总导演
卡尔曼) 反映了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全貌。《矿工们》、《秋明王国》、《路旁的家》等片反映了国内的建设。此外,还有一些为苏联对外政策服务的纪录片。在科普片、美术片方面,苏联电影工作者也都做出了一定成绩。
当代状况
80年代以来,苏联电影积极向主题的深化,新题材的开拓以及样式多样化方面发展。从1981~1985年,苏联共拍摄了750部故事片。在战争题材方面,除了继续创作史诗性作品如
莫斯科保卫战(1985,导演
奥泽洛夫)、《胜利》(1985,导演.马特维耶夫)以外,电影艺术家主要致力于表现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精神力量的源泉,如《源泉》(1982,导演西连科);研究
法西斯产生的根源,如《自己去看》(1985,导演
克利莫夫);从今天的角度思考战争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如《岸》(1983,导演阿洛夫和纳乌莫夫)。有的作品通过对苏联军人形像的塑造力图把人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如《小亚历山大》(1982,导演弗金)。在道德题材方面,电影创作把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研究在复杂的生活矛盾中,人的处世态度以及因此给个人及社会带来的影响,如《愿望的年代》(1983,导演莱兹曼)、《没有证人》(1983,导演米哈尔科夫)、《后记》(1983,导演胡齐耶夫)。有些作品在展示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关心人、尊重人的思想时努力深化人道主义的主题,如《生活、眼泪和爱情》(1984,导演古宾科)、《稻草人》(1984,导演P.贝可夫)、《冬天的樱桃》(1985,导演.马斯连尼柯夫)。在生产题材方面,电影创作更多地注意改革的主题,注意表现经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如《第二梯队开始行动》(1984,导演雅桑)、《从工资到工资》(1985,导演A.玛纳萨罗娃)。在革命历史题材方面,1981年拍摄的《列宁在巴黎》(导演尤特凯维奇)通过新颖的艺术手法把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列宁思想的价值。1982年拍摄的《红钟》(导演邦达尔丘克)1985年拍摄的《雾中的岸》(导演卡拉西克)都再现了20世纪革命历史的发展。80年代苏联还拍摄了一些优秀的传记片,如《列夫·托尔斯泰》(1984,导演格拉西莫夫)、文学改编作品如《瓦萨》(1983,导演
潘菲洛夫)、《
残酷的罗曼史》(1984,导演梁赞诺夫)、惊险片《密探》(1981,导演弗金)及《为胡狼准备的陷阱》(1985,导演马赫穆多夫)、讽刺喜剧片《青山,或不可思议的故事》(1984,导演申
盖拉雅)及《骗术》(1984,导演特列古勃维奇)。
80年代苏联电影创作的特点之一是致力于题材和样式的融合不少影片打破了传统的分类界限,使影片产生更大的艺术感染力。1984年制作的《战地浪漫曲》(导演.托多罗夫斯基),既从道德探索的角度探讨战争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又通过战争事件展示人物之间的复杂的心理变化。《德黑兰1943年》(1983,导演阿洛夫和纳乌莫夫)把政治样式和惊险样式结合起来,突出国际政治斗争的内在紧张性。喜剧片《
两个人的车站》(1984,导演梁赞诺夫)中糅合着悲剧的因素。《机组人员》(1981,导演米塔)把情节作了尝试。《宇宙检阅》(1985,导演.阿布德拉什托夫和.敏达杰)通过半童话半寓言的样式对人生价值进行哲理性思考。
电影事业
苏联电影的领导机关是苏联国家电影委员会,成立于1963年,各加盟共和国均有自己的国家电影委员会。全苏共有39个电影制片厂,其中直属中央的有
莫斯科电影制片厂、
