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
能源。能源消费按人平均的占有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均能耗越多,国民生产总值就越大,社会也就越富裕。在
发达国家里,能源消费强度变化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化阶段初期和中期能源消费一般呈缓慢上升趋势,当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
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改变,能源消费强度开始下降。
消费类型
能源消费值与社会生产值之间的比率,形成能源消费率。能源消费率即单位产品或单位货币的能源消费,它反映于能源的使用效率。一定量的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程度,标志着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我国的能源消费率比发达国家偏高,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能源消费表现为多种类型:
(1)最终能源消费,即实际供给消费者的能源量。
(2)实际能源消费,即最终能源消费加上能源转换、输送和分配中损失的能源。
(3)校正后的能源消费,是对由于特定气候或经济因素造成的差别进行补偿后计算得出的能源消费。
(4)高峰负荷能源消费,指当能源网络的负荷需求达到高峰值时该网络的能源消费。
(5)满负荷能源消费,指当能源网络在满负荷时间内运行时的能源消费,一般发生在工作日的白天。
(6)低负荷能源消费,指当能源网络在低需求状态下运行时的能源消费。
(7)基荷能源消费,是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每小时、每天或每周的能源消费量几乎没有波动的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年度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与
经济增长率之比。经济增长率通常采用国民生产总值或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它反映能源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由于产值和能耗都是综合性指标,涉及
经济结构、管理体制、资源状况、技术水平、人口多寡、
气候条件以至国际关系等许多因素。因此在一个国家的年度之间以及不同国家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第一次
石油危机以来,能源来源和品种趋于多样化,节能取得很大发展,各种能源之间的相互替代复杂多变,能源市场更加灵活,国际化更为突出,电气化进程加速。这些因素使得能源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发生畸变,总的趋向是从紧密相关变得没有规律,甚至相互脱节。因此,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宜用作预测能源需求的依据。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
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结构
1、指某个统计期(如月、季、年)内,按能源品种分类的能源消费量和按消费部门分类的能源消费量及其比重。研究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掌握能源消费状况,为搞好能源供需平衡奠定基础;查明能源消费流向,为合理分配和利用能源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能源消费结构分析耗能状况,寻求挖掘节能潜力的方向;历年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可作为预测未来。
2、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各种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
水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等)所占的比重,包括
一次能源直接消费和一次能源转换为
二次能源的消费。
关系
一般说来,能源消费特别是用电量是经济发展的
同步指标,能够准确、直接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
产业结构变化是导致用电量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的重要原因
1、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经济运行出现上升或者下滑的转折时,电力消耗最大的第二产业波动最大,而用电量相对较少的第一、第三产业往往波动较小,这是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不同步”现象的基本原因。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和电力消耗最大部门,工业经济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用电量的变化。随着工业增速的下降,GDP增幅随之下降,导致工业用电量增幅下降,甚至出现
负增长。
2、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轻工业等低载能工业用电量少,而
重化工业等高载能工业耗电量大,在经济运行低迷时,后者生产及用电量增长放缓,而前者增速相对较快。
高载能产品具有典型的基础性、资源性特征,当经济运行处于上升期,其需求快速增长,而一旦经济运行开始减速或者下滑,对它们的需求则快速下降,价格下跌,库存增加。消化库存是企业削减成本的普遍做法,因此
经济周期由低谷走向新一波增长的过程往往伴随着高载能产品“去库存化”。
经济增速与用电量的“不同步”在国际上经济周期性变动时都出现过
美国2001年电力消费下降3.6%,而GDP增长0.8%;1991年电力消费增长5.0%,GDP则下降0.2%。日本2003年电力消费下降1.3%,而GDP增长1.8%,在1980年、1982年和2001年也曾经出现电力消费下降而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情况,在1998年和1999年则出现电力消费增长的同时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的情况。韩国1980年电力消费增长5.4%,GDP则下降1.5%。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不同步”现象的出现基本上都是发生在经济运行出现转折阶段,在国际上表现为一种周期性的现象。
世界格局
截止2009年10月末,世界能源市场供需形势已经发生较大变化,能源输出国能源
禁运或主动切断
能源供应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同时高
