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号巡洋舰
中日甲午海战致远舰
致远号巡洋舰(英文:Chinese cruiser Chih Yuen)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英文:Armstrong Shipbuilding Co)订购建造的穹甲防护巡洋舰,为致远级巡洋舰的首舰。
历史沿革
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建设北洋水师初期,主要通过中国海关总司英国人赫德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购舰。最先购入的是作近岸防御的小吨位炮艇,称作“蚊子船”。后来购入两艘可作远洋作战的超勇号扬威号快速巡洋舰。不过在购买超勇及扬威时,李鸿章对赫德及阿姆斯特朗感到不满意。于是在订购更大型的铁甲舰时,改为向德国伏尔铿船厂购买,所建二舰即定远及镇远。及后李鸿章以尚余之款项,再向伏尔铿购置一巡洋舰,即为济远。中法战争后福建水师被歼,李鸿章得到批准再向外购买巡洋舰四艘。最初属意由伏尔铿按济远再造四舰。不过此时清政府朝野中对济远传出各种非议。
相对于英国,德国当时仍属海军建设后起之辈,济远的型式为“穹甲巡洋舰”,本来是英国海军的新式设计。而济远为伏尔铿首次制造此类战舰,。经过一轮的争议后,最后决定四艘巡洋舰建造合约分别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及德国伏尔铿各得其二。德国伏尔铿改为建造两艘装甲巡洋舰,即经远及来远。而由英国建造的二艘仍为穹甲巡洋舰,即致远及靖远。致远及靖远及分别于1886年9月及12月下水,1887年7月建成。北洋水师派出军官及水兵,到英国船厂所在纽卡素对舰只测试,然后连同在德国完工的经远及来远,于当年9月中一同开回中国。途中由英人总教习琅威理为统领,致远管带为邓世昌,靖远管带为叶祖珪。各舰于12月抵达厦门,正式加入北洋水师。
2018年10月17日,“海魂归来——致敬致远舰”特展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
设计特点
致远号采用较为常见的单烟囱双桅杆设计,舰长76.2米,吃水最深4.57米,舰首装备一门双联装、舰尾一门单装210毫米(8.3英寸)克虏伯舰炮,均带炮盾;舰舯部靠前方两侧各有一门150毫米(5.9英寸)舰炮,带炮盾;舰首和舷侧各四门57毫米(2.2英寸)舰炮。此外,还装备有18英寸(457毫米)鱼雷发射管四具和机关炮10门;动力为2座蒸汽机,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增压最大马力7600匹,航速18.5节,最大载煤量520吨、续航力6000海里/10节。装甲为拱形“穹甲”,装置于船身中间,中部位于水线以上,两侧向下倾斜至水线以下。水线带不设装甲,只以煤柜防御。穹甲厚50.8~101毫米,司令塔装甲100毫米,炮盾装甲50毫米。
“致远”装备了使用电发火管的电控火炮齐射系统。
参战甲午
参战历程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号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沉船疑点
有关致远舰沉没的原因一直认为是被鱼雷击沉,实际上当时中日双方参战舰艇中除了北洋海军“福龙”号头等出海鱼雷艇为攻击日本联合舰队西京丸巡洋代舰发射过3枚鱼雷,但因当时鱼雷性能太差,均没有命中外(一枚擦西京丸左舷而过,一枚擦西京丸右舷而过,最后一枚打得很正,但因原厂对鱼雷定深过深,结果从西京丸底穿过),均没有发射过鱼雷。致远舰沉没的原因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致远舰被一枚日舰的大口径炮弹击中舷侧鱼雷舱,使存放在里面的“黑头”鱼雷(德国磷铜鱼雷)殉爆,导致致远舰沉没。第二种观点认为致远舰水线处被日军大口径炮弹击穿,锅炉被击中,导致锅炉爆炸使致远沉没。
世人评价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清末著名文人高邕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帝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训练舰为世昌号国防动员舰,以示纪念。
数据编制
基本数据
资料来源
武官编制
沉船打捞
1938年至1939年,日本曾组织人力对四艘沉舰进行过打捞和拆卸,使这些舰只遭到严重破坏,沉舰甲板以上的东西所剩无几。而且甲板以下大部分淤在泥沙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教育后人,慰藉英灵,国家有关部门曾先后三次试图打捞“致远”舰,但都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没有实现。1960年、1964年海军初步测得的“致远”舰位置。1988年,辽宁省文化厅筹集了资金,来到大鹿岛,在进行探摸时,一名潜水员不幸遇难,打捞搁浅。
1997年4月30日至8月29日,除调研之外,在辽宁东港市的大鹿岛海域,仪器探测海域33.36平方公里,彩色声纳扫描22平方公里,潜水探摸31次,从26个概位中探摸辨析,最终在大鹿岛西南海域确定了沉睡海底一百多年的致远号等四艘甲午沉舰的确切位置。1997年5月2日,打捞船在致远号沉没附近的海域,揭开了探摸和打捞“致远”舰的序幕。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探摸,这四艘沉舰的位置一直没有确定下来。1997年7月1日搜索队离开大鹿岛,开始了大范围的社会调查,先后去了大连、北京、天津、杭州、丹东等地。
2013年11月、2014年4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该海域进行水下考古调查,重点是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大东沟海战沉没战舰。2014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由于对其具体身份尚不十分明确,故将其暂命名为“丹东一号”。2015年8月开始,国家文物局对“丹东一号”进行了重点的调查和打捞,一大批文物陆续出水。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队已经打捞起100多件文物,其中,炮弹、炮管、弹头等各种武器弹药陆续出水。
继2014年确定该沉船为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后,2015年9月末,一组带有不明显“致远”的繁体字样瓷器碎片的出水,为证明致远舰提供了直接证据。水下测绘图显示,致远舰体绝大部分深埋于沙下,探明长度从桅杆至艉部约50米,宽约9米至10米,船体外壳为铁板构造。铁板以铆钉连接,两侧舷边多因崩塌而平摊沙层中。船体外轮廓形态尚可,但船舱受战火及其他因素影响受损较大。抽沙后,填土中多见碎木板、弯曲移位的铁板,并有多处火烧迹象,这些均与史料吻合。
2014年8月至10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启动对“丹东一号”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运用科技手段,推测出沉舰体量约为1500吨左右,埋深3米左右。铁质残片所用的铁(钢)板材料为炒钢。通过大量的抽沙与测绘,已陆续确认沉舰两侧弦边、艉部、桅杆及部分沉船遗物。在沉船现场还陆续发现钢炮(主炮)、子弹、炮弹、10管加特林机炮。10月6日,“丹东一号”水下考古工作暂告结束。随着近两个月来百余件文物的陆续出水,经过3年水下探摸调查的“丹东一号”被初步确定为甲午海战中的“致远舰”。
复原下水
打捞后的致远舰由民间筹集资金,民营控股企业丹东港丹东船舶重工建造,按照一比一比例进行复制。
2016年9月30日,历经两年的复制与建造后,致远纪念舰正式下水。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4 13:3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