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高尔基中央儿童与少年电影制片厂、苏联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科学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各加盟共和国均有电影制片厂。全苏能拍摄故事片的共有19个厂。年产故事片近270部(其中约有120部为电视台定制片),纪录片、科技片及教学片近2000部。
机构介绍
苏联电影家协会成立于1965年(筹委会成立于1957年),各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外)均有自己的协会。
培养干部的最高学府为全苏国立电影学院(成立于1919年,初为电影学校,几经演变,自1934年起用此名)与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成立于1919年,初为照相与照相技术高级学校,1930年起用此名),前者培养艺术创作人员,后者培养技术人员。基辅戏剧学院自1968年起设有电影系,此外,国家电影委员会还和影协联合主办一个电影编导二年制高级培训班(自1964年起),专门培训各加盟共和国和制片厂选送来的进修人员。研究机构有全苏电影艺术研究所(1973年成立)、全苏电影与照相科技研究所(1929年成立)、全苏艺术理论研究所(1944年成立,属文化部建制,所内设有电影研究部门)。新闻电影的正负片由
中央国家电影与照相资料档案馆保存,其余片种正负片均由苏联国家电影资料馆保存。负责影片进出口业务的是苏联影片输出输入公司。主要电影刊物有《电影艺术》(1931年创办,月刊)、《苏联银幕》(1925年创办,双周刊),以上两刊均由国家电影委员会与影协合办;《电影放映员》(1937年创办、月刊)、《苏联电影》及《电影与电视技术》等。
电影节
苏联举办的电影节有:全苏电影节,始于1958年,初不定期,后为二年一次,自1964年起每年举行,为国产片电影节;
塔什干国际电影节,始于1968年,每二年一次,由苏联国家电影委员会与全苏影协和
乌兹别克共和国电影委员会与影协联合主办,是亚非拉国际电影展览,属非竞赛性,群众团体可向不同影片授奖;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始于1935年,自1959年起每二年举办一次,是国际上大型竞赛性电影节,由苏联国家电影委员会和影协主办。
苏联国内设有电影评奖制度,最高荣誉是列宁奖金。1959年以来,先后获得过列宁奖金的电影工作者有杜甫仁科等26人。此外,还有
苏联国家奖金、俄罗斯国家奖金、列宁主义共青团奖金电影部分等。
经典电影
战争与和平,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秋天的马拉松,机组乘务员,
一个人的遭遇,士兵的父亲,第四十一,
士兵之歌,晴朗的一天,
普通一兵,青年近卫军,狂欢之夜,
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
命运的捉弄,
办公室的故事,
两个人的车站,
被遗忘的长笛曲,骠骑兵之歌,
残酷的罗曼史,合法婚姻,战地浪漫曲,滨河街的春天,我的童年,女政委,愿望的时代,理想的丈夫,白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如果这是爱情,别特罗与瓦
谢金历险记,丑八怪,
给初生者以和平,受伤的小鸟,白比姆黑耳朵,小提琴与压路机,
海滨假日,童年过后一百天,哥哥的问题在于,吉祥符,伊凡的童年,
一年中的九天,未寄出的信,
雁南飞,战争第四年,
莫斯科在广播,热雪,
他们为祖国而战,
静静的顿河,解放,
莫斯科保卫战,德黑兰43年,岸,智擒眼镜蛇,钦差大臣,
脖子上的安娜,带小狗的女人,
安娜·卡列尼娜,
列宁在1918,带枪的人,临风而立,
白俄罗斯车站,幼儿园 ,红帆,
个人问题采访记,记者,湖畔,体育彩票,驯虎女郎,运虎记……
其他相关
斯大林贡献
关于第一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人们熟悉的算法是从1959年算起,当时莫斯科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国际电影节,从那时起莫斯科电影节开始定期举行。不过电影工作者们一致认为,1935年的首届
莫斯科影展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页,是真正的“零”的突破。
电影票房取代伏特加?