能源价格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明显减弱,与历史上曾经发生的
能源危机相比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能源供需分布不平衡格局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和
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形势日趋严峻,能源
地缘政治与能源冲突依然存在,能源安全问题有可能越来越复杂。
从能源消费看,能源增长将主要向亚太地区转移,当前亚太地区已超过欧、美,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区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从能源供应上,世界对
欧佩克的依赖将趋于加重,中亚地区的供应能力将逐渐提高。当前,许多机构都预测未来20年世界石油产量,普遍认为欧佩克产量份额将上升至50%左右。从消费大国看,将难以避免依赖中东等地区,这确实增加了
能源供应风险,在
能源外交上客观上存在被能源国要挟的可能。从输出国看,它们的经济命脉也受到消费大国的影响,能源输出多元化也是其战略方向。
2009年11月12日,
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09》中预计,受金融危机和
经济衰退影响,2009年全球能源消费可能出现自1981年来的首次下降。
报告表示,基于现行政策,一旦
经济复苏,能源消费将很快回升,预计从2007年至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
需求量将增加四成。而当能源需求开始恢复时,会导致在随后的一些年里价格突升,并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障碍。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
原油日均需求量将增至1.05亿桶。按2008年美元估值,
油价到2020年将达每桶100美元,2030年将升至每桶115美元。国际能源署预计,要满足预计的能源需求,到2030年累计需要26万亿美元的资金投入——相当于平均每年1.1万亿美元(全球
GDP的1.4%)的投资量。
世界能源消费重心东移
2006年,世界平均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为2.4吨
标准煤,而德国、日本和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分别为5.7吨标准煤、5.8吨标准煤和11.1吨标准煤,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与高收入国家相比还很低。
据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达到14.6亿人左右,由此估算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47.35亿吨标准煤。以此为基础计算的2009年至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4.14%。
虽然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高于中国,但其消费
增速却远低于中国,世界新增能源消费主要靠中国。有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能源消费增长2.5%,与历史平均数值大致相符,但远低于2010年的5.1%的增长率。其中,能源消费量的净增长全部来自
新兴经济体,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能源需求则在过去四年中第三次下降,但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仍高居榜首,占到全球新增能源消费的71%。
能源消费增长与各国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资料显示,世界按汇率计算的生产总值(GDP)在2000~2010年间世界总值增长率为6.92%,相比之下,美国、欧盟和日本低于世界均值,分别为3.95%、6.70%和1.58%,中国和印度却明显高于世界均值,分别为17.24%和12.35%,日本同期GDP年增率仅为1.58%。
与此同时,美国、
欧盟、日本各自的全球GDP份额从2000年的30.88%、26.40%、14.47%,降低到2010年的23.30%、25.88%、8.68%;中国和印度的全球GDP份额则分别从3.72%、1.49%,上升至2010年的9.34%、2.44%。
对此,油气领域著名专家、中石化
石油勘探石油危机后,东亚的日本和继之而起的“四小龙”经济迅速发展,分流了部分中东石油的出口。而在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世界基础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和核电,未计入新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增率为2.67%,北美、欧洲和独联体地区的这一增长率仅为0.20%,亚太区(不包括独联体和中东)这一数字却达到了6.34%。以2010年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计,北美欧洲和独联体共占47.53%,亚太区达38.34%。在亚太区内,同期日本的能源总量年增率为-0.29%,中国(包括香港)和印度则分别达11.54%和5.18%。
能源消费重心东移这一现象在石油行业体现得比较明显。在欧洲,炼油业的开工率已降至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炼油利润微薄,不少炼厂都处于关闭或对外出售的状态。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大型炼油企业等都纷纷制定了出售炼油业务的战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高级顾问
曹湘洪说,炼油生产正从发达国家向石油生产国和亚太
发展中国家转移。
相比而言,中国的炼油产能一直在不断扩张。2009年底,我国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由2000年的2.76亿吨猛增至4.77亿吨,稳居世界第二位。近两年,炼油产能扩张势头不减,2011年一年中,中石化即建成投产了26套炼化装置。当前,中石化的石油炼制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截至2011年底,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2.49亿吨,年加工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1家。
能源消费增长重心东移直接影响到国际能源贸易
格局,特别是油气进口的地区构成。从2010年与2001年世界石油进口量地区构成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北美、日本进口量呈降势,期间年增率分别为-0.14%和-1.51%;欧洲呈微弱增势,为0.01%。同期,东亚和南亚地区的石油进口年增率为3.81%。有专家预计,东亚和南亚的全球石油进口份额可能在2013年左右超越美国和欧洲。
划定红线
2013年1月30日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形成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的新机制。
“控制
能源消费总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会议同意国家发改委提出的预期目标:到201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
标准煤左右,用电量控制在6.15万亿
千瓦时左右。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把总量控制目标科学分解到各地区,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负总责。
除划定能源消费总量“红线”外,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完善
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
电价定价机制,理顺天然气与
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和煤电价格关系,完善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推进
资源税改革,强化能源消费环节
税收调节,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
当前,北京、上海、河南、浙江等省市编制印发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并将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到各地市。例如,到2015年,河南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9000万吨
标准煤以内,年均增长6.2%;用电量控制在3900亿千瓦时以内,年均增长10.6%。
中国现状
在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里,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了两番,但是能源消费仅翻了一番,平均的能源消费弹性仅为0.5左右。然而自2002年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周期后,中国能源强度却不断上升,经济发展开始频频受到能源瓶颈问题的困扰。
中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依然在中国
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建国初期,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随着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水电事业的发展,煤炭消费比例有所下降。与2004年相比,200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2.2亿吨,比上年增长9.5%;其中,煤炭消费量21.4亿吨,增长10.6%;
原油3.0亿吨,增长2.1%;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增长20.6%;水电4 010亿千瓦小时,增长13.4%;核电523亿千瓦小时,增长3.7%。从整体上看,中国的能源消费基本形成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从国家安全角度看,能源资源的稳定供应始终是一个国家特别是依赖进口的国家关注的重点,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
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石油、天然气等清洁高效能源在未来中国能源
消费结构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提出目标
2009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演讲,称中国争取到2020年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
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2009年11月2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即到2020年,
中国水电将提高到30万兆瓦、风电至5万兆瓦,太阳能提高到1800兆瓦,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将占全部能源
消费的15%。
核电
核电在运营稳定性、盈利能力方面都有较大优势。当前中国核电装机容量906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中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10年增长约10倍。核电行业的高壁垒性,使相关上市公司能充分享受行业发展带来的收益。
光伏产业
光伏产业探底回升,本土市场启动是关键。2009年8月,国务院把
多晶硅列入
产能过剩行业,此举更多的目的是为了抑制多晶硅投资冲动,对于已经投产的
多晶硅项目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当前(2009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大约为1万吨,产量依然没有过剩。
三部委联合发布通知督促金太阳实施进程、中投公司50亿元入股保利协鑫,这些都表明政府推动
光伏市场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光伏上网
标杆电价也有望在2009年年底前确定,标杆电价的确立将带动中国光伏市场新的一轮需求。中国光伏产业正处于探底回升的阶段,本土市场启动是光伏产业复苏的关键。
智能电网
把握
智能电网投资节奏。根据国家电网的三个阶段规划,2010年智能电网规划项目将进入投资高峰期。在把握智能电网投资机会时,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五个环节中,
特高压、柔性输电、
数字化变电站、
智能电表四个环节将会首先受益于智能电网投资。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动力汽车时代来临。政府将不遗余力推动新能源动力汽车发展,未来政策的重点将放在消费补贴和关键技术推广上。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矿产资源、电池材料部件与模块、新能源汽车。
清洁煤发电
IGCC在循环效率、废物利用、
碳减排、节水等方面优势明显,最有可能成为清洁煤发电技术的主流。IGCC主要设备包括
气化炉、空分炉、煤气净化装置、
余热锅炉、
燃气轮机等。