列宁曾经说,电影是已经获胜的
布尔什维克最重要的艺术,因为它能寓教于乐,便于在文盲众多的国度进行大众普及宣传。斯大林更是喜欢电影,不仅大量看电影,还做过很多重要批示,不遗余力地推动了电影事业的发展。
1930年,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向苏联电影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大而崇高的任务:国库不能再依赖酒类产品的销售利润,而要用最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的电影来创收。为了加速电影业的发展,苏联随即在当年成立了电影工业总局,由能征善战的老布尔什维克舒米亚茨基出任局长。
在苏联影业的负责人看来,用银幕收入取代伏特加利润的确可行,只需扩大电影发行量即可,建立电影规模化生产是必然选择。上世纪30年代初,苏联人发扬大干快上的精神,发展出了影业巨人“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和大型的“基辅电影制片厂”。
苏联的屏幕上也相继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国产影片,如埃卡拍摄的第一部苏联有声电影《生活的通行证》、尤特克维奇的社会主义竞赛赞美诗《扑面而来》等。1934年至1935年,苏联电影迎来了一个艺术上的小高峰,拍出了如《恰帕耶夫》、《快乐小伙儿》和《青年高尔基》这样的好片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爱上国产电影,苏联国产电影发行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渐渐不再依赖外国影片票房这根拐棍,最后外国影片几乎完全被挤出了苏联银幕。
这是苏联影人的重大胜利,
克里姆林宫的领导人们对此大为赞赏。1935年,当苏联电影人在庆祝自己的节日时,斯大林向电影有功人员颁发了高规格的政府奖励和奖金。电影局长舒米亚茨基则荣获了
列宁勋章。
苏联影展
斯大林倡议创办苏联影展
从上世纪30年代初起,斯大林不仅亲自主抓电影的审查,而且还是实际上的最高艺术总监,更是苏联电影的总制片人:是他批准的主题拍摄计划,是他亲点主要演职人员,是他为影片拍摄从国库拨付资金。随着克里姆林宫小电影院里赞誉声的增多,发展电影的国家预算拨款也在增长,作为头号影迷的斯大林与电影的密切程度也在增加。
1932年,意大利在世界上率先举办了第一届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1934年,在同一个地方又举办了第二届电影节,苏联电影也在意大利获得了意外成功,《快乐小伙儿》、《关于列宁的三首歌》和《郊外》获得了大奖。国外获奖让斯大林对苏联电影信心倍增,随即产生了在本国搞一个国际影展的念头。
1935年1月11日,斯大林在《祝贺苏联电影工作者迎来光荣的第十五个岁月》一文中写道:“电影掌握在
苏维埃政权手中,它就能发挥出难以估量的巨大的力量。”1月23日,苏联电影工业总局决定举办第一届莫斯科电影节,并向全世界电影界发出遴选参展影片的通知。2月上旬,莫斯科影展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各路记者纷纷出动,发回了与影展有关的报道,并播发了波兰、法国、中国等代表团抵达莫斯科的消息。2月21日,首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如期开幕,来自25个国家的电影人汇聚到“突击手”电影院,在《国际歌》的音乐声中拉开了同台竞技的序幕。
法国头奖
瓦西里耶夫两兄弟联合执导的《恰帕耶夫》(夏伯阳)在影展上荣获主要奖项“银杯奖”。埃姆勒的影片《农民》,科津采夫和特劳伯格的《青年高尔基》也都获得了这一奖项。作为场外观摩展映影片,展会上还放映了苏联首部彩色电影《夜莺曲》的精彩片断。
在电影节期间,苏联观众大饱了眼福,不仅看到了苏联优秀影片,而且还一览许多世界经典电影的风采。来自西方的影片也在电影节上获了奖,荣获头等奖的是法国导演雷内?
克莱尔的《最后的亿万富翁》,美国人
沃尔特·迪斯尼带来的《三只小猪》则意外地荣获了三等奖。
3月1日,第一届莫斯科电影节圆满闭幕。电影节闭幕后不久,《消息报》登载了阿谢耶夫、阿菲诺格诺夫等35位苏联艺术家联合签名的公开信。信中抱怨说由于一票难求,他们没能看到西方《最后的亿万富翁》和《自由万岁!》等电影大作,电影总局的头儿舒米亚茨基只请他们看了场
捷克电影。
由于后来苏联国内开始了大清洗,政治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所以第一届影展后莫斯科电影节就